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說起遼朝相信有很多人都對它不陌生,遼朝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人建立的朝代,其名氣也是非常的大。遼朝的首創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建立遼朝之後,就定都上京。而遼朝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擁有驍勇善戰的名聲,還是中國古代的北宋朝代的一大敵人。據記載,北宋著名的將門世家楊家將的一些將軍們,就是因為對抗遼朝而犧牲的,由此可見,遼朝的軍事力量非常的強大。
而這樣一個強大到另北宋頭疼的朝代,最後卻因為聯合西夏一起對抗金,而被金滅亡了。雖然金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軍事能力也高於遼朝,但是遼朝的滅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遼末的政治局勢出現了問題,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是遼朝最大的奸臣,他權傾朝野,給遼朝的政治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遼朝這個強大的國家,一共經歷了九任皇帝,而真正開始衰敗就在遼道宗時期。當時遼道宗時期一直有一個人權傾朝野,而且貪婪腐敗,還意圖掌控國家的管理權力,這個人就還耶律乙辛。
傳聞耶律乙辛是一個神奇的人物,在他母親懷孕的時候,就被道術之士給推算出耶律乙辛的未來不俗,可以當上王。而耶律乙辛出生之後,又是非常的聰慧、機敏。在他以前放羊的時候睡著了,他的父親給他叫醒,他生氣說自己正在做夢,夢見吃月亮和太陽,月亮已經吃了,太陽正吃一半就被碰醒了。他的父親聽了他的一番言論,認為他以後可能是有才之人,於是就再也沒讓他放過羊了。這樣一個從小就非常機敏的人,長大後更是面上風度儒雅,內心的城府卻很深。
在重熙年間,耶律乙辛在宮中任職一個非常小的文官,掌管太保印,一直都在宮中。由於當時的皇后蕭撻裡,看見耶律乙辛的樣貌風度翩翩,非常的儒雅,認為他一定有非常大的學問,於是就提拔他為筆硯吏,並且把他推薦給了遼興宗。遼興宗和耶律乙辛交談過幾次,認為耶律乙辛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就連連提拔他為護衛太保。
遼興宗死後,由遼道宗繼位,由於耶律乙辛當時在朝中算是先朝元老,所以得到了遼道宗的重任,還把他提拔到了樞密院副使。清寧五年,又升為南院樞密院使,主持北院,還被封為趙王。重元之亂之後,由於耶律乙辛的功勞非常的大,所以授耶律乙辛為北院樞密院使,還進封為魏王。
在鹹雍五年,更是被給予可以擅自處理軍中大事的權利。由此可見耶律乙辛的地位和權力正在不斷的升高。
所謂是有權力就有野心。耶律乙辛得到很高的地位之後,就開始拉幫結旁,一些世家大族們為了討好他,都開始用金錢賄賂他。而耶律乙辛也非常享受這樣的待遇,凡賄賂過他的人,他都給予重用,而那些不屑賄賂他的忠良之士,他則一直打壓他們。當時的遼朝上下一大半都是耶律乙辛的人,他的權力可謂是越來越大。
直到道宗大康元年 道宗的兒子皇太子耶律濬開始參與朝政。耶律濬是一個非常清明的人,他倡導朝中的大臣們都要清正廉明,所以耶律乙辛的一些收賄不能輕易得逞了,於是他就想陷害皇太子的母親皇后,來打壓皇太子。
最後構陷皇太子,把他拉下了水,而且皇太子的一些支持者,也因為他的不滿而全部都被流放了。朝中沒有了皇太子的阻撓,耶律乙辛更是為所欲為。
耶律乙辛還把想除掉遼道宗的皇孫,使遼道宗沒有後人,然後自己再推翻王朝去當皇帝。於是有一次道宗出去打獵,耶律乙辛要求道宗把皇孫留在京中,然後一網打盡。道宗本來想同意,但是當時有個忠臣告訴道宗一定要把皇孫帶上,不然會有危險。
於是道宗出去打獵就帶上了自己的皇孫,並且開始懷疑耶律乙辛的行為,不再相信耶律乙辛。最後耶律乙辛由於販賣一些違禁品給外國,而遭到了法律應有的處罰,給予死刑。
遼朝政權已經破敗不堪,而他的倒臺更加加速了遼朝的滅亡
雖然遼朝最大的奸臣耶律乙辛倒臺了,但是遼朝的政治局勢卻沒有因此變得更好,反而更加衰敗,最終走向滅亡。而這樣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耶律乙辛以前權傾朝野時候留下來的副作用。
在道宗時期的時候,朝中的一些政權局勢本來就不理想,因為當時的遼朝的政局幾乎都是由一些皇族和世家大族而累積起來的,很少有下層人民們的參與,所以這就給了耶律乙辛一個空子可鑽。耶律乙辛就號稱是下層階級人民的領導者,他給予下層人民們希望,又在朝中拉攏、賄賂一些世家大族,然後再一起對抗皇族貴族。
可以說他的計劃是非常完美的。當時在朝中的貴族,也只有皇太子黨派個他睥睨,而他又利用一些卑鄙的手段使皇太子一族倒臺,這樣他的權力就更加之大了。
而在耶律乙辛倒臺之後,他的一些黨派集團都要被道宗處決,但是道宗處決最多的就是一些出身於下層人民的官員,而卻沒有處理其他和耶律乙辛勾結的世家大族。因為下層人民官員的基礎不是很穩固,除掉他們對朝中沒有太大傷害,而世家大族們則是和朝廷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如若處置世家大族,則朝中的根基更是不穩固。
而道宗的這一行為,不僅僅惹怒了下層的人民,還讓這些曾經和耶律乙辛勾結的世家大族,繼續的留在朝中,造成非常大的隱患。
耶律乙辛雖然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奸臣,但是他對朝廷還是有很多的貢獻的,他也修訂了一系列的法案。但是自從耶律乙辛被處決之後,他修訂的法案則不再被道宗所運用,而當時的遼朝也沒有人能夠提出很好的決策,所以最後道宗就決定,利用以前的一些舊法,來治理國家,而這一行為不僅僅沒有解決遼朝的問題,反而加大的遼朝政治局勢快速滅亡。
所以遼朝的政治局勢在耶律乙辛倒臺之後,更是一蹶不振,最終導致遼朝滅亡。
遼朝之所以滅亡不僅僅是因為耶律乙辛從中作梗,是因為沒有好的政治對策
雖然導致遼朝政治局勢動蕩不安的最大原因是因為耶律乙辛的腐敗,但是還有一些原因是因為遼朝本身的政治體系就不完善。遼朝是利用一些世家大族而堆積的政治體系,這種體系在一個國家上本來就是不可取的一種體系。而遼朝的道宗皇帝,因為注重這種體系,而忽略了對下層人民的利用,得不到百姓們的愛戴和依附,所以才導致朝中的局勢不穩,一旦世家大族出了一點事,那麼朝廷就會處於動蕩不安的形態,所以這種局勢是非常不可取的。
而耶律乙辛的出現,更是加快了這種形式的倒塌,使這種政治體系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變得破敗不堪。而他之所以能夠在朝中站穩腳跟,都是因為他對下層人民的運用。而一個國家,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百姓們的力量。
參考文獻:
《遼史》
《遼文匯》
《遼史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