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八月,當上下班的小車結結實實堵在上海展覽中心附近,我便知道,那個上海最「火熱」的時刻——上海書展來了。而每年上海書展,夜光杯都有炙手可熱的新書精彩亮相。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書展裡,《愛夜光杯 愛上海·2019》依然如約而至,在滿城書香中搖曳出夜光杯的一縷芬芳。
「愛夜光杯,就是愛上海。」2016年夜光杯創刊70周年,作家陳村為我們寫下這句話。它既道出了夜光杯的「上海基因」,又成為夜光杯跨界、破圈、創新、發展的起點。
2018上海書展前夕,我們還在公號裡發起「夜光杯朋友圈」系列活動,連續十四天邀請名家朗誦自己在《愛夜光杯 愛上海·2018》新書裡的佳作。讀者看視頻、聽音頻,大呼過癮。我們在每篇微信推文留了小「彩蛋」,請讀者轉發活動海報並寄語夜光杯,獲獎讀者還獲贈新書。很多人參與了互動,最後一天有讀者在公號上留言:「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告別了夜光杯朋友圈活動,真心希望主辦方能為喜愛夜光杯的讀者舉辦一次見面會。」
轉眼2020上海書展,當「夜光杯朋友圈」不斷擴容升級,給我們提供更多有溫度、有情懷、有思考、有深度的好文字;當夜光杯的讀者、作者,用筆用情更緊密地與我們一路同行,作為編者的我們能否嘗試著用心「破圈」,為他們再做點什麼?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報紙和書籍,讓讀者字裡相逢;5G時代的融媒體,可以讓大家在聲音裡「見面」!腦洞大開的我們靈感迸發,「夜光杯好聲音」活動伴著今年書展,在上海最熱的一周火熱呈現。貼心小編做好了詳細參與方式的視頻,還從《愛夜光杯 愛上海·2019》書裡找來了適合朗讀的七段文字,只要讀者朗讀任意一段發送到後臺,就有可能獲選「夜光杯好聲音」並得到新書。試水的我們小心翼翼貼出第一篇特別策劃的微信,居然後臺一片呼應叫好,有讀者留言:「天氣雖熱,但看書讀書熱情不減。」有讀者說,「欄目搞活動必踴躍參加,以顯誠意。有閒得空品讀夜光杯佳作,真乃人生一大快活之事!」有讀者一口氣朗讀好多遍,精挑細選並調侃:「初戀」往往是最美好的。有的讀者大動腦筋,為朗誦配上了輕柔的背景音樂。我們還收到因疫情滯留海外的讀者發來的音頻,距離並不能阻擋她對夜光杯的熱愛。
郭影 攝
活動徵集第二天,我還接到一個來自烏魯木齊的電話,普通話字正腔圓的賈女士要求買兩本新書。她說一年多前到上海遊玩時偶然看到新民晚報和夜光杯,後來又關注了夜光杯微信,特別喜歡我們公號的風格,所以情願包郵來買書。我問,您這麼好聽的聲音為什麼不參加活動?未承想她已經選好精彩片段練習好幾遍了,正準備要參加活動,但不管得獎與否,她都要先買兩本書,因為有一本一定要送給開茶館的好友分享。隔著電話我遙想烏魯木齊的茶香、書香和友情,怎麼都醉人……
夜光杯好聲音活動還引來很多名家。姚錫娟、王汝剛、茅善玉、高博文等本來就是我們的作者兼讀者,他們第一時間為活動點讚,因此分別成為我們普通話和上海話專場的「好聲音導師」。溽暑時節,藝術家們的治癒系好聲音猶如沁人心脾的清芬,撫平多少急躁和暑熱。而作家梅子涵、秦來來平淡中蘊含深情的朗讀,體現了他們寫作之外的功力。表演藝術家梁波羅先生是夜光杯的好朋友,除了為讀者語音助陣外,還每天一條不漏地細聽獲獎好聲音,當他聽到有一位讀者朗讀得非常像童自榮先生,連連感嘆「高手在民間」。
我深深被後臺在短短幾天裡收到的精彩好聲音打動,唯一的感受是:驚豔!有位讀者在夜光杯公號的留言大概能代表很多人的想法:「聲音與文字的戀愛」多麼詩意浪漫,感謝夜光杯好聲音的創意情懷,讓讀者沉浸於書香芬芳之田園……
副刊部編輯團隊 攝於2019年新民晚報創刊90周年
2019年是新民晚報創刊90周年,「90後」,再出發,夜光杯的小夥伴們將繼續以青春的姿態,奔跑在融媒體不斷創新的道路上。2020、2021、2022……讀者、作者、編者,我們相約在一起,悅讀、悅心、悅人。(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