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網博鰲12月5日電(胡可璐)12月4日-5日,由新華社旗下多家媒體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省博鰲舉行。論壇期間舉辦多場平行論壇,其中,平行論壇——「厚植雙循環內需動力 洞見新消費未來趨勢」2020中國食品發展大會於12月5日舉行。新華網副總工程師兼大數據中心總經理吳新麗在論壇上發布「新國潮大數據」。
吳新麗表示,近年來,國潮文化一路乘風破浪,成為了消費場和文化場中最受矚目的潮流。新華睿思通過對國潮進行全方位分析發現,國潮具備情感屬性、經濟屬性、文化屬性和家國屬性。國潮之所以「潮」,最大的IP在於「國」。隨著中國品牌日、青年國潮節和國潮創新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相繼推出,國潮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跟蹤國潮大數據,我們發現,國潮概念賦能文創產業、娛樂綜藝、網紅品牌、老字號、老工藝民俗等諸多新老品牌中,帶來強大的普惠性,讓國潮真正做到了喜新不厭舊。酒類國潮的熱度指數最高的,其次是娛樂、服裝、食品飲料和美妝。在前五名當中,快消品佔到了三成,成為今年最能玩轉國潮的品類。大食品品類也佔到兩成,中國人對飲食文化的執著在國潮方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吳新麗說。
吳新麗認為,擁有流量不代表擁有了市場,流量的變現才是品牌打造國潮的真正的目的。新華睿思品牌敘事過程中,群眾美譽度最能反映國潮熱度。年輕消費者更加熱衷國潮的不同玩法,像90後、95後和00後對於國潮的關注熱度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群,這一現象與我國國力的增強是密切相關的,「洋品牌代表品質時尚」的時代成為過去時,年輕群體對於國貨和中國文化的自信達到空前高度。
買國貨不只是買情懷,更是發自內心的認可。今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的生活理念和消費觀念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國潮又是如何順應形勢做出改變的呢?吳新麗介紹,通過對消費者畫像可以看到,網絡消費習慣跨越式提升,年輕人成為家庭購物的主力軍等成為了消費變化的最顯著特徵。從後疫情時代的消費品類畫像來看,健康類產品成為最熱門品類之一,健康消費已經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一個重要消費趨勢。
對此,新華網進行了一次非常有益的積極探索,將美食、國潮文化與大健康理念結合,打造了《知食中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探尋有中國特色的食育,體現一餐一食對於城市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開啟全民食育之路。截至目前,該節目在微博平臺的傳播佔比達到了64.13%,網民的互動高達85.62%。
針對國潮概念在商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吳新麗建議,首先專注產品,練好內功;第二,建立多元化、立體化的品牌文化內涵,打造屬於自己的國潮IP;第三,藉助大數據精準畫像,挖掘圈層特色;第四,構建全媒體傳播路徑,多元化傳播媒介聯合發力平臺;最後,重視「潮際」互動效應,將品牌特色和主流話語體系有機結合,鑄造新實力。
責任編輯: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