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水:利用木材,稻草,麥草,經過完全燃燒成灰後,篩出細灰,取灰加熱水攪拌,沈澱之後即可取出澄清灰水.凡植物所含的礦質元素,草木灰中幾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鉀元素,一般含鉀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鹽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還含有鈣、鎂、矽、硫和鐵、錳、銅、鋅、硼、鉬等微量營養元素。灰水最早被利用的漂白劑與媒染劑,灰水不但可讓染液發色,還可固色,經過灰水處理所染出的顏色更鮮麗,又不易褪色,利用灰水當媒染劑,能染出明度及彩度較高的色澤.
2,醋:一般常用米醋,烏梅,石榴等酸性汁液,在染色之前加數滴入染液中.尤其是染紅色系的紅花,就必須利用鳥梅水(烏醋)來中和,才能顯出鮮麗的紅色.
3,石灰水:利用生石灰加水攪拌,沈澱後取澄清石灰水即可,但易傷損尤其蠶絲,所以染蠶絲時不取用石灰水為媒染劑,石灰水只用在染棉或麻布上.
4,明礬:屬於透明結晶,加熱水可溶解,尤其和茜草配合,所染出的色澤更鮮麗.
5,鐵:鐵是染黑色的重要媒染劑.現代最簡易的方法是,取不同的生鏽鐵釘五百公克,放入大口瓶內,加入一杯塩及一杯或半杯麵粉,再灌入十杯熱水,放置十日,過濾瓶內鐵釘之後,所得的液體即是染黑的鐵媒染劑。使用方法:
進行染布
1,準備媒染劑,視所需染的顏色決定媒染劑,用量為布重的3—5%.媒染劑充份溶於水中,至於是否要加溫,則視種類而定.
2,將染布放入媒染液中進行媒染20分.
3,將媒染過的被染物擰乾後再投入染液中進行加溫染色,高溫染色中必須不停地攪拌翻動,以避免造成染斑加溫.加溫染色時間以半小時為原則.
4,關閉熱源待其自動降溫至常溫.
5,取出被染物充分清洗,晾曬,完成.
6,若能再重染一次則效果更佳,但此次不需加媒染劑.
欲學習傳統天然植物染色技藝,可報名參加四月在北京國染館舉辦的《傳統染色專業研修班》。
專業師資、專業教材、專業培訓,等待欲成為專業人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