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2020-12-17 咬文嚼史

如果要說電視劇《燕雲臺》中哪個角色最讓人討厭,非耶律喜隱莫屬。除了常掛在嘴邊的金句「我的好姑娘」稍能讓觀眾覺得可笑外,為人心高氣傲,有勇無謀,多次被赦免,仍多次謀反,終因深入骨髓的盲目自信害了自己一家子的性命。

耶律喜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孫子,遼國宗室成員,最初被封為趙王,後改為宋王。其妻是遼國北院宰相蕭思溫的女兒,育有一子耶律留禮壽。曾多次發動謀反未果,最後被賜死。

歷史上遼國在遼太宗之後,朝廷的皇位爭奪非常激烈,也可以說,耶律喜隱其實是一個政治上的犧牲品。當他幾次三番謀反後,遼穆宗和遼景宗都沒有殺他,可他仍不知悔改不甘罷休,追究其根源,無外乎是步父後塵替父奪位以及能力不足盲目自信。

深受父親耶律李胡奪位的薰陶

耶律喜隱的父親耶律李胡是耶律阿保機和述律皇后的第三個兒子,生性勇猛強悍,性情殘酷暴虐,一生氣就往下人臉上刺字,或者直接將惹怒他的人投到水中或火中,不是被淹死就是被燒死。阿保機一直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述律皇后一生最愛的兒子就是他,曾經多次為他謀劃,不管述律皇后謀劃得有多好,最終都因為李胡自己沒有能力而失敗,甚至弄得母子兩人被囚禁。可以說,當年李胡憑述律太后的手段假如稍微爭氣一點,這個皇位哪裡輪得到被耶律阮所得。所以說耶律李胡作為耶律喜隱的父親,一系列的所作所為多多少少會影響兒子的。

耶律阿保機駕崩後,遼太宗耶律德光上位,對於唯一的弟弟,耶律德光對李胡也是照顧有加,不但封他做了皇太帝,同時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常年在外徵戰,經常讓李胡留守在京師。遼太宗耶律德光駕崩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兩個人,便是耶律李胡和耶律璟。述律太后本想讓李胡繼位,可是這兩個人都還沒搞定到底由誰來登基,大臣們卻一致擁戴耶律阮登基了。

耶律阮登基的消息傳到上京,耶律璟倒沒有公開反對,述律太后和李胡很是惱怒,在得到述律太后的同意之後,耶律李胡直接帶兵去討伐耶律阮,妄圖謀反奪回皇位,只可惜憑耶律李胡的能力,哪是一直在軍中歷練的耶律阮的對手,慘遭失敗,耶律阮不想把事鬧大,於是雙方議和。之後,耶律李胡和述律太后又進行謀劃廢掉耶律阮,結果被人告發,耶律李胡被軟禁到祖州。

這件事影響到了耶律喜隱,耳濡目染父親謀反的失敗,作為兒子肯定有心想替他父親翻盤。於是在遼穆宗時期,他就開始發動了謀反,事情敗露後,還連累了父親李胡死在獄中,但耶律璟還是沒有治他的罪,可是他還不甘心,不久後又謀反了,再次失敗後被下獄治罪。

像耶律喜隱這種接二連三的謀反行為,足以證明受其父李胡的影響很深。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都有一顆想當皇帝的紅心,只怪能力不足又不受命運的眷顧。

走上替父奪位的謀反之路

《遼史·卷六》載:「冬十月丙子,李鬍子喜隱謀反,辭連李胡,下獄死。」 耶律喜隱謀反的原因就是想為父親耶律李胡報仇,萬萬沒想到報仇未果卻牽連父親下獄,而且死在獄中。

《遼史·卷六》載:「十一年春二月丙寅,釋喜隱。」 念及耶律喜隱是阿保機的孫子,耶律璟再次沒有治他的罪,喜隱又被釋放了。而父親李胡的死,並沒有讓喜隱幡然醒悟,一根筋地在替父報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沒多久又一次發動了謀反,東窗事發後再次下獄,這一次,直到耶律璟遇刺身亡都沒有恢復自由。

在耶律喜隱看來,耶律阮和耶律璟都是奪走他父親皇位的人,他父親謀反奪回皇位自然是應該的,而自己則是在替父親完成使命而已,這一切的一切當然是無可非議的,現在反而被定為謀反罪,就是打死他都不服。而且, 這件事還導致他父親死於獄中,真是舊恨未消又添新恨,所以說這條報仇之路走定了。

爭奪帝位滿盤皆輸以人生悲劇告終

《遼史·卷八》載:「夏四月戊申朔,進封太平王罨撒葛為齊王,改封趙王喜隱為宋王.....。」 就是說,在耶律賢上位後進行了一次大赦和大封,耶律喜隱被赦免出獄後又被改封為宋王,耶律賢還將皇后蕭燕燕的姐許配給他做妻。

然而,在保寧六年四月間,耶律喜隱因為被耶律賢鞭打懷恨在心再度策劃謀反未果,耶律賢念及其妻是蕭皇后的姐,在耶律喜隱遭貶斥後不久就把他召回,耶律賢還不計前嫌,任命喜隱為西南面招討使,以及專門負責吐蕃民戶的戶籍登記。從此耶律喜隱成了邊疆大吏,他認為機會終於來了,到任後就開始張羅培植自己的人,為精心策劃自立作準備。

如果說喜隱在當邊疆大吏期間能自我反省,安分守己,衷心地為大遼效力,說不定能有一番作為,據《遼史·卷七》中載:「宋王喜隱,雄偉善騎射。」 像他這樣善騎射的,只要好好努力帶兵出徵建功立業也是沒問題的,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乾亨二年間,不知悔改的喜隱又走上了謀反之路,被耶律賢下令抓起來。

這一次,耶律賢沒有放過他,特下詔給喜隱戴上手銬腳鐐,還專門在祖州建了一座圓形的監獄來囚禁他。

就在喜隱被囚禁在祖州的第二年,發生了宋兵在上京叛亂的事件。據《遼史·列傳二》中載:「宋降卒二百餘人慾劫立喜隱,以城堅不得入,立其子留禮壽,上京留守除室擒之。留禮壽伏誅,賜喜隱死。」 事情發生在981年,在上京叛亂的宋軍想劫持耶律喜隱,擁立他當叛軍首領,但沒想到關押耶律喜隱的監所太堅固了攻不下,宋軍只好改立耶律喜隱的兒子留禮壽為王,上京留守耶律除室很快就平定了這場叛亂,最終結果是喜隱和兒子留禮壽都被耶律賢下令處死。

或許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耶律喜隱是謀反,但從他本人的角度來看是奪回屬於他自己的東西,是正當的行為,正如《燕雲臺》劇集中耶律喜隱對烏骨裡說的「我答應父王實現他的遺願,十幾年了我還留在原地,我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這就是他的執念,屢次謀反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奪回皇位當上皇帝。

耶律喜隱,終究為自己的執念和妄想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從深層次上分析,其父耶律李胡在爭奪皇位中表現出有勇無謀,謀反三次沒成功,作為父親沒有正確教育兒子如何建功立業,為大遼作貢獻,而是間接引導了兒子走上不歸之路。再說耶律喜隱極大地延續了其父李胡的基因,因為出身太祖系三支而居高自傲,人品上以怨報德,認知上不識時務,能力又配不上野心,屢次謀反未果最終被賜死,還搭上兒子留禮壽一條命。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蕭燕燕三姐妹關係怎樣?蕭綽不是「傻白甜」,二姐才命苦
    今年冬天,電視連續劇《燕雲臺》的熱播,給歷史上一個不為人知的朝代,以及一個傳奇的太后——蕭燕燕,帶來了觀眾。電視連續劇中的蕭燕燕自小就與眾不同,儘管編劇想要表達她遠大的抱負,但還是把蕭燕燕寫成了一個有些傻白甜的少女,與兩姐妹相比更顯得有些任性。而電視劇在蕭燕燕成為太后之後戛然而止,對於她以後的一筆帶過,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 曾16歲奪美腿小姐冠軍,替父還債反被曝生子醜聞,今46歲復出再紅
    曾16歲奪美腿小姐冠軍,替父還債反被曝生子醜聞,今46歲復出再紅因為娛樂圈有名利的關係,很多人覺得沒有真正的友誼和友情,畢竟因金錢利益反目成仇的人很多,這其中包括親人、夫妻、朋友等,即使是親生父母和兒女之間,也有互撕的醜聞出現,她曾16歲奪得美腿小姐冠軍
  • 遼朝奸臣耶律乙辛:誣死皇后,害死太子
    打擊貪汙腐敗在各國從古到今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貪權、貪財的奸臣禍亂朝政、殘害忠良,致使一個王朝由盛轉衰的更不是個例,耶律乙辛便是這樣的一個大奸臣。好像大多數歷史名人都有奇幻的傳說,耶律乙辛也不例外。傳說耶律乙辛的母親懷孕時,夜裡夢見手提黑色公羊,拔掉它的犄角和尾巴。
  • 《燕雲臺》耶律斜珍歷史原型:娶蕭綽侄女為妻,立下赫赫戰功
    歷史原型:娶蕭綽侄女為妻,立下赫赫有名的戰功《燕雲臺》播到後期,《蕭燕燕》和《韓德讓》這對CP已不再那麼吸引人,反而「耶律斜珍」和「蕭海瀾」這兩對戲更是甜美的。而且戲裡的「耶律斜珍」驍勇善戰,他立下不少戰功,還擒獲了「留禮壽」、「喜隱」父子謀反。即使是晚期的「烏骨裡」,也想和一位聯合親王謀反,是因為他的失敗。「耶律斜珍」不但被「耶律賢」重用,也讓「蕭燕燕」稱讚他。作為一出歷史劇,「燕雲臺」的耶律斜珍自然也有其歷史原型。
  • 【史學】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9月6日),姓耶律,名億,乳名啜裡只,遼朝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生於唐朝鹹通十三年(872年)。相傳,其母夢見太陽墜入自己懷中,於是懷孕。等到出生之時,屋內有神光異香環繞。出生後身體猶如三歲小兒,落地便能爬行。耶律阿保機出生時,契丹的貴族階層正在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而打得不可開交。
  • 「名人百科」雄霸草原的一代天驕——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但他在政治、法律、經濟等制度上採用蕃漢分治的做法,給遼朝國內的契丹和漢族人民的生存、發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種能夠共同接受的統治形式,體現出足夠的政治頭腦,不但有效縮短了契丹境內社會演進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這一磨合過程中帶有血和火的陣痛感。 當然,耶律阿保機和遼朝的勃興除了契丹社會內部和他個人的因素,與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區的歷史大環境也是密切有關的。
  • 讀了《燕雲臺》原著,我終於明白了烏骨裡為何會那麼「愛」喜隱
    她為了那個男人不惜傷害家人、姐妹反目,對他言聽計從,不顧一切想要助他成事,直至帶著執念隨他而去,最終都未曾悔悟。她得有多愛他?直到讀了《燕雲臺》原著,我終於明白了烏骨裡為何會那麼「愛」喜隱。原來,他們本就是同一種人,烏骨裡愛的不是喜隱,而是她自己。
  • 耶律乙辛將遼道皇后蕭觀音陷害致死,被開棺屠屍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517字,閱讀約4分鐘在遼代的皇后中,遼道宗的皇后蕭觀音絕對是個例外。她既靈動飄逸、嫵媚動人,又內斂細膩。她精通詩詞曲賦,擅長琵琶演奏。
  • 《燕雲臺》蕭胡輦歷史原型:為大遼立下赫赫戰功,卻被親妹妹賜死
    蕭雲台歷史原型:為大遼立下赫赫戰功,卻被親妹妹賜死文/無計讀史熱播劇「燕雲臺」是一部講述遼景宗時期蕭綽蕭太后故事的歷史劇。電視劇中的許多人物在歷史中都有原型,如蕭綽、蕭思溫、韓德讓、耶律賢、遼穆宗、蕭撒葛、喜隱等等,都是以蕭綽為原型的。
  • 耶律璟:遼國歷史上的「睡王」皇帝,在位期間不幹好事,終究被殺
    遼國是契丹人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從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一直到末代皇帝耶律延禧一共傳了九位皇帝,享國210年。可能大家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拿同時期的中原王朝對比。唐朝滅亡後進入了五代十國建立。短短半個多世紀北方更換了五個封建王朝,十幾位皇帝,可以說政局動蕩不安。
  • 《燕雲臺》:提醒女人慎嫁喜隱:他,根本配不上「我的好姑娘」
    喜隱,一個既愚蠢又心大的人。烏骨裡嫁給他,終究是嫁錯了,要知道二姐在當時可算是個大美人,蕭思溫的二女兒,備受疼愛,看到烏骨裡被喜隱勾的神魂顛倒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好菜被豬拱掉了」,而烏骨裡說直接一點就是戀愛腦,很吃喜隱那一套「我的好姑娘。」
  • 燕雲臺:歷史上蕭太后三姐妹的關係如何?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燕雲臺》中蕭燕燕從一個草原少女到大遼國的權力巔峰,正如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一樣,經歷血腥打拼最後確立太子之位。雖然蕭燕燕三姐妹出生時並不是皇宮深院,但是因為她父親蕭思溫的投機主義思想,把三個女兒壓在大遼國三個有希望的繼承人身上,她們三姐妹註定了為爭奪後位最終成為生死冤家。
  • 中國家喻戶曉的3位女性,歷史上壓根不存在,第三個已經火到國外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滔滔的歷史長河中,曾湧現出過不計其數的英雄豪傑,這彰顯出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拜。 實際上在民間,還有很多臆想出來的名人,其實他們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卻流傳了幾千年之久。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耶律乙辛只是「催化劑」,遼衰亡是必然
    導語說起遼朝相信有很多人都對它不陌生,遼朝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人建立的朝代,其名氣也是非常的大。遼朝的首創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建立遼朝之後,就定都上京。而遼朝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擁有驍勇善戰的名聲,還是中國古代的北宋朝代的一大敵人。
  • 基督教尋覓了五百多年的約翰王,是不是耶律大石
    在西方各國收到的這封神秘信件大約40年前,既公元1132年的2月5日,在這塊歐亞大陸的中部,也就是中亞地區,一位叫做耶律大石的前遼國貴族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建立了歷史上的「西遼王朝」。此時的耶律大石,不僅打敗了後面的金國追兵,並且在中亞地區完美站住了腳跟,領土東起土兀刺河,西到也迷裡河,儼然已經是一個空前強大的契丹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