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關羽、張飛到底是什麼關係?關羽說了四個字解開謎題!

2021-01-12 孫博士侃歷史

「桃園結義」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經典的橋段之一,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也一直為世人所稱頌。然而,在史籍記載中,並沒有提到三人結拜的情況,那麼歷史上,劉關張三人到是什麼關係呢?他們到底有沒有結拜呢?通過分析《三國志》等史書中的一些側面描寫,或許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一、義結金蘭在東漢末年很普遍!

義結金蘭這種事情在東漢末年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而並非只是小說家的杜撰。比如《後漢書》就曾提到,董卓策反呂布後,就與呂布「誓為父子」,呂布也就做了董卓的乾兒子。馬騰與韓遂也曾結為異性兄弟,這件事記載在《典略》一書中。後來,馬騰的兒子馬超為了拉攏韓遂反叛曹操,還提出過要當韓遂的兒子,也就是要給韓遂當乾兒子了。此外,劉備和曹操就都以愛收乾兒子而出名了。劉備收養了劉封,而曹操則有曹真、秦朗、何晏三個乾兒子。

這種風俗並不只流行於北方,在江南,人們也同樣熱衷於此。在東吳方面,孫策周瑜、魯肅呂蒙、呂蒙甘寧都曾經行過「升堂拜母」之禮,這在情感上就與義結金蘭相差無幾了。

二、《三國志》中怎樣描寫劉關張三人的關係?

《三國志·關羽傳》曾提到「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顯然劉備與關羽、張飛二人的關係確實很好,已經超過了一般朋友的程度了。而《張飛傳》中又提到「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這雖然不代表關羽與張飛曾經義結金蘭,但是至少可以肯定兩人的關係也是很親密的。

三、三國時期的其他人怎麼看待三人之間的關係?

劉備入漢中後,封了四大將軍,關羽因為與黃忠同列,心中很不高興。劉備的使者費詩勸解關羽,就提到:「且王(劉備)與君侯(關羽)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費詩的這段話充分這反映出了關羽在劉備心中的重要地位,就算是親父子恐怕也難做到「譬猶一體」、「禍福共之」吧。

關羽死後,曹丕的謀士劉曄也曾經評價過劉備與關羽的關係。在他看來「劉備與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有些人認為,古人有君臣如父子的說法,所以,劉曄才說劉備關羽二人「恩猶父子」。但這種解釋,與「義為君臣」重複了。在古時候,也有另一種說法,叫「長兄如父」。如果按照這種理解,也可以說明劉備與關羽的兄弟情誼之深。

四、關羽曾說過四個字,或許可以解開謎題!

關於早年委身於曹操時,曾經受過曹操的恩惠。曹操很欣賞關羽,便派關羽的好友張遼勸其歸順自己,還囑咐張遼發動感情攻勢。結果,關羽卻說:「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這短短的一句話,讓張遼明白了劉備關羽之間的深厚感情是不能動搖的,也就放棄了招募關羽的想法。而關羽這句話中,最為關鍵的四個字就是「誓以共死」,這顯然不是一般朋友之間的許諾,這與我們常常聽到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這正是人們義結金蘭時常說的話。

通過以上這些證據,我們可以看出,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拜過把子的可能性是極高的。事實上,劉備當初招募鄉勇抵抗黃巾軍之時,不但沒有名望、沒有地位,甚至也沒有什麼錢,這樣一個人怎麼吸引別人為自己死心塌地的工作呢?除了劉備自身的魅力,拜拜把子、拉拉關係,這顯然是最低成本的做法了。而當時的劉備甚至有可能還與其他很多人都拜過把子,只是這些人慢慢都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沒有激起一絲漣漪。

那麼為什麼史書之中從未提及三人結拜之事呢?這或許是因為劉關張三人結拜的年代比較久遠,劉備佔據成都之時,結義之事就已經過了大約30年了。在那個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年代,見證過這件事的人大多都沒能跟著劉備走到最後的成功之時。另一方面,隨著劉備身份地位的逐步變化,劉備與關羽張飛之間的君臣分別也漸漸開始明顯。關羽張飛二人自然也要淡化曾經的「結義」之事。因此,如果當事人不提曾經的「結義」,旁人除了知道三人之間關係親密,自然也就無從知曉是否有過「桃園」之事了。

相關焦點

  • 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關羽的短處在於一個字:傲。關羽終生只敬一個劉備,至於別人,他都沒怎麼當回事。比如劉封吧,劉備認下他做義子的時候,關羽就很有意見;馬超歸降劉備的時候,關羽不認識馬超,專門寫信問諸葛亮馬超有多厲害。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回信說馬超文武兼備,勇猛善戰,可跟張飛媲美,但還是比不上關兄您。關羽收到信,樂顛顛地給屬下全看了一遍。
  • 劉關張三兄弟的武力排名依次是關羽、張飛、劉備,那文化排名呢?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後,常嘆息相見恨晚,而關羽、張飛卻非常不滿,常常數落諸葛亮的不是。劉備解釋說自己遇到孔明是如魚得水,關張兩人這才停止埋怨。那麼同樣是初識諸葛亮,三兄弟的反應為何如此巨大呢?其實,這個也容易理解。如果將諸葛亮比作重點中學的老師,劉關張三兄弟為其學生,上完課後,劉備說這老師講得太好了,而關張兩人則不知其所云。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也就是說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是先共同發誓,也就是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同生共死的那一類誓言,然後三人直接就拜劉備為老大,關羽為老二,張飛為老三,那麼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呢?要知道關羽和張飛兩人在當時也算是一流人才,憑什麼甘願聽劉備的呢?
  • 劉備一生看錯了三個人,害死關羽和張飛,諸葛亮也被拖垮了
    劉備選用的人才比曹操更好,他擁有臥龍雛鳳。三國時期有一句話叫做臥龍鳳雛,兩者都得,就可以把天下得到。但是如果缺少一人,天下就得不到。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劉備後來沒有拿下天下的原因。常山趙子龍,以及其餘四位五虎上將,再到後來的幼麟姜維。哪一個不都是別的軍閥想得得不到的人才?不過就算是劉備看人看得非常好,也會有失誤的時候。他一生中,看錯了三個人。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這四個賞賜最多的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為什麼是他們呢?還得看功勞,先說關羽和張飛,他倆是一類人,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14年拿下益州為止,30年時間中,關羽和張飛緊緊跟隨,他倆被稱為萬人敵,為劉備早業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早年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完全靠的就是關羽和張飛。
  • 曹操、典韋、許褚三人,對戰劉備、關羽、張飛,誰會先被殺死呢?
    劉備,是蜀漢政權的奠基者和開拓者;關羽和張飛則是劉備最為信任的二人,從黃巾之亂到蜀漢建立,關羽張飛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所以說,典韋和許褚的武藝不相上下,其二人的耐力都不錯。而且,許褚在濮陽之戰時,便能夠和呂布對戰二十合而不分勝負。 但是,典韋和許褚的武藝雖高,但關羽和張飛的武藝也不差。關羽張飛被稱為「萬人敵」,在虎牢關之戰時,張飛便和呂布對戰五十餘合而不分勝負,到了小沛之戰時,張飛更是能夠和呂布打到百餘合而不分勝負。所以說,張飛的武藝是處於一個不斷增強的狀態。
  • 關羽痛斥張飛,張飛拔劍自殺!劉備此話一出三兄弟都哭了
    那一年,劉備、關羽、裝備三名勇士為做大事業而意氣相投。桃花盛開的時候,三個英雄準備結義,對天發誓,有福同享,現在成為異姓兄弟,共同實現自己的抱負。據三人說,年齡前後排大小,劉備年齡是大哥、關羽老二、張飛最低。當時是東漢末年軍隊群雄割據的時期。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
    真實的關羽和大家印象中的關二爺差不多,義字當頭,義薄雲天,對劉備忠心耿耿,為蜀漢大業貢獻了全部的力量,乃至於生命。張飛則粗中有細,看似魯莽,實際上挺會打算。而這,也是蜀漢滅亡後,張飛的後代安然無恙,關羽滿門被殺的主要原因。具體怎麼回事?下面就分別說一說。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人們稱讚某個事物厲害會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也真不愧於這個稱號。 此戰劉備也是了解到了呂布的恐怖實力,在以後的關係處理中也是儘量不得罪呂布,還在徐州城中與呂布結拜為兄弟,稱呼呂布為哥哥,可是張飛和關羽對待呂布的態度卻大不相同,關羽對呂布看起來很尊敬
  • 張飛,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在當陽橋上幾十人阻止曹軍追擊劉備!
    張飛,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結拜兄弟關羽並稱為萬人敵。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隊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關羽加入其中,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睡覺都睡在一起。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張飛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191年劉備投奔公孫瓚,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袁紹。
  • 蜀國滅亡後,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怎麼樣了
    蜀國滅亡後,關羽和張飛的後代怎麼樣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是「桃園三結義」的主角,他們有著共同的志向,都立志於匡扶漢室,重整山河。但無奈「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後諸葛亮又病死五丈原,劉禪更是扶不起的阿鬥。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有個成語叫「情同手足」,詞義很容易理解,指的是兩人的關係如手和腳,一日也離不開;比喻情誼深厚,如同兄弟一樣。《封神演義》第四十一回:「辛環曰:『名雖各姓,情同手足。'」這裡指代的是「異姓兄弟」,就如《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他們在桃園行結義之禮,此生就兄弟相依了。
  • 關羽和張飛當初若不遇劉備,而是跟隨曹操,能混得好嗎?
    爵位的話肯定要比在劉備帳下高得多,但在陣營中的重要程度便不可同日而語了。曹操和劉備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君主。相比較而言,曹操是一個注重實效的領導。他的用人原則其實很簡單,你只要真的有才能,不管是文韜還是武略,他定會欣然將你收入帳下,然後要錢給錢,要爵位給爵位。
  • 蜀亡後,張飛的後代得以存活,為何關羽的後代卻慘遭屠戮?
    夷陵之戰前後,關羽張飛兩人相繼死於非命,好在他們的後代還是因為父輩所立軍功和擁戴之功在蜀國享受到很好的待遇。然而,蜀國滅亡後,張飛的後代得以留存下來,並未遭到清洗,而關羽的後代卻慘遭殘酷屠殺。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 張飛死後,劉備大喊4個字,大臣們聽聞過後,都心寒不已!
    不料關羽輕鬆的就移開了大磨盤,這下就將張飛激怒,而後關羽張飛就比試了一番!),正當關羽張飛發猛力互攻時,劉備出面制止了這二虎相爭的一幕! 諸葛亮趙雲及劉備一行人最終才能平安到達江夏!在赤壁大戰之後,張飛被劉備任命為徵虜將軍,公元214年,張飛為劉備攻破江州,而後與諸葛亮趙雲共同掃平西川,也是這一年,劉備一統了益州,不過在平定益州之後,沒有給張飛高官,而只是給他張飛一個巴西太守的職位。公元219年,劉備一舉打敗曹操,將蜀中咽喉之地「漢中」爭取了過來,至此劉備聲勢大震,可以說達到頂峰!不過此時,劉備卻重用魏延,提拔其為漢中太守!
  • 五虎將中「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誰最厲害?
    後來,關羽為尋找自己的結拜大哥劉備,逃出曹操軍營,一人過「闖五關斬六將「千裡護嫂嫂,這個故事也是流傳至今。最後劉備為了討伐,留關羽鎮守荊州的意義,就是因為關羽能鎮住東吳的進犯,關羽的大名在戰國時期真是「名震天下」。
  • 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張飛後人的結局,似乎是偶然的事情。 不過說起來,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有不同的結局,又是必然的。這個必然性,就在於關羽和張飛雖然都與劉備形同兄弟(演義中,他們結為了兄弟,真實的歷史中,則沒有關於他們結為兄弟的記載),不過這兩個人的做事風格,顯然是不太一樣的。
  •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咱們今天要說的季漢七位國舅,好像就有一多半是壞人,他們有的參與謀害忠臣良將,有的參與斷送大漢江山。其中二人合力害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還有一人好像有洗不清的謀害張飛嫌疑。按照正史記載,後漢並不存在魏蜀吳三國,因為劉備集團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是什麼蜀國,更不會在旗子上寫一個大大的蜀字——那等於自扇耳光。
  • 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他們跟誰學的武功?真不敢相信
    關羽和張飛的武功是誰教的?關羽和張飛在跟劉備之前,到底是幹什麼的?《三國志》並沒有說,但一些民間野史卻認為張飛是殺豬的,關羽是賣棗的。這些民間文學和野史,只說了關羽張飛的出身,並沒有提到關羽和張飛的師傅,他們的武功是如何學來的呢?
  • 公元214年劉備一次賞給關羽張飛500斤黃金,為何一文錢也不給趙雲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備開始實施諸葛亮「隆中對」的第二步戰略計劃,出兵西進,企圖奪佔益州。益州軍閥劉璋與劉備經過一番鏖戰,最終地頭蛇敗給了外來戶,被劉備徹底擊敗。公元214年,劉備成功進佔成都,標著著益州就此成為他的第二個最重要的戰略基地,蜀漢發展由此進入一個全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