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作者 編者|讓聲音與文字「戀愛」

2020-12-13 新民晚報

每逢八月,當上下班的小車結結實實堵在上海展覽中心附近,我便知道,那個上海最「火熱」的時刻——上海書展來了。而每年上海書展,夜光杯都有炙手可熱的新書精彩亮相。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書展裡,《愛夜光杯 愛上海·2019》依然如約而至,在滿城書香中搖曳出夜光杯的一縷芬芳。

「愛夜光杯,就是愛上海。」2016年夜光杯創刊70周年,作家陳村為我們寫下這句話。它既道出了夜光杯的「上海基因」,又成為夜光杯跨界、破圈、創新、發展的起點。

2018上海書展前夕,我們還在公號裡發起「夜光杯朋友圈」系列活動,連續十四天邀請名家朗誦自己在《愛夜光杯 愛上海·2018》新書裡的佳作。讀者看視頻、聽音頻,大呼過癮。我們在每篇微信推文留了小「彩蛋」,請讀者轉發活動海報並寄語夜光杯,獲獎讀者還獲贈新書。很多人參與了互動,最後一天有讀者在公號上留言:「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告別了夜光杯朋友圈活動,真心希望主辦方能為喜愛夜光杯的讀者舉辦一次見面會。」

轉眼2020上海書展,當「夜光杯朋友圈」不斷擴容升級,給我們提供更多有溫度、有情懷、有思考、有深度的好文字;當夜光杯的讀者、作者,用筆用情更緊密地與我們一路同行,作為編者的我們能否嘗試著用心「破圈」,為他們再做點什麼?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報紙和書籍,讓讀者字裡相逢;5G時代的融媒體,可以讓大家在聲音裡「見面」!腦洞大開的我們靈感迸發,「夜光杯好聲音」活動伴著今年書展,在上海最熱的一周火熱呈現。貼心小編做好了詳細參與方式的視頻,還從《愛夜光杯 愛上海·2019》書裡找來了適合朗讀的七段文字,只要讀者朗讀任意一段發送到後臺,就有可能獲選「夜光杯好聲音」並得到新書。試水的我們小心翼翼貼出第一篇特別策劃的微信,居然後臺一片呼應叫好,有讀者留言:「天氣雖熱,但看書讀書熱情不減。」有讀者說,「欄目搞活動必踴躍參加,以顯誠意。有閒得空品讀夜光杯佳作,真乃人生一大快活之事!」有讀者一口氣朗讀好多遍,精挑細選並調侃:「初戀」往往是最美好的。有的讀者大動腦筋,為朗誦配上了輕柔的背景音樂。我們還收到因疫情滯留海外的讀者發來的音頻,距離並不能阻擋她對夜光杯的熱愛。

郭影 攝

活動徵集第二天,我還接到一個來自烏魯木齊的電話,普通話字正腔圓的賈女士要求買兩本新書。她說一年多前到上海遊玩時偶然看到新民晚報和夜光杯,後來又關注了夜光杯微信,特別喜歡我們公號的風格,所以情願包郵來買書。我問,您這麼好聽的聲音為什麼不參加活動?未承想她已經選好精彩片段練習好幾遍了,正準備要參加活動,但不管得獎與否,她都要先買兩本書,因為有一本一定要送給開茶館的好友分享。隔著電話我遙想烏魯木齊的茶香、書香和友情,怎麼都醉人……

夜光杯好聲音活動還引來很多名家。姚錫娟、王汝剛、茅善玉、高博文等本來就是我們的作者兼讀者,他們第一時間為活動點讚,因此分別成為我們普通話和上海話專場的「好聲音導師」。溽暑時節,藝術家們的治癒系好聲音猶如沁人心脾的清芬,撫平多少急躁和暑熱。而作家梅子涵、秦來來平淡中蘊含深情的朗讀,體現了他們寫作之外的功力。表演藝術家梁波羅先生是夜光杯的好朋友,除了為讀者語音助陣外,還每天一條不漏地細聽獲獎好聲音,當他聽到有一位讀者朗讀得非常像童自榮先生,連連感嘆「高手在民間」。

我深深被後臺在短短幾天裡收到的精彩好聲音打動,唯一的感受是:驚豔!有位讀者在夜光杯公號的留言大概能代表很多人的想法:「聲音與文字的戀愛」多麼詩意浪漫,感謝夜光杯好聲音的創意情懷,讓讀者沉浸於書香芬芳之田園……

副刊部編輯團隊 攝於2019年新民晚報創刊90周年  

2019年是新民晚報創刊90周年,「90後」,再出發,夜光杯的小夥伴們將繼續以青春的姿態,奔跑在融媒體不斷創新的道路上。2020、2021、2022……讀者、作者、編者,我們相約在一起,悅讀、悅心、悅人。(劉芳)

相關焦點

  • 讀者編者作者|夜光杯有兩棵樹
    植樹的起因,都是為了讓小讀者銘記夜光杯進校園的活動,更好地探索對文學巨匠不朽功勳的活化傳承。棗樹是兩年前的11月28日,由新民晚報副刊部的老師和向陽小學魯迅知己社的同學種植在向陽小學,因為魯迅先生筆下最有名的樹就是棗樹。種植棗樹的時候我想到了巴金先生,是他最早提出了魯迅先生是民族魂的觀點。棗樹已枝繁葉茂!
  • 在書香中相遇,在聲音裡相約——《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線下線上...
    與此同時,夜光杯微信公眾號尋找「夜光杯好聲音」的線上活動也在火熱進行中。8月12日,新民晚報副刊部推出特別策劃尋找「夜光杯好聲音」邀您讀美文活動,提供《愛夜光杯愛上海·2019》部分精彩內容供讀者摘選朗讀。
  • 作者、作品與讀者的關係
    為了今後論敘的方便本文從專業知識積累的角度對作者、作品、讀者進行簡單分類:作者:入門級、學士級、碩士級、博士級、大家級、大師級。三、作者與讀者的關係 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分為四種:不平等、平等、合作、轉化 作者與讀者首先的關係是起源於一個不平等關係。比如你是一個心理學白丁級讀者,對於任何級別作者,他們的專業水平如何?你是不具備一個客觀、準確的判斷力。
  • 《只有聲音能治癒》作者:秦殊然
  • 東野圭吾《綁架遊戲》:一場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遊戲
    他筆下的綁架題材可以舉出《光明正大的綁架》(1990)、《想被綁架的女人》(1992)、《世界的終結或開始》(2002)、《コモリと子守り》(2012,標題是文字遊戲難以翻譯)。其中《想被綁架的女人》一書所開創的模式時常被其他作家模仿借鑑。
  • 我是讀者,我是作者,我還是讀者
    首先,為這篇文章取這個題目,是因為自己很喜歡的一本書——《說英雄誰是英雄》,很有和諧感,繞來繞去成了風度,而我在寫小說的時候通常也會犯著同樣的難,誰是讀者,誰是作者?或許,我是讀者,或許,我是作者。有這麼一句話,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作者,必須要先成為一個合格的讀者。這話,是有道理的。不管是筆觸還是技巧,以及劇情構思,都一定要在閱讀中找到靈感,沒有人是天生的作者,所有的好點子,所有的辭藻,所有流溢於字裡行間的光彩,都誕生於無數的偉大文學作品中。
  • 山水的力度 文字的溫度 讀者的熱度
    新年伊始,讀者手上的《雅安日報》副刊——《西康周末》有了新變化,版面小了,容量大了。  改版近百日,我們的心血和努力,是否贏得了社會的認同?是否滿足了讀者的期待?讓我們走近讀者,聽聽他們怎麼說……  感恩有你,每周相約。
  • 不談戀愛也能寫出的戀愛小說
    我想寫一篇青春戀愛小說但是可惜的是我沒有戀愛經驗,要怎麼寫出戀愛的那種真實情感呢,相信一部分作者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編者認為寫作戀愛小說,戀愛經驗並非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從大量的戀愛作品中學習到戀愛中的兩人各自的心理活動狀態,在戀愛前他們對對方的看法,期間又發生了什麼使他們的相互看法發生了改變,最後促使二人走到一起的。其實戀愛小說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我們這裡單指青春戀愛小說,不談婚姻還有婚後的瑣碎,那些都歸類到婚戀題材。
  • 怎麼把一段聲音轉換成文字?聲音轉文字APP有哪些?
    怎麼把一段聲音轉換成文字?錄音現在已經成為一種便捷的記錄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在重要會議、課堂講座、語音聊天的場景中使用。但錄音後一般需要把聲音轉為文字,那該用什麼軟體?下面小夏推薦一款錄音轉文字助手APP給大家。
  • 圖書《低眉俯首閱草木》之書名作者、編輯、讀者三重解
    其一,分享作者日常寫照篇低眉潛心細觀察,科學研究草木花。俯首筆耕繪漫畫,綠植代言意屬她。科普美文雲枝著,智慧漫畫繪植物。此詩著力描述了作者祁雲枝著書《低眉俯首閱草木》的寫照,同時,乃書名由來之一解。作者與責編話說「閱草木,生活的味道」其三,深入讀者閱讀心得篇文友馬道衡在閱讀了《低眉俯首閱草木》之後,寫了一篇題為《聆聽花開的聲音》的書評文章
  • 〔平臺籤約作者〕王世輝·詩歌‖鏡子裡的陌生人
    作者簡介:王世輝,本平臺籤約作者,筆名春風秋水,河南滑縣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我們渴望與廣大作者、讀者一道共同努力,不斷地推進平臺成長、進步與發展。平臺宗旨:讓文字溫暖我們的心靈!徵稿要求:1.來稿可發微信13886223417,或發郵箱1145679669@qq.com。投稿請附10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及個人生活照1張。
  • 筆名是水果的5個網絡小說作者,拉近讀者距離,贏得讀者好評
    如果有,那一定是一邊吃著水果,一邊看著筆名是水果的作者寫的網絡小說吧。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書16年的老書蟲。今天我給大家聊聊筆名是水果的5個網絡小說作者,拉近讀者距離,贏得讀者好評。大家還知道哪些「水果」作者呢?歡迎留言哦。第5名,神秘的大西瓜《峽谷之巔》。
  • 高古氣息撲面而來——喜讀《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
    【讀書者說】  作者:趙平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20世紀70年代出土的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是近代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資料陸續公布以後,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學術影響。
  • 《父母必讀》走過40年,讀者、作者共敘深厚情緣
    「我的孩子是和《父母必讀》雜誌一起成長起來的」「它是我科普寫作的啟蒙老師」「我懷孕時,媽媽給我推薦了《父母必讀》」……12月11日,「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辦,讀者、作者們述說著自己與這本雜誌的深厚情緣。
  • 網絡文學十六講之談一談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的年輕化趨勢
    問:董老師,近幾年來,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於這個現象,您作為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資深編輯,從業當中,是否有所感受。比如,作者成名期短了,年輕讀者更捨得打賞等等。想請您就此現象做個評論,期待您的智慧聲音。
  • 讀者·作者·編者|醫者仁心
    作者程蕾蕾醫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幫助讀者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我是新民晚報的讀者,非常感謝去年11月10日星期天夜光杯版面上刊登了《為你的心,讀這本書》,我看後馬上把程蕾蕾醫生的書列入書單。疫情期間我看了這本《說句心裡話》,非常喜歡,還推薦給了朋友(她有心臟病),她告訴我收穫非常大。
  • 採訪:小說只要有趣就夠了,作者只要可愛就夠了
    22歲,性別是桃子,是僅存在於二次元的人氣純情偶像作者,善解人意,性格隨和,愛好是打遊戲和寫小說,喜歡的東西是美少女,時常會因為寫不出有趣的文字而陷入消沉,但被讀者喊作姐姐並誇獎一番後又會變得幹勁十足!Ieeks:一上來就開始進入自誇模式了。說起來性別為「桃子」,我還從沒見過「桃子」是什麼性別,能不能具體形容一下?比如說照片?
  • 哲學 | 作者之死
    毫無疑問的是,一直以來,一旦一個事實被敘述出來,就不再是為了直接作用於現實,而是間接作用於現實,也就是說,最終除了象徵這件事本身,不再具有任何功能,於是,現實與作者的分離發生了,聲音失去了起因,作者進入自己的死亡,寫作便因此開始了。
  • 韓寒微博發文自嘲,沈騰來補刀:讓作者更加哀傷,為讀者增添笑料
    近期呢,韓寒更新了一篇微博,開始的文字相當細膩、相當感情豐富,仿佛又看到了當年上學時的那位韓寒,但是在文章結尾的時候,話鋒一轉,仿佛又轉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剛剛醞釀好的感情不翼而飛。這篇微博要是當作語文試卷的閱讀理解題,相信答案一定是這樣的: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從即將下飛機到走出機場的心理變化,這段文字非常細膩的描寫了作者的心理活動,每一個細節都突出到位,作者首先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當紅明星,並開始揣摩各種即將發生的情形,甚至在走進機場的時候都伸出了右手準備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都是一廂情願,不免有些失落。
  • 《冰鑑》本無作者,早證據確鑿,但讀者仍願意接受曾國藩為作者
    在這本書的末尾,有這樣一段文字:餘家有冰鑑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無刻本,恐其湮沒也。落款署名為:南海吳榮光荷屋氏。又題名:香山曾大經綸閣氏書。落款時間是:道光己丑年仲春。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家裡收藏有一本名為《冰鑑》的古書,一共七篇。因為此書沒有撰寫作者姓名,感覺非常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