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李世民李治為什麼都要遠徵高麗?

2020-12-23 月揚說遊戲

首先要說隋唐時期遠徵的國家是高句麗,不是高麗,這兩個不是同一個國家,不能混為一談。先說一下高句麗這個國家,它的始祖是朱蒙,關於朱蒙的出生還有一個很玄乎的故事:朱蒙的母親柳花被扶餘人王金娃搶走藏於幽暗的地方,有一天,陽光照進室內,柳花起身躲避,但是陽光不依不饒,於是柳花就在陽光的照耀下懷孕了,她產下一枚卵,一段時間後,一個小男孩破殼而出,這個小男孩就是朱蒙。

金蛙異之,幽閉於室中。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而照之。因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許.......其母以物之,置於暖處,有一男兒,破殼而出,骨表英奇。年甫七歲,然異常,自作弓矢,射之,百發百中。扶餘俗語,善射為朱蒙,故以名雲。

公元前37年,朱蒙就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建立國家,這便是高句麗的前身,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他們接連吞併周邊的一些部族,並在中原王朝強盛時歸附,衰弱時叛亂,混的可謂風生水起。

高句麗第一次被滅國還是曹魏時期,那時候高句麗夥同曹魏一起攻擊遼東公孫氏,但是高句麗一時興起,想要奪了遼西,然後曹魏不能忍了,隨手就把它王都給滅了,但是高句麗雖然沒有地盤,但依舊苟了下來。

六年,復徵之,宮遂奔買溝。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

不得不說,高句麗這個國家確實很厲害,在苟了七十多年後,它又重新建立了王都,然後不斷襲擊遼東各郡,這個時候的中原王朝是發生了八王之亂的西晉,北方大地徹底陷入混亂,在沒有漢人勢力制約的情況下,高句麗迅速在朝鮮半島進行擴張。公元404年,趁著後燕內亂之際,高句麗從後燕手中將遼東據為已有。

高句麗攻宿軍,燕平州刺史慕容歸棄城走。

遼東南一千餘裡,東至柵城,南至小海,北至舊夫餘,民戶參倍於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裡,南北一千餘裡。中原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已經成長為當時東北亞地區最強大的王國之一,但是它依舊不滿足,它希望獲得更大的地盤,於是它就聯合當時南朝陳朝,一起對抗北朝的隋朝,它還煞有其事的組成了高句麗、陳、突厥三方大同盟,一起對抗強大的隋朝,然後它順利地引起了隋朝的重視,在南平陳朝,平定突厥後,隋王朝就把兵鋒直指高句麗。

公元598年,隋文帝兵發三十萬大軍進攻高句麗,但是由於天氣原因,隋朝士兵不得不撤兵。也由於這次事件,導致本國士兵傷亡慘重,隋文帝也放棄了討伐高句麗的計劃。隨後隋煬帝楊廣再次三徵高句麗,但是結局大家也都知道,隋朝耗盡國力,二世而亡。

關於隋朝為何一定要遠徵高句麗,韓昇先生在其《東亞世界形成史論》中有這麼一個觀點:自漢人衣冠南渡後,中原政權徹底喪失了朝鮮半島的主導權(甚至遼東也失去了),那麼隋王朝面對的是如何解決高句麗自西晉滅亡之後連續數百年稱霸東北亞的歷史性任務!

令高句麗臣服以建立新的國際體系,成為要建構世界帝國的隋朝不可迴避的選擇。隋王朝只有徹底打服高句麗,將其納入以自己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才能徹底宣布我隋王朝成功重建了漢帝國時代的國際秩序。《爭霸東北亞》一書還給了隋煬帝相當悲情的一個評價:

中國是用一個朝代滅亡的代價讓高句麗失去了成為東北亞霸主的最好機會。

隋朝滅亡之後,這個歷史任務自然而然就交給了繼任的李唐王朝,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也啟動了親徵高句麗之役,唐軍一開始進攻的十分順利,但是在安慶城遇到了麻煩,唐軍連攻數月也未拿下,最後束手無策的唐太宗也只得宣布收兵回國。

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徵,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隨後唐朝連續數年採取中低規模的「遊擊戰」,旨在讓高句麗疲於奔命,慢慢地耗盡國力。唐高宗時期,局勢已變成唐、新羅與高句麗、百濟的對抗。公元660年,唐朝派遣大將蘇定方援助新羅,唐朝從仁川登陸之後,開始對百濟都城進行了閃電戰,只用了幾個月,便滅掉了百濟,這個建國近七百年的古國還沒想明白就亡了國。

唐朝滅掉百濟之後,高句麗側翼完成暴露在唐朝的直接攻擊之下,失去了戰略防禦屏障,然後663年,日本又來橫插一腳,試圖以援助百濟為由在朝鮮半島分一杯羹,隨後在白江口被唐軍狠狠地教育了一番。公元666年,高句麗發生內亂,唐朝聯合新羅動用近50萬聯合軍隊,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為將,一舉滅掉了高句麗。

在攻滅了高句麗之後,唐朝一方面把大量高句麗人遷到江、淮之南,另一方面在高句麗設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個縣,設置安東都護府,統治高句麗各地。

高句麗自西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立國,中經新莽時期、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至唐高宗總章元年(668)滅亡,共705年。

相關焦點

  • 隋煬帝驕奢淫逸,揭秘楊廣一意孤行遠徵高麗的真實原因!
    後代的歷史學家對於楊廣"勞師遠徵"一意孤行三徵高麗,是很有爭議的楊廣是昏庸的皇帝嗎?從他奪了他大哥的位置就曉得這哥們聰明的很!那他不懂得軍事嗎?隋末最後一個諸侯國「陳國」是楊廣帶兵收復的難道楊廣就不知道「勞師遠徵」是兵家大忌何況第一次徵高麗,說楊廣帶了百萬大軍或許誇張了,減半五十萬也很多了不是。
  • 武則天真實容貌被復原,終於明白為什麼李世民對其冷淡,李治卻迷戀...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許多和武則天有過的影視劇作品,在電視和電影中扮演武則天的一般都是美豔絕倫的女明星,所以很多觀眾自然也一位歷史上的武則天就是一位靠美貌登頂權力巔峰的女人,其實真正的武則天絕不可能是一個瑪麗蘇和傻白甜,她的真實容貌也並不符合主流的審美。
  • 探秘:唐太宗李世民最愛的女人
    不過他應該不是李世民最愛的女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根據史料記載,楊貴妃之前只是一個淑妃,她是死了以後才被李世民追封為貴妃的,所以說她在生前的地位,其實是還不如唐太宗的韋貴妃呢。第三個我們來說一下楊妃。這個楊妃是什麼人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隋唐英雄這部電視劇,裡面的如意公主其實就是事實上的楊妃,她就是楊廣的女兒。
  • 武則天復原圖竟長這樣,難怪不被李世民寵愛,李治卻痴迷不已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歷來都是男人稱帝,但是女帝卻只有一位,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武則天。武則天這個人物遠近聞名,在歷史上也存在很大的爭議,她的一生中可謂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對於武則天的真容大家一直都很好奇,是什麼樣的盛世美顏能深得兩個大人物喜歡?說起這父子二人就是李世民和李治。武則天傳奇的一生也被世人議論紛紛,據歷史記載當時武則天是和閨蜜一同入宮,兩個美貌如花的女子成了後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性格完全相反,一個活潑,一個安靜。
  • 隋煬帝「楊廣」就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著唐太宗「李世民」
    說到唐太宗李世民,單論武功,秦皇漢武稍遜一籌,若論文治,文景也難比擬。然而,李世民有如此成就, 最該感謝的,或許不是凌煙閣上那二十四人,而是他表叔楊廣。楊廣是誰?年輕時的楊廣,上馬橫下馬賦詩,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可問題就出在他不是隋文帝的長子而是次子。次子?次子有什問題?如果「隋文帝」楊堅一直只是北周的隋國公,楊廣是不是長子都不是問題。然而,當楊堅篡周自立後,文武雙全的楊廣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 武則天14歲嫁給李世民,27歲嫁給李治,為何她只給李治生了孩子
    李世民還給她賜了一個名字武媚娘,這個名字也是和美有關的。娶了這麼美的一個才人,為何武則天沒有給李世民生孩子呢?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好奇!要說武則天也跟了李世民有十幾年的時間,十幾年的時間都沒有懷孕,這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 李淵最小的女兒,因為侄子李治的看重,一家三口都死在武則天手中
    也因此,常樂公主希望侄子李治能為自己的女兒做主,但她壓根就見不到李治,一來因為身體的原因,李治大部分時間都在宮中養病,與外界聯繫比較少,大部分的聯繫也只是與外廷的聯繫;二來武則天阻斷了常樂公主與李治之間的聯繫,讓常樂公主無法進宮見到李治。
  • 楊廣死後,蕭皇后又嫁了5個男人?李世民:胡說,根本就沒有我!
    然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就拿隋煬帝楊廣的皇后來說,傳說,她一生嫁給了6個男人,並且各個是帝王。但是,我認為他一生只嫁過5個男人!蕭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後被隋文帝選為楊廣的妃子。兩人成婚後,十分恩愛,並且蕭皇后在楊廣的奪嫡路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後來,楊廣三徵高句麗,使得國家民怨沸起,但楊廣堅決要三遊江都。在江都的楊廣,不問國家大事,一心尋歡作樂。
  • 李世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該如何評價?
    如果你喜歡秦皇漢武明祖這類型的,那你會看不上李世民;如果你喜歡宋朝君主,李世民絕對是一個值得追的偶像。執政、軍事、經濟這些都不說,有很多數據表明李世民執政時期民生、經濟都比不上楊廣時期。這裡只說一點:李世民留下的著作《帝範》又名《帝範:中國最偉大帝王的沉思錄》。
  • 無情未必真豪傑,用在李世民身上再恰當不過
    對長子李承乾,李世民可以說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在李承乾6歲的時候,李世民就給他請了兩位大儒陸明德和孔穎達做他的老師。李世民剛一登基,就立李承乾為太子,在李承乾12歲時,李世民就讓他上朝聽訟,讓他見習治理國家。但是這個李承乾實在太不爭氣,竟然要謀反,結果被廢。但李世民卻沒有殺他。在李承乾被放逐並死掉以後,李世民還國公之禮葬之,足見他的愛子之心。
  • 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薛仁貴瞞天過海,遠徵高麗
    「瞞天過海」這一計策早在唐朝之前就有很多人使用過了,但這個成語的形成卻是和薛仁貴與李世民有關,後被收錄到《三十六計》中成為第一計。既然談到了瞞天過海這一計策,不妨聊聊它的實施者——薛仁貴,是如何巧騙這「天」——唐太宗李世民渡海的故事。太宗皇帝李世民在歷史上也算有名的帝王了,能夠和秦皇漢武並列,足以說明他的傑出了。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要說對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絕對排的上前三,跟隨他在玄武門之變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終。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時刻,在這場決定了唐朝乃至中國千年歷史走向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依靠殺戮和鐵血,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為何武則天貌美如花,李世民從來不碰她?她為何要造密室?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當然,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非常正常,更何況李世民還是個皇帝呢,但他究竟對武則天做了什麼呢?
  • 唐高宗李治有四個女兒,她們結局如何?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時期一個充滿爭議的皇帝,與他的父親李世民一樣,兩人都是充滿爭議的。只不過爭議的方面是不同的。李世民的爭議之處就是皇位的來歷,李世民殺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無疑是一個暴君,可是後來的李世民成功登基。
  • 李世民稱帝前,厲害的人都在太子身邊,為何最後李世民得勝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爭,本身上就是李淵設置的一種太子和親王之間互相牽制的格局。只是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先發制人,徹底打破這種平衡,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於是李淵被逼提前退位。只有從這個格局分析,才會明白為什麼李世民會贏得勝利,但也只是慘勝!
  • 唐太宗去世,李治登基是如何對待15位漂亮後媽的?說了你別不信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李治登基,兒子是如何對待著15位漂亮後媽的?她們的解決並不容易,說了你別不信!自古英雄愛美人,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身為皇帝,後宮嬪妃也是最多的。唐太宗在世的時候,身邊的妃子可不少,只是比較有名的妃子,就只有15位。而李治作為李世民的兒子,除了他的親生母親之外,這些嬪妃也是李治的後媽。
  • 楊廣為什麼會眾叛親離?連底下的臣子都想弄死他呢?
    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實際是一群人把他推舉出來的,而宇文化及殺楊廣居然沒有一個大臣出來為他盡忠只有他的外甥宇文協、宇文皛為保衛他而死,當叛臣牽著馬把隋煬帝帶回寢殿時候,而那些大臣居然沒一個向他行禮,都冷眼看著他,似乎都想弄死他。
  • 十二星座的代表古人,水瓶是李世民,天蠍座果然自古就腹黑!
    然後就把對方打的連他媽都認不出來了。2、金牛座:于謙此于謙非彼于謙,這裡指的是明朝名臣於忠肅。他兩袖清風,不沾紅塵亂象,是著名的禁慾系名臣。金牛座的他做了許多造福一方百姓的善事,與邪惡作鬥爭,不撞南牆不回頭,最後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死在了南牆根下。3、雙子座:辛棄疾辛棄疾:我要戒酒!另一個辛棄疾:嘿嘿,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