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2021-01-18 品讀精彩歷史

關羽和劉封,都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關羽自打和劉備桃園結義以來,忠肝義膽,誓死相隨,立下功勞無數,最後卻落得敗走麥城,含恨遇害。關羽之死波及了劉封,劉封沒有及時救援關羽,所以被劉備賜死。那麼劉封究竟死得冤不冤?


先說關羽之死。關羽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名將,號稱「武聖」,曾經萬軍叢中斬顏良、水淹七軍、降于禁、擒龐德、團滅樊城魏軍,威震華夏。在許多人心裡,關羽都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只可惜,英雄總有短處。

關羽的短處在於一個字:傲。關羽終生只敬一個劉備,至於別人,他都沒怎麼當回事。比如劉封吧,劉備認下他做義子的時候,關羽就很有意見;馬超歸降劉備的時候,關羽不認識馬超,專門寫信問諸葛亮馬超有多厲害。


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回信說馬超文武兼備,勇猛善戰,可跟張飛媲美,但還是比不上關兄您。關羽收到信,樂顛顛地給屬下全看了一遍。劉備當了漢中王,關羽聽說黃忠也被封五虎將之一,馬上就發脾氣了,說自己不跟這老傢伙同列。

到了最後關頭,關羽的傲氣直接加速了他的死亡。他鎮守荊州時,孫權派人來給自己兒子求親,想娶關羽的女兒,關羽卻辱罵來使,撕毀來書,惹得孫權大怒,吳蜀聯盟崩裂;關羽又輕慢對待手下將領糜芳、傅士仁,二人最後因恐懼關羽治罪,歸降了孫權。


南郡失守,關羽終於走投無路,死在臨沮。關羽遇害的消息傳來,劉備痛哭,發誓要為弟弟報仇。但報仇之前,還有一件要緊的事:清算那些間接害死了關羽的人。糜芳傅士仁投孫權去了,暫時抓不到,先放一邊;劉封孟達守上郡,沒有及時救援,必須算帳。

劉備開始沒想一定要劉封死。第一,孟達降了魏國,劉封拒降;第二,劉封打仗有實力;第三,到底也是自己的義子,有幾分感情。但諸葛亮與劉備不同,他置身事外,看得最清醒明白,他說一句話,勝過劉封幾百句辯解。


劉封正在認罪,諸葛亮暗中對劉備使了個眼色,兩人進後堂私下商議。劉備尚且猶豫不決,諸葛亮卻嚴肅地告訴劉備:「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這話很明了,就是說劉封性格剛猛,難以轄制,有朝一日劉備死了,軟弱的劉禪即位,怕是難以鎮服他。


劉備聽完猛然大悟,當機立斷,賜死劉封。劉封淚流滿面,只得服罪自盡,臨死前,他後悔自己沒有聽孟達的話,選擇相信「父子之情」,回到劉備身邊。所以,劉封死得冤不冤,是否因關羽而死,相信大家心裡都有答案了吧。有時候,人就是因一念之差,斷送了性命。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劉備有倆兒子比較有名。一個是乾兒子劉封。一個是親兒子劉禪。一個封,一個禪,連起來就是「封禪」,確實圖了個好彩頭。看得出劉備是個很迷信的人。劉封與諸葛亮無冤無仇,為何諸葛亮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把忠勇有加的小劉置於死地呢?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個。
  •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賜死自己的養子劉封呢?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志,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劉備的義子劉封的故事,為什麼他一定會被賜死。關羽敗走麥城後,曾派遣廖化向在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救,但兩人沒有出兵相救,這也就導致了關羽的直接兵敗而亡。廖化在兵敗後,直接向劉備告狀,訴說劉封和孟達沒有相救關羽的事情,劉備對此十分震怒,就想要讓劉封回來領罪受罰可當時劉封遠在上庸,劉備也擔心如果此時讓他回來問罪,萬一他這邊不受命,再投敵的話,那就得得不償失。所以諸葛亮便獻上一計,讓劉封升為綿竹郡守,一同守城的孟達,就投降了曹操。
  • 劉備為何要氣死義子劉封,除了不救關羽之外,還因為這個
    ,那麼後來這位戰功赫赫的義子,為什麼被劉備給賜死呢?影視中的關羽不救叔叔,被劉備所唾棄而引發劉備除掉這位義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年的關羽。在劉備攻打成都的戰爭中,孟達率領大軍投降劉備,不過劉備對於這位將領十分的不放心,因此派了自己的乾兒子劉封前去監視他,不久兩人人就收復了上庸等地,不過在此地一呆就是好多年。《三國志》 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
  • 劉備一生看錯了三個人,害死關羽和張飛,諸葛亮也被拖垮了
    劉備的義子劉封關羽當初和魏軍對戰。因為他過於心高氣傲,導致他這場戰爭輸了。於是他敗走麥城。緊接著又把荊州給失掉了。其實荊州是可以不失去的,只因為劉備的義子劉封,他當時沒有出兵支援。劉封這個人他的嫉妒心非常的強。他妒忌關羽的武藝高超,又妒忌劉備對待關羽的態度非常好,不僅如此,還妒忌為什麼關羽手上有那麼多忠心耿耿追尋他的士兵,而他的手底下卻沒有多少。
  • 擁兵5萬大軍的劉封,離麥城也不遠,為什麼沒有去營救關羽呢?
    (一)罪過難逃 賜死成都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歷經艱險逃回成都的副軍將軍劉封,迎來的卻是自己的父親劉備的一紙賜死的漢中王詔令。此時的劉封懊悔不已,他悔恨自己之前沒有聽從孟達的勸告,投降曹魏,以至於有著如此結局,最終,劉封含恨自殺,那麼,劉封的死,到底是不是一樁冤案呢?是否因為諸葛亮勸說劉備,易世之後,劉封剛猛,難以駕馭,從而劉備賜死劉封,就看作是劉封無罪冤死呢?當然不是,因為,劉封之死,實在是罪責太大咎由自取。
  • 如果劉備統一三國,哪三個功臣會被殺?諸葛亮早已看破一切
    三者分別是劉封、關羽和諸葛亮。假定劉備黃袍加身立天下,劉封、關羽等人還沒走到這一步,那麼,在劉備做了獨一無二的皇帝之後,他們的地位、性格、行為方式就成了自己的催命符,而諸葛亮恰恰相反,因為看上去太完美,諸葛亮會死,也未必死在劉備手中。首先談談劉封,劉封與劉備比較像是沐英與朱元璋。
  • 諸葛亮為何建議殺劉封?
    劉備收劉封為義子,張飛沒有說什麼,關羽是不同意的,說「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劉備當然知道自己有兒子,為什麼要收劉封為義子,劉備自有打算。一是為籠絡人心。血緣關係在亂世中總是血濃於水的,劉備收攏人才,用盡各種手段。先是以宗親關係與劉泌交好,形成統一陣線。收劉泌的外甥為義子,親上加親,更加鞏固了自己的陣營。
  • 劉備、諸葛亮和關羽之間,有矛盾嗎?為什麼他們見死不救呢?
    (一)劉備諸葛亮與關羽可有矛盾?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季漢前將軍關羽因兵敗襄樊、江陵,在敗逃益州的途中,經過臨沮時,被東吳潘璋所部馬忠俘獲,隨後遇害,與他一起遇害的還有其長子關平。關羽遇害後,標誌著劉備集團荊州勢力的徹底覆滅以及關羽北伐襄樊的徹底失敗,對於當時如日中天的劉備集團來說,不亞于晴天霹靂。這本是一次關羽軍事行動的失敗所導致的集團整體受損的重大事件,可是近代以來卻歷來被冠之以陰謀論,持此種說法的人認為,關羽襄樊戰役的落敗以及本人的結局,實際上是劉備與諸葛亮的設計或者說暗害。
  • 劉備若沒有劉禪,他的皇帝之位會不會傳給義子劉封
    只能這麼說 , 如果劉備沒有親生兒子的話,他的皇帝之位肯定會傳給義子劉封 。 《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劉備逼死劉封的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
    眾所周知,劉備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義子劉封,親子劉禪、劉永和劉理,合起來就是「封禪永理」。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劉備希望接受封禪以後可以永遠治理國家,體現出了他的勃勃野心。那麼,在四個兒子中,劉備為何要處死自己的義子劉封呢?
  • 關羽敗走麥城向上庸求助,孟達為何慫恿劉封拒絕?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兵敗被殺,令蜀漢集團損失慘重。不過,其實關羽之死並不是必然的。因為雖然糜芳投降了孫權,可在敗走麥城的時候,關羽已經派廖化向上庸求助。當時上庸已經牢牢掌握在了蜀漢集團的手裡,如果派兵救援關羽的話,完全有可能成功。可是,當時上庸的守將孟達聞知關羽被困麥城後,竟然慫恿主將劉封拒絕關羽的求救。
  • 劉禪和劉封的差距,從這三方面可以看出,劉禪不可能追得上
    結義起兵劉備桃園,輾轉半生建立蜀漢。雖為織席販履之輩,卻成就了帝業。諸葛亮託孤劉備,立劉禪為帝。不料劉禪如此無能,不戰而降,讓蜀漢的基業數十年毀於一旦,蜀人無不落淚。如此無能竟能立劉禪為帝,不禁對劉備的另一子劉封產生了不滿,如果劉備把基業傳給了劉封,蜀漢就不該有這樣的結局,至少會和鄧艾大吵一架。
  • 劉封威武無比,劉備為何要除掉他?理由值得探討
    劉封威武無比,劉備為何要除掉他?理由值得探討。對這三個國家的歷史進行深入研究,還可以發現其人物的特殊性。在此之前,我特別欽佩劉備,認為他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大將,加上諸葛亮這樣的人才,能夠效忠於劉備,足以證明他的強大。
  • 劉備臨死前想讓諸葛亮繼位?把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一讀,真相...
    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即便諸葛亮能力超強,劉備也不可能把皇位讓給他。這點從白帝城託孤,劉備試探諸葛亮這件事上就已經體現出來。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這四個賞賜最多的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為什麼是他們呢?還得看功勞,先說關羽和張飛,他倆是一類人,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14年拿下益州為止,30年時間中,關羽和張飛緊緊跟隨,他倆被稱為萬人敵,為劉備早業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早年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完全靠的就是關羽和張飛。
  • 為何劉備沒能奪得天下?龐統臨終前一句話,諸葛亮聽懂了
    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勱,不亦可乎——龐統眾所周知,在東漢三國時代,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方能得天下」,而值得一說的是,作為漢式皇家血統的劉皇叔劉備, 不僅有諸葛亮輔佐,甚至龐統也對其言聽計從,然而可笑的是,劉邦卻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劉備與關羽、張飛到底是什麼關係?關羽說了四個字解開謎題!
    此外,劉備和曹操就都以愛收乾兒子而出名了。劉備收養了劉封,而曹操則有曹真、秦朗、何晏三個乾兒子。這種風俗並不只流行於北方,在江南,人們也同樣熱衷於此。在東吳方面,孫策周瑜、魯肅呂蒙、呂蒙甘寧都曾經行過「升堂拜母」之禮,這在情感上就與義結金蘭相差無幾了。二、《三國志》中怎樣描寫劉關張三人的關係?
  • 劉備最大的兩個錯:漏殺一奸臣,錯殺一忠臣,否則蜀漢必能統一
    袁紹敗後,北方無路可走,劉備於是南下投靠了劉表。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劉備已經48歲了,而他起兵那一年,只有24歲。整整24年,都是一場空。相比劉備,曹操的天縱英才,讓他在48歲的年紀,已經橫掃整個黃河南北了。孫權是二代,江山來得更容易。可以說,若無諸葛亮,就沒有劉備後來的一切。
  • 《三國演義》關羽收了關平做義子,為何不喜歡劉備收劉封做義子?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關羽跟劉備都收有一個義子,而且是關羽先收關平為義子在先。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關羽斬了蔡陽,與張飛冰釋前嫌後便跟孫乾去河北袁紹處尋找劉備,途中路過一個村莊,那莊上有個老翁叫關定,關定有二子,長子關寧,學文。次子關平,學武。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一首先,就劉備來說,共有四個兒子,分別為劉封、劉禪、劉永、劉理。在這四個兒子中,劉封的結局,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在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封又因為欺凌孟達,導致孟達歸降了曹魏。所以,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最終賜死了劉封。至於劉理,在蜀漢滅亡之前就已經去世了。所以,等到蜀漢滅亡的時候,劉備只有兩個兒子還在世,分別是劉封和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