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關羽收了關平做義子,為何不喜歡劉備收劉封做義子?

2020-12-17 懷集諸葛德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關羽跟劉備都收有一個義子,而且是關羽先收關平為義子在先。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關羽斬了蔡陽,與張飛冰釋前嫌後便跟孫乾去河北袁紹處尋找劉備,途中路過一個村莊,那莊上有個老翁叫關定,關定有二子,長子關寧,學文。次子關平,學武。

關羽

劉備跟孫乾脫離了袁紹後,便一起到了關定的莊上,關定有意讓年僅十八學武的次子關平跟隨關羽,劉備見關羽尚未有子,便提出讓關平做關羽義子,關寧大喜答應,於是關平自此一直跟隨關羽,多年的感情,也使得關羽跟關平如親父子一般,直到後來兩父子被東吳所擒,一起被殺。

關平

不難看出,從關定說出想要關平跟隨關羽時,便有意讓關平過繼給關羽,只是自己不好開口「高攀」。所以當劉備主動提起要關羽收關平為義子時,關定便大喜答應。主要是這時的關羽不再是無名小卒,通過「斬顏良、誅文丑」使得關羽名聲暴漲,妥妥的如今天的大明星一樣,所以關寧很樂意跟關羽攀這門親。

關平

關羽之所以願意收關平為義子,我估計有以下原因:

其一,關羽跟關平同姓,中國社會體系長期是一個父系社會體系,比較重視「同祖同宗」的思想,時至今日仍有著「同姓三分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說法,同姓的原因使得關羽覺得跟關平的距離拉近了。

其二,關平也是學武的,武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或許使得關羽從關平身上看到自己年輕時的身影。

其三,關羽自己尚未有子,作為一名武將,過的是刀口上的生活,隨時有生命危險。而又在重視「傳宗接代」的傳統儒家思想影響下,使得關羽也想有自己的「後人」。

關羽

說完關平再說劉封,劉封初次登場是在第三十六回,當時曹仁從樊城興大兵要踏平新野,在新野城下擺了個八門金鎖陣挑釁。劉備已得徐庶為軍師,在徐庶的指點下,陣型被趙雲破解了。曹仁半夜偷襲營寨又被徐庶算著,被張飛殺了一陣於是逃回樊城,結果由於樊城空虛已被關羽佔了。

徐庶

劉備引軍進入樊城,樊城縣令劉泌出迎,並請了劉備到家作客。#三國演義#那劉泌也是漢室宗親,期間,劉備看到有個年輕人氣宇軒昂地在一旁侍立,劉備一問得知那年輕人是劉泌的外甥寇封,由於寇封父母雙亡,便依附舅舅劉泌。劉備很喜歡便提出要收寇封為義子,劉泌也很欣然的答應了,於是寇封被從此改名叫做劉封。

劉封

劉備帶劉封回城,令劉封拜關羽、張飛為叔,結果關羽頗有不滿地說:「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劉備說:「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亂之有關羽不悅

螟蛉出自《詩經·小雅·小苑》的詩句「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古人認為蜾蠃不產子,於是捕螟蛉回來當作義子餵養。

劉備

關羽用「螟蛉」去形容劉封,是因為關羽認為劉備已經有了親生子劉禪,就沒必要再收養劉封,怕以後劉封會跟劉禪搶奪傳位而生亂,而關羽自己收關平則不會有爭位的問題發生。也正是由於關羽一直對劉封頗有不滿,才有了後來呂蒙偷襲荊州時,廖化突圍去上庸向劉封求救,劉封被孟達一番「點化」,覺得關羽從未視他為侄,託詞拒絕了出兵救助,關羽關平父子最後孤立無援被東吳所擒殺。

其實關羽反對劉備收養劉封,也是為了劉備繼承人的問題著想,不希望以後在這個問題上生亂。但關羽不明白劉備要「封禪」的寓意,所以劉備執意要收養劉封。從後來劉封的表現看來,劉封也是比較本分的,也有自知之明不可能跟劉禪爭位,而且劉封本人武藝也不錯,也立過不少的小功勞。如果關羽後來能摒棄對劉封的成見,也不至於劉封見死不救。

相關焦點

  • 劉備為何要氣死義子劉封,除了不救關羽之外,還因為這個
    佔據徐州的劉備,在經過曹操的連番打擊之下,實在是在北方呆不下去了,不得已逃到了如今的湖北一帶投奔荊州的劉表,而這時候也收養了一位義子,名叫劉封,後來這位義子還成為了劉備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而且在劉備攻四川的戰鬥中,因為作戰應用而被封為中郎將,當時的劉封僅僅20多歲,可以算的是為少年英雄了
  • 諸葛亮為何建議殺劉封?
    劉封認識了劉備是一個錯誤,當了劉備的義子更是一個要命的錯誤!劉封隨劉備打天下,勇猛善戰,立下了很多功勞。劉備不稱王稱帝還好,這一稱王稱帝,劉封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自古帝王家事多,事事關生死。諸葛亮建議殺劉封,實際上是幫助劉備掃清家國身後事。
  • 劉備若沒有劉禪,他的皇帝之位會不會傳給義子劉封
    所以劉備就認了乾兒子劉封,劉封原本姓寇,長沙人,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劉備認劉封為義子有兩個原因: 1、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有「後」,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況且兩漢以孝治國,沒有後代那可是不孝,都會影響自己創業的,同時為了讓自己的事業有所傳承,劉備在收養劉封,就是把劉封當成自己的繼承人,在劉備沒有親生兒子前,劉封就是劉備的第一繼承人
  • 劉備逼死劉封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
    眾所周知,劉備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義子劉封,親子劉禪、劉永和劉理,合起來就是「封禪永理」。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劉備希望接受封禪以後可以永遠治理國家,體現出了他的勃勃野心。那麼,在四個兒子中,劉備為何要處死自己的義子劉封呢?
  • 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關羽和劉封,都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關羽自打和劉備桃園結義以來,忠肝義膽,誓死相隨,立下功勞無數,最後卻落得敗走麥城,含恨遇害。關羽之死波及了劉封,劉封沒有及時救援關羽,所以被劉備賜死。那麼劉封究竟死得冤不冤?
  •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賜死自己的養子劉封呢?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志,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劉備的義子劉封的故事,為什麼他一定會被賜死。關羽敗走麥城後,曾派遣廖化向在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救,但兩人沒有出兵相救,這也就導致了關羽的直接兵敗而亡。廖化在兵敗後,直接向劉備告狀,訴說劉封和孟達沒有相救關羽的事情,劉備對此十分震怒,就想要讓劉封回來領罪受罰可當時劉封遠在上庸,劉備也擔心如果此時讓他回來問罪,萬一他這邊不受命,再投敵的話,那就得得不償失。所以諸葛亮便獻上一計,讓劉封升為綿竹郡守,一同守城的孟達,就投降了曹操。
  • 孫尚香下嫁劉備3年,為何一直沒懷上子嗣?原因讓人面紅心跳
    早期劉備顛沛流離,造成一個大問題:無子接班。甘夫人生下劉禪之前,這就是劉備的一塊心病,於是,義子劉封,作為替代出現。而劉禪的誕生,更像是一個巧合,因為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弟弟。年青貌美的孫夫人(孫尚香),與劉備做了三年夫妻,卻未生半個女兒;劉備娶了吳懿守寡的妹妹,一連生了兩個兒子,這是怎麼回事?
  • 三國殺舊版卡片之——伏皇后,關平,劉封,滿寵,郭淮
    關平卡 關平,河東解良人,東漢末年劉備軍團的武將,關羽長子,事公之生,殉公之死。明萬曆四十二年被帝王加封為竭忠王。劉封卡 劉封,東漢末年長沙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義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
  • 為何劉備沒能奪得天下?龐統臨終前一句話,諸葛亮聽懂了
    為何劉備沒能奪得天下?龐統臨終一句話,諸葛亮聽懂了!引言: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俗,長道業,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原來龐統臨終前道出真相司馬徽未卜先知:對於劉邦未為何沒能奪得天下,司馬徽也早已說明原因,根據歷史資料記載,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時候,臨行前,推薦劉備尋找臥龍的司馬徽曾說道「臥龍先生 得其主,不得其時」,其主要的意思,諸葛亮雖然已認定劉備為「主人」,但此時跟隨,時機不對必將功虧一簣,從這句話能夠看出
  • 劉備一生看錯了三個人,害死關羽和張飛,諸葛亮也被拖垮了
    劉備選用的人才比曹操更好,他擁有臥龍雛鳳。三國時期有一句話叫做臥龍鳳雛,兩者都得,就可以把天下得到。但是如果缺少一人,天下就得不到。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劉備後來沒有拿下天下的原因。常山趙子龍,以及其餘四位五虎上將,再到後來的幼麟姜維。哪一個不都是別的軍閥想得得不到的人才?不過就算是劉備看人看得非常好,也會有失誤的時候。他一生中,看錯了三個人。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劉備有倆兒子比較有名。一個是乾兒子劉封。一個是親兒子劉禪。一個封,一個禪,連起來就是「封禪」,確實圖了個好彩頭。看得出劉備是個很迷信的人。劉封與諸葛亮無冤無仇,為何諸葛亮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把忠勇有加的小劉置於死地呢?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個。
  • 劉封威武無比,劉備為何要除掉他?理由值得探討
    劉封威武無比,劉備為何要除掉他?理由值得探討。對這三個國家的歷史進行深入研究,還可以發現其人物的特殊性。在此之前,我特別欽佩劉備,認為他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大將,加上諸葛亮這樣的人才,能夠效忠於劉備,足以證明他的強大。
  • 劉備一生犯下的五個錯誤:看錯,娶錯,用錯,收錯,殺錯
    這之後劉備的命運就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本是碌碌無為的一個莽夫,卻瞬間有了興復漢室的想法。此人口舌非常厲害,經常能將人說服,託人辦事也是得心應手。當有了這一想法之後,劉備便帶著關羽和張飛三人一起參加起義,之後他們佔領了徐州,這也正是一局大棋的開始。在得到了徐州之後,劉備又遇到了許多賢者猛將,最後趙雲也歸順於劉備,為興復漢室做出巨大成就。
  • 《狼殿下》野人男主成皇帝義子,這種現象為啥在唐末五代很普遍?
    按照之前劇方透露的消息,《狼殿下》原本是有歷史背景的,楚有文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那就是五代後梁時期朱溫與其義子朱友文的事跡。朱友文,原名康勤,《新五代史》記載:「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太祖養以為子。」在歷史上,朱溫還一度想將皇位傳於博王朱友文。朱溫為何如此器重一位義子呢?這其實與當時的一種收義子風氣有關,而這種風氣,又與當時的軍事形態緊密相關。
  • 屢投他人、殺伐果斷、造直百錢,劉備在歷史上算是一個仁德之主嗎
    這句話放在劉備身上也正合適。在小說和歷史上的形象中,劉備都是一個仁厚的統治者。不獨是《三國演義》的誇張描寫,史料中也對劉備的仁德有較高的評價,在北宋時期,民間在劉備和曹操二者之間已經站在劉備的立場上。其實都是"磨牙吮血,殺人如麻"的軍閥,一個從亂世當中開創霸業的君主,誰身上沒有黑點,誰手上沒有鮮血呢?
  • 悲劇:劉備生平看錯5人,3人毀他江山,其中2人還是劉備的親戚
    徵袁術,領徐州,破呂布,反目曹操,附劉表,這些種種大經歷,徹底讓劉備成長,後來劉備引進,諸葛亮,龐統,進而赤壁聯吳破曹,佔荊州,取益州,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至此,離劉備打口號的時間也只不過30年!30年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其實並不算長。但為何劉備傾其一生,卻只佔到了三分天下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劉備的團隊之中,有幾個攪局的。這幾個人也是劉備生平看錯了的人,他們都有誰呢?
  • 如果可以穿越回到三國,你最想做哪三件事?
    第一:阻止諸葛亮殺劉封 《三國志》記載,劉備因劉封不援助關羽,又與孟達不和以致丟三郡而治罪於劉封,其實劉封對蜀漢忠心耿耿,而且勇猛無敵,是個戰場上拼殺的強將
  • 關平和周倉為何站在關帝廟中?他們為何誓死跟隨關羽?情義重於天
    導語:關帝廟裡關羽的身邊站著兩位大將,一位是關平,還有一位是周倉。關平是關羽的長子,而周倉則是傳說中,常常幫關羽扛大刀的頭號打手。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中,就曾經把這兩位大將給劉備帶了過來。而在三國演義當中,關平成了關羽的養子。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關羽路過一個河北關姓人家,主人叫做關定。關定非常崇拜關羽,所以就把自家的兒子關平送給了關羽。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 歷史和演繹的分歧——《三國演義》中的真與假
    但在《三國演義》中,作者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當然這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關係,關羽經過歷代王朝的推崇和加封,已經成為神,關聖帝君。幾乎成了完人。二:桃園三結義:《三國志》中並沒記載,只是說他們恩若兄弟,而且關羽的年齡要比劉備大。張平是關羽的親生長子而非義子;關興是文官,年輕的時候就死了;關索純屬虛構的人物;關羽還有一女。嫁與李恢之。張苞未成年就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