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如何挖掘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2021-01-10 再無相見之日

人生是一個什麼定義?我們活著又是為了什麼?朋友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我想你們應該很多人都有想過這個問。但,就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解剖下人生吧,希望我的觀論會對大家有點幫助。

人的一生匆匆忙忙地就幾十載。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還沒來得及弄清自己到底活著幹嗎?就匆忙走了。這就是遺憾,這就是悲哀。我不是故意在人死後,這樣鄙夷地說。人都說死者為大,是大。但是我意想代表他們來講解著這個人生,至少以後我們步入了他們的後塵,也能減少點遺憾。

人生本意是廣、深、大、長,我們一輩子都在體會。體會著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有的人想說,「這四味並不對等,自己嘗到的總是酸苦比較多,而甜卻是少了很多。這人生並不公平,又何來定義,活著就是在受罪。」那我又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我姑且也認同人生本來就不公平吧,一個天平,又有誰能保證蒼蠅永遠不會去停留天平任意的一邊呢?我想肯定沒人敢去保證吧!如果這時有人出來保證的話,那我也給你做個假設吧。如果,放在密封的東西,蒼蠅就不會飛進去了,這樣天平就會一直平了。這個密封的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的世界了,但縱使我們能在自己的世界裡把天平一直平了,我們還是要接觸外面的世界,就像蒼蠅總會來停留歇息的。反之,我們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一直抱著公平的心去看待人生,為何在外面的世界就承認了不公平,就因為那些紛亂與勾心嗎?

不是的,我們承認了不公平。那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已經隨著社會的動態被淡化。我們在自己的世界可以抱著一顆單純的心去看待人生,因為那世界只有我們自己而已。卻在人雜紛亂的世界迷失了那曾經的心態,找不回那自我。

問!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或許你們能說苦的是失戀、喪親、貧窮、迷茫、煩惱……,樂的是戀愛、得子、富有、享受…… 。但是先不要回答,既然我們是談人生觀,就讓我先講講一些人的活法吧!

有的人一生追求的是金錢或權勢;有的人一生卻是在追逐那甜蜜的愛情;還有的人一生就是在鑽研自己的文學或理論;更有的人一生都是在懶散地混……

1.金錢或權勢

追求金錢或權勢錯了嗎?沒有錯,我們總要買東西吧!買東西總要金錢的吧!這社會總要有人來管的吧,要有人管的,總要給他們點權勢吧!

工人、老闆不同地位,但都是在追求金錢。工人追求金錢為求溫飽,老闆追求金錢為了爬得更高。老闆賺得很多,甚至比全部工人加起來還多,這很不公平。再說另個的,捐愛心,工人一月工資1000捐了100元,老闆月賺100000全捐了。可覺得老闆賺那麼多,捐個10萬算什麼哦。但就個人對比,100元和10萬對比卻差了很多。工人可以說要養家餬口,捐100元已經是盡最大力了。老闆也可以說捐10萬已經證明了愛心,資金還要留著周轉呢。其實這個人來說,老闆也應該說不公平。憑什麼要自己捐那麼多,自己是賺得多,但那錢也不是好賺的呀。既然大家都覺得不公平,這可怎麼辦呢?按理說捐愛心不論多與少都是一樣在奉獻,自己能幫多少就捐多少,老闆捐10萬幫了。假設老闆賺得只是我們一般多,每天還要煩怎麼搞大業務,擴大生產,甚至怕虧本,不如去當工人賺個穩定的;再假設我們是老闆,我們的利潤願意和一般工人月資一樣嗎?沒有人願意的;再假設老闆剝奪了工人太多的辛勞,工人還會給老闆工作嗎?應該也不會。那麼工人、老闆在追求的金錢對比,工人以小博小,老闆以大博大,為何不用一種良好的心態去看待成這種公平呢?

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是否就是為了說法去追求權勢呢?難道就沒有人用他手裡的權勢來造福百姓嗎?還是有的,不然社會已經反了。對於這些追求權勢的人,我也就說那點丁點。一個人權勢再小,只要是造福百姓。哪怕他張開那隻小手,人民都會對他肅然起敬的。反之,一個人權勢再大,要是禍害百姓、自私自利、一手遮天,哪怕他再怎麼緊合那隻手,還有縫隙的。不信的話就看看自己的手,操作下,看能不能沒有縫隙。

2.愛情

愛是個什麼東西呢?愛其實就是個事物,也有相對論的。愛雖很甜蜜,但也很傷。既然我們決定去追逐那甜蜜的愛情,又怎麼能怕受傷害呢?不要老是說被人傷害了,那傷害根本就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愛不是一相情願的。試問我們愛的究竟是什麼?或許有人可以信誠袒袒說愛的是心不是人,既然不是人,為何又要執意去得到她的人呢?愛不等於得到,有時默默的愛,其實更勝那些專屬的愛。決定將青春灑在那血玫瑰色的愛情,就去追逐吧,這裡沒有失敗和勝利,只有至死不俞的終點,等著我們越過。

3.文學或理論

興許我們會為了這個原創和專利去耗盡我們的青春;興許我們都很邋遢,不懂怎麼去享受生活;興許我們還覺得一生太短了,不夠我們去學習。但是我們都一顆永不言棄的恆心去追求我們所謂顛峰的文學和獨一無二的理論。

4.懶散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而我們卻不知道在幹什麼。總想去幹點什麼,卻發現自己總是那麼懶散。青春就這樣慢慢地殆盡。或許你有總夠的背景可以讓你不用怕沒飯吃沒衣穿,但是有沒有想過給自己年華這本書留些一些輝煌的故事呢?一本空白的年華,是多麼地不值得我們去回憶呀!

人生就是要活得幸福,活得快樂。對於他們這些有什麼幸福和快樂呢?

1.金錢與權勢

當你拿到錢的時候,就是一種幸福,錢不一定要多,你也不一定是有錢人。

當你可以用錢來做自己的想做的事,不一定要是自己的理想,也可以是幫忙別人。

當你孩子,你妻子向你要點錢去買東西,你可以拿出來,不一定要多,至少讓她們覺得你是支柱。

當你可以用手裡的權勢,去造福百姓。

當你被百姓擁戴,你值得受擁這個稱號,你被認可了,就是幸福。

2.愛情

當你肯為愛情傾盡所有,你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值得幸福。

當你默默地祝福那個她幸福,你就是幸福。因為她幸福,你幸福。

當你99次被拒絕,第100次被接受了。就是幸福。因為你很勇敢很堅強。不過方式要對哦。

當你能和你心愛的人在一起,哪怕是在受苦。你也覺得是在快樂的享受愛情的甜蜜。

3.文學或理論

當你寫出一篇自己的文章或理論。

當你的文學或理論被認可了。

當你發現自己會沉澱在文學或理論的思考中。

當你一無所有,發現自己還有文學或理論,你就是最有富有的人。

4.懶散

沒有幸福快樂可言。

總結:

幸福隨處可見,調整心態去尋找幸福吧。假如沒有挫折,路一直筆直的,那路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單調、枯燥無味。假如你歷經千辛萬苦,才追求到自己的東西,你會發現那是值得回憶和紀念的。這世界最富有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的人,懂得人生,你就是世界最富有的人。什麼公平不公平,通通消去。萬物皆相對,不要因為一時地厭惡,就浪費了自己的大好青春,找回自己,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樣人生,就去追求吧。不要到最後,才後悔莫及,卻為時已晚。

相關焦點

  • 你清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嗎
    20歲的時候,柏拉圖遇到了哲學家蘇格拉底,並聽蘇格拉底講了一段話。這啟發了柏拉圖,他聽完轉身回到了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以前寫的詩和戲劇一把火燒掉了。柏拉圖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他發現了自己應該走的路,思考、懷疑和智慧是他最看重的價值所在,從那以後,柏拉圖窮其一生都遨遊在哲學的世界裡。
  • 魏鑫:新時代基層工作者的人生價值觀
    人作為單獨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生存經驗,處事原則,同樣也有自己心裡一套的行為準則,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往「哪裡走」,是什麼讓我們覺得我們的選擇是有意義的。是獲得最大幸福感的,樹立正確價值觀,對每個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才可以讓我們清晰的看到過往和前進的道路。
  • 如何了解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所以想認識自己,有三個簡單的方法:1、先聽聽別人怎麼評價,再想清楚自己的出發點,看見真實的自己;2、在面對問題和突發狀況時,留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與自己嘴裡說的價值觀、人生觀相符合;3、看看小說、電視劇,你會在劇中人物的抉擇裡發現自己的影子,你讚譽的方式方法
  • 什麼是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價值觀也就不同
    人生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為不同的人對世界的看法不同,所以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和人生評估活動只是持有看法和意見。可以分為生命和價值。簡述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人生是人的根本人生觀。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的認識和態度,人生就是生命,包括生與死的公私和諧、義與利、苦樂觀、榮辱與幸福、人生觀。生活是在人們的生活實踐和生活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因為接受的是不同人的社會實踐、生活條件、文化素質的教育,所以對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生活引導著人們正確的人生觀,過著正確的生活,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生活中的表現,是高尚的人對社會有益的。
  • 和價值觀不同的人,應該如何溝通?
    無論是「審美不自信」,還是「崇洋媚外」,都只是在給自己的「審美霸凌」找理論支持。你允許我喜歡,我接受你不喜歡,這才是「審美尊重」。(來源@胖達簡妮)「價值觀」也是同樣。人和人之間的價值觀必然存在差異,因為每個人生長的環境是那麼不同。
  • 張朝陽:人生不應該只有目標 也該有一些價值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新一期節目中,馮叔與張朝陽就「人生應該追求功成名就嗎?」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是節目的部分片段:人生應該追求功成名就嗎?張朝陽:我是部分的不同意。我覺得人生不應該只有一些目標,應該有一些價值觀(的追求),應該更高一點,就是包含一種責任在裡面。馮侖:在這點上,我其實跟你有一樣的觀點。普通人為什麼都會贊成這樣?因為在中國文化裡,首先是要讀書,接著幹嘛?
  • 價值觀決定我們的一生,影響愛情和事業,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在三觀中最接近現實生活,也是我們可觸碰到的他人的重要觀念。工作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合作與分歧、和睦與爭吵、融合與分離,歸根到底都是價值觀的相互碰撞。而我們經常說的三觀不合,實際上主要指的是價值觀。價值觀影響著性格的表現,而性格也影響著價值觀的表達。價值觀不分對錯,但有利弊,任何一種價值觀在不同的場合,都會表現出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
  • 從《灰姑娘》探討如何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們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可能不會,因為如果她去了自己的孩子就選不上了。」老師接著說:「那麼你們看,繼母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她並不一定是壞人,對嗎?」老師繼續說:「那麼是誰幫助灰姑娘的呢?」孩子們:「仙女們」老師:「仙女是灰姑娘的朋友,所以在我們的人生中,朋友很重要對嗎?」
  •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定人生
    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這就引起我的一種思考:人的性格究竟會不會改變呢?如果說會改變,那麼我們常說的「三歲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又有點說不通,這裡面似乎又蘊含了一種於人俱來、難以改變的成分,而這種成分那又是什麼呢?
  • 是什麼顛覆了一些年輕人的人生價值觀
    那個年代我們嚮往的是科學家,追的是軍人,追的是那些捨己為人做出貢獻的,而如今呢?我不禁感慨,是什麼顛覆了這些年輕人的價值觀?是社會的現實?是教育的缺失?引用一臺灣戲劇家賴聲川一句話:「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沒什麼理想,他們的理想就是買房子,買車子」。
  • 我們該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
    我們該有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要——少欲無為。   少欲,這裡並沒有講斷欲。佛是非常慈悲,凡夫眾生不可能斷欲。但是我們不能多欲,不能縱慾;要少欲,要節慾。少欲,我們就不會有很大的貪心。
  • 雙博士後餘世維:我第一步的人生價值觀——不成為任何人的負擔
    三觀即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俗的講,人生觀是人這輩子應該怎麼活,價值觀是人這輩子什麼才是最珍貴的,世界觀是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或許有些人會說,人生的價值觀就是你為社會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肩上都背負了不同的使命,每個人做的事不一樣,體現的價值也不一樣。我認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就是有價值的人生觀。
  • 人心紅利的時代,品牌應該如何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正如羅振宇所說,人們不斷感受「長大以後」帶來的歡喜和苦惱,如何去適應當下的增長速度,是我們這代人一定要做的事情。作為這場演講的首席合作夥伴,簡一大理石瓷磚也給大眾分享了關於成長的答案:越長大,越專一。而那些在行業中領先的品牌,都在優化產品的同時不斷傳遞自己的價值觀,用態度建立一條品牌認知的「護城河」。事實上,《時間的朋友》團隊對合作夥伴的挑選十分嚴謹挑剔,不僅要求品牌高端,且品牌的建設過程和發展趨勢更要對整個行業有引領借鑑意義。而今年是簡一大理石瓷磚第二次與羅振宇《時間的朋友》合作,這已經是外界和行業對於簡一的認可。
  • 生活是自己的:真正的成長,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自己的擺渡人
    而心智的成長就是學會覺察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做出選擇時的想法和情緒。那麼,我們又如何做到自我覺察呢?在《自定義人生》中,告訴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覺察和調整自己的任何領域。02 探尋價值觀,實現職場進階為什麼我們聽了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一種茫茫然的狀態應付著每天的生活。價值觀這個概念,一直都在左右著我們的行為標準。
  • 「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實現人生躍遷?
    在整個社會還沒有出現新的變化之前,面對這個「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跳脫出簡單自我重複的圈層,實現人生的躍遷呢?價值觀層面價值觀,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的一套信念拼圖,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看待周圍事物和為人處事的方式。我們在這個思維層次上的思考往往是:為什麼做(或者不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重要還是不重要?這件事原本應該是怎樣的?2.
  • 你選擇的不是愛情,而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楔子: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它決定一個人做人的標準,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擇人生道路的指南。你選擇愛情其實就是選擇一個人的人生,而這個人的人生和他的人生價值觀至關重要。而當今的社會,拜金、享樂、自私,趨炎附勢,溜須拍馬等等這些價值觀充斥人心,正確的價值觀就如樓下所言成了假話空話。接受了這麼多年的文化教育,至少我把它當真話,我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 年輕人越來越陷入焦慮跟迷茫,我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他們處在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時期,信息的泛濫、人生閱歷不足,周邊環境的影響讓我們更加的焦慮迷茫。在生活以及經濟的壓力下,我們不知道何去何從?好像什麼事情我們都能做,同時又感覺什麼事情都不合適自己去做。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以及解決我們如何設立人生的目標開始我們的行動,更好地規劃好我們的人生。
  • 清晰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確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樹立學校形象、錘鍊學校精神之中貫穿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教育更加有形化、具體化、生動化、多樣化,從而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雲南恆通汽修學校為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人生、對自我的認識,擺脫迷茫,解決心理困惑,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邀請昆明電子管廠負責人馬石富先生到校,為校內學生開展「清晰認識自我,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主題講座。
  • 人生三境:從理性,價值觀,到無意義的美
    具體來說,便是從科學求真的理性,到社會人文的價值觀和意義,最終接納主體人生、心靈無意義的詩意之美與自由。        到底什麼才是人生應當追求的?大多數人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和快樂。為了讓自己快樂,不免需要物質生活的保障和精神生活的豐富,而這都要靠金錢。
  • 李玫瑾:女兒青春期時,家長該如何引導,其戀愛價值觀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青春期時的我們對未知的好奇,以及急切地想去探索。一般青春的孩子都已經是高中生了,此時的高中有些是走讀學生,有些是寄宿學校。此時也正是孩子嚮往自由的時候,青春期最美好,也很容易犯錯,其實人的成長就是不斷地在犯錯然後學到經驗,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