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姝欣)12月14日,在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的《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以下簡稱《報告》)媒體分享會上,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表示:「在北京的跨國企業總部達到181家,四成以上來自境外世界500強企業。且據我們了解,他們之中的大部分都考慮深耕本地化發展,外資企業在北京商圈的投資機會還是相當多的。同時,北京的本地企業也在進行全球化的布局,尤其是區域化的發展。最近通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為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帶來機會。」 《報告》指出,中國已是「一帶一路」其中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並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進口額佔世界進口總額的10%以上,在全球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進出口總值為9.27萬億元,增長10.8%,高出中國外貿整體增速7.4%。中國對「一帶一路」參與國貿易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20年儘管全球貿易受新冠疫情打擊,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參與國累計進出口總值仍然增長1.5%,高於中國全球整體進出口增速的0.7%,為6.75萬億元。 黃耀和表示:「目前,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亦是全球成果,作為中國提供的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之一,它將不僅能夠加強參與國增加其對中國的出口機會以助其經濟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中國與沿線參與國的貿易和投資。」 通過長期追蹤和研究「一帶一路」的發展動態,普華永道觀察到,「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報告認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姝欣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