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紐扣、大到貨架等日用百貨,從服裝及鞋類到電器數碼產品,巴基斯坦商人正源源不斷地將「中國製造」的產品帶回本國。
浙江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服裝面料市場內,巴基斯坦商人操著半生不熟的中文,與當地的布商們討價還價。
2015年4月,中午時分,浙江義烏的「中國小商品商城」裡,出現了兩名巴基斯坦男人的身影。深色皮膚,蓄黑色鬍鬚,頭戴白色小圓帽,他們身穿巴基斯坦傳統服裝,先把包放在附近三樓的體育用品店旁邊,脫下皮涼鞋後,再把旅行背心平攤在地板上,跪上去,向遠在千裡之外的麥加朝拜。
在剛剛結束的第117屆廣交會上,幾位巴基斯坦客商的目標是海爾展館,他們希望成為海爾空調的巴基斯坦經銷商。2001年,海爾空調進入巴基斯坦,目前共有2000多家海爾空調銷售連鎖店,連續七年銷量蟬聯第一—巴基斯坦經銷商功不可沒。
得益於「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以及中巴友好關係的持續,小到紐扣、大到貨架等日用百貨,從服裝及鞋類到電器數碼產品,巴基斯坦商人正源源不斷地將「中國製造」的產品帶回本國。因為和中國關係一向鐵桿,這些巴基斯坦商人又被稱為「巴鐵」。
現代民間絲綢之路
4月20-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訪問了巴基斯坦,訪問期間共籤署51項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達成了總值達460億美元的能源、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其中,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中巴經濟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了「中巴經濟走廊」這一概念,初衷是加強中巴之間交通、能源、海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國互聯互通,共同發展。
實際上,在此之前,巴基斯坦商人早已沿著這一條道路開闢了自己的民間商貿之旅。喀什、廣州和義烏,是巴基斯坦商人在中國的三大貿易聚集地。
作為最靠近巴基斯坦的一座新疆城市,喀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深受巴基斯坦人歡迎,它也是巴基斯坦商人在華的最早聚集地之一。
巴基斯坦商人加富爾7年前就來到喀什,主要經營綠色食品貿易,產品涉及開心果、無花果、核桃等;除此之外,加富爾還有自己的副業:從瑞士進口手錶,經伊斯蘭瑪巴德,在喀什銷售。在新疆打拼多年,小有成就的加富爾擁有一支35人的經商團隊,他本人駕駛著一輛奔馳車。
2013年6月,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暨首屆喀什廣州商品交易會在喀什舉行。這次交易會吸引了來自中亞和南亞的大批商人,其中巴基斯坦商人最多。他們設置了超過200個展位,超過了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和烏魯木齊展位的總和。依靠這些展位,巴基斯坦商人主要出售寶石、大理石、毯子和其他手工藝品。
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巴基斯坦商人選擇直接去廣東購買商品、從事貿易活動,對於他們來說,珠三角工廠的「中國製造」頗具吸引力。在剛剛結束的第117屆廣交會上,巴基斯坦採購商Zeeshan表示,摩託車是巴基斯坦的主要交通工具。配件市場中,中國產品大約佔據了70%的份額。來到廣州,他不僅為了與更多供應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同時還要看看是否有值得採購的新產品。
另一座巴基斯坦商人的青睞之地是浙江義烏。這座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基地,憑藉著自己的優勢吸引了巴基斯坦商人:氣球在廣州生產,茶杯在景德鎮燒制,拖鞋在平湖縫製,但是最後,這些商品統統在義烏展出。交易者可以直接在義烏選購和討價還價,而無需在全國範圍內奔走於不同的工廠之間。
據來自中國駐巴基斯坦經濟參贊處的消息稱,從2002年開始,巴基斯坦商人開始不斷到中國駐巴使館商務處,諮詢如何在中國建立商務辦事處或貿易公司。他們選擇的地點主要有廣州、義烏、上海、深圳和北京等。這些商人主要經營日用品、家電、餐具、輕紡、服裝等,他們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有的除了在巴基斯坦有銷售渠道外,還在歐美和中東等地有自己的商店。
這些巴基斯坦人每年長途跋涉來到中國,現代的交通工具取代了駱駝,將他們帶向一條現代絲綢之路。
大市場和小生意
據義烏當地工商局統計,在義烏的巴基斯坦商人早已過千,滬江路小區、工人路、紅樓賓館、永勝小區等均有不少巴基斯坦客商聚集。
穆罕默德·馬哈茂德就是其中的一名。他是玩具商人,一年來回往返中巴好幾次。以前,他經常從杜拜訂購中國製造的商品,如今,義烏是他的首選。在這裡,他可以拿到更便宜的玩具。他有一隻橙色大袋,裡面塞滿了山寨的娃娃和樂高玩具,以及水槍。
「義烏變得越來越大,中國人明白我們在做什麼。巴基斯坦人在這裡做生意完全沒有問題。」 穆罕默德·馬哈茂德說。
義烏市逸涵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虞衛東對媒體表示,早在20年前,義烏就開始和巴基斯坦客商做生意了。「在1993年前後,我們在烏魯木齊做生意,遇到了可能是最早一批來到中國的巴基斯坦客商。」虞衛東介紹,巴基斯坦從此開始進入義烏商人的視線中,市場逐漸被開發。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裡,一排排自動取款機和自動扶梯相伴林立,商貿城裡共有6.2萬個攤位,出售大約41萬種產品。日光燈的嗡嗡聲被各類語種的對話淹沒:普通話、阿拉伯語、斯瓦希裡語、西班牙語、印地文、俄語、波斯語、英語,還有當地方言。推銷鑷子、水槽、水龍頭、配電盤的聲音互相交錯著,迴蕩在展位旁。西裝在頂樓,旁邊是庭院家具和人造壁爐。玩具擺在樓下。在連接各區的人行天橋上,義烏商人擺出成排的仿製皮按摩椅。自動售貨機可以吐出壓縮包裝襯衫,以滿足那些需要快速變裝的人。
在這個龐大的商業中心,巴基斯坦採購商看完貨後就會下訂,繁華的貿易商影響了整個義烏環境,不少巴基斯坦人在此紮根定居。
Marsu在義烏做外貿生意超過五年。他說在當地工作很順利,生活也很愉快。中國朋友們對他都非常友善。Marsu喜歡和朋友去當地的一家印度餐廳,在這裡,羊肉的香味和蘋果水煙的煙霧夾雜在一起。餐廳的顧客主要是來自印巴兩地的商人,餐桌邊堆滿了他們白天採購的產品。他們有時會一起觀看板球比賽,這裡還可以收看阿拉伯半島電視臺的節目。
上世紀90年代初,紅樓賓館曾是義烏當地數一數二的好賓館。直到現在,很多來義烏的外商尤其是巴基斯坦商人仍然喜歡從這裡出發,走進義烏大市場,開啟自己的中國財富夢。巴基斯坦商人設在這裡的代表處就接近30個。阿弗瑞帝是其中一家代表處的負責人,早在1997年,他就在義烏設立辦事處,開始了巴基斯坦和義烏兩頭奔波的生活。
阿弗瑞帝在當地的採購負責人經常會到國際商貿城採購一批鉛筆、尺子等文具用品,半個月後,這批貨被裝上集裝櫃,從寧波或上海出港,經海運抵達位於阿拉伯海沿岸的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喀拉蚩。
喀拉蚩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位於巴基斯坦南部海岸、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巴基斯坦有95%以上的外貿物資及阿富汗的部分進出口貨物都經此港。
從喀拉蚩往西460公裡,是巴基斯坦的另一大港口城市瓜達爾。瓜達爾在西海岸,靠近中東大國伊朗一側,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最南端城市。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時指出,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同周邊互聯互通的旗艦項目。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達爾港,將成為陸上新絲綢之路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會點。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馬歡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