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2020-12-21 澎湃新聞

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2020-12-16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程嘉靜 中國社會科學網

西南路招討司是遼朝創設的重要軍政機構,也稱作「西南面招討司」「西南面都招討司」。《遼史·太祖紀》載,神冊元年(916)「秋七月壬申,親徵突厥、吐渾、党項、小蕃、沙陀諸部,皆平之。俘其酋長及其戶萬五千六百……十一月,攻蔚、新、武、媯、儒五州,斬首萬四千七百餘級。自代北至河曲逾陰山,盡有其地。遂改武州為歸化州,媯州為可汗州,置西南面招討司」。《遼史·百官志》載「西南面都招討司,太祖神冊元年置。亦曰西南路招討司」。學界多據以上二則史料,認為西南路招討司設置於神冊元年。事實上,西南路招討司應設置於會同元年(938)。就其軍事防控對象而言,也應分階段討論,不能籠統概之。

設置時間辨

遼朝設置西南路招討司,不能忽略其重要的歷史背景。《遼史·地理志五》記載:「太祖平党項,遂破天德,盡掠吏民以東。後置招討司,漸成井邑,乃以國族為天德軍節度使。」此係指神冊五年遼朝兩次攻打後唐天德軍(治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西岸、烏拉山北部),十月攻佔其城,擒後唐天德節度使宋瑤,俘獲其家屬,徙其民於陰山以南,之後「置招討司」之事。遼朝在陰山以南之地統治根基相對穩固後,設置西南路招討司才被提上日程。

關於《遼史·太祖紀》提及的遼太祖在神冊元年改武州為歸化州之事,《遼史·地理志》如是記:「歸化州,雄武軍,上,刺史。本漢下洛縣。元魏改文德縣。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後唐太祖復武州,明宗又為毅州,潞王仍為武州。晉高祖割獻於遼,改今名。」其追述了後唐太祖、明宗、潞王時武州分別稱為武州、毅州、武州,直到晉高祖石敬瑭割獻燕雲十六州於遼,遼改武州為歸化州,並未提及遼太祖時武州改為歸化州之事。938年,因燕雲十六州歸遼,遼朝改年號為「會同」,正式升幽州為南京,而改南京為東京。因而遼朝改新州為奉聖州、武州為歸化州是在情理之中。

武州如果在神冊元年就在遼朝的控制之下,何以又會屬於後唐政權?石敬瑭又怎會獻上武州?因此,武州應是會同元年之後才被改稱歸化州,之前一直屬於五代各政權,媯州改為可汗州與之相同。在此背景之下,遼朝設置了西南路招討司,暗合了二州改稱之後設置西南路招討司的事實。

雖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置部族中有部分隸屬西南路招討司,但這並不意味著其設置於太祖時期。例如,突呂不室韋部與涅剌拏古部,均為太祖時所設,節度使屬東北路統軍司,有學者認為東北路統軍司是遼朝在東北地區設置的重要軍事機構,其前身是東北路詳穩司,成立時間大致在鹹雍七年(1071)至大康三年(1077)之間,則不能以某部族的設立時間來斷定所屬軍司的設置時間。遼太宗天顯十年(935)秋七月丙申,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其主所討,遣趙瑩因向西南路招討盧不姑求救。可見,935年已經設置西南路招討使,這也是現有史料中關於西南路招討使最早的記載。三年後,燕雲十六州歸遼朝,遼朝全面改革官制,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好地管理西京地區從而設置了西南路招討司。因而僅依據《遼史·太祖紀》和《遼史·百官志》就判斷西南路招討司設置於神冊元年,實際上是對史料的誤判。其設置時間應以會同元年為是。

軍事防控對象的演變

西南路招討司下轄豐州天德軍、雲內州開遠軍、寧邊州鎮西軍、東勝州武興軍和金肅州河清軍。作為遼朝西南重要的軍政建制,西南路招討司起到了震懾絲綢之路上諸小國的作用,對遼朝的河西經略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它和西北路招討司協同作戰、相互配合,共同維護著遼朝的北疆防線。西南路招討司的軍事防控對象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周邊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西南路招討司初設之時,目的是防範陰山南北以及幽雲地區的西南諸部及五代諸政權,此可追溯到遼太祖時期。遼太祖建立政權伊始,陰山及幽雲地區就是西南防禦的重要區域,神冊元年,遼朝雖然出兵攻陷了代北河曲及陰山地區,但是在此地的統治並不穩固。直至神冊五年擒宋瑤,徙民陰山南,陰山之地才基本得以控制,進而成為遼朝重要的管轄區域。遼太祖時期設置的二十部族中,乙室部作為防守西南邊境的部族,鎮守於鴛鴦濼,而鴛鴦濼在今天的河北省張北縣西北境,很明顯其所防禦的主要是幽雲地區。其他諸如涅剌部、迭剌迭達部、品達魯虢部、烏古涅剌部等均是由不同部族組成,他們大多鎮守在遼朝的黑山,今天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南側,則遼太祖時期從陰山經今張北以北多倫一直到大興安嶺南側即是其主要的防控區域。遼太宗繼承了遼太祖的遺產並將燕雲十六州收入囊中,因而乘勢正式設立西南路招討司,此時的西夏還不足以對其構成威脅,其防控對象和遼太祖時期是一致的。

隨著遼朝版圖逐漸擴大以及北宋、西夏的建立,西南路招討司的軍事防控對象也相應發生變化。《遼史·百官志》「北面邊防官」條載「西京諸司,控制西夏」。西南路招討司屬於西京諸司之一,控制西夏是其重要任務,這應是西夏建立之後的事情。北宋政權於960年代後周而立,西南路招討司的防控對象從五代政權轉變為北宋政權。

這種變化從遼聖宗析分的三十四部族中可見一斑。這些部族中除涅剌越兀部、斡突盌烏古部等分別保留或重置了部分鎮戍黑山北部的室韋、烏古民戶之外,西南路招討司下轄諸多唐古戶,諸如梅古悉部、頡的部、匿訖唐古部、鶴剌唐古部等,其為党項民,反映了遼朝因俗而治的一種治國方略,同時也說明遼夏間的軍事較量,不排除西夏境內的部分党項人歸化遼朝,得以析分為遼朝內部族的可能。遼興宗朝,由於李元昊稱帝及興平公主去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生,導致遼夏關係一度緊張,遼興宗於重熙十三年(1044)和十八年兩次親徵西夏,西南路招討司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後一次對西夏的功伐戰爭,西南路招討司和西北路招討司聯合作戰,重創西夏。

北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986年),宋太宗應雄州知州賀令圖等奏請決定發起攻遼之戰,以收復燕雲故地,即所謂的「雍熙北伐」。遼朝派西南面招討使韓德威等協同作戰,牽制了深入蔚州、平州之宋軍,保障了遼朝燕雲地區的安全,後被加封為統軍使。北宋人餘靖在宋仁宗慶曆三年至五年(遼興宗重熙十二年至十四年,1043—1045)出使遼朝,其筆記中記述了西南路招討司的職責——管理河西邊事。

遼朝中晚期,在河西地區最主要的角逐對象是西夏和北宋。遼聖宗以後,西南路招討司的軍事防控對象由初設之時的陰山南北以及幽雲地區的西南諸部及五代諸政權逐漸轉變為西夏與北宋。

西南路招討司的駐所在西京道的豐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其職責除了軍事防禦外,還兼具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對遼朝政權的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系敦煌研究院院級重點項目「敦煌晚期石窟研究」(2020-SK-ZD-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相關閱讀

文明探源的科學性思考漢武帝與甘泉宮「圖畫」之事從古代都城規劃看城建理念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遼朝西南路招討司史實辨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遼朝最傑出的太后,鐵腕女政治家蕭燕燕,將遼朝國力推向了鼎盛
    耶律賢一回到遼朝的上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的東南郊)就立刻封蕭思溫為遼朝的北院樞密使,掌管遼朝的內政事務,遼景宗耶律賢還將蕭思溫的女兒蕭燕燕封為妃子,蕭式一族開始在遼朝聲名顯赫!,然後,蕭燕燕會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好的意見或建議,最終,她做出最合理最正確的決策,而遼聖宗耶律隆緒只能點頭同意通過,不能干涉蕭燕燕的決定,在皇太后蕭燕燕的管理和努力之下,遼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日益強大,並達到了遼朝歷史上最為鼎盛和強盛的時期。
  • 遼朝的南進為何淺嘗輒止?
    契丹人創建的遼朝,與緊隨其後的金朝、蒙元截然不同——後兩朝堅定不移、持續不斷的南進,意圖攻滅宋朝,一統天下;遼朝的南進則是淺嘗輒止,完全沒有將其作為既定的國策,而是希望與宋朝維持相對的和平態勢。兩個典型的例證足以說明遼朝沒有足夠的企圖心:第一,遼朝創立之初,阿保機在擁有武力上的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並沒有將北漢攻滅,而是選擇將其保留下來並給予必要的援助,作為與中原王朝之間的戰略緩衝區。
  • 女真人在遼朝管控下,悄然崛起……
    具體說來,「系籍女真」也稱「系遼女真」或「系案女真」,也就是所謂「熟女真」,指的是納入遼朝人口正規統計、相對正常進行課稅課捐的女真族群,這部分人口原先居住在渤海國境內(大約在今天朝鮮鹹鏡北道、鹹鏡南道一帶和圖們江、鴨綠江兩岸),渤海國被遼朝滅亡後,他們直接與契丹人和高麗人為鄰,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發展均長期受較其先進的其他民族影響,遠遠超過生活在東北北部的其他女真人。
  • 儲忠明|「側鋒辨誤」之辨
    讀歐陽龍同志《側鋒辨誤》一文(載《書法》)頗有啟發,他在文章裡較為深刻地剖析了側鋒的形成與勢態,論證了中鋒、側鋒與偏鋒的關係和區別,據此而肯定了側鋒與偏鋒「是一種筆法的兩種名稱」。此論脈絡清晰,論證有據,說理有力,從認識和實踐體會來說,我都同意和接受歐陽龍同志的這一觀點。
  • 《遼史》記載了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兼及西遼歷史
    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1124年~1218年)。《遼史》記載的是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西遼歷史過於簡略,不算入)。遼朝是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
  • 是誰阻斷了遼朝的南進之路?
    沙陀騎兵契丹人創建的遼朝,雖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稱霸北方草原,並且由於沙陀人石敬瑭進獻「燕雲十六州」而把疆域推進到長城以內,然而,由於兩個極其鮮明特徵的存在,遼朝自始至終只能算作一個異族創建的邊疆王朝如同其他在北方草原上強勢崛起的異族王朝一樣,遼朝並非沒有進軍中原的渴望、企圖和實際行動,然而,兩次主動的嘗試全都以失敗告終,難進之路被阻斷,最終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向西向北發展。契丹人的第一次嘗試是在王朝的創建者阿保機時代進行的。
  • 鄭州西南區域開通了S113路公交 填補了西南公交運營空白
    9月26日上午,鄭州西四環桐樹王社區劉老先生高興地登上一輛S113路公交車。此次優化調整的S113社區公交極大滿足了西南區域各社區居民的出行需求。9月26日凌晨6點整,伴隨著「請發車」的後臺調度指令,優化調整後的鄭州公交S113路首班車從西悅城公交站準時發車。
  • 遼朝的復國史——梳理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的歷史脈絡
    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遼朝之後皇族耶律氏顛沛流離的復國史。1、北遼(公元1122年3月~1123年11月)公元907年,大唐王朝滅了之後,帝國一分為二,南為宋,北為遼,遼朝的建立尚在宋朝之前44年。遼朝鼎盛時期,東起庫頁島,西至阿爾泰山,《遼史》稱其「幅員萬裡」。蒙古人與契丹人系出同源,皆為東胡鮮卑的一個分支,二者最初以大興安嶺為界,東為契丹,西為蒙古,遼朝時期,蒙古在契丹人的統治之下。
  • 宋朝的軍事明明很弱,為何西夏國還需要遼朝的幫助才能抵抗宋朝
    消息傳到宋朝後,一直準備對西夏用兵的宋神宗認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立即發動了規模空前的五路大進攻。李憲從熙河路出發,種諤從鄜延路出發,王中正從河東路出發,高遵裕從環慶路出發,劉昌祚從涇原路出發。總的戰略意圖是諸路合圍,一舉消滅西夏。鄜延、河東、熙河三路大軍半途而退,只有涇原劉昌祚和環慶高遵裕先後抵達靈州西平府城下。靈州是西夏重要的灌溉農業區,當時宋軍駐紮在收割後的稻田裡,地勢低洼。西夏決七級渠淹灌宋朝軍營,近十萬士卒或凍死餓死,或四下逃散,退回去的不到兩萬人。西夏雖然打敗宋朝五路進攻,但由於抽調銀、夏、綏、宥軍隊保衛京畿,在橫山地區丟失了不少領土。
  • 西南政法大學公招一批博士專任教師
    西南政法大學公招博士專任教師71名報名時間簡章發布之日起-2021年3月1日網絡報名報考人員登錄西南政法大學人事處網原標題:重慶事業單位公招71人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
  • 即日起,西南河路、青年路恢復運行 6月8日起,55路臨時繞行
    接相關部門通知,西南河路、青年路已具備通車條件,即日起,15條公交線路恢復上述路段運行。一、西南河路恢復運行西南河路自4月15日封閉施工,6月7日竣工並具備通車條件,21路、22路、42路、43路、44路、46路、80路(含區間)、86路等9條公交線路自6月7日(星期日)上午10:30分恢復西南河路段運行。
  • 西安昆明路—西南二環立交通車 南二環西三環接上了
    9月29日上午,備受城北市民關注的昆明路高架橋及西南二環立交工程順利通車,西二環與西三環之間又多了一條快速路,將有效緩解城西的交通壓力,更加便利地方便市民出行。西南二環立交工程位於西安市昆明路與西二環十字,西起昆明路四號橋,向東南沿灃惠南路、南二環至現狀桃園路東側匝道橋處,與桃園路—勞動路高架橋相接,是連接昆明路快速路與南二環、西二環快速路的重要轉換節點,也是城區連接西三環及西繞城高速的重要交通樞紐。昆明路高架橋工程西起西三環、東至西二環,全長3.3公裡。
  • 遼朝奸臣耶律乙辛:誣死皇后,害死太子
    耶律乙辛專擅朝政14年,殺害了大批正直的契丹貴族和傑出官僚,使遼朝元氣大傷,導致天祚帝耶律延禧執政時治國乏才,無法實現國家振興的抱負和才幹,1125年,遼朝被金國所滅,耶律延禧被俘身死。
  • 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既歡懷祿情,復協滄州趣。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其他:「識」和「辨」兩個動詞尤其傳達出詩人面對景物時的主觀感情。被王夫之稱讚為「隱然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從此寫景,乃為活景。
  • 阿迪達斯手錶如何辨真假?四招讓你秒辨水貨
    阿迪達斯手錶如何辨真假之logo篇——字跡清晰查真偽一般假表最容易暴露的就是LOGO,特別是表面上的 阿迪達斯手錶如何辨真假之機芯篇——聞聲觀表查真偽聲音:一般除了瑞士機芯的2824,2836等假表,其他的機芯都是21600的頻率的,你只需要拿起在耳邊聽聽
  • 《張遷碑》真偽辨及文辭錯誤概述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張公方碑》等,東漢靈帝中平三年(186年)立於東郡穀城縣(今山東平陰縣西南東阿鎮)。碑高267釐米,寬107釐米,碑陽15行,行42字;碑陰題名3列,上兩列各19行,下列3行。碑首呈半圓形,頂部及碑身兩側雕有八條蟠龍相戲。
  • 人生如路,一步錯,終身誤
    人生如路,不可能平坦如鏡,多坎坷;不可能一帆風順,常曲折。01做事:走對了路,步步輕鬆,書海暢遊遠;走錯了路,步步難行,孤木風雪狂。路,走錯一步,悔恨終生;友,交錯了人,留下陰影;情,付錯了心,難愈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