曾是中國第一大汽水品牌,市佔率高達90%!今重新打造國潮產品

2020-12-21 一人評論

當年,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還未進入我國市場,但國內卻不缺乏汽水產品。因為那時候我們有八大廠,北京北冰洋、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瀋陽八王寺、重慶天府、武漢二廠、廣州亞洲以及上海正廣和。

其中,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上海正廣和,在30年代的時候基本統治全國汽水市場,市佔率高達90%,是彼時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汽水品牌。

資料顯示,正廣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迄今有156年的歷史,是我國最早、最大的專業飲料廠之一。中國第一瓶鹽汽水就是該公司出產的,沒錯,就是「一口鹽汽水噴死你」的鹽汽水。

當年,英國商人喬治史密斯在上海創辦了「廣和洋行」,經營洋酒和汽水生意。不久後,史密斯獨立出來,又創辦了一家洋行,取名「老廣和」。為了區分開來,原來的洋行更名為「正廣和」。

在後來的發展中,正廣和這個品牌被越來越多消費者熟知,而老廣和則漸漸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

在那個年代,中國汽水市場競爭遠沒有現在這麼激烈,甚至市面上根本沒幾款汽水產品,對很多國人來說這還是一個稀罕玩意兒。也就是說,當時我國龐大的汽水市場,就如一個毫無遮擋的女子,任由正廣和採擷。

在此後的數十年間,正廣和取得迅速發展,在1930年年底,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汽水廠。其中,包括檸檬汽水在內的諸多產品,不僅在國內暢銷,更是遠銷英國、澳大利亞等市場。

參照百事和可口可樂的發展歷程,正廣和在取得國內汽水市場領先地位的情況下,完全有機會成長為國際汽水巨頭。遺憾的是,它不僅沒能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甚至在國內市場的地位也已經不保,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二戰期間,國內局勢動蕩,這家「汽水大王」被日本方面佔領,最後被迫停產。一直到50年代,正廣和才重獲新生,同時開始拓展業務,漸漸成為一家以生產汽水為主的綜合性食品廠。

憑藉此前積累的底蘊,正廣和推出了一款可樂產品——幸福可樂。憑藉這款產品,公司再次國內汽水行業的巨頭。不過,這次的輝煌也沒能保持多久。

隨著國外巨頭進入我國市場,以及本土汽水品牌越來越多,行業愈發激烈。在競爭中,正廣和業績逐年下滑。眼看就要退出歷史舞臺,公司乾脆開始轉型,從汽水品牌成為飲用水品牌。目前,正廣和是上海飲用水領軍品牌。

雖然正廣和轉型為飲用水企業,但它並沒有放棄汽水業務。根據了解,目前其復刻了當年遠銷海外的橘子汽水,以及重新打造了經典口味的鹽汽水。

今年5月,正廣和推出了全新包裝的鹽汽水產品,有經典版、海鹽版和暢飲版三款。而這款產品的賣點,除了老字號以外,還有符合年輕消費者潮流和運動習慣的國潮新「鹽」值。

此外,這款產品推出的時間點也掌握得恰好。炎炎夏日,還有什麼比喝一口冰凍的鹽汽水更爽的嗎?

相關焦點

  • 曾被可口可樂收購的汽水,搖身一變成「國潮飲料」,年收入3億元
    如今,這款老牌飲料在沉寂許久之後再次重回市場,這招「回馬槍」打得各大飲料巨頭觸不及防,我們要說的這個老牌品牌它就是漢口二廠。時間回到上世紀70、80年代,當時國營武漢飲料二廠生產的濱江牌汽水,是武漢人夏天的必備飲料,因此它也被老武漢人親切地稱為「二廠汽水」。後來,二廠汽水的知名度越來越大,一度成為當時國內飲料市場八大汽水品牌之一,備受廣大消費者認可。
  • 「國潮」驚豔演繹,比音勒芬打造時尚中國風
    在過去由歐美潮牌領銜的時尚領域,也在逐步退讓於國潮國貨,麥肯錫同期跟蹤的商品類別顯示,外國消費品牌如今在中國市場所佔份額,滑落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中國消費者轉向了國貨品牌。尼爾森《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趨勢指數報告》顯示:68%的中國消費者偏好國產品牌。
  • 國產美妝市佔率過半,國潮之下,完美日記們的爆款公式
    B站和直播間,國潮陣地國貨美妝突出重圍,離不開「國潮」的加持。「國潮」二字最初出現在時尚界時,是帶著中文slogan的T恤和嘻哈潮服,也常被視作改良版中國風。在美妝領域,國潮則納入了更多元素。國潮不是一種風格。
  • 花露水味咖啡、紅花油味汽水,為啥餐飲品牌玩國潮總是這麼獵奇?
    這款產品名叫「唔係紅花油」(意為:不是紅花油),包裝復古而獨具個性,非常符合「國潮氛圍」。其實該產品早在去年就亮過相了,它是由老牌國貨「亞洲汽水」(亞洲沙示)推出的懷舊風味飲料。亞洲汽水的歷史能追溯到1942年,是廣東省歷史最長的汽水生產企業。改革開放後,亞洲汽水受到了可口可樂、百事等外來汽水品牌的衝擊,一度停產關廠。
  • 純電動重卡市佔率超65% 特百佳榮膺「第一新能源動力總成品牌」
    【第一商用車網原創】近日,2020(第五屆)「誰是第一」商用車年度評選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北京盛大舉行。該活動由第一商用車網主辦,以「為中國智造加油」為初衷,致力於以專業、嚴謹的態度打造有影響力的平臺,發掘商用車行業中的優秀品牌,樹立標杆企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 品類單一,市佔率下滑,「洗衣液一哥」藍月亮能否上市自救?
    2008年-2014年間,藍月亮依靠洗衣液,成為市佔率提升最快的品牌,直逼寶潔,有利地攪動了市場格局,給壟斷者們帶來了巨大壓力。藍月亮在洗衣液的市場份額,從2008到2013年連續六年排行第一,營業收入從4億人民幣增長到43億人民幣,增長10倍。
  • 新華網睿思發布「新國潮大數據」快消品最能玩轉國潮
    新華睿思通過對國潮進行全方位分析發現,國潮具備情感屬性、經濟屬性、文化屬性和家國屬性。國潮之所以「潮」,最大的IP在於「國」。隨著中國品牌日、青年國潮節和國潮創新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相繼推出,國潮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 市佔率第一,市值有望突破千億,你還在誤會湯臣倍健嗎?
    就是這個益生菌品牌,在今年1月份取得了保健食品批准證書,3月份開始在線下店鋪售賣,前三季度該產品營收5.67億,而湯臣倍健現在的超級大單品「健力多」前三季度營收也就10.84億。按這個發展趨勢,LSG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健力多」。
  • 「國產替代」不止是晶片,「國潮」興起進行時
    社會和經濟環境的變化驅動日本消費理念逐漸回歸理性,該階段湧現出大量日本本土消費品牌。2016年福布斯網站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品牌的變革性崛起》的文章指出,自2006年起中國各個製造業部門都在逐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強研發力度,逐步從只能做貼牌生產、品牌代工等低端製造環節向打造自主創新品牌發展。A股中家用電器、汽車、紡服等行業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逐年增加,並高於A股非金融整體水平。
  • 國運、國潮、國貨:中國消費品的時代圖騰
    中國崛起:世界工廠的國潮逆襲戰 比起冷冰冰的數字,人們對「國潮」的熱捧顯然更加直觀:李寧和匹克的新款球鞋被瘋狂炒作至斷貨;成立不到4年的出行生活方式品牌90分國內產品銷量超越行業龍頭新秀麗;故宮文創老樹新花成為新晉網紅……更不用說國產手機群雄如狼似虎的產品戰鬥力,令蘋果、三星都為之戰慄。
  • 揭秘元氣森林、完美日記的國潮品牌爆款打造公式
    因此,我們總結了四類新國貨崛起背後的路線圖,並深度解析國潮品牌的打造過程與國潮品牌崛起的歸因分析——國潮崛起前,中國經濟的總體特徵是「供應鏈經濟」,國潮崛起後,開始進入「品牌力經濟」時代,只有品牌崛起才能長期護航國潮崛起。
  • 遭百事雪藏15年,老牌國產汽水迎來「第二春」,10個月賣出5.5億
    一提起汽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樂或者百事可樂,這兩家美國企業佔到80%以上碳酸飲料市場份額。事實上,上世紀中國曾經有八大汽水廠,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廣和、瀋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武漢二廠、重慶天府、青島嶗山、廣州亞洲。
  • 國潮推手熊超新作走紅 肌本哲學重新定義國潮風
    獲國際廣告創意大獎最多的中國廣告人,心頭愛是「中國風」中國第一座坎城創意節設計類金獅獎得主,大中華區第一座Clio克裡奧國際廣告節音樂類獎座、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艾菲金獎、中國元素全場大獎……假如一定要為獲得國際廣告創意大獎的中國廣告人評選「武林霸主」,熊超排第二,恐怕沒人敢排第一:500多個國際獎項,業內能拿的獎項幾乎拿了個遍
  • 打造叫好又叫座的國潮產品
    如果從第一批國產原創潮流品牌算起,國潮已有近20年歷史。受美國、日本等國家街頭潮流文化影響,中國開始出現本土服裝潮牌,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個小眾概念,影響力十分有限。轉變發生在2018年。李寧、太平鳥等國產服裝品牌帶著國潮新作登陸紐約時裝周,引起熱議。
  • 國貨+國潮,中國品牌的最大紅利
    天貓國潮攜手漢服品牌華裳九州,舉辦中國華服文化走秀表演盛典,讓漢服成為一種大眾文化娛樂;運動品牌Adidas Originals,也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為主題的復古國潮系列,將運動元素與中國文化相融合,演繹出中式復古校園潮流……從2018年開啟國潮元年,到2020年國潮從「復興」變成了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借勢「國潮」,開展品牌營銷活動。
  • 國產老牌汽水「復活」!年銷3個億,可口和百事可樂也措手不及
    想必沒有比喝一杯冰鎮汽水,吃一口冰鎮西瓜更刺激的了。尤其是冰鎮汽水,在每年的夏天都很暢銷。提到汽水,想必各位小夥伴都能想到很多品牌,如老牌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而國產的汽水飲料則是北冰洋。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市場上有很多「包裝新穎、口味獨特」的網紅產品,但真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品牌汽水。
  • 國潮李寧,三十而已
    中國運動服飾市場經歷2012-2013年連續兩年的下滑後,在2014-2018年迎來強勢反彈,運動服飾市場規模逐年攀升,增速不斷加快。2018年,其市場規模401億美元,2023年預計可達658億美元。但即便如此,中國運動服飾的滲透率仍然低於發達國家。對於中國運動服飾企業來說,前方仍是一片藍海,對於目前市佔率只有5%左右的李寧更是如此。
  • 「國運生,國潮起」!食品圈如何擁抱「國潮」文化?
    來源:食評方  「國潮」,字面意思可理解為本土品牌與本土文化的時尚潮流。隨著中國製造能力、消費力的提升,中國本土品牌開始擁抱國潮趨勢、提升產品質量、努力改善並讓品牌形象變得更時髦,同時加強創新發展。
  • 國產老牌飲料「起死回生」:曾被可口可樂收購,今一年賣3個億!
    而在最近數年間,市面上也湧現出了很多網紅品牌,一度引起許多年輕消費者的追捧。但是可口可樂畢竟是一個外國品牌,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並以其獨特的營銷策略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許多本土的汽水品牌正在面臨退場,被迫停產或退居中低端市場。
  • 當「國潮」成為主流:90後紛紛買單,70後卻不懂國潮是什麼?
    比如在文化領域,國潮的展示形式可以是國家榮譽感,如大閱兵直播,國慶檔的主旋律電影。李寧,故宮文創,百雀羚,大白兔等超多品牌都以各自的載體進行展示東方美學和中國元素。392.66%,其中90後和00後為「國潮」貢獻了超過57.73%的購買力,95後更是以25.8%的佔比成為國潮第一大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