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字:比網際網路還早出現 已成為一種交流工具

2021-01-10 每日甘肅網

  不久前,頗受關注的《牛津詞典》年度詞彙評選,出人意料地首次頒給了一個表情符號。沒錯,就是那個一邊大笑,一邊流眼淚的小黃臉。悲喜交加、喜極而泣、苦中作樂……網民對這個表情符合的各種解讀,也恰好呼應了官方的評定理由:「是今年最流行的表情符號,最能反映今年的精神。」

  日前,《牛津詞典》在官方博客上公布了這個結果,當即「笑哭了」國內外眾多網友。有人評論說,「這是表情對詞彙的最強逆襲」。

  「表情正在超越語言界限。」隨著移動終端全面智能化,符號、表情的運用已經越來越頻繁和普及。過去一年,被評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彙的表情「笑哭了」在英國和美國的使用率就分別上升了4%和8%。

  各種萌趣表情,以及「怪異」的符號組合,原本有對應的名字,即繪文字(Emoji)和顏文字(Kaomoji)。事實上,二者已不僅僅是用來在網絡聊天過程中賣萌、調節氣氛,而是成為一種語言性的交流工具,更成為一個巨大的網際網路產業。

  顏文字·演變學

  它比網際網路還早出現

  最具代表性的「顏文字」,恐怕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兩個「呵呵」———(笑臉)和:-)。不過,與人們日常想像的不同,二者都非手機普及後才出現的,並且可以溯源到前網際網路時代。通常認為,美國藝術家哈維·鮑爾是顏文字的鼻祖。鮑爾在1963年以45美元的報酬為一家新保險公司設計了笑臉圖案,8年後被來自費城的兩兄弟伯納德和莫雷註冊,開發成徽章、貼紙等飾品,引領風潮。

  不過,在網際網路時代,最先成為交流語言表情符號的,卻是後來被稱之為顏文字的:- )。1982年9月19日,為了避免用戶誤解網際網路電子公告板中一些調侃性的發言,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率先用了一個由ASCII字符組成的表情符號:-),與之相對應的第二個表情符號是:-(,用來表示人們在嚴肅地討論一個話題。顏文字後來的演變證明,網民的智慧和技術擴展的空間是無限的。法爾曼教授用了不足十分鐘創作的:-)和:-(,很快就演化為各式各樣的表情,比如眨眼睛笑的;-),及結合了字母的吐舌頭的:p、張嘴大笑的:D等。

  顏文字·經濟學

  五周賣出170萬套表情

  表情符號傳入各個國家後,還產生了地區化或者本土化的演變。以:-)為代表的西式「幽默」,人臉是倒著的;到了以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就變成了立著的("_")。

  事實上,有些表情符號所傳遞的含義十分複雜,如果不熟悉的話,很難領會這些看起來備受90後群體所熟悉的新式語言。比如,雖然大多數人可能憑形狀猜測出<*)>>>=<表示魚骨頭,(=""=)表示貓咪,但是任你腦洞如何大開,估計也很難猜出_(:3」∠)_在日本一些論壇是用來表示「至高無上的放鬆(即:什麼都不想做)」。

  當然,繪文字與顏文字的流行,不只於為網絡交流創造了一種新的方式,其本身的商業價值同樣不容忽視。移動消息應用Line公司去年5月創辦了一家即時表情商店,五周後即宣布銷售了170萬套,銷售額達到1.5億日元。另據報導,索尼動畫此前已花七位數高價拿下繪文字的電影版權。

  金錢的背後則是「剛需」。正如法爾曼教授使用:-)用來表示幽默,亞洲人往往將:-)用於微笑著打招呼,已有研究表明:表情符號無論在使用還是傳遞意義方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亞文化群體中,都有著很大的區別。據此前報導,在「笑哭了」成為年度詞彙後,英國《衛報》曾刊發了一篇關於繪文字的調查報告,稱不同國家網民對繪文字有不同的偏好。據稱,美國人最愛滿分表情,加拿大人則喜歡「大便」,而浪漫的法國人使用心形圖案的頻率是別國人民的4倍。

  顏文字·傳播學

  交流變得富有情趣

  對於顏文字誕生的社會背景,法爾曼教授解釋說,「畢竟,在通過文本進行在線交流時,我們會缺少那種面對面或電話交流時由肢體或聲音所傳達的信息。」事實上,:-)在後來的網際網路交流中使用是如此之廣,不斷有人向法爾曼教授求證,以致他不得不專門寫了一篇千餘字的文章,放在學校的個人主頁上,來介紹上面這段創造由來,並強調說,:- )當時主要是用作「幽默標識」。

  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傳播學研究者開始關注表情符號。「相較於虛擬空間內的文字表達,網絡表情符號使得交流變得富有情趣而增強了交際效果……還能表達言語所難以形容的情緒和感情,或掩蓋在語言下真實的內心與態度。」上海師範大學傳播學碩士葉雲在其論文中稱,表情符號的興起,實際是網民交際的心理、視覺文化發展及讀圖時代表達和審美等多重需要的結果。

  新聞連結

   《咬文嚼字》揭曉今年十大流行語

  昨日,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揭曉2015年十大流行語。延續去年「頂層設計」名列第一的趨勢,今年政治經濟類的流行語依然佔據榜首,「獲得感」在十大流行語中排名第一,「網際網路+」緊隨其後。

  上榜:網際網路+、網紅……

  「十大流行語」的評定依據「流行度」「創新度」及「文明度」三個標準進行,最終「獲得感」「網際網路+」「顏值」「寶寶」「創客」「腦洞大開」「任性」「剁手黨」「網紅」「主要看氣質」十個流行語入選。《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表示,入選流行語緊扣時代特點,反映時代風貌,其中不少在結構、語義、用法上有所創新。

  落榜:然並卵、城會玩……

  「文明度」依然是「十大流行語」評比中的硬指標,今年相當流行的「然並卵」一詞就因為帶有不文明的因素而在第一輪就被淘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找不到出處、難以判斷其中是否有不符合標準的因素而最終沒有被收入。「城會玩」(你們城裡人真會玩)則被部分專家認為可能讓人產生城鄉對立的聯想,最終也被放棄。

  摳字眼

  新版人民幣印有錯別字?

  繼指出居民身份證上存在語文差錯之後,《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鑑昨天又出「大招」,指出在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幣上存在錯字,「壹佰圓」的「圓」字系錯用。「我們有《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輔幣是角、分。我們的規範用字就是元。過去用圓是歷史造成的,因為過去有銀圓,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有法了,在這個情況下,你新發行的人民幣怎麼能用字不規範呢?」

  (綜合新華網、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顏文字:比網際網路還早出現
    導讀: 各種萌趣表情,以及「怪異」的符號組合,原本有對應的名字,即繪文字(Emoji)和顏文字(Kaomoji)。事實上,二者已不僅僅是用來在網絡聊天過程中賣萌、調節氣氛,而是成為一種語言性的交流工具,更成為一個巨大的網際網路產業。
  • 今天 讓我們嚴肅地 聊聊「顏文字」(組圖)
    各種萌趣表情,以及「怪異」的符號組合,原本有對應的名字,即繪文字(Emoji)和顏文字(Kaomoji)。事實上,二者已不僅僅是用來在網絡聊天過程中賣萌、調節氣氛,而是成為一種語言性的交流工具,更成為一個巨大的網際網路產業。
  • 訊飛輸入法新增圖形顏文字
    文字之外,表情的交流越來越火,像小黃臉的Emoji隨處可見,鬥圖也成為一股潮流。實不相瞞,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由另一種「符號」組成的顏文字更成為了表情界的弄潮兒。日前,訊飛輸入法Android V10.0.2版新增圖形顏文字,成為網絡表情包的擔當。早在2015年,訊飛輸入法聯合B站開啟「顏文字の補全計劃」,促進顏文字的大發展。
  • 顏文字是如何「入侵」地球的?
    看著這群外國人玩的不亦樂乎,你或許還不知道,他們早已把每年的7月17日定為了世界顏文字日。為什麼是這一天呢?因為在顏文字中,表達日曆的圖是這樣的:在這一天,整個社交媒體上都是「顏文字的狂歡」。然後在2009年,有一位網友將這本書用顏文字翻譯了過來。目前,這本書已經翻譯完成,售價200美元!再比如在娛樂界,水果姐在她一支音樂錄影帶中,將整首歌用Emoji演繹了一遍。2014年,美國發布的政府統計報告中,使用了顏文字;2015年,牛津詞典宣布,這個表示「笑哭」的顏文字,成為年度文字。
  • 今年年度顏文字是 ( ),你喜歡嗎?
    2015 年的年度表情是「認真臉」( ˙-˙ ),這個表情還比較常見。它的厲害之處是那種不露神色的感覺,可以表示喜怒哀樂多種情緒。介紹一下 Simeji——它 2011 年被百度收購。Simeji 在日本安卓市場中是下載量最多的輸入法應用之一。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Simeji 目前有 5 萬種顏文字。它的用戶以10 到 20多歲女性為主。
  • 用顏文字說話,解鎖聊天新模式
    用顏文字說話,解鎖聊天新模式 2016年05月11日 09:22作者:廣州分站編輯:廣州分站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際網路的普及加速了信息的傳遞
  • 日本顏文字那些事兒~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顏文字可能是從日本發源的,但實際上,顏文字是美國人發明的喲~最早的顏文字來源於ASCII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
  • 日本顏文字那些事兒~
    2020年最流行的顏文字是什麼你們造嗎~日本輸入法軟體simeji(しめじ)發布的2020顏文字大賞最終獲獎的顏文字是( ),讀作ぴえん。
  • 顏文字君
    顏文字君 生活工具 大小: 3.16M 版本: 1.0.2
  •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顏文字
    三代表情符號中清晰可見: 第一代表情符號以顏文字為 主,第二代表情符號是 QQ 表情「小黃臉」的興起,第三代 表 情 符 號 是 自 定 義 表 情 井 噴 式 發 展 階 段。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熟悉又陌生的顏文字吧。看看他是如何在網絡語言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呢?視覺轉向已遍及人們的日常生活。
  • 顏文字GIAO
    隨著社交網絡的一代代更新,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傳統的表情包,五月初的時候QQ還緊跟潮流,更新了一批表情包。除了這些emoji表情,還有各種各樣的顏文字以及動圖表情包,小編手機裡足足有2、3G,特別是顏文字,用了之後真的是變得又軟又萌。在聊天的時候,一秒讓你女漢子變成萌(meng)妹 (nan)子,但是這可不代表顏文字只有女生可以用。
  • 零售店如何利用微信等新移動網際網路營銷工具?
    但是在營銷中引入微信手段、自媒體工具,在零售企業當中還沒有得到廣泛運用,許多企業大多只是作為企業做營銷活動時的推廣手段,其更進一步的營銷價值沒有得到深度挖掘。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微信社會,零售企業必須要運用好微信、自媒體這些新的網際網路手段。特別對零售企業如何應對目前最緊迫、最嚴重的顧客流失問題,必須要運用網際網路的營銷手段、營銷工具。當前,零售店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顧客流失。
  • 微信暱稱如何添加顏文字
    自從微信支持顏文字之後,暱稱也支持顏文字了。而且越來越多特殊的顏文字出現,你也想改變一下嗎?這個可以有!顏文字有兩種添加方式,一種是通過輸入法添加。另一種是複製粘貼法。輸入法輸入的話,直接點擊修改暱稱。然後選擇顏文字庫,不同的輸入法顏文字庫不相同。
  • 如果古代就有顏文字,李白會怎麼寫《靜夜思》?
    也許還有人不知道這些小表情是什麼,接下來看點菌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上面出現的那些可可愛愛的小表情就是顏文字。它是一種表情符號,利用特定字符編排其組合次序,從而形成新型美術作品。例如:皿,弌 (弌:中文的漢字之一,音從「一」,現已淘汰的「壹」的異體字寫法)中文的漢字,被常當做顏文字符號使用;∈,⊙,∂,∨,∪,∑數學單位,被常當做顏文字符號使用;:;^ () 標點符號,被常當做顏文字符號使用;ヘ,つ,ひ,
  • 賣萌必備:輸入法怎麼添加顏文字和表情?
    現在的人們聊天,喜歡一言不合就發表情包鬥圖,不過有些喜歡賣萌的妹紙和「偽妹紙」們,更習慣用顏文字來賣萌賣乖。輸入法添加顏文字會比較方便,但是輸入法怎麼添加顏文字和表情呢?下面以QQ輸入法為例,我們來聊聊輸入法怎麼添加顏文字和表情。準備工具:QQ輸入法一個。
  • 評論砰砰砰 | 交流方式變化多,康康你out了嗎
    日前微博微信都更新了表情 不知你更pick哪一個 隨著網際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民 人們的交流早已不再局限於面對面 線上交流反而成為常態
  • 評論砰砰砰|交流方式變化多,康康你out了嗎
    日前微博微信都更新了表情 不知你更pick哪一個 隨著網際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民 人們的交流早已不再局限於面對面 線上交流反而成為常態
  • 顏文字≠ emoji|超形象顏文字使用大全 ( ՞ਊ ՞)=☞)՞ਊ ՞) ノ-_-)ノ ⌒┻┻
    所以我們看到的上面的留言,是當時主流的「片假名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半角片假名」。我們可以看到在結尾處有一個 (^_^) 的笑臉。當時若林泰志只是想用來做結尾時的署名,並不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感情。由於人們還沒有「用字符就能畫出表情」的概念,所以當時能聯想到這是「笑臉」的人還很少。後來有人在聊天室裡用顏文字做自己的暱稱,一些人看到了也模仿起來,顏文字便漸漸在網絡間流傳開來。
  • 表情、顏文字 搜狗輸入法iPhone版5月表白神技
    不少人選擇在這兩天表白,就是為了圖個好兆頭,沒有在520鼓起勇氣表白的,在521這天表白也還應景。不過表白需謹慎,因為「十動然拒」極有可能發生,就像「再美的文字讚美我對你的愛都是蒼白的」,師姐很感動但拒絕了……說起來小編都替他惋惜,既然知道文字蒼白,為什麼不用更豐富多彩的圖片、表情試一試呢?
  • 那些年,我們用過的顏文字君
    顏文字的歷史:世界上最早的顏文字誕生於1982年9月19日。史考 特·法爾曼首先在電子布告欄上使用 :-)和:- (作為表情符號,這也就是世界上最初的顏文字。在日本,就有一種使用日語假名來拼湊 人臉的遊戲,稱作「へのへのもへじ」。儘管其起源已難以確定,但是這個遊戲在江戶時代中後期已經廣為流傳。 按照上文中給定的顏文字的定義,這個日本的民俗遊戲可能也能算作一種古老的顏文字形式。大家看日本動漫的話這個東西其實還是很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