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鐵蹄之下,同北宋一樣,遼國在一神人帶領下,建立西遼94年

2020-12-22 文史遺蹟

女真人的崛起,金國的建立,對於北宋來說,是一場災難,比遼國對宋朝的影響更加的大。金人北下,國土一分為二,偏安於臨安之地,可謂是恥辱

然而金國的建立,首當其中面對他的,乃是當時的大哥遼國,也是因為不滿遼朝的統治,女真部落才奮起反抗的

對遼朝多次作戰中,都是以少勝多,當然,這與遼國國內內亂,人心不復有關,很多將領作戰過程中,直接轉投了金朝

在很多人看來,金朝也是滅了遼國才轉而攻宋的,之前宋、金兩國乃是結盟。然而此時遼國,並不算全滅,遼國站出來了一個人

耶律大石,遼太祖的八世孫,既善騎射,又通文墨,是遼朝歷史上罕見的契丹族出身的進士,堪稱文武雙全

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金軍對遼國的攻勢凌厲。遼天祚帝嚇破了膽,命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王耶律淳留守南京,他自己逃亡夾山,還與外界斷絕了消息

群龍無首,他們便擁立耶律淳,建立北遼,耶律大石也參與了這場冊立,被任命為西南路都統

歲末,南京失守,北遼難以為繼。耶律大石當機立斷,認為西北還有遼國相當大的勢力,冒著被誅殺的危險,毅然率領部下轉投天祚帝,膽略非凡

天祚帝果真向他問責:「我在,你怎敢立耶律淳?」,耶律大石無懼:「陛下以全國之勢,不能拒敵。即便立十個耶律淳,都是太祖子孫,豈不勝於向他人乞命嗎?」

天祚帝語塞,也是當時的境況,天祚帝需要耶律大石這樣勇猛的人賣命,所以赦免了他,仍讓他擔任都統

保大三年四月,在和金軍的激戰中,耶律大石戰敗被俘。金軍迫使他帶路襲擊天祚帝的大營,九月,在隨軍攻天祚帝時,伺機又率部投天祚帝

保大四年,天祚帝又得到陰山室韋謨葛失的部隊,覺得上天都在幫他,一改之前逃跑的狀態,竟執意出兵,收復燕雲

耶律大石自然是堅決反對這一舉動,覺得原先全師不思備戰,國事至此,反而決戰,並不是上策,應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

然而天祚帝卻是一意孤行,耶律大石認為天祚帝不具備恢復大業的能力,便不打算再跟著他。率鐵騎二百連夜離開夾山大營北上,自立為王

三天過黑水,白達達詳穩床古兒獻馬四百匹、駱駝二十頭。耶律大石率兵繼續向西北而去,到達可敦城

可敦城是遼朝西北路招討司的駐地,金軍攻遼,南下西進,所向披靡。所以遼朝西北,也就是可敦城的兵力並未受損

耶律大石到達之後,立刻召集了七州長官和十八部首領開會,在會上,大石發表了重要的演說:

「我祖宗艱難創業,歷世九主,歷年二百。金以臣屬,逼我國家,殘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塵於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義而西,欲借力諸蕃,翦我仇敵,復我疆宇。惟爾眾亦有軫我國家,憂我社稷,思救君父,濟生民於難者乎?「

一番話,悲壯激昂,憂國憂民,很好地調動了眾人的情緒。在其感召下,很快就聚集其精兵萬餘,戰馬萬匹

耶律大石便在此立國,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此地畜產豐富,遠離金朝,他按照自己的養兵待時而動的策略,並未主動出擊金朝

而是爭取西夏、南宋等鄰國及部族,孤立金朝。1128年時,耶律大石已集結兵馬達數十萬,次年便奪回了金朝北方二營

一直不曾放在眼裡的金朝,這才注重起來,向各部族徵兵進討大石,只是各部族不從,徵討才半途而廢

此時耶律大石也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決心向外發展。不過她是很有戰略頭腦的,雖然想要光復故國,但此時並不是和金朝硬碰硬的好時機

此時的金朝,正處於實力的上升期,而中亞高昌回紇王朝和黑汗王朝已是衰落期,在那裡才有發展的餘地

於是耶律大石決定繼續向西開拓,整軍西徵。然耶律大石一直秉承養兵待時而動的策略,並未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借道回紇進攻黑汗遭到抵制後,便折向也迷裡,在那裡建立根據地,招撫周邊部族,控制了東起土拉河、西至額敏河的廣大地區

1132年,耶律大石在也迷裡正式稱帝,至此,西遼正式立國

之後,耶律大石不斷收服周邊各國各部落,所過之處,敵者勝之,降者安之,兵行萬裡,歸者數國

耶律大石也沒有忘記他光復故國的心願,時機成熟之後,於1134年三月,派七萬騎東攻金朝。然大漠阻隔,戰線過長,無功而返

其後一二年間,西遼還再次發起對金朝的突襲,金朝派粘罕徵討,被埋伏在沙漠裡的西遼軍輪番進攻,最終糧草斷絕,人馬凍死

兩次攻金,雖未取得戰果,但氣勢上已經壓住了金朝。只是既然攻不下金朝,耶律大石便將目光繼續放在了西邊

西遼疆域最遼闊時,東至土兀剌河上遊;東北至謙河上遊;西北過達林庫爾湖,西至花剌子模海等地。其領土之廣,不亞於遼朝最鼎盛的時期

只是這一生 ,耶律大石並沒有實現收復故國的宏願,其後世子孫也沒有。反而因蒙古的崛起而沒落,西遼國土最後盡入蒙古勢力範圍

然耶律大石從脫離天祚帝到建立西遼,長達八年的時間,跋涉沙漠,艱難備嘗,最終完成了戰略性的大轉移,光這種氣魄和膽量便無人能及

也是因為他,遼朝故土雖已不再,但遼朝皇室的血脈得以延續,西遼建國94年,使遼朝的歷史延續到三百零二年,可謂是一個神人

#拍一拍宋朝#

相關焦點

  • 遼朝的復國史——梳理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的歷史脈絡
    公元1125年,金國滅遼之後,遼朝並沒有完全滅亡。之後,遼國皇族相繼建立了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五個政權,國祚一直延續到了元朝第三位皇帝元武宗(公元1307年—1311年在位)年間。蒙古人與契丹人系出同源,皆為東胡鮮卑的一個分支,二者最初以大興安嶺為界,東為契丹,西為蒙古,遼朝時期,蒙古在契丹人的統治之下。遼朝末年,女真人崛起,女真人是我國東北靺鞨的一支,在唐朝時期曾建立渤海國。
  • 北宋末年,抗金英雄馬擴為何被遺忘?
    一、海風吹來的消息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大太監童貫出使遼國,由於其太監的身份,遭到嘲笑與冷落,童貫當時在北宋可以說是風雲人物
  • 復國無望,大將率士兵兩百離開,一路攻城拔寨,建立強大帝國
    在1115年遼國的科舉考試中,耶律大石中了進士,並被封為翰林。當時,遼國的皇族之間爭權奪勢,國內矛盾重重。金國便利用這一時機,於1122年出兵,攻打遼國。遼兵無力抵抗,天祚帝外逃。耶律大石與朝中大臣立耶律淳為帝,以保衛京師。然而,耶律淳登基不到百日,便因病亡故,耶律大石又將耶律淳之母蕭德妃立為太后。
  • 宋徽宗提拔的神箭手,遼國太師是他鐵粉,棄守黃河把金兵引到東京
    1.河東有神箭,巡檢叫何灌北宋時代,也有位跟李廣一樣,力氣很大能將箭矢射入石頭的神箭手。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人一連幾箭都射入山巖之中,射技精湛讓飛將軍都相形失色,這個人便是北宋將軍何灌。之後,何灌擔任府州(陝西省府谷縣府谷鎮)、火山軍(現山西河曲縣)巡檢使,負責守御北宋西北邊境。當時,遼國經常有人越過邊界來打水,何灌聽聞此事,親自向遼國人說明情況,並再次明確邊境線劃分。生活在兩國邊境的遼國人,非常生氣,小股部落兵開始入侵宋境。因為澶淵之盟的關係,宋遼兩國百餘年沒有大規模戰事出現,偶有小規模邊界衝突。
  • 折家將與西夏同出党項族,為何成了北宋邊境的忠誠守夜人?
    但北宋並沒有完全罷黜所有的武將,依然有一批武將家族活躍於世,這些家族被稱作「將家」,比如大家熟知的「楊家將」,其實在宋代比「楊家將」影響更大的是「折家將」。折家,世居府州城,在北宋抗擊遼國和西夏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民間戲劇小說中的「佘太君」,其實就來自府州折家。「佘太君」為什麼會是「折家」人呢?這個「佘」與「折」有什麼關係呢?
  • 聯金滅遼,北宋亡。連蒙滅金,南宋亡。宋你是怎麼想的?
    北宋地圖北宋聯合金國滅遼當時的遼國其實和大宋的關係還不錯,建立了百年的和平。於是把注意力轉移到了西夏,大宋建國以來,跟契丹遼國的恩怨一直也是很多,太宗兩次北伐,目的就是為了那個一直圍繞在漢人心頭上的燕雲十六州,丟失200年的燕雲十六州,讓宋朝的皇帝們成了一個夢想,可惜實力不允許啊。而燕雲十六州對於宋朝的意義還是很大 的,哪裡直接影響了,宋朝軍隊對於戰馬的獲得和飼養。而因為沒有牧場放馬,北宋可是想了不少的辦法,最著名的就是「保馬法」。
  • 從北宋到南宋,中間還有一個朝代,國號是項羽取得
    北宋靖康二年(西曆1127年),金滅北宋。很多人印象裡是這樣的:北宋滅亡後不久,宋朝的殘餘勢力支持康王趙構重建宋朝,南宋時期開始。但實際上,在北宋和南宋之間還有著一個政權:偽楚。偽楚政權從建立到滅亡只有一個多月左右。而這個政權出現的背後,有著很多耐人尋味的原因。
  • 如何評價北宋聯金滅遼?戰略正確,可惜犯下致命錯誤!
    其實,這種責難大多都是建立在上帝視角和事後諸葛亮的基礎上,即在明確知道北宋的滅亡的歷史進程下,對徽宗君臣進行苛責,這樣既不客觀,也不公平。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遼國到底值不值得幫。(詳情請參閱前文)遼國直到天祚帝繼位,國力日漸衰弱之後,才終於老老實實,不再挑起事端,所以,宋遼雙方真正和平的日子僅有數十年。可見,遼國並非友善的鄰居,而是一個劣跡斑斑的惡鄰,並不值得援助!
  • 蕭太后身為女流,為何讓遼國達到鼎盛?因為她有三張王牌
    蘇泰後本人有很強的政治能力,同時她手上有三張讓北宋頭疼的「招牌」!第一張王牌是韓德張!韓德張是漢人,但從他爺爺那裡已經發揮了契丹的效力。979年,韓德在保衛柳州的同時,宋太宗率領北伐,他先堅守城堡,然後出城,與志願軍一起追擊宋軍,取得了高良河戰爭的勝利。廖慶宗去世前,韓德成為了高明大臣。
  • 古代之中的遼國和金國,現在是什麼地方?說出來別不信
    那麼古時候的遼國和金國在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先說說遼國,遼國是契丹族創立的封建王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同時遼國也是除了清朝以外立國時間最長的一個異族政權。
  • 319年的宋朝,經歷金代遼,元代金,為何最終無法躲過滅國之禍
    北宋之時,遼國作為宋朝最大的敵人,且佔據了原本屬於中原政權的燕雲十六州。宋太祖趙匡胤雖然也想要奪回燕雲之地,但是礙於政權才建立不久,中原還沒有完全平定,所以只能致力於內政,面對遼國等外部威脅,長期時間都是採取守勢。
  • 《遼史》記載了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兼及西遼歷史
    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1124年~1218年)。《遼史》記載的是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西遼歷史過於簡略,不算入)。遼朝是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
  • 《清平樂》後65年,北宋發生了什麼
    一闋《清平樂》曲終之際,餘音嫋嫋的卻是王朝謝幕的前奏。  -------------------------------  電視劇《清平樂》塑造了一個仰懼天變、俯畏人言,治國如執秤的宋仁宗形象。事實上,仁宗一朝固然是北宋歷史上難得的太平時期,卻又是政治經濟軍事各種矛盾潛滋暗長、社會危機已現的時期,也是在內外壓力交加之下、對前期祖宗家法進行系統變法的改革窗口已開的時期。
  • 靖康之變北宋滅亡,那個詩詞爛漫的朝代,消散在歷史之中
    起因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在蔡京的建議下,宋徽宗決定與虎謀皮和金人聯手一同攻打逐漸日落西山的遼國,兩國約定待大業完成之後,把原納遼的歲貢「轉名過戶」給金,而宋則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雲十六州。計劃是完美的,但時局是多變的,遼國雖然打不過兵強馬壯的金軍,可是對付只知紙上談兵腐朽不堪的北宋卻是綽綽有餘,北宋兩次興師動眾的伐遼都慘敗而歸,相當於這場大戰它是一點沒有幫上,一片土地也沒佔領,還莫名其妙損耗了兵力。
  • 遼國蕭太后有何魅力?毒殺了情夫的妻子,情夫還忠心為她打天下?
    而歷史上的蕭太后,也和劇中的蕭太后一樣,曾為權而毒殺了情夫韓德讓妻子,而結果是,情夫依然心甘情願為了毒殺他妻子的女人打天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從今往後,當代遼國幼主,也是你兒子了。」由於當時韓德讓早已經與另一個女人成婚,所以為了徹底佔據韓德讓,蕭綽便派人秘密毒殺了韓德讓的妻子。之後,蕭太后任命韓德讓為負責京師宿衛的總領禁軍。而韓德讓也可自由出入宮廷,與蕭綽情同夫妻。兩人出則同車,入則共帳,就連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都不避忌。遼聖宗耶律隆緒也在蕭太后的指示下,把韓德讓視作自己的父親來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