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在美國 疫苗不能解決的問題還有多少
從12月13日開始,美國將首批290萬劑新冠疫苗低溫運送到各州,預計在16日前全美636個接種點將獲得疫苗,17日至20日還將有581個接種點獲得疫苗,「優先保護」一線醫護人員和老弱人士等「脆弱群體」。這標誌著美國已正式啟動臨床試驗以外的首批新冠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對於深陷新冠肺炎疫情的美國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福音,但疫苗能否令美國迎來疫情「拐點」,疫苗如何公平分配,卻是巨大未知數,疫苗之外的真正挑戰在美國恐怕才剛剛開始。
疫苗恐難解美國疫情之急
在全美各地醫院重症監護室容量逼近飽和、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萬的背景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12月11日最終批准了輝瑞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這是第一款獲批在美國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被允許用於16歲及以上人群。儘管輝瑞疫苗取得的僅是「緊急使用」授權而非「完全批准」,但《今日美國報》等媒體仍將其稱為「歷史性事件」,認為美國疫情將迎來「拐點」。
據美國政府新冠肺炎疫情應對項目「曲速行動」負責人、陸軍上將古斯塔夫·帕納介紹,美國首輪疫苗接種行動從12月14日開始,疫苗總量將達290萬劑,根據各州人口情況分發,覆蓋全美1217個接種點。美國政府還有50萬劑疫苗儲備,以防出現任何問題。預計在三周之內,「曲速行動」計劃將輝瑞公司疫苗分發到全美所有醫療機構。輝瑞方面預計,到12月底,美國可獲得的疫苗將達到2500萬劑。
然而,這與現實所需仍相距甚遠。有研究表明,要實現事實上的群體免疫,至少要有70%的人口具有抗體,這意味著全美需要數億劑疫苗。帕納12日也坦言,儘管已經進行了幾個月的準備,但向多達3.3億名疫苗接受者分發和施用疫苗,仍是一個重大的後勤挑戰。這款疫苗的運輸要求十分複雜,必須在-70攝氏度下保存。
相比於運輸要求,更嚴峻的挑戰還在於疫苗如何分配。由於早期疫苗供應有限,大多數州獲得的數量能接種略低於1%的人口。雖然各州從聯邦政府獲得疫苗後可自行決定如何分配,但美國疾控中心11月30日已確定了新冠疫苗接種順序,共分4批:第一批為一線醫護人員和生活在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老人,總人數近3000萬;第二批為社會必要工作人員,包括警察、郵遞員、消防員、飲食業人員、教師、清潔工、食品加工業者等,以及65歲以上老人,總人數近1.4億;第三批為普通成年人,總人數約1億;第四批才是16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人數達數千萬。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14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有高風險因素的美國人有望在「(明年)3月底、4月初」接種疫苗。
雖然疫情重災區紐約州州長庫莫將啟動疫苗接種稱為「隧道盡頭的曙光」,但福奇和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都為美國這場萬眾期待的疫苗接種計劃潑了一盆冷水。福奇警告說,新冠疫苗不會立即對死亡率產生影響,現在就談美國疫情「拐點」恐怕為時尚早。雷德菲爾德也公開表示:「批准輝瑞疫苗不會對未來60天的(美國)疫情產生任何實質影響。」
根據麻薩諸塞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Reich Lab所作的4周預測,預計到12月26日,美國單日平均新冠死亡病例將在1643至1886例之間。這意味著美國因為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仍會持續走高。福奇14日強調,疫苗開始分發接種,並不代表美國民眾可以放鬆常規公共衛生措施。疫苗不能代替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聚會尤其是室內集會等公共防疫措施。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也警告說,如果公眾對疫情有鬆懈心態,疫情指標還可能繼續惡化。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6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714萬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30萬例達311068例。
僅有34%的護士願意接種疫苗
除疫苗運輸、分配難題外,疫苗的安全性也十分令人關注。
此次在美國獲批「緊急使用」的疫苗,由美國輝瑞公司與其德國合作夥伴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製。儘管輝瑞方面宣稱在前期臨床試驗中該疫苗的有效性達95%、在65歲以上成年人中的有效率為94%以上,但美國公眾對疫苗的安全性卻充滿疑慮。
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調查顯示,全美僅有34%的護士願意接種疫苗,理由是他們無法信任「迫於川普政府壓力趕製的疫苗」。另據美聯社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所作的民意調查,大約一半美國受訪民眾想要儘快接種疫苗,25%表示「不確定」,25%的美國人表示「不接種」,最大顧慮也是疫苗的安全性。
公眾對疫苗的擔憂,與此次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為疫苗開通「快車道」密切相關。有美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FDA之所以突然為輝瑞疫苗「亮綠燈」,是因為川普總統下了「最後通碟」,白宮辦公廳主任梅多斯11日向FDA局長哈恩下達了「今天必須批准緊急授權,否則就辭職」的明確指令。儘管哈恩堅稱批准疫苗上市「是基於大流行的緊迫性,並不是因為其他外部壓力」,但巧合的是,在哈恩籤發授權當天早些時候,川普總統在「推特」發文,諷刺FDA在處理疫苗時如同「龐大而緩慢的烏龜」,警告哈恩「現在就應拿出疫苗來」;當晚,輝瑞疫苗就拿到了FDA的「緊急批准」。
顯然,政治施壓因素也削弱了公眾對疫苗的信任。此外,近期美英多位志願者在接種輝瑞疫苗後出現面癱、過敏等副作用的案例,也加劇了公眾對這款疫苗安全性的疑慮。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川普總統強力施壓要求為疫苗放行,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也強烈建議川普總統和當選總統拜登應該緊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川普當地時間13日晚已明確表示:「我沒有計劃接種疫苗,但期待在適當的時候接種。」
蓋茨批川普「疫苗美國優先」太自私
儘管疫苗已到,但美國的疫情依然兇猛。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14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警告說,美國通往正常生活的道路將比人們預期的還要漫長,「美國還遠遠沒有走出困境」,未來4到6個月可能是大流行的最糟糕階段。蓋茨援引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一個模型數據指出,明年4月之前,美國可能新增超過20萬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蓋茨透露他本人願意公開接種新冠疫苗,以鼓勵更多人接種。他也批評川普總統在疫苗問題上的「美國優先」做法「是自私的」。蓋茨說,美國疫苗受益於外國科學家,是他們幫助美國研製出第一批疫苗,新冠疫苗分配應該「基於醫療需要,而不是基於財富」。
蓋茨認為,到2021年夏天,美國應該會「比現在更接近正常狀態」;但在2022年之前,完全恢復正常狀態是不可能的。
本報北京12月16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