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是個帥哥?為保持形象被縊身亡?魏徵在《隋書》中誇讚楊廣

2020-12-06 一路伴你看天下

隋煬帝自認為長得帥,臨死時還要注意形象,楊廣:別用刀劍

魏徵在《隋書》中,誇讚隋煬帝是個帥哥,楊廣為保持形象被縊身亡

隋朝作為我國古代第三個大一統朝代,它結束了三國二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局面,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是有很大的功勞的,它開造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受益,科舉制度改革革除了古代任人唯親,只有名門望族才能為官的弊端,讓寒門仕子看到了希望。而作為這兩項制度的發明者,我們今天就不得不談到隋煬帝楊廣。

楊廣作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的所做所為引起了很多史學家的爭議,有人認為他弒兄弒父,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對百姓橫徵暴虐不得民心,是一個荒淫無度的暴君,而還有人認為隋煬帝功在千秋,罪在當代,他在位期間很想有一番大作為,但可惜操之過急,最終導致亂民四起,這些人認為楊廣是一名有為的暴君,但並不是昏君。唐朝在建立後也給楊廣一個「煬」字來醜化他,似乎是己經對他的一生蓋棺定論。

可今天我們不談楊廣的政績,單單來談一談楊廣究竟在歷史上長相如何?為什麼他自認為自己長得很帥?就連臨死時還要注意形象,不讓刀劍加身?

在唐太宗時期,魏徵負責編寫《隋書》,他給隋煬帝楊廣的長相這樣評價:上美姿儀,少敏慧。能經得起耿直之臣魏徵這麼誇獎,可以想像楊廣真是一個標準的大帥哥了,難怪他自己也還這麼自信,就在楊廣三下江南期間,他還曾對著鏡子自言自語道:好頭顱,誰當斫之?意思就是這麼漂亮的一顆人頭,誰才會把它取走了?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楊廣這個人對自己顏值是非常自信,也非常愛護的,他也自認自己長得很帥,同吋,他也預感到了自己的帝王夢快要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遲早會被別人奪去,也可以說他早就準備好了接受死亡。

相傳,楊廣在第三次下江南期間還寫了一首豔詩叫「我夢江南好」,一句顏色在徹底被史學家打成了荒淫無道的形象。然而,我們換一個角度考慮,一代君王手裡掌握著天下權柄,本身就是個招蜂引蝶的對象,很多女子都是自動送上門希望獲得寵愛的。

更何況楊廣還是一個大帥哥,更加會受到異性的青睞,作為一國之君整個天下都為他服務,其實風流一下也還說得過去,而楊廣並沒有秦始皇和唐玄宗三千佳麗這麼多女人,他對於蕭美娘還算是鍾情的,所以用這首豔詞就評論他的一生這是很不公平的。

楊廣臨死時還在注意形象,不希望刀劍加身。

楊廣對於自己的形象有多講究了?在他臨死時的做法上可以得知一二,當宇文化及的驍果軍包圍龍舟時,宇文化及命令手下直接將楊廣用刀劍砍死,可楊廣卻覺得這種死法不體面,自己好歹是一個皇帝,還是一個大帥哥,絕對不能在傷身的情況下死去,他說道:吾本帝王,怎可刀劍加身,隨後他取下綢緞,讓宇文化及將他縊死。

可以說,楊廣死時的表現除了自認為「天子當有天子」死法之外,他還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也許他正是想到了刀劍加身後自己的屍體會不好看,所以才想到了自溢來保留全屍,這種自戀的皇帝在歷史上可以說也是比較少見了,筆者還是非常佩服他的勇氣的。

本文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歡迎對我加關注,我們一起去探尋更多好看好玩的歷史和文化。

相關焦點

  • 紀德君:中國古代小說裡的隋煬帝 | 《隋書》專題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實際上,隋煬帝身死國滅以後,來自正史尤其是稗官野史對他的認知、想像與負面性的評價,就逐漸將他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使他最終演變為千古罕見的荒淫無道的形象代言人。筆者在此無意為隋煬帝做翻案文章,只想簡要地考察一下唐代以來的稗官小說究竟是怎樣描繪隋煬帝的,它們這樣描繪的動因是什麼。
  • 隋煬帝「楊廣」就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著唐太宗「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有如此成就, 最該感謝的,或許不是凌煙閣上那二十四人,而是他表叔楊廣。楊廣是誰?楊廣就是人稱隋唐第一敗家子隋煬帝。然而,當楊堅篡周自立後,文武雙全的楊廣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楊廣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封晉王,任并州總管,後來兼任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隋滅陳之際,楊廣的身份是淮南道行臺尚書令兼任滅陳軍隊統帥。
  • 隋煬帝楊廣是怎麼擺平他的幾個親兄弟的?
    首先聲明的是,這裡說的只是我的個人看法、真實的隋煬帝有多厲害,從隋煬帝上位前幹的幾件事我們來看一看。隋煬帝名楊廣,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的兒子。被封為晉王、兄弟五個,分別是楊勇,楊俊,楊廣,楊秀,楊諒。這幾個兄弟的除了楊勇是長子做了太子,其他的幾個分別被封為秦王,漢王,蜀王。
  • 隋煬帝楊廣: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母親閒著沒什麼事,楊廣便經常跑去看望,一副乖乖兒的模樣。最要緊的一項,母親看不慣男人妻妾成群,他便來個金屋藏嬌,眼皮子底下只留幾個又老又醜的女人,還不讓她們穿色彩鮮豔的衣服。正妻肖妃以外的女人生的孩子,都不養育。跟弟弟的做法相反,哥哥、太子楊勇生活比較奢侈,妻妾成群,在父母跟前也不掩飾。
  • 隋煬帝楊廣調戲宣華夫人?這事還真沒有那麼簡單,內幕重重
    宣華陳氏入宮後因「性聰慧,姿貌無雙」,而被選為嬪,成為文帝所寵幸的極少數幾個嬪妃之一。文帝曾對裴肅說:「吾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後宮寵幸,不過數人」。另一位能列入這少數「後宮寵幸」的是容華蔡氏。蔡氏也是一位南方淑女,丹陽人,陳滅亡之後入宮為世婦。她「容儀婉嬺」,也大得文帝親愛。但是,獨孤皇后性妒,她在世時,文帝雖然喜歡這兩個絕色美人,卻很少和她們親近。
  • 隋煬帝楊廣登基後,第一件事霸佔宣華夫人,第二件事卻萬萬沒想到
    楊廣登基是僅有三子一女,即為後也就蕭後跟蕭妃兩個妻子,說他荒淫,不成立。不算是暴君,只是喜歡勞功德,其實,他是很有文治武功的,修運河,復長城,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威四夷,徵西域,匯通天下,有幾個皇帝做得到?有幾個皇帝為了國家的穩固安全發展, 能夠不辭辛苦,在那個只有木輪車的年代,親徵到青海蒙古遼東?
  • 古時的「烝」是無恥之舉,楊堅的宣華夫人就被楊廣所烝
    本是陳國公主,初入隋宮為奴,後被楊堅納嬪,終為楊廣所烝。 在隋煬帝的後宮中,除了被獨孤伽羅杖殺的的宮女尉遲氏之外,混得最慘的當數南陳宣帝陳頊的女兒寧遠公主。
  • 絲路留名的裴矩,為何在隋煬帝時為佞臣,在唐太宗時為敢諫的直臣
    因為裴矩一直擔任秘書工作,因此楊堅也用裴矩為記室亦即秘書,負責記錄和起草一些章程和發布楊堅的指示。裴矩為楊堅做秘書做得不錯,楊堅非常高興,後來楊堅建隋,裴矩就做為楊堅的自己人到了長安,成為隋文帝楊堅的內史省給事郎,相當於中書令給事中,還是秘書之職。
  • 楊堅五個兒子,為何要立好大喜功的楊廣為帝,導致隋二世而亡?
    隋文帝楊堅一共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楊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隋文帝的這五個兒子全為一個女人所生,她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這也是中國封建帝王家族的一個奇葩,很少有皇帝的兒子全是親兄弟的。那麼隋文帝五個兒子的最後結局是什麼呢? 備註:隋文帝的這五個兒子全為一個女人所生,這個女人就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
  • 隋煬帝為何不立楊暕為太子?楊侑作為孫子憑什麼稱帝?
    楊侑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的第三子。楊廣有三個兒子,楊侑怎麼可能有機會成為隋三世?我們從隋煬帝的家事談起。隋煬帝楊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楊昭,次子楊暕,三子楊杲,其中楊昭在楊廣即位當年,就被冊封為太子。
  • 是誰給楊廣扣了暴君帽子?唐朝史官一字誤千年,隋煬帝:我太冤了
    隋煬帝劇照從隋煬帝的諡號說起,後朝人修前朝史,這是必然現象隋煬帝被大家叫了上千年,但人家自己起的諡號不叫這個,而是世祖明皇帝,這是楊廣的孫子楊侗所取隋末時期,隋煬帝出逃江南,楊侗在洛陽被擁立為皇帝,得知隋煬帝死後,為其追諡為隋明帝。「煬」,則是唐朝李淵政權給楊廣加的諡號。根據《諡法》解釋,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 楊廣:古往今來最成功的太子,最失敗的帝王
    (《隋書•煬帝紀》)做隋國公時,楊堅重金為這個孩子聘請了國內最博學的老師。做了皇帝後,他乾脆把原來打算用為丞相的王韶任命為楊廣的師傅。從楊廣自少年起接受的一系列任命中,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地讀出楊堅對他的特殊器重和苦心培養。開皇元年(581)二月二十六日,在楊堅開國稱帝僅十二天之後,年僅十三歲的楊廣就被封為晉王,並被任命為并州總管,授武衛大將軍稱號。
  • 義成公主身嫁啟民可汗父子四人,欲興兵復隋,卻被正史汙為叛賊
    隋煬帝楊廣確實不厚道,此前用了詭計,騙殺了始畢可汗的信臣史蜀胡悉。這事後來始畢明白過來了,而且報仇的機會也來了。公元615年,煬帝帶人巡幸汾陽宮,始畢可汗裡三層外三層,把煬帝團團圍住,箭頭都落到煬帝腳底下了,嚇得煬帝抱著小兒子,哭腫了眼皮。有人出主意,向義成公主求救。
  • 歷史上的的魏徵,家底有多厚
    魏徵,河北巨鹿曲城人,唐太宗時期著名的諫臣,多次直言勸諫太宗李世民的錯誤。早年跟隨瓦崗寨的李密,不得重用。李密降唐後,魏徵跟隨李密投唐,兜兜轉轉最後歸到李建成的門下。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頗為重用。玄武門事變中,李世民誅殺了李建成、李元吉。
  • 她為何不陪著楊廣殉國?
    隋煬帝楊廣之妻蕭皇后,在野史中是個比較傳奇的女人,據說她美豔無比,即使到50歲時,依舊和少女一般美貌,因此,她一生被很多男人覬覦,先後嫁給過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可汗、頡利可汗、李世民等六個男人。這種傳聞對不對?
  • 隋煬帝孫子淪落為傀儡皇帝,他臨終前的一句話,成了千古名句
    楊堅最初定的隋朝首都為長安,後來楊廣在洛陽新修了東都,兩座都城,一西一東,一來可以遏制權力巨大的關朧權貴勢力,二來可以鞏固的朝代的統治,東遷首都此舉意義重大。他造運河,完善考試制度,他這樣做無非是想把領土打通,加強各地聯繫。
  • 隋煬帝的啟示:不懂管理,你怎麼帶團隊?心要軟手要狠!
    公元618年,隋煬帝被造反的宇文化及殺死,臨死他還執迷不悟:「宇文化及,你這個無恥小人……為什麼殺死我的居然是你?」被自己的親信、寵臣弄死,不知道隋煬帝作何感想!沒原則地對宇文化及好,卻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寵臣手中,隋煬帝冤不冤?
  • 隋朝未代皇帝不是楊廣,而是他的孫子楊侗
    未帝楊侗影視形象一直以為隋朝經歷了兩代皇帝,末帝是隋煬帝楊廣。這是中學歷史課本給我們的錯覺。事實不是,而且,楊廣的諡號也不是煬帝,名字中有煬的,寓意其實並不好, 表示末, 隋煬帝中的煬是李淵給取的 ,是惡諡 。我們的歷史書稱楊廣為隋煬帝,那是不合理的,應該稱為隋明帝,或隋世祖。隋大業末年,因三徵遼東高句(gou)麗兵敗,國內刀兵四起,但大業皇帝楊廣依然於大業十三年離開東都洛陽而赴江都(今楊州),將留守東都的責任委給尚未成人的孫兒楊侗(dong)。楊侗,楊廣長子楊昭之子。
  • 楊廣為什麼會眾叛親離?連底下的臣子都想弄死他呢?
    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實際是一群人把他推舉出來的,而宇文化及殺楊廣居然沒有一個大臣出來為他盡忠只有他的外甥宇文協、宇文皛為保衛他而死,當叛臣牽著馬把隋煬帝帶回寢殿時候,而那些大臣居然沒一個向他行禮,都冷眼看著他,似乎都想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