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就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著唐太宗「李世民」

2020-12-18 十二少白

說到唐太宗李世民,單論武功,秦皇漢武稍遜一籌,若論文治,文景也難比擬。

然而,李世民有如此成就, 最該感謝的,或許不是凌煙閣上那二十四人,而是他表叔楊廣。

楊廣是誰?

楊廣就是人稱隋唐第一敗家子隋煬帝。

▲ 在他繼位之前,隋朝可是當時已知世界最強大,最富足的國家,可是他只用短短14年間,就敗光父親留下的美好江山。

你說楊廣昏庸無能?那倒也不是。

年輕時的楊廣,上馬橫下馬賦詩,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可問題就出在他不是隋文帝的長子而是次子。

次子?次子有什問題?

如果「隋文帝」楊堅一直只是北周的隋國公,楊廣是不是長子都不是問題。然而,當楊堅篡周自立後,文武雙全的楊廣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 楊廣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封晉王,任并州總管,後來兼任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隋滅陳之際,楊廣的身份是淮南道行臺尚書令兼任滅陳軍隊統帥。

當然,這些官職都只是要領,實際政務不可能交給楊廣,真正統領軍隊的也是韓擒虎等將領,然而,滅陳之後,楊廣的名望已經遠遠壓過他的哥哥〈太子楊勇〉。

身為晉王的楊廣,滅陳之後改鎮守揚州,這時候的楊廣,雖然身處富裕的江南,然而他作風簡樸、平易近人、禮賢下士、謹慎小心,種種跡象顯示,他比楊勇更適合繼承皇位。

一邊是嫡長子,佔著大義的名分,一邊是軍功顯著聲望日隆的藩王。

就像灑狗血的連續劇,用尾巴想也知道接下來的劇情。

▲ 雖說孤獨皇后〈文獻皇后獨孤伽羅〉老是洋洋得意,認為古來奪嫡之爭是因為後宮爭寵,如果像隋文帝那樣只有他一個老婆,五個兒子又是同個媽生的,兒子們絕對兄友弟恭。可惜,她錯了,皇帝那寶座,不要說是親兄弟,連親爸親媽都沒情好講。

楊廣就在幹掉哥哥逼退父親〈另一種觀點認為, 楊廣弒父〉的情況下登上皇帝寶座。

戰功卓越的次子、封無可封的軍功、弒兄逼父,楊廣與李世民何其的相似?

不!李世民還多殺了一個弟弟。

李世民也是在弒兄逼父後登上皇帝的寶座。

▲ 然而,李家二郎比楊家二郎幸運多了,李世民眼前就有前車之鑑,他非常清楚,當年那個禮賢下士的賢王怎麼轉變成好大喜功的隋煬帝,他很清楚那個任意隨行的表叔,如何搞垮比唐朝更強大的隋朝。

於是乎,即便自己的鷹被憋死,也忍下來聽完魏徵〈字玄成〉的嘮叨,也因為這種胸襟與氣度,才成就貞觀之治。

楊廣就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著李世民

相關焦點

  • 絲路留名的裴矩,為何在隋煬帝時為佞臣,在唐太宗時為敢諫的直臣
    四、天才的外交才能隋煬帝楊廣時期,雄才大略的楊廣欲建立遠超漢武帝的偉業,因此積極經營西域,在河西走廊的張掖開闢市場和西域各國進行互市交易,隋煬帝讓裴矩監管具體事務。五、在楊廣和李世民身邊的判若兩人隋煬帝楊廣後期,天下大亂,裴矩做為楊廣的親信隨楊廣遊幸江都(今揚州)。楊廣並不知道,他的生命即將在這裡結束。可是,楊廣身邊的裴矩卻很清楚楊廣面臨的狀況,因此他開始明哲保身。裴矩見到所有的官吏,無論大小,他都以禮相待,決不得罪任何人,他讓任何和他打交道的人都感到高興。
  • 探秘:唐太宗李世民最愛的女人
    探秘唐太宗李世民最愛的女人說到唐太宗李世民,我們可能會想到一代明君,弒君殺父,貞觀之治這些成語,他在治國之上的確有著出色的才能,但是今天我們不聊他的政治,只聊一下他的感情。李世民作為皇上自然是有很多的女人的,而且很出名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曾經也把自己的弟媳強娶進了門。而且他身邊的女人也是個頂個的厲害,比如說長孫皇后,武則天,楊貴妃這些人,那麼這麼多的女人究竟哪一個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真愛呢?我們首先來說,歷史上最出名的武則天。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是經歷過三代帝王的,而且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
  • 隋煬帝的蕭皇后一生被6個男人佔有?連一代聖君李世民也不能免俗,鍾愛年長他30歲的紅顏禍水?
    近年來網絡間有關隋煬帝蕭皇后的文章泛濫,主要的看點在於,這個曾經母儀天下的女人一生先後被6個男人佔有,即使到了晚年仍被一代聖君李世民所鍾愛。這是真的嗎?說,或者相信這些說法的人是既無知,內心又齷齪到無以復加。說這些人無知,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自東漢到宋代之前,中國社會的主體是門閥和士族政治。
  • 隋煬帝是個帥哥?為保持形象被縊身亡?魏徵在《隋書》中誇讚楊廣
    隋煬帝自認為長得帥,臨死時還要注意形象,楊廣:別用刀劍魏徵在《隋書》中,誇讚隋煬帝是個帥哥,楊廣為保持形象被縊身亡隋朝作為我國古代第三個大一統朝代,它結束了三國二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局面,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是有很大的功勞的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還記得《唐太宗李世民》裡的各色美人嗎?
    還記得小學時有部古裝可火了----《唐太宗李世民》,故事好看,人物漂亮,就連主題曲都那麼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美的無處藏!故事講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的豐功偉績和情感經歷。劇中李世民一生的摯愛是隋朝公主楊吉兒,由著名的妲己娘娘傅藝偉扮演,當時覺得王子公主的愛情太浪漫了,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簡直就是小言裡面的經典橋段。
  • 楊廣的皇后蕭氏,集齊了六位皇帝的寵愛,為啥沒有進入四大美人呢
    大唐貞觀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滅東突厥,這次戰爭中李靖還接受了一項任務,接隋煬帝楊廣的皇后蕭氏回大唐。 蕭後是個傳奇的女人,據說她伺候過六位皇帝,是女版的六味地黃丸。
  • 楊廣死後,蕭皇后又嫁了5個男人?李世民:胡說,根本就沒有我!
    然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就拿隋煬帝楊廣的皇后來說,傳說,她一生嫁給了6個男人,並且各個是帝王。但是,我認為他一生只嫁過5個男人!蕭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後被隋文帝選為楊廣的妃子。兩人成婚後,十分恩愛,並且蕭皇后在楊廣的奪嫡路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後來,楊廣三徵高句麗,使得國家民怨沸起,但楊廣堅決要三遊江都。在江都的楊廣,不問國家大事,一心尋歡作樂。
  • 唐太宗需要魏徵這面鏡子,你也需要一面鏡子,才能照清自己的模樣
    所以能找到一面代表客觀的鏡子,來分析事情的真相,以省自身,就非常的重要了。自古以來,每個朝代建立的初期,都有幾位明君能夠奮發圖強,砥礪前行,而唐太宗就是這麼一位皇帝。他深刻地理解到打江山,而守江山難的道理,所以他時刻都鞭策著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在帝王的寶座上待得太久,就失去了往日努力,從而迷失自己的目標。
  • 隋煬帝楊廣是怎麼擺平他的幾個親兄弟的?
    首先聲明的是,這裡說的只是我的個人看法、真實的隋煬帝有多厲害,從隋煬帝上位前幹的幾件事我們來看一看。隋煬帝名楊廣,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的兒子。被封為晉王、兄弟五個,分別是楊勇,楊俊,楊廣,楊秀,楊諒。這幾個兄弟的除了楊勇是長子做了太子,其他的幾個分別被封為秦王,漢王,蜀王。
  • 隋煬帝與關隴集團的暗戰,三大奇招沒有奏效,卻葬送了隋朝的國運
    說起隋唐歷史,我想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並不是隋煬帝或唐太宗,而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員猛將——秦瓊秦叔寶,受影視和文學作品的影響,多數人都會崇拜個人英雄主義而罔顧真正的歷史,在絕對的主角面前,任何站在其對立面的人物都將成為絕對的反派,而隋煬帝就是這樣的一個反派——昏君。
  • 隋煬帝楊廣登基後,第一件事霸佔宣華夫人,第二件事卻萬萬沒想到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也是隋朝的末代皇帝。他在位14年,最後死於部將叛亂,隋朝也被唐朝所取代。第一個楊侗,楊廣的孫子當時楊廣(隋煬帝)被殺之後被王世充擁戴為國君,當然誰都想當皇帝所以王世充想殺了楊侗,但是楊侗也不傻想服毒自殺卻不想沒有毒死卻被火火的勒死了!真是皇室的悲哀成王敗寇!史上的孤獨皇后是由名的的美人,但卻經歷了兩個極品男人,一個是她的親夫隋文帝,一個就是自己的兒子,隋煬帝歷史上風流一時。
  • 是誰給楊廣扣了暴君帽子?唐朝史官一字誤千年,隋煬帝:我太冤了
    歷史上但凡千古一帝,都頗有爭議,比如秦始皇,比如唐太宗,比如隋煬帝。多數人認為,隋煬帝是有名的暴君,可與桀紂並論。隋煬帝一生創造了很多奇蹟,但卻被世人抹黑。其實,人們抹黑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功績,人們總喜歡把東西割裂開來,一邊享用著隋煬帝的功績,一邊又罵他不是人。
  • 《唐太宗李世民》播出2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長孫皇后」最幸福
    作為「千古名帝」,李世民深受影視作品鍾愛。在以他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中,《唐太宗李世民》堪稱經典。 這部劇於1994年播出,距今已過去26年。《唐太宗李世民》屬於「古偶言情劇」,男主角林俊賢高大俊美、英氣逼人,女主角傅藝偉豔麗嫵媚、光彩照人。
  • 「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繹美輪美奐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
    他常常痛切陳詞,觸及唐太宗思想深處的隱微,糾正了唐太宗的許多錯誤,幫助唐太宗決策,成為唐太宗的一面鏡子,對於貞觀之治的出現起了積極的作用。魏徵死後,唐太宗悲痛不已,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徵的犯顏直諫和唐太宗的從諫如流,成為封建社會君臣關係的典範,留給後人寶貴的啟示。
  • 此國比倭國還小,野心卻極大,連隋煬帝、唐太宗都敗在它的手裡
    此國比日本還小,但野心完全不輸於日本,當年強大的隋朝數次遠徵都未攻下,隋朝還因此亡了國,馳騁天下的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徵,更被一箭射傷,以致年僅五十便亡故。 公元612年,隋煬帝「勿遺子孫憂」,正式御駕親徵,並向天下發出徵討高句麗檄文,「高麗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東之境。」
  • 隋煬帝楊廣調戲宣華夫人?這事還真沒有那麼簡單,內幕重重
    但我們知道,《隋書》及《北史》乃唐貞觀朝官修的正史,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居弟逼父奪得帝位,與後文所揭示的隋煬帝楊廣弒逆何其相,故對隋文帝的真正死因,貞觀史臣不得不多方規避,有意支解、閃爍、曲隱隋文帝駕崩的過程,給後人留下了傳疑之筆,上引《隋書·高祖紀下》所記,《北史·隋高祖文帝本紀》略同,惟不書「己亥,以大將軍段文振為雲州總管」一事。
  • 唐太宗李世民居然也是「女兒奴」?
    縱使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殺伐決斷的霸道帝王,在面對女兒時,也會不自覺地流露出溫柔而感性的一面。當然,唐太宗有二十一個女兒,也不是每個女兒都能平均分得父皇的寵愛。從有限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能令唐太宗偏愛始終的大概只有這四位——長樂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和城陽公主。不巧,這四位公主皆是長孫皇后所生。
  • 海外學者怎麼看唐太宗
    儘管中外學者在對唐太宗的評價角度不同、各有側重,很大程度基於在自己國家國情理解的基礎上去比擬太宗時代的唐朝。但是對於李世民所創造的歷史功績,古今中外卻都有近乎神話的一致追捧。在這些巨大的成就之中,李世民扮演了改變東方世界歷史的角色。 中古中國為什麼能成功復甦,而東羅馬帝國為什麼失敗?費子智認為唐太宗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唐朝是中國經歷了兩個多世紀的分裂和衰世後,重新走向統一的強大政權,而使這個帝國復活的建築師就是唐太宗。
  • 李世民為唐朝打下天下,為何李淵卻不喜歡他,非得偏袒李建成呢
    作為開國皇帝李淵,並沒有如劉邦、朱元璋那樣生猛,反倒是佔了二兒子李世民的光。如同偉人所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李世民以戰神般的表現,雙手送給了父親厚禮。然而,隨著唐朝的建立,地盤的擴大,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卻變得微妙起來。李世民依舊銳不可當,但李淵卻生怕他立功太大,儘量雪藏,儘量讓長子李建成建功立業。
  • 隋煬帝楊廣: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以慣於矯言飾行、弄虛作假著稱。原本以為以他作為一個反面典型,來寫一篇求真務實方面的文章,是件很輕鬆的事情,然而在重溫了相關歷史資料之後,竟有一種無從下筆的感覺:此人可以說一生都在制假販假,當從何處入手呢!思來想去,還是從小處著筆,小中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