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的復國史——梳理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的歷史脈絡

2020-12-12 心向青史

公元1125年,金國滅遼之後,遼朝並沒有完全滅亡。

之後,遼國皇族相繼建立了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五個政權,國祚一直延續到了元朝第三位皇帝元武宗(公元1307年—1311年在位)年間。

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遼朝之後皇族耶律氏顛沛流離的復國史。

1、北遼(公元1122年3月~1123年11月)

公元907年,大唐王朝滅了之後,帝國一分為二,南為宋,北為遼,遼朝的建立尚在宋朝之前44年。

遼朝鼎盛時期,東起庫頁島,西至阿爾泰山,《遼史》稱其「幅員萬裡」。

蒙古人與契丹人系出同源,皆為東胡鮮卑的一個分支,二者最初以大興安嶺為界,東為契丹,西為蒙古,遼朝時期,蒙古在契丹人的統治之下。

遼朝末年,女真人崛起,女真人是我國東北靺鞨的一支,在唐朝時期曾建立渤海國。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同時在今黑龍江哈爾濱稱帝,國號大金,完顏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金國用了十年的時間滅遼,公元1125年,遼朝在完顏阿骨打的弟弟金太宗的打擊下滅亡。

北遼的建立,其實在遼朝滅亡之前,公元1122年,遼朝最後一個皇帝遼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夾山,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等人擁立為帝,這便是北遼。

次年,公元1123年,金兵攻破居庸關,北遼危在旦夕,於是耶律大石重新投奔遼天祚帝。

北遼僅僅存在了19個月,1123年11月即被金國所滅。

公元1124年,遼天祚帝不聽耶律大石的勸告,執意與金兵決戰,耶律大石認為這是以卵擊石,便率兩百騎兵離開了遼天祚帝,遠走西域。

公元1125年,遼天祚帝被金兵俘虜,遼朝亡,享國209年。

2、西遼(公元1124年~1218年)

公元1124年,耶律大石離開天祚帝遠走西域之時,自立為王,這便是西遼的建立。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正式稱帝,是為遼德宗,尊號天佑皇帝。

西遼政權,完全繼承了遼朝的政治體制,同樣是農牧二元政權,皇帝有年號、廟號,是一個標準的中國王朝。

西遼、塞爾柱帝國、古爾王國、花剌子模四國爭霸的局面西遼進入西域之時,正是突厥人的塞爾柱帝國如日中天之時,塞爾柱帝國的版圖從中亞一直延伸到小亞細亞,西遼要想在中亞立足,與塞爾柱帝國的爭鬥不可避免。

耶律大石稱帝之後用了十年的時間,先後徵服了高昌回鶻王國、東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國,以及康裡部,成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

西遼與塞爾柱帝國

公元1141年,西遼與塞爾柱帝國大戰於中亞撒馬爾罕北部的卡特萬草原,史稱卡特萬之戰。

這一戰,耶律大石擊敗了塞爾柱人的十萬大軍,《遼史》中記載塞爾柱人伏屍數十裡。以此戰為標誌,耶律大石的西遼成為中亞霸主,塞爾柱帝國自此分崩離析。

但西遼之志仍在恢復故土,對西亞和花剌子模內部並沒有過多的幹預,於是花剌子模在塞爾柱帝國分崩離析之後崛起於中亞,加上位於今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古爾王朝,此時的中亞是西遼、花剌子模、古爾王朝三足鼎立。

中亞的三足鼎立

應當說,花剌子模的崛起抓住了歷史的機遇,同時藉助了宗主國西遼的幫助。

花剌子模和西遼聯手擊敗古爾王朝公元1204年,花剌子模成功說服西遼和自己站在了一起,兩國聯手擊敗了古爾王朝。

戰敗的古爾王朝最終選擇了併入花剌子模,古爾王朝之所以會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古爾王朝和花剌子模均為伊斯蘭教國家,而西遼的國教是佛教,明白了這一點,古爾王朝的選擇便容易理解了。

吞併了古爾王朝的花剌子模實力大增,中亞成為西遼和花剌子模雙雄對峙的局面。

花剌子模擊敗西遼,稱霸中亞最終的勝利者是花剌子模,公元1210年,西遼和花剌子模大戰於怛羅斯,西遼戰敗,花剌子模成為中亞的霸主。

西遼的戰敗,其實與宗教仍然脫不了干係,西遼的頂層是佛教,而中亞則是伊斯蘭教世界,西遼在中亞的根基遠不如花剌子模。

怛羅斯之戰後,西遼衰落,花剌子模走向鼎盛,同時開始挑戰東方剛剛統一蒙古草原(1206年)的成吉思汗,直接導致了蒙古人的西徵。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徵,同年,哲別滅西遼,大蒙古國與花剌子模直接接壤,五年後,花剌子模被蒙古人摧毀。

3、東遼(公元1213-1269年)和後遼(公元1216年-1219年)

遼朝被金國滅了之後,除了耶律大石率軍向西外,契丹皇族耶律留哥後來在蒙古攻金之時反金自立,這一年是公元1213年,史稱東遼。

東遼

東遼建立後,長期受蒙古人影響。

三年後,耶律留哥的弟弟耶律廝不勸留哥稱帝,耶律留哥不聽,堅持接受成吉思汗節制,於是耶律廝不自立為帝,這一年是公元1216年,史稱後遼。

又三年,公元1219年,耶律留哥與蒙古聯軍擊敗後遼,後遼亡。

東遼的國君都稱遼王,並沒有稱帝,名義上隸屬於大蒙古國,耶律留哥死後,東遼徹底成了蒙古人的附庸。

公元1269年,忽必烈撤藩,東遼徹底滅亡。

4、後西遼(1222~1309年)

公元1218年,耶律大石的西遼被蒙古人滅了之後,契丹皇族繼續向西逃散。

至公元1222年,契丹貴族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遼臣民逃亡到波斯起兒曼(今伊朗克爾曼省)地區建立了政權,史稱「起兒曼王朝」,我國史書上稱之為「後西遼」。

後西遼,是契丹人所建,但卻是一個伊斯蘭政權,其建立者八剌黑本是西遼將領,在與花剌子模的戰爭中戰敗被俘,之後受花剌子模人賞識,輔佐花剌子模末代蘇丹扎蘭丁。

八剌黑雖然受花剌子模人賞識,但卻一直想擺脫花剌子模控制,當蒙古人進入中亞後,八剌黑開始向蒙古人稱臣。

之後,後西遼雖然擺脫了花剌子模,但面對更為強大的蒙古人,更無法保持獨立。於是,後西遼的所有國君都需要蒙古人的冊封,並被授予庫魯汗稱號,猶如朝鮮之於中國。

起兒曼(今克爾曼)的位置

公元1306年,後西遼被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爾汗國兼併。

公元1309年,西遼徹底滅亡。

總結,在遼朝滅亡之後的各個復國政權中,真正獨立存在的其實只有西遼,西遼立國近百年,一度曾是中亞地區的霸主,而其它的遼國政權幾乎都是蒙古人的附庸。

蒙古人與契丹系出同源,並在遼朝建立時隸屬於契丹,而最終終結契丹人的又是蒙古人。

同樣,蒙古人滅了女真人的金國,但最終終結蒙古的卻是後金,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相關焦點

  • 《遼史》記載了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兼及西遼歷史
    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1124年~1218年)。《遼史》記載的是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西遼歷史過於簡略,不算入)。遼朝是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
  • 天祚帝讓完顏阿骨打跳舞被拒絕,說此人要謀反,13年後遼果然被金國...
    八月,被帶到金國,皇位被削去,不久後就病死了。 之後金國與宋聯手夾攻遼朝,還約定誰先打下來的地方就歸誰,於是經過裡面的徵戰,遼在宋金的進攻下搖搖欲墜,最終在1125年耶律延禧死後徹底滅亡。
  • 金人鐵蹄之下,同北宋一樣,遼國在一神人帶領下,建立西遼94年
    遼天祚帝嚇破了膽,命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王耶律淳留守南京,他自己逃亡夾山,還與外界斷絕了消息群龍無首,他們便擁立耶律淳,建立北遼,耶律大石也參與了這場冊立,被任命為西南路都統歲末,南京失守,北遼難以為繼。
  • 夢落繁華遼上京|一千年前的赤峰究竟發生過什麼?
    你知道遼王朝鼎盛繁榮時什麼樣嗎?下面這段視頻將帶你穿越千年走進契丹遼的盛世繁華契丹,是我國北方一個以遊牧為主的少數民族,曾在歷史上建立了強大的遼王朝,在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契丹族發源於赤峰境內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從公元4世紀始興至13世紀初西遼滅亡,存在近千年。
  • 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自代北至河曲逾陰山,盡有其地。遂改武州為歸化州,媯州為可汗州,置西南面招討司」。《遼史·百官志》載「西南面都招討司,太祖神冊元年置。亦曰西南路招討司」。學界多據以上二則史料,認為西南路招討司設置於神冊元年。事實上,西南路招討司應設置於會同元年(938)。就其軍事防控對象而言,也應分階段討論,不能籠統概之。
  • 淺談遼宋瓷的分辨及斷代
    今天,筆者不揣淺薄,擬以法國吉美博物館遼 「竹節頸雙鳳首流剔刻寫意牡丹仿皮革執青瓷壺」,被誤斷代為宋耀州窯青瓷的事例,談談遼宋瓷的分辨及斷代要領,以扭轉中國乃至世界陶瓷研究專家們對遼代官窯瓷的矇昧無知及偏見,還遼代官窯瓷在中國陶瓷史以應有的地位,使遼代官窯瓷這朵陶瓷藝術奇葩重放異彩,造福人類。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耶律乙辛只是「催化劑」,遼衰亡是必然
    導語說起遼朝相信有很多人都對它不陌生,遼朝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人建立的朝代,其名氣也是非常的大。遼朝的首創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建立遼朝之後,就定都上京。而遼朝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擁有驍勇善戰的名聲,還是中國古代的北宋朝代的一大敵人。
  • 聯金滅遼、聯蒙滅金、聯虜平寇,為何宋明兩代歷史輪迴了三次?
    歷史兜兜轉轉數百年,為何北宋、南宋、南明三個歷史時期都會重蹈覆轍,接連引狼入室?其背後,是偶然性的決策失誤,還是相同的歷史動因和相似氛圍導致?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三段歷史的基本史實,探尋一下其可能的相似點。
  • 遼朝最傑出的太后,鐵腕女政治家蕭燕燕,將遼朝國力推向了鼎盛
    蕭燕燕於公元953年6月18號出生在遼朝的南京析津府(屬於今天的北京市),也叫蕭綽,她的父親是遼朝的後族重臣蕭思溫,其母為遼太宗的長女遼穆宗的姐姐耶律呂不穀,蕭燕燕在小時候就非常的聰明能幹,做事雷厲風行,對於任何事她都要堅決的完成好,她的父親蕭思溫看到蕭燕燕的行為舉動不同於她的其他姐妹,其常常用讚嘆的眼神看著蕭燕燕說
  • 是誰阻斷了遼朝的南進之路?
    如同其他在北方草原上強勢崛起的異族王朝一樣,遼朝並非沒有進軍中原的渴望、企圖和實際行動,然而,兩次主動的嘗試全都以失敗告終,難進之路被阻斷,最終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向西向北發展。契丹人的第一次嘗試是在王朝的創建者阿保機時代進行的。
  • 女真人在遼朝管控下,悄然崛起……
    (澶淵之盟形勢)1004年,(北)宋、遼澶淵之盟後,中國各鼎立政權及其子民都進入了休養生息的時期,遼朝得以有較為充足的精力去研究和探討對女真等部族的治理辦法。具體說來,「系籍女真」也稱「系遼女真」或「系案女真」,也就是所謂「熟女真」,指的是納入遼朝人口正規統計、相對正常進行課稅課捐的女真族群,這部分人口原先居住在渤海國境內(大約在今天朝鮮鹹鏡北道、鹹鏡南道一帶和圖們江、鴨綠江兩岸),渤海國被遼朝滅亡後,他們直接與契丹人和高麗人為鄰,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發展均長期受較其先進的其他民族影響,遠遠超過生活在東北北部的其他女真人。
  • 遼朝的南進為何淺嘗輒止?
    契丹人創建的遼朝,與緊隨其後的金朝、蒙元截然不同——後兩朝堅定不移、持續不斷的南進,意圖攻滅宋朝,一統天下;遼朝的南進則是淺嘗輒止,完全沒有將其作為既定的國策,而是希望與宋朝維持相對的和平態勢。兩個典型的例證足以說明遼朝沒有足夠的企圖心:第一,遼朝創立之初,阿保機在擁有武力上的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並沒有將北漢攻滅,而是選擇將其保留下來並給予必要的援助,作為與中原王朝之間的戰略緩衝區。
  • 遼滅亡後,百萬契丹人去了哪?如果你是這些姓,或許是契丹人後代
    提到我國古代最厲害的遊牧民族,一般人都會想到突厥、契丹、蒙古以及滿族(原為女真,後被皇太極改為滿族這幾個部族。 自從安史之亂唐朝走下坡路之後,契丹就一直想要脫離唐朝的統治。到了唐懿宗時期,唐朝深受藩鎮之害已經無力管轄遊牧民族,契丹就從唐朝脫離了出去,之後耶律阿保機成立契丹國,耶律阿保機死後他的兒子將契丹國改為了遼朝。
  • 遼世宗兀欲:遼朝轉型的關鍵者,遇刺無關漢化,只因宗室熱衷謀反
    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跟著猴格來重新認識一下歷史上的路人甲皇帝之一,遼世宗耶律兀欲吧!即便是痴情種遼世宗,身邊也有表姑蕭撒葛只(述律平弟弟阿古只之女),但世宗偏偏冊立大齡女甄氏為後,「咣咣咣」的打臉後族,不但抑制了後族勢力,還兼顧到愛情,可謂兩全其美。
  • 西遼野蠻公主耶律普速完創下了哪些歷史記錄?
    作者:陳二虎一、西遼公主攝政契丹皇族耶律大石西行建立西遼,去世後其子耶律夷列繼位,是為西遼仁宗,當了十三年皇帝,正是大有作為的青壯年卻去世了,由於他的兒子年幼,臨終前寫下遺詔,將西遼軍國大事託付給自己的妹妹,也就是耶律大石的女兒耶律普速完攝政,全權處理。
  • 長著一雙狼眼的遼太后,真亂!
    說,遼朝霸道太后蕭燕燕,與老公遼景宗耶律賢的次子,親生的,是秦晉國王耶律隆慶。 蕭燕燕的次女,名叫耶律長壽女,《續資治通鑑長編》記為「長壽奴」。初封吳國公主,後改封魏國長公主。 耶律長壽女下嫁遼朝大將蕭排押,生女蕭氏。
  • 淺析三個少數民族政權——遼、金、元科舉制度的創新與發展
    科舉制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人才選拔制度,它始於隋朝,終於清末,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它對於國家機器人才的輸入和行政系統的有效運轉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社會上也促進了尊儒尚學的良好風氣之形成。
  • 「名人百科」雄霸草原的一代天驕——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歷史功過】遼王朝的開國大帝耶律阿保機胸懷韜略、膽識過人,一生戎馬倥傯,開疆拓土,立體制,制文字,建皇都,定刑律,勵精圖治,奠定了遼王朝200餘載的基業,盡顯一代天驕之雄風。但他在政治、法律、經濟等制度上採用蕃漢分治的做法,給遼朝國內的契丹和漢族人民的生存、發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種能夠共同接受的統治形式,體現出足夠的政治頭腦,不但有效縮短了契丹境內社會演進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這一磨合過程中帶有血和火的陣痛感。 當然,耶律阿保機和遼朝的勃興除了契丹社會內部和他個人的因素,與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區的歷史大環境也是密切有關的。
  • 319年的宋朝,經歷金代遼,元代金,為何最終無法躲過滅國之禍
    北宋與遼在國書中甘願互稱南北朝,而南宋更是向金稱臣稱侄,哪有一點天朝大國的風範。但是一直委曲求全的宋朝還是將國祚延續了足足319年,更甚大唐。宋朝雖然不能盡復國土,依然是頑強的挨過了金代遼,元代金這兩次「上國」的權力交替,可為何還是無法躲過滅國之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