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中陪讀媽媽在肢體衝突中喪生,參考這三條可促進溝通和諧

2020-12-15 擁抱大語文

提要

本文由江蘇陪讀媽媽在肢體衝突中喪生的案例出發,並非就事論事,而是對有效溝通和溝通和諧進行一番有益的探索,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述和諧溝通的重要性,給家長三條有益的建議。文章特別列舉吟誦《琵琶行》的實際操作案例,指出有效溝通和諧溝通的重要意義。呼籲讀者為追求溝通和諧,為打造和諧社會而努力。

據警方通報,江蘇一位高三男生,因為不服從管教,與陪讀的母親發生肢體衝突,最終導致母親死亡。

具體詳情我們等警方公布調查結果,本文旨在從人際交往溝通技巧的角度,本著追求和諧的目的,進行一番探討。

儘管我們對此案的詳情知之甚少,但此案造成母親喪主,無疑這是一大悲劇。無論是對這位母親來說,還是對這位男生來說,都是無法挽回的悲劇,令人痛惜。

17歲的高三男生「不服管教」,從教育的角度思考,這四個字相當微妙

小時候我們常聽大人教導,要做個「聽話」的孩子。不聽話的孩子,往往不受大人歡迎。聽話與不聽話,完全是站在大人的角度來說的。這裡的「聽話」就是服從。

大人為什麼喜歡聽話的孩子?為什麼聽話的孩子就容易被誇為「乖孩子」,不聽話的孩子,好來事的孩子往往不受歡迎,甚至遭受排擠呢?

「我都是為你好!」這是最體面的理由,也是最危險的理由

原來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大人有大人的追求。大人認為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我們是不是應該關注一下孩子的想法呢?

我們提倡關注孩子的想法,並不是說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思去做,但至少,從公平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參考一下孩子的想法,至少我們要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麼,權衡一下孩子的意見,適當吸收和照顧到孩子的意見的合理部分,從而再做出決策。

這樣,是不是效果更好?

純粹的「聽話」,講究「服從」,這完全是單向的命令和強迫。這不叫互動,這叫單向的指令

這種強硬式的管理,極容易招致被管理對象的抵制和反抗

可見,溝通中的和諧,是一個理想的境界,是絕妙的一種境界,並不是常人所能達到的境界。

比如,如果家長的話說得過高,很不現實,孩子一時無法達到,孩子就可能不會服從管理。如果家長的話粗魯蠻橫,刺傷了孩子的自尊,這樣管理的效果也會適得其反。

大人如何充當好一個管理角色,如何會說話,說合適的話,大有學問

類似的劇情我們不難見到。

男生和女生被家長逼得走上了絕路,到了要自殘的地步。此時家長才猛然醒來,請求孩子不要做傻事。

相關焦點

  • 鹽城一高中生因不服管教殺死陪讀媽媽
    近日,江蘇鹽城又發生了一起中學生因不服母親管教,與母親發生衝突致其死亡的弒母案發生。據媒體報導,12月13日,網傳江蘇鹽城阜寧縣一陪讀媽媽在出租房內死亡,讀高三的兒子被警方帶走調查。當地宣傳部門證實,確有此事,警方已介入。12月14日據「鹽城阜寧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通報,13日,某小區一46歲居民徐某死於家中。
  • 江蘇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續:父親的角色、從頭到尾在划水
    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 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楊某的性格還可以,與同學關係普遍保持不錯,母親徐某性格偏內向。 12月13日,江蘇鹽城。
  • 母親辭職陪讀被殺,17歲兒子被抓卻稱不後悔:我可以不用學習了
    近日,江蘇一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迅速竄上熱搜。在警方的通告中,男孩「不服管教」「爭吵」「發生肢體衝突」這幾個詞語醒目又刺眼。我不後悔:可以不用學習了!這幾年,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關係,因為這些詞語破裂,孩子跟父母之間的矛盾,似乎在每個家庭都發生過。但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是成為孩子對父母下手的理由。
  • 奪命的陪讀警醒父母:這3條紅線千萬不能踩,真的能激怒孩子!
    「陪讀不易,且行且珍惜」,這句話最近在我們這個圈子極其流行。尤其是在看到那種隔三差五就曝出的奪命陪讀報導後,陪讀的方式方法就更加令人深思了。12月13日,江蘇阜寧縣觀湖書苑小區發生了一起悲劇,一位高三陪讀媽媽因兒子不服管教,在與兒子的肢體衝突中喪命了。
  • 為讓兒子成績好,陪讀媽媽死了!不能失敗的教育正常嗎?
    為讓兒子成績好,陪讀媽媽死了!不能失敗的教育正常嗎?一個悲劇的發生,往往深藏著令人感動的大愛,在我看來,愛也非愛,也許是懦弱者以愛之名,行無能之事罷了。言辭雖稍有激烈,卻也較為接近事實本質。陪讀媽媽之死這是一個意外亦是當下的不幸,前幾日江蘇陪讀媽媽之死,直至今天我仍沒有想通到底誰的錯?
  • 17歲學生殺陪讀母親逃跑後被抓,發人深省
    12月13日,江蘇阜寧。網友爆料一中學附近的小區發生一起高三學生殺死陪讀媽媽的命案引網友關注。據知情者稱,學生殺死陪讀母親後試圖逃走後被抓獲。當地宣傳部長證實,警方已經介入。視頻中,眾多市民圍觀,紛紛議論。據準確消息,12日上午,徐某兒子楊某(男,17歲)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13日19時許,公安機關將潛逃的楊某抓獲歸案。其實,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案例不僅僅是一起了。
  • 江蘇17歲高三男生,殺死46歲陪讀媽媽,鄰居稱他性格溫和
    在江蘇阜寧,一個高在在讀男生,在家裡把自己陪讀的媽媽,用菜刀殘忍的殺死。該案件一經曝出,立刻引起各方的熱議。據悉,該事件的發生原因,是該男生不服從管教,因媽媽指責自己過於嚴苛,才導致男生一時衝動,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之後,有記者前往事發地了解情況。
  • 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不要讓陪讀媽媽變了味現在有很多的媽媽因為孩子不能專心學習而精神焦慮,壓力重重。叮叮,一條「我抑鬱,焦慮了,晚上都睡不著」的微信映入眼帘。這是閨蜜發來的,全職寶媽,兒子今年剛剛一年級。覺得學校進度快,班上好多孩子表現很好,自己兒子有點跟不上,而自己每天輔導作業與孩子溝通間摩擦不斷。不知如何與孩子正確相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怎麼給孩子輔導,一系列問題讓她產生了無助感!焦慮的媽媽,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媽媽們最後都將壓力,焦慮傾瀉於孩子身上。但,重壓下的孩子,該如何救贖呢?
  • 呼和浩特:為陪讀媽媽量身定製公益項目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惠)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阿吉拉沁社區,有一群陪讀媽媽,他們在社會組織的幫助下,每周固定開展交流、學習、志願服務,生活發生了極大改變。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婦聯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陪伴,讓愛擲地有聲」——陪讀媽媽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研討會在呼和浩特舉行,這個為陪讀媽媽們量身定製的公益項目開展以來,已有上百名陪讀媽媽受益。回民區阿吉拉沁社區周邊有呼和浩特市一中、八中等眾多中小學,不少媽媽們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在學校附近租房居住,全身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
  • 毛坦廠陪讀媽媽的"畢業季":廣場舞團的告別
    以年計算的陪讀生活,在他們生命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陪讀爸爸劉鴻(化名)認為,和孩子租住在同一間屋子內,「一處處一年或幾年」,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經歷。「這也是一種歷練。」他說,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學習如何理解孩子、表達愛意,以及在漫長且枯燥的陪讀生活中,「如何自處」。
  • 毛坦廠陪讀媽媽的「畢業季」:廣場舞團的告別
    以年計算的陪讀生活,在他們生命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陪讀爸爸劉鴻(化名)認為,和孩子租住在同一間屋子內,「一處處一年或幾年」,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經歷。「這也是一種歷練。」他說,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學習如何理解孩子、表達愛意,以及在漫長且枯燥的陪讀生活中,「如何自處」。
  • 《陪讀媽媽》首曝劇照 演員水晶本色出演狂飆英文
    網易娛樂1月18日報導 由海潤影視出品,知名導演陳暢執導,梅婷、鄔君梅、許亞軍、曾黎、水晶等眾多實力派演員聯合出演的國內首部海外陪讀題材劇《陪讀媽媽》於近日又公布了一組最新角色照。演員水晶在該劇中飾演成長在溫哥華的華裔少女黛安娜。劇照曝光水晶眼眶含淚 本色出演留學少女《陪讀媽媽》聚焦「小留學生」群體,關注當前「低齡化」留學趨勢和越來越多「陪讀媽媽」的出現,立足現實,講述了二者間的有愛和溫情,也刻畫了留學家庭不一樣的矛盾衝突。這樣一部自帶話題的家庭情感大劇,還有梅婷、鄔君梅、曾黎、郝洋這樣的實力派「陪讀媽媽幫」加盟,相信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兩起事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高三學生,都是全職的陪讀媽媽。從啥時候起,全職陪讀媽媽成高危職業了呢?弒母一定是偶然發生的,但是母子間的衝突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問題,父母一定責任重大,至少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甚至更多。
  • 高中男生弒母引熱議:媽媽的性格,是養育孩子最大的天敵
    前幾天,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一起高中男生弒母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經初步調查,遇害人徐某,是一位全職陪讀媽媽。因學習問題,與讀高中的兒子發生爭吵,一怒之下,兒子將46歲的媽媽殺害。「讀高中的兒子,陪讀的媽媽,弒母的慘案。」不禁讓我們想起,一個月前的另一起慘案。11月12日,一位南京媽媽被讀高三的兒子李某殺害。
  • 蘇丹卡薩拉州爆發衝突致8人喪生
    新華社喀土穆10月15日電(記者馬意翀)蘇丹過渡政府15日表示,當天在蘇丹東部卡薩拉州發生的抗議示威活動導致警民衝突,已造成8人喪生。  蘇丹新聞部長、過渡政府發言人費薩爾·穆罕默德·薩利赫在聲明中表示,當天,卡薩拉州當地的抗議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共8人喪生。
  • 孩子容易與同學發生肢體衝突怎麼辦?
    專家觀點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趙松坤老師: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我們時常能遇到這樣的男孩子,他很渴望與同學一起玩耍,但一不小心就成為同學們告老師的對象——「老師,他打我。」當老師了解了事情經過後,發現原本是很小的摩擦,他卻總是用武力解決;或者他原本是和同學們一起玩鬧,逐漸被他面紅耳赤地升級為肢體衝突。
  • 江蘇高三男生因不服管教,竟親手殺死陪讀母親,如今已被逮捕歸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無論是身處一個怎麼樣年齡階段都會有著屬於自己的壓力,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在壓力的無限逼迫之下人很容易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近日就有這樣一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在江蘇一名高三的男生因為和自己的母親發生爭執之後竟然失手將自己的母親給殺害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倆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吧!
  • 孩子沉迷遊戲小說,不願與父母溝通咋辦?改善溝通的3條兵法建議
    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掌握不透,沒辦法走進孩子內心,通過溝通滿足孩子自我認同以及價值實現的情感訴求。那麼,父母到底應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性有效到底溝通呢?《孫子兵法》裡給出了三條建議:建議一:「兵貴勝」——親子溝通最忌反覆嘮叨,宜速戰速決「兵貴勝」是什麼意思呢?
  • 江蘇一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自己真不是個東西
    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楊某的性格還可以,與同學關係普遍保持不錯,母親徐某性格偏內向。12月13日,江蘇鹽城。
  • 陪讀奶奶
    據小燈爸回憶,他高中三年,奶奶硬是戒了三年電視,夜夜陪他讀書。每天晚上,小燈爸挑燈夜讀,奶奶則在一旁織毛衣。他不睡,奶奶也不去睡。奶奶的理論是:孩子都是有玩心的,要他們不玩,大人得先做出榜樣來。等到小燈爸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奶奶也操練成了業餘編織高手,學校年輕的老師們都讓奶奶代織毛衣,奶奶陪讀竟陪出了一門手藝,倒也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