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摺疊問題在中考數學中也是常考問題,而一線三垂直模型則是這個問題中常考的模型,同時在一些壓軸題的幾何題中也經常是出現,那麼在這裡呢,就開始是介紹這個問題。
本文章共四部分:①例題②例題剖析③例題詳解④知識歸納,共2183字。
01例題:摺疊問題
如圖,在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D中,動點E、F分別在邊AB、CD上,將正方形ABCD
沿直線EF摺疊,使點B的對應點M始終落在邊AD上(點M不與點A、D重合),點C落在點N處,MN與CD交於點P,設BE=x.
(1)當AM=1/3時,求x的值.
(2)隨著點M在邊AD 上位置的變化,△PDM的周長是否發生變化?如變化,請說明理由;如不變,請求出該定值.
(3)設四邊形BEFC的面積為S ,求S與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並求出S的最小值.
02例題剖析
(1)由摺疊性質可知BE=ME=x,結合已知條件知AE =1-x.在Rt△AME中,根據勾股定理得(1-x)+(1/3)=x,解得x=5/9.
(2)△PDM的周長不會發生變化,且為定值2.連接BM、BP,過點B作BH丄MN.根據摺疊性質知BE = ME.由等邊對等角得∠EBM = ∠EMB;由等角的餘角相等得∠MBC= ∠BMN;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得Rt△ABM≌Rt△HBM,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AM=HM,AB = HB = BC.又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HL)得Rt△BHP≌Rt△BCP;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HP = CP .由三角形周長和等量代換即可得出△PDM周長為定值2.
⑶過F作FQ丄AB.連接BM.由摺疊性質可知∠BEF=∠MEF,BM丄EF,由等角的餘角相等得∠EBM = ∠EMB =∠QFE ;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得Rt △ABM≌Rt△QF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AM=QE.設AM的長為a.在Rt△AEM中,根據勾股定理得(1-x)+a=x,從而得AM=QE= 根號下(2x-1),BQ=CF =x-根號下(2x-1).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代入即可得出S與丄的函數解析式;又由(1-x)+a=x,得x=(a+1)/2,代入梯形面積公式即可轉為關於a的二次函數,配方從而求得s得最小值.
03例題詳解
(1)由摺疊性質可知BE=ME =x;因為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故AE=1-x.
在Rt△SME中,有AE+AM=ME,即(1-x)+(1/3)=x,解得x=5/9.
(2)△PDM的周長不會發生變化,且為定值2.
連接BM、BP,過點B作BH丄MN,如圖11 - 2.
因為 BE=ME,所以∠EBM=∠EMB.
因為 ∠EBC=∠EMN = 90°,所以 ∠MBC=∠BMN.
因為正方形 ABCD,所以 AD //BC ,AB=BC,∠AMB =∠MBC=∠BMN.
在 Rt△ABM 和 Rt△HBM 中,∠A = ∠BHM=90°, ∠AMB =∠BMN,BM = BM,
可知 Rt△ABM≌Rt△HBM(AAS),
所以AM=HM,AB = HB=BC.
在 Rt△BHP 和 Rt△BCF 中,BP = BP,BH=BC,
所以 Rt△BHP≌Rt△BCP(HL),有 HP=CP.
因為 △PDM周長= MD + DP +MP=MD + DP +MH + HP =
MD+DP+AM+PC=AD+DC=2,
所以△FDM的周長不會發生變化,且為定值2.
(3)過F作FQ丄AB,連接BM,如圖11 - 3.
由摺疊性質可知∠BEF=∠MEF. BM⊥EF.
所以∠EBM + ∠BEF = ∠EMB + ∠MEF = ∠QFE +∠BEF=90°.
所以 ∠EBM=∠EMB = ∠QFE.
在 Rt△ABM 和 Rt△QFE中,
∠ABM=∠QFE,AB=QF, ∠A= ∠EQF=90°,.
故可知 Rt△ABM≌Rt△QRE(ASA),有 AM=QE.
設 AM 長為 a .在 Rt△AEM 中,AE+AM = EM.
即(1-x)+a=x,得 a =AM=QE=根號下(2x-1).
又 BQ=CF =x-根號下(2x-1),
所以 S =1/2* (CF+BE) *BC
=1/2* (x-根號下(2x-1)+x)* 1
=1/2*(2x-根號下(2x-1)).
又(1-x)+a=x,解得x=(a+1)/2.
所以 s=1/2*(a-a+1)=1/2*(a-1/2)+3/8.
因為0<a<1,所以當a=1/2時,S最小,最小值為3/8.
04知識歸納
摺疊(翻折)問題常常出現在三角形、四邊形、圓等平面幾何問題中,其實質是軸對稱性質的應用.摺疊前後兩個圖形可以看成成軸對稱,折金問題可以與圖形軸對稱問題相互轉化。在摺疊變換中要明確對稱軸(摺痕),要利用對稱軸準確作出摺疊後圖形,找出摺疊前後的等線段、等角、全等三角形,甚至垂直平分線等,進而能得到一些線段、角度等之間的數量關係,位置關係,最終運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識解決問題.
三角形摺疊中,會生成相等的線段和角,這樣可將分散的條件集中.如果題目中有直角,則通常將條件集中於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平行四邊形摺疊中,通常利用軸時稱性質和平行線性質求角的度數.或者利用軸對稱性質以及勾股定理求線段長度。矩形中的兩次或多次折摺疊通常出現「一線三直角」的模型(如圖11 4),從而構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邊或者角的度數.
摺疊背景下求解線段長的思路如圖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