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產後就成為了全職媽媽,每天做家務、帶孩子,感覺不比上班輕鬆,還要隨時待命,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可以放鬆和獨處。一天,她帶女兒在書店看到一本書《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簡單翻閱之後,她竟然忍不住哭了,感覺這本童書寫出了她自己,她毫不猶豫地買下這本書,她說:要讓女兒好好讀一讀,希望女兒不要走她的老路。
《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是一本很神奇的書,初看,覺得這是一本創意爆笑改編書,作者對於經典格林童話《白雪公主》進行了光怪陸離的改編,腦洞之大令人驚嘆。
再看,覺得這是一本女性心理安撫書,書中白雪公主的遭遇像極了每一位女性的成長,遇到小矮人之前,白雪是公主,遇到小矮人之後,白雪變成了保姆,最後白雪終於在壞女巫的幫助下,安心地睡了過去,出人意料的結局也讓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媽媽們,長出一口氣。
最終,每一位媽媽卻都會想要將這本書拿給自己的女兒,因為《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其實是一本彰顯女性主權的童話故事書。對於小女孩來講,可以從小培養她們對於女性角色的正確認知,對於小男孩來講,也可以從小破除他們對於女生的刻板印象,對成年之後的兩性關係有很大幫助。
刻板印象是一種心理效應,是指人們通常認為某種事物應該具有其特定的屬性,是由社會按性別、種族、年齡或職業等分類而形成的固定印象 。
刻板印象是女權主義經常探討的主題,因為人們對於男女特徵的假想往往有所偏差,其中又以女性所受的刻板印象最為嚴重。事實上,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不僅來源於外界,有時家庭中最親近的人,也會不自覺地使用刻板印象來評斷女性;有時女性本身也對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抱有刻板印象。
人們通常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是:溫良恭順、相夫教子。這種刻板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料理家務、教育子女一般都是媽媽的事。作為家長我們一定希望自己的女兒不被這些刻板印象所束縛,希望他們能與另一半達成良好的互動關係,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生活。
那麼如何對孩子進行類似「男女平等」的教育呢?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除了身體力行地為孩子做示範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的作者為各位家長解決了這個難題。
《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通過顛覆經典的情節設置,帶領小讀者突破刻板印象;通過偷換視角,帶領小讀者深入思考家庭成員角色和分工問題;通過意想不到的結局,引導小讀者勇於做出自己的決定和選擇,做人生的主人。
這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女權主義思潮繪本,它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光怪陸離的情節,在輕鬆的氛圍下將「女權主義」溫柔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對於孩子的教育潤物無聲,卻又發人深省。
一、顛覆刻板印象,從顛覆經典開始
刻板印象是一種社會知覺偏差,比如我們都認為北方人粗獷豪爽,認為南方人精明細緻,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既然是知覺上的偏差,也就是說,某些約定俗成的看法,有時候是不準確的。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必須深入而客觀地了解對方,獲知對方的真實需求,才能建立良性關係。不應僅靠對某一類人的籠統印象,就去要求對方符合某些要求。
在《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中,每一種刻板印象都在被顛覆:
白雪公主就應該是美美噠、被呵護麼?當然不是,這本書裡,白雪公主需要照顧77個小矮人的飲食起居,每天都累得蓬頭垢面。小矮人就應該是善良無害的麼?當然不是,本書中他們成為了麻煩製作者和無貢獻者。他們每天對自己衣食住行的甩手態度,令白雪公主身心俱疲。也是因為他們不肯分擔家務,導致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壞女巫就一定是壞人麼?也不一定。這本書裡,她的毒蘋果就成為了白雪公主擺脫繁重家務的工具,壞女巫反而成為了白雪公主的救星。而沉睡也不似以往是一種痛苦,這一次沉睡變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和救贖。白雪公主在被生活瑣事壓得喘不過氣時,她選擇沉沉睡去,這一睡是多麼的幸福和難得。
這些對於經典劇情的顛覆,是作者在為小讀者們作示範,引導小讀者去嘗試顛覆刻板印象。既然這麼經典的劇情都能夠被顛覆,又有什麼是不能被衝破的呢?
對於刻板印象的顛覆,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不僅僅是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會面臨其他各種各樣的刻板印象。比如,老師會認為學習好的同學一般不會犯錯,家長會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不愛學習,孩子會認為考試是在故意難為他們。其實這都是刻板印象,在生活中,只有不斷修行克服刻板印象的能力,才能直面問題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用演示法向小讀者們展示了如何克服刻板印象的束縛,如果孩子喜歡這個繪本,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對其他經典童話進行改編創作,通過這種練習,可以訓練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而不是僅僅依靠刻板印象來判斷。家長也可以在生活中,率先克服自己對孩子的刻板印象,深入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和感受,為孩子克服刻板印象做出表率。
能夠克服刻板印象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擁有自己的觀察和判斷,他們能夠基於客觀事實做出最切合實際的決定,這樣的他們一定能在未來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改善親子關係、尊重愛護女性,從偷換視角開始
白雪公主是一位7歲的小女孩,這個形象很容易讓小讀者們將自己投射為故事主人公,從而能充分共情白雪公主的情緒變化。
在《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中,作者通過離奇的情節設計,讓白雪公主突然變身為需要照顧77個小矮人的「主婦」,這種巧妙的設計,偷換了孩子們的視角,讓他們也跟著白雪公主,體會了一把媽媽的辛苦。
故事中,白雪公主為了躲避壞女巫,來到了森林中小矮人們的住處,小矮人們收留了她,但她也需要幫忙做家務:洗衣服、梳洗鬍子、準備早餐、中餐、晚餐、收拾餐桌、講睡前故事。小朋友們會發現,這些工作內容怎麼跟我媽媽平時做的,這麼像呢?
因為故事中是「77個小矮人」而不是「7個小矮人」,所以白雪公主的工作量十分巨大。這樣大量的工作讓白雪公主蓬頭垢面,還頂上了重重的黑眼圈,白雪公主的表情也越來越無奈和焦躁,小讀者們由於心理投射的緣故,也充分體會到了作為「媽媽」的白雪公主是多麼的不容易。
作者通過角色代入和偷換視角,輕易就完成了小讀者與媽媽之間的共情。故事促使孩子們更加理解媽媽的辛苦,作者在不知不覺間教導孩子要懂得感恩,同時也引發思考:小矮人這樣什麼都不管,真的好麼?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人們,應該如何分擔家務,才最合理呢?
白雪公主與小矮人的性別差異,也將家務問題的思考引申到了尊重愛護女性的高度。作為家庭成員之一,無論男女、無論老幼,都應該為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而不是一味地將所有家務全部推給女主人。這正是《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要傳遞給小讀者的理念,而這個理念,又恰恰是孩子在讀繪本時自己得出的結論,所以他們會非常認同這個理念。
家長在與孩子親子共讀時,可以與孩子討論:「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應該如何共同承擔家務勞動?怎樣分配,大家都能得到照顧,也都不會特別累?」通過對故事情節的討論,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主動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託爾斯泰說:假如一個人懂得怎樣勞動、怎樣去愛,那麼他將擁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從《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中所學到的分擔家務的理念,將影響他們的一生。小男生會通過分擔家務,對家更有責任感和認同感,小女生會在分擔家務中,突破自身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她們長大後,就不會因為自己不能承擔所有家務而自責,而且會主動去尋找一位懂得尊重女性的紳士,作為人生伴侶。
三、倡導女性主權,從意想不到的結局開始
《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故事的最後,不堪家務重負的白雪公主選擇離開小矮人的家,即使這樣會在森林中遇到壞女巫,她也不在乎了。果然,她遇到了為她奉上毒蘋果的壞女巫,白雪公主豪爽地說:給我來兩個!於是,白雪公主終於可以踏踏實實地睡個好覺啦!
故事的結局令人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這個結局對於小讀者有著多重啟示:
1、再次用劇情打破刻板印象:世間本無法,遇事多分析
白雪公主被騙誤服毒蘋果,這是個刻板印象。《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的結局來了個大逆轉,白雪公主不但是自願的,而且是享受的。這樣的情節設計,讓小讀者們再次在被顛覆中,學習如何打破刻板印象。
毛主席說: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世間的事情總是千變萬化的,比如一場疫情,讓在校學習變成了在家網課。變化才是永恆,面對變化我們不能總是用刻板印象去做判斷,而是要因勢利導,根據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處事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這個道理對於孩子來講是比較深奧的,《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恰恰用一種詼諧幽默,又荒誕不羈的寫作手法,帶領孩子體會了一把何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相信小讀者們能夠體會到白雪公主的不易,也就能理解她為何會選擇吃兩個毒蘋果了。
2、倡導女性應該勇於做出自己的選擇:升華女權主義
女生在刻板印象中是聽話、順從的,所以白雪公主應該按照原著,為了躲避壞女巫而留在小矮人的家裡。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白雪公主在小矮人的家裡承擔的工作量太大,她勞累過度,身心俱疲,所以她作為一個小女生,還是鼓起勇氣,打破了刻板印象,勇敢地選擇了離開。
這個情節告訴小讀者,無論男生女生,我們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在生活和學習中,如果自己感覺不舒服,不要壓抑自己,而是要勇於去溝通和突破,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3、白雪公主的選擇是最優選擇麼?引發深入思考
在故事的結尾,讓白雪公主好好睡一覺,這是作者對於原著的致敬,也是作者留給小讀者的一個彩蛋。其實,面對困難,除了選擇逃走,我們還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實際生活中,當我們面對壓力和問題,也經常會像白雪公主一樣,習慣選擇躲開,而不是直接去解決問題。家長在親子閱讀時,可以就這一點與孩子進行深入討論。引導孩子思考白雪公主的選擇明智麼?還有哪些其他的解決方案麼?
對於故事情節中的家務問題,白雪公主嘗試過與小矮人溝通,她問:誰能幫我收拾下餐桌?聽到這話的四五個小矮人掉頭就跑。因為一直沒人幫她,所以她最終選擇了離開。
在閱讀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果白雪公主正式一點,坐下來跟所有小矮人談一談,會不會有希望扭轉結局呢?一共77個小矮人呢,說不定會有別的小矮人願意幫忙呢?
小讀者可以在閱讀和親子溝通中,理解到:遇到問題除了逃避,還可以選擇直接面對,用溝通和妥協來尋找解決辦法。
女權在成人世界是個敏感話題,原因是探討者有兩極化趨勢,一方面在有些人心目中對於女性有著刻板印象和其他偏見,另一方面有些女性可能會以女權的名義,索要過多的權利。這兩種極端都是不可取的,但在子女教育中,家長總會感覺這個尺度很難把握,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對於「男女平等」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呢?
《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就是這樣一本恰到好處的繪本,它看似在講童話,實則在講女權,看似在講女權,但卻又沒有用力過猛。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不會因為閱讀這本書而走向某一個極端,他們會在繪本營造的詼諧幽默的氛圍中,了解到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也有分擔的義務。
結語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話說得好: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其實要做到真正的平等是很不容易的,由於刻板印象的存在,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主觀臆斷,從而造成很多誤會和矛盾。
這個心理現象在成人世界中都是很難克服的,何況是小朋友。但《白雪公主和77個小矮人》的作者用一本繪本就達到了多重的教育意義,同時又沒有任何說教成分,詼諧幽默的改編讓孩子沉浸在劇情中,捧腹大笑的同時,心中的成見已經被撼動,這恰恰是本書最珍貴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