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77年,宜家終於要賣衣服了!網友:這不是無印良品嗎?

2020-12-13 品牌透視

編輯 | 品牌君

最近,潮流圈發生了件令眾人大呼意外的事:全球知名家居零售商宜家,在出道77年後,總算進軍服裝行業,開始賣衣服了。

不是網友惡搞,不是品牌聯名,不是單次合作,是宜家本家真的要發布服裝系列新品啦!

宜家大步邁入服裝領域

據品牌君了解,宜家一口氣安排了T恤、衛衣、帆布袋等多款單品,看樣子是下定決心要在服飾行業闖出一片新天地。

從曝光出的產品圖來看,其此次新品大多是以我們熟悉的黃藍經典logo為設計靈感,搭配上一些頗具巧思小元素,雖然簡單但不無趣。

比如這件白衛衣,它正面那個大大的條形碼,來源於宜家最暢銷的 BILLY 書架。

「這不是無印良品嗎?」有網友在看到宜家新款服裝後,發出這樣的感嘆。

同樣是走簡約路線,同樣深受年輕一代消費者喜愛,宜家與無印良品兩個品牌間確實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共同點。

正如前文所說,這是宜家創立數十年來,首次正式推出服裝產品。但,這並不是它第一次接觸潮流圈。

去年,宜家與Off-White主理人Virgil Abloh合作,推出系列聯名潮品,包括有壁畫、地毯、手提袋等。

兩個超級IP的合作,必然會引來無數關注。

又是專門從外地趕去北京,又是提前好幾天到現場駐紮,又是排隊4個小時,消費者對宜家聯名單品的喜愛之情,都用實際行動表現了出來。

那搶購盛況,讓品牌君不由想起《釜山行》。弄潮兒們為get全球限量版時尚單品,也是很拼了。

時間再往前推一推。

2018年,宜家牽手William Hunt上線限量版高定西裝。這些西裝的配色與床單配色相似度極高,以至於部分消費者以為宜家這是拿床單做的衣服。

據設計師介紹,設計這樣的服裝是希望能借豐富色彩去打破束縛,突破簡潔風格,呈現個性化一面。

一次次在潮流領域的成功探索,想必是宜家此次闖入服飾行業的底氣所在。

不過,自己出產品與牽手品牌進行聯名營銷終究還是不同的。宜家這次新出的系列服飾產品能不能被市場認可,能不能為消費者所青睞,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品牌們紛紛轉行賣衣服?

或與其他品牌跨界合作,或自己嘗試推新,近些年越來越多品牌盯上服飾領域,在賣衣服路上越走越遠。

去年,百威啤酒與義大利高級時裝品牌 Moschino 強強聯合,上線系列服飾產品,包括有T恤、包包、褲子、裙子等。種類相當豐富,可謂是應有盡有。

聯名款衣服基本都是紅白藍配色,濃濃的「百威」風味。

除百威外,大白兔、傑士邦、杜蕾斯、旺仔等品牌也都推出過服裝系列產品。

為什麼?為什麼品牌們在跨界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服裝領域?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任何決策背後必定都有一定的商業考慮,也就是一個「利」字。闖入時尚圈賣衣服也一樣。

相比其他領域,服裝行業門檻較低且容錯率高。部分品牌的所謂聯名,其實就是在玩logo疊加遊戲。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提升業績,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服裝」總是與「潮流」掛鈎,進軍服飾行業可以改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固有認知,幫助企業實現年輕化,幫助產品提高曝光量。

一舉多得的事情,品牌們自然願意投身其中。

相關焦點

  • 直面宜家 無印良品能否玩轉家裝?
    在日本,MUJI INFILL不是新鮮事物。早在2000年,無印良品就推出了MUJI HOUSE計劃,不僅直接蓋房、賣房,還向消費者提供家裝服務。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無印良品設立了「MUJI INFILL0」和「MUJI INFILL+」兩項業務。MUJI INFILL0將現有的生活推至原點,只保留房屋框架和窗戶;MUJI INFILL+則負責為整個家配置家具和門具,自由編輯生活布局。
  • 宜家賣衣服,網友:這不是無印良品麼?
    再一想家居+服飾的全品類組合這不就是MUJI無印良品的路子麼!不是我無中生有、憑空想像這對紅藍CP的battle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產品戰 去年12月無印良品中國官網發公告稱將於2019年12月21日起在中國提供MUJI INFILL家裝服務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你們會買嗎?」 問者大膽,答者也坦誠。有相當多的人不好意思地表示:「不會買,很喜歡無印良品,但是太貴啦。」 要知道,在此之前,鮮少打折的無印良品已進行了11次「價格重新審視」(降價),卻仍舊挽不回中國消費者的心。
  • 77 年了,宜家終於開始賣衣服了!
    拋開大熱聯名不談,日常生活中,擁有「宜家元素」的單品似乎滿大街都是。矚目的「IKEA」 藍黃色 logo,被印上手機殼、衣服、包包、帽子…….看多了吧,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官方出品,哪些是山寨盜用。可事實上,迄今為止,宜家官方在時尚界的嘗試,兩隻手就數得過來……所以啊,這次宜家的最新動作不僅很很很稀奇,還是破天荒第一次:77 年了,宜家終於賣衣服了!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虎嗅網
    要知道,在此之前,鮮少打折的無印良品已進行了11次「價格重新審視」,卻仍舊挽不回中國消費者的心。根據良品計劃公布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截至2019年8月31日,無印良品內地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下跌達到2.2%,粉絲們正在加速離去。但無印良品在中國地位不保,真的只是因為貴嗎?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從過往的經驗上來看,這種通過「諧音」或「相近字」來跟風知名品牌的行為是山寨、抄襲無疑了。但這一次,持續了十幾年的無印良品VS無印良品「商標大戰」的結果卻和我們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不太一樣。北京「無印良品」給大家親身示範了一次雖然似曾相識,但卻刮目相看的「騷操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還打了一眾給日本無印良品叫冤人的臉。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事件】中日「無印良品」之爭,國產無印良品獲勝近日,「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一案,有了最終說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 無印良品MUJI關店,這是要破產了?
    最近,有傳言說無印良品倒閉了?嚇我一跳,我還沒買過他家打折的產品,怎麼就能破產呢了! 原來在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
  • 日本無印良品商標案敗給了國產無印良品 悄然改了標籤
    作者:虞漾審校:周鶴翔近日,日本百貨品牌「無印良品」在商標糾紛案中敗給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引來一大波熱議。事實上,這場商標侵權案件早在2005年便出現了端倪。日本的無印良品成立於1980年,在日本是一個老品牌,但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也讓國內的無印良品搶佔了先機。在日本的無印良品進入中國之前,有一家中國公司提前註冊「無印良品」24類(床品、毛巾、棉等)商標,並轉讓給了另一家國內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 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無印良品」的商標丟了——至少,以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據悉,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告了
    「無印良品」店 杭州網記者 包海青 攝杭州網訊 早在2018年,中國的「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告日本的「無印良品」的官司備受矚目,最終因中國「無印良品」公司早於日本公司在中國申請註冊了大部分24類「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2004年7月,該商標經核准轉讓至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商標侵權標準是什麼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喜歡無印良品的年輕人,會愛上MUJI INFILL設計的家嗎?
    12月21日北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首次推出家裝服務——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旨在以「MUJI」品質背書,「INFILL」物理填充富有MUJI式的生活哲學,結合無印良品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靈感,共同營造簡潔而美麗的舒適生活空間。當然,這並不是無印良品首次涉足家裝領域。2003年,MUJI成立MUJI House, 主攻建築設計和裝修。
  • 日本無印良品不僅丟了「無印良品」,還賠了62.6萬元…
    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無印良品」的商標丟了——至少,以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檢測質量不合格,網友:太坑了!賣的這麼貴還不合格!
    7月19日,無印良品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家具抽檢的情況說明。其表示,就本次事件向消費者鄭重致歉,並願為購買這6款家具的顧客提供退換貨服務。除無印良品此次被提名,宜家也跟著被登上榜,抽檢結果顯示,宜家(IKEA)家具有兩批次產品不合格。包括一批次儲物組合兒童櫃和兒童衣櫃,主要不合格項目或主要問題均為孔及間隙不達標。今年以來,無印良品多次被爆出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2004年7月,該商標經核准轉讓至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