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愛上一個人的感覺很棒。這感覺是如此美好,你想通過結成伴侶,讓那感覺永遠持續下去。此刻的你正在休息,你暫時無需追求認可,無需經受所有伴隨那追求而來的令人痛苦的念頭。你和你的伴侶還享受著頻繁的性愛——這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少數幾種能讓人暫時從念頭中解脫的方式之一。但隨後不久,愛似乎漸漸消失了。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印象呢?
這有一個故事,一位嫻靜、愛家的女人熱烈地愛上了一位賽車迷。他們是在她工作的地方認識的,她是圖書管理員。他們約會時,她假裝自己喜歡看汽車比賽,參加樹林裡的噴漆槍戰和隨後舉行的慶功派對。他注意到她似乎有些緊張,但他以為她就是她表現出來的那種人——一個和他很像,只是更加敏感一點的人。而他也假裝自己喜歡日本料理,假裝喜歡待在家裡和她一起看電影,而不是和朋友去那些體育迷聚集的酒吧。她以為他和自己是一類人,只是更加外向一點。他們雙雙墜入愛河,很快就住在一起。
被對方接受和認可的感覺很興奮,這對情人完全不了解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繼續認為是自己的面具為他們帶來了愛。但是,即使幾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他們還是感到懷疑和不安。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我愛你」時,他們兩個都無法相信那是真的,縈繞在他們心裡的念頭是:「他(她)愛的是那個假裝的我,我不信他會愛上真正的我。」(如果他們已經有過幾次戀愛的經驗,可能他們還隱藏了這個念頭:「我喜歡這個假裝的他,我不確定我會不會喜歡那個真正的他。」)剛開始,這些疑念可能還不會造成太多的問題,因為這對情人正沐浴在和另一人相聯結的幸福中。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面具的努力讓人不堪重負,隱藏的懷疑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愛的節日被破壞了。一天,她老老實實地向他承認:她更喜歡周末待在家裡,而不是去看賽車比賽。這讓他感到困惑和失望(儘管他也一直擔心自己從圖書館出來時會被朋友看到。)於是指責開始了。
她說:「你騙了我。你說你晚上喜歡待在家裡,你願意把時間花在我們的感情上。」或者,「你以前是喜歡和我一起待在家裡的,但你現在變了,你不愛我了。」
他說:「你騙了我。你說你和我的愛好相同,你說不管怎樣你都要和我在一起。」
在內心深處,他們其實知道對方說的是對的。但是他們認為,如果不反駁對方,自己就會佔下風。儘管他們都很想不再假裝,但是他們堅持著這個似乎很有用的信念。所以,他們繼續待在自己創造的那些角色裡(此刻他們意識不到這些只是他們扮演的角色),他們感到失望和憤怒。
現在,這對戀人可能認為,他們根本就不愛對方。在還沒有真正了解和自己一起生活的那個人之前,他們就有可能分手。他們從原先的面具,直接變成操控憤怒的「我」之木偶了,每個人都覺得對方背叛了自己。陷入這樣的僵局,情侶們一般都會拒絕那些和好的機會。例如,她可以說:「親愛的,你說得對。我曾經試著去喜歡賽車比賽,但是我討厭賽車,每次我都不得不戴著耳塞。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愛我,我想讓你接受我,覺得我夠刺激,這些都生效了嗎?」
「什麼!」
「我承認我騙了你。我假裝喜歡賽車比賽,是因為擔心如果不這樣做,你可能就不會愛我。是不是這樣?如果我沒有假裝喜歡賽車,你也會愛我嗎?」
現在他處在分岔路口:是承認自己說喜歡壽司是謊話呢?還是譴責她作假,或者繼續操控他憤怒的「我」之木偶呢?她冒險說了實話,如果他也冒險說出他的懷疑和擔心,事情就會改變。也許他們會詢問和發現他們自己的真實,他們會有某種真誠、美好的轉變——開始建立和自己誠實的關係。誰知道呢?或許他們甚至可以開始建立彼此之間誠實的關係呢。
摘自《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作者:拜倫·凱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