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NVIDIA RTX 30系顯卡各型號的陸續發布,各大AIC廠商紛紛發布了各有特色的非公版顯卡,而提到到高端非公版顯卡,那麼七彩虹旗下的iGame Vulcan系列自然佔有一席之地。今天筆者拿到了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作為七彩虹品牌旗下定位最高、售價最貴的RTX 3070顯卡型號(Vulcan的定位是高於Advanced的),下面就讓我們通過評測看看它的實際表現到底如何。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開箱圖賞
開箱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正面,七彩虹對這一代的iGame Vulcan產品線的外觀進行了重新設計,簡化了凸顯了此前Vulcan系列主視覺中的三角形,並吸收了了特斯拉概念皮卡元素,極具賽博朋克視覺概念。不過從整體來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設計風格依舊是稜角分明、銳利無比,辨識度很強。
作為頂級非公版顯卡,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必然會在散熱上做到全面強化,搭載名為施劍者(SWORIZER)散熱器3.0,集合iGame真空冰片科技、5根8mm熱管,以及正面的3個捕手風扇。
顯卡尺寸為323×158×60mm,又長又厚,安裝時需要注意機箱兼容性。
以下為「捕風手」定旋扇葉特寫,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風扇結構採用了iGame全新自研13翼扇葉,經過專業調校後可讓風壓及進風量的進一步提升。還支持智能啟停技術,在顯卡低負載下可完全停轉,完美切換工作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提供了3×8Pin獨立供電接口,比一般的RTX 3070非公版要多,這也表明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可以解鎖更高功耗的BIOS,有更高的性能潛力。
顯卡頂部,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同樣有很大的亮點,中間提供了一個大尺寸的LCD可翻轉顯示屏,解析度為480×128PX,顯示效果清晰銳利;並且這塊屏幕的功能非常豐富,可以顯示頻率、溫度、當前時間、風扇轉速等系統信息,並支持用戶使用iGame Center做豐富的自定義設置。
當然,除了控制屏幕燈效以外,iGame Center還擁有眾多豐富功能,可詳細的監控CPU、顯卡、內存、網絡的運行狀況。
iGame Center功能展示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金手指部分。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提供了豐富的視頻輸出接口,包含3個DP以及1個HDMI 2.1。在接口上方,則是一鍵超頻按鈕,可輕鬆釋放顯卡性能。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拆解
看完了外觀和設計,下面就通過拆解來看一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內部結構。
PCB板的正面,整體看用料屬於上乘,做工也很工整。
GA104核心周圍則圍繞著三星的GDDR6顯存,總容量為8GB,等效評率14000MHz。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採用了14+4相供電方案,兩組PWM主控,分別為uP9512S和uS5650P。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PCB板均使用IPP定製電感以及330uf鉭電容,用料豪華毋庸置疑。
以下為PCB板的背面,質感同樣很好。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散熱器由富士康代工,整體非常大,也很厚重,共有5根8mm鍍鎳熱管,經回流焊處理與散熱鰭片相連接。
真空壓縮均熱腔,以進一步加快熱量傳導效率。
Ampere架構解析與測試平臺介紹
作為目前RTX 30系顯卡中相對「平民」的型號,RTX 3070擁有和老大哥RTX 3090一樣的Ampere架構,相比於上一代RTX 20系的Turing架構進行了全面的改進:將SM單元內部進行了重新設計,每組數據路徑裡再加入一組FP32,實現每個SM單元的CUDA數翻倍,最終帶來了2倍的FP32吞吐量;此外相比Turing架構,Ampere還同時升級了二代RT Core與三代Tensor Core,以此讓光線追蹤與DLSS性能變得更強。
同時全新的RTX 30系Ampere架構的消費級顯卡採用了三星定製的8nm製程工藝,在能耗比方面相比於原有的12nm獲得提升,官方宣稱最高能達到Turing架構的1.9倍。
此外,Ampere架構的RTX 30系顯卡還支持眾多NVIDIA獨家功能,例如NVIDIA REFLEX,這項技術由NVIDIA電競實驗室研發,用NVIDIA REFLEXSDK API套件和NVIDIA REFLEX延遲分析器技術,通過算法消除CPU渲染的「無用幀」,以有效提升遊戲內的響應時間。
具體表現在遊戲操作中,可降低玩家從點擊滑鼠(華碩、羅技、雷蛇、賽睿等的新品都有望支持)到顯示器(宏碁、外星人、華碩、微星今年秋季推出的全新360Hz G-SYNC電競顯示器)之間的延遲,這一點對於眾多FPS電競遊戲非常重要,能讓玩家操作手感提升了一個檔次。
除了NVIDIA REFLEX低延遲技術以外,RTX 30系顯卡同樣還支持NVIDIA Broadcast應用軟體,可通過AI增強的語音和視頻,提升直播、語音聊天和視頻會議質量。例如輕鬆實現噪音消除、虛擬背景、人像跟蹤等實用功能,最終實現專業級直播效果。
而具體到RTX 3070,其採用了GA104核心,核心面積為392.5mm,共有6個GPC模塊、46個SM單元(屏蔽了兩組)、5888個CUDA、184個紋理單元、96個ROPs光柵化處理單元、184個第三代Tensor Core和46個第二代RT Core。RTX 3070搭載了8GB的GDDR6顯存,等效頻率為14000MHz,位寬256bit,可提供14000MHz顯存帶寬。
經過屏蔽SM後的GA104-300核心
頻率和功耗方面,RTX 3070 FE公版相對比較保守,核心Boost頻率為1725MHz,TDP為220W;而回到本次評測的主角,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則提供了兩個模式,通過GPU-Z軟體識別,標準模式的核心Boost頻率為1725MHz,BIOS TDP為220W、上限240W,和FE公版基本相同。
不過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提供了一鍵超頻功能,在開啟一鍵超頻後,核心Boost頻率可達1875MHz,BIOS TDP為270W、上限320W,相比FE公版提高幅度很大。
以下為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參數對比:
以下為本次的測試平臺,與首測平臺基本保持一致,同時安裝最新版驅動。加入FE公版RTX 3070與RTX 2080 Ti進行對比,同時測試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在兩種模式中的性能差異。
理論性能與NVIDIA Studio創作性能測試
先走基本流程,看一下3DMark軟體的理論測試成績,包含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以及Port Royal等項目,覆蓋1080P、2K與4K解析度、DX11、DX12、光線追蹤等場景。
默認模式下各項目測試成績,從FireStrike到Port Royal:
超頻模式下各項目測試成績,從FireStrike到Port Royal:
成績匯總:
3DMark理論測試小結:從實測的結果來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確實沒有令人失望,在默認模式下各項目成績都已經比RTX 3070 FE公版更強一點,到了超頻模式則比RTX 3070 FE公版領先更多,幅度為5%左右;同時除了Port Royal以外,其他五項測試成績面對上代旗艦RTX 2080 Ti也都獲得了領先。
隨著GPU算力的增強,目前獨立顯卡的應用領域已經超出了單純的遊戲,還可作為生產力工具,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動力。在RTX 20系的Turing架構時代,NVIDIA就位內容創作著提供了專用Studio版驅動程序,目前已經同步更新至457.30版,支持更多軟體與應用場景。以下為最新版的NVIDIA STUDIO驅動界面:
SiSoftware Sandra是一套功能強大的系統分析評比工具,擁有超過 30 種以上的分析與測試模組,目前已經可以對GPU進行測試。在視頻渲染測試項目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總體著色性能為2Gpixel/s。
V-Ray是非常知名的一款渲染器,堪稱是渲染應用中的標杆,目前的版本均支持GPU渲染。使用獨立的5.0版Vray Benchmark進行測試,其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GPU RTX性能得分為1657vrays,GPU CUDA性能得分為972vpaths。
而在Vray Benchmark 4.1版本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GPU渲染成績為468mpaths。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性能測試,本次測試還是分為兩部分,首先是不支持光線追蹤與DLSS的傳統遊戲,本次選擇《全面戰爭:三國》《巫師3》《現代戰爭2重置版》《GTA5》《刺客信條:奧德賽》等熱門遊戲,並分別測試2K與4K解析度的幀數表現。
傳統遊戲實測小結:傳統遊戲實測中,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默認模式與RTX 3070 FE公版的幀數表現基本相當,而開啟超頻模式後則略微領先於RTX 3070 FE公版,與RTX 2080 Ti相比則是互有不同遊戲互有勝負,實際上體驗不出區別。
測試完傳統遊戲,然後是測試支持光線追蹤的新遊戲,還是以2K和4K兩個解析度分別測試。
新遊戲實測小結:測試結果反映的趨勢和上面的基本相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在開啟超頻模式後,幀數表現領先於RTX 3070 FE公版,與上代旗艦RTX 2080 Ti相比還是不同遊戲互有勝負、除了《我的世界》落後一些以外,其他四個遊戲均做到了勝出或打平,整體略強一些。
光線追蹤&DLSS 2.0效果方面,筆者則選用了目前的熱門遊戲《使命召喚17:黑色行動冷戰》進行體驗。《使命召喚17:黑色行動冷戰》為玩家提供了三種光追效果,分別是光線追蹤日光陰影、光線追蹤局部陰影和光線追蹤環境遮蔽,每種又分為無、中、高、究級四個選項供玩家選擇,以下為開啟四種選項後的畫面截圖。
在開啟光線追蹤後,畫面的光影反射變得更加強烈,陰影表現也有了明顯的變化,整體來看變得更有張力。
將光線追蹤開至究極,DLSS選擇質量模式後,可以看到在4K解析度下,遊戲幀數對比不開光追時還要更高一些,充分體現了DLSS對於遊戲幀率的提升,更關鍵的是遊戲畫面表現並沒有因此變差。
頻率穩定性、功耗和溫度表現
測試完性能,下面就是頻率穩定性、功耗、溫度及噪音測試。
首先我們使用3DMark進行壓力測試,模式選擇Fire Strike Ultra循環20圈。在默認模式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頻率穩定度達到了99%,完美的通過率頻率穩定性測試(高於97%),表現令人滿意。
而開啟一鍵超頻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同樣可以通過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循環20圈壓力測試,不過分數相對降低了一些,為98.5%。
測試完頻率穩定性,我們再使用Geeks3D FurMark進行更高負載的壓力測試,並使用功率插座記錄平臺功耗,噪音測試儀記錄噪音。
默認模式
超頻模式
分別運行6分鐘以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默認模式下的溫度穩定在63-64℃浮動,而超頻模式下溫度在68-69攝氏度浮動,差距在5℃左右。考慮到超頻模式下頻率提升很大,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還能將壓力測試溫度控制在70℃以下,可見散熱能力確實優秀。
而在噪音方面,默認模式檢測為50.3dB、超頻模式則上升到了55dB,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關於噪音:
0 -20 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 -4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 -6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 -7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 -9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 -100 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 -12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而在功率方面,FurMark烤機時使用功率插座(有一定誤差,僅限參考)記錄測試平臺的整體功耗,默認模式平臺功耗為319.8W、超頻模式平臺功耗則達到了375W,如果再同時運行單烤FPU,那麼平臺功耗將超過550W接近600W,因此購買電源時依舊需要注意功率。
評測總結
通過測試,我們了解到,開啟超頻模式以解鎖BIOS功耗後,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性能確實非常強悍,無論是理論測試還是實際遊戲幀數均全面領先於RTX 3070 FE公版,與此同時還保持了良好的頻率穩定性和溫度控制,展現出了頂級非公版顯卡所應有的實力。
但是高品質也意味著較高價格,目前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Vulcan OC的零售價為5199元,確實較一般的非公版RTX 3070貴處不少,但考慮到出眾的設計、炫酷的翻轉屏幕和燈效、更優秀的性能表現、良好的散熱和溫控等特性,綜合來看這張卡依舊非常值得入手。當然,考慮到目前的市場行情,有現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