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十六講之談一談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的年輕化趨勢

2020-12-13 董江波

問:董老師,近幾年來,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於這個現象,您作為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資深編輯,從業當中,是否有所感受。比如,作者成名期短了,年輕讀者更捨得打賞等等。想請您就此現象做個評論,期待您的智慧聲音。

答: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第一,網絡文學讀者不存在年輕化趨勢。因為,過去20年以來,網絡文學讀者就高度集中在11歲到23歲的青少年人群,這一現狀,目前仍沒有改變。而網絡文學作者,則年輕化趨勢特別明顯,別說1998年網絡文學初誕生時,就說2015年及之前,還是25-45歲的網絡作家唱主角,而現在18-25歲的網絡文學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

但不得不說,一個客觀事實是,月入達到稅前10000元的5000-7000名頂級的網絡文學作家,仍然基本上是25-45那波的,年輕的還是很少,佔比不到1成。

第二,至於說到網絡文學作家成名期,我並沒有看到有所縮短。我只說已經可以被稱為網絡文學大神作家的排名前500多位,每一位創作時間,都至少7年以上,創作總字數也基本超過1000萬字了。20年來,網絡文學作家成名路並沒有縮短,只是由於自媒體和傳媒的發達普遍,你的努力,會被人更容易看到罷了。

第三,2015年以後的這一代11-23歲的讀者,打賞確實更頻繁,支持正版閱讀,不看盜版的習慣大大改善,喜歡的作品,就會打賞。

我了解到的,一些大神、重點級別的網絡作家,一個月打賞收入,就幾千上萬。這在三年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一代11-23歲的人,消費能力更強,消費念頭更強烈,自主喜好消費更積極所造成的。

而毫無異議的是,網絡文學是伴隨著過去20年,我國經濟社會巨大發展成就成長起來的,契合了我國文化多樣性繁榮性的要求。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當代人、同時代人,越來越喜歡網絡文學閱讀。

註:本文為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網絡文學評論專著作品《網絡文學十六講》第六講:不僅網絡文學中國文學都有閱讀危機 第八節:談一談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的年輕化趨勢。

相關焦點

  • 網絡文學十六講之內容為王,在上遊好故事的網絡文學分得汩汩活泉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中國國內網絡文學創作者已達1755萬,其中簽約作者61萬。而且,無論作品創作量、改編量和作者數量,都呈現出高速增長狀態。在不考慮數以幾千萬級海外用戶情況下,中國國內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4.3億,且高度集中在決定未來的年輕人群當中,收入新高到342億元。
  • 讀者介入對網絡文學的影響
    受紙質書籍印刷面世的時間成本影響,無論讀者從何時開始關注作品,當他能真正進行閱讀時,創作已然完成,自然無法對文本內容產生影響。而在網絡文學創作中,得益於網絡文學平臺的開放性和即時性,作者和讀者都能在交流過程中及時準確地獲得反饋。
  • 鍛造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圓桌談)
    2015年至今,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已連續舉辦6年,成為網絡文學作家交流創作心得、專家研討創作趨勢、業界共話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記者:以往創作中,網絡文學作家以奇幻、玄幻、穿越、武俠等見長,在轉向現實題材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何常在:從其他題材轉到現實題材的作家,都會遇到轉型的痛苦。現實題材是接地氣、有人間煙火氣的題材,需要日常邏輯和縝密的生活常識,不能只憑想像來任意安排情節,剛開始嘗試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家可能感到困難。此外還要考慮讀者接受問題。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網絡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為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受到越來越多的海外讀者追捧,乃至激發海外創作者以極大熱情投身網絡文學創作。一些海外讀者在讀過中國網絡小說之後,萌生了強烈的創作願望。他們在中國的海外平臺上書寫本土文字的原創網絡小說,這無論是對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而言,還是對當地網絡文學創作而言,都是全新現象。目前已有海外作者全職寫作,這些作者的收入能夠支撐他們的選擇。
  • 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啟動,《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 發布
    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啟動,並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呈現出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並以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為研究樣本,首次披露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
  • 中國社科院發布《2019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粉絲化」趨勢成網文...
    中國社科院發布《2019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粉絲化」趨勢成網文行業發展推手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2-18 網絡文學用戶數量已達
  • 海外網文作者喜歡寫哪些題材?一圖讀懂《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 海外網絡文學作者喜歡寫哪些題材?哪個地區的作者最多?讀者又喜歡讀哪些題材?11月16日,《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上發布。
  • 免費VS付費,站在岔路口的網絡文學如何抉擇?
    金字塔頂部的「大神」和月入百萬的「碼字工」,處在岔路口的網文寫作者如何抉擇? 網絡文學網站的初期發展,全靠寫作者不計稿酬用愛發電的寫作和閱讀者慷慨解囊共渡難關的捐款維繫。直到2004年,起點中文網率先建立了VIP付費訂閱模式,讀者通過付費閱讀網文章節。此後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IP化系列運作,都建立在這套模式之上。
  • 付費精品還是免費流量 網絡文學的未來何在?
    此後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IP化系列運作,都建立在這套模式之上。但在2019年,以「流量變現」為盈利機制的免費閱讀模式橫空出世。作者與平臺從讀者瀏覽、點擊廣告產生的盈利中分成。作者的收入,不再由訂閱讀者、忠實粉絲的數量決定,而由用戶的有效閱讀時長決定。免費閱讀模式會對原本已盡穩定的網絡文學市場造成怎樣的衝擊?
  • 網絡小說與傳統文學之爭是個糊塗戰
    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這是有一份責任的。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網絡小說出海已經有了顯著成果。各大網站的小說都在陸續「走出去」。我本人的作品也在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推出數字閱讀和紙書出版,韓國還購買了作品的影視播放權。文化出海,有利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深國外讀者對中國的了解,增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 網絡文學集團瘋狂搶人「造神」 網站給作者漲薪
    如果時間回到2003年,那時他還穿著「馬甲」混跡各種BBS和論壇,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他因苦於彼時網絡小說數量不多和更新速度慢,於是自己動筆開始寫作,同時苦哈哈地打工。自2005年嘗試在文學網站上寫連載小說後,粉絲口口傳播的力量之大讓「貓膩」始料不及,他的小說點擊屢屢破千萬,並在2007年向影視公司賣出了第一個版權《朱雀記》,如今財務自由對他而言已經不是夢。
  •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天道圖書館》《君九齡》《真武世界 詭秘之主》《超級神基因》日前,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舉辦。這一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網絡文學盛會,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在此期間,傑克重拾文學之筆,開始寫小說,發表在網絡文學平臺「起點國際」上。「我的作品分成兩個系列:吸血鬼系列和龍系列。一個來自西方的民間傳說,一個來自中國的傳統神話。主角的身上都背負著巨大的秘密,去趕赴一場奇幻的探險之旅。這種融合神話和傳奇色彩的故事,在東西方都很受歡迎。」傑克說。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 10萬名海外作者創作逾16萬部...
    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啟動。大會重磅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呈現出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並以引領網絡文學出海的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為研究樣本,首次披露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
  • 劉慶邦新書《心事》在京發布:談愛、談初戀、談文學
    他坦言很少在公開場合講初戀,因為每次講過都久久不能平靜。劉慶邦最為廣大讀者熟悉的中篇小說《神木》,被改編為電影《盲井》,斬獲第五十三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他在現場講述了電影從版權籤約開始的幕後故事。劉慶邦認為文學既有審美功能,也有反思功能,寫作應當從個人內心出發,忠於自己的內心感受。當讀者提問應該如何寫作好的愛情小說時,劉慶邦給出的回答是:用思想升華情感,然後才能寫出完美的作品。
  • 30年發展,揭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之路
    網絡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為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受到越來越多的海外讀者追捧,乃至激發海外創作者以極大熱情投身網絡文學創作。一些海外讀者在讀過中國網絡小說之後,萌生了強烈的創作願望。他們在中國的海外平臺上書寫本土文字的原創網絡小說,這無論是對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而言,還是對當地網絡文學創作而言,都是全新現象。目前已有海外作者全職寫作,這些作者的收入能夠支撐他們的選擇。
  • 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升級的背後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網絡文學排行榜,始於2014年,此前5年其名稱均為「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到今年把「小說」更易為「文學」,兩字之差,代表著這一榜單想要傳達的理念,以及中國網絡文學在當前的全球大變局下極具時代特色的新特徵。單純從字面理解,「網絡文學」包含的範疇要比「網絡小說」更加廣泛。
  • 當哈利波特遇上孫悟空 網絡文學出「海」弄潮
    依託中國網文20年產業的枝繁葉茂,搭乘網際網路高效快捷的傳播形式,憑藉獨特的文化風貌和新穎的寫作風格,依託人工和AI智能翻譯雙線加速,「中國網文熱」持續升溫,用令人驚嘆的想像力,開闢了前所未有的類型文學傳播創新樣式。  如「愛潛水的烏賊」創作的《詭秘之主》,連載之初就是中英文同步,創造了全球網絡文學訂閱紀錄,總閱讀量高達2500萬次。
  • 提高「四力」助推網絡文學精品化 知名網絡作家創作研討班舉行
    網絡文學經過20餘年的發展,湧現出大量優秀作品,以其巨大的想像力和平民性收穫了海量讀者,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作者投身到網絡文學創作中。《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駐站作者數量達到1936萬,較2018年增長181萬,籤約作者數量達77萬。
  • 孫佳山:網絡文學必須濾去泡沫與浮躁
    號稱「中國第一網絡文學平臺」,旗下擁有近810萬作者、1220萬部作品的閱文集團,近日被曝光市值縮水2/3,付費閱讀業務觸及天花板,再次引發輿論對網絡文學泡沫破裂危機苗頭已現的討論。誠然,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傳統純文學的創作、傳播與大眾接受程度江河日下的現實語境下,網絡文學的爆炸式發展,在極大地擴充、拓展我國當代文學版圖和格局的同時,也鮮活地體現出當代文學多樣性、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但也正是由於網絡文學作為泛娛樂生產鏈條上的初級生產要素屬性,令其不可避免地被近十年來不斷湧入文化產業的金融資本所裹挾。
  • 當網絡文學遇到跳蛋
    而網絡文學雖然頂著文學的帽子,但卻是網際網路消費主義的急先鋒,無論是時下最熱門的IP,還是知識付費,網絡文學都展現出它驚人的商業潛力,以至於造富了一批網絡文學暢銷作者,像唐家三少、天蠶土豆這些頂級網文作家收入都幾千萬,變成了資本和平臺眼中的香餑餑。但閱讀畢竟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哪怕僅僅是為了消遣時間,如果把長腿美女、跳蛋、以及閱讀三個關鍵詞放在一起,你會想到什麼?這三者又會產生怎麼樣的生態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