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精品咖啡品牌「鷹集」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歐遊集團。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和營銷傳播、供應鏈整合等方面。
鷹集創立於2016年,定位高端精品咖啡師品牌,並在上海擁有多家門店。2019年下半年,鷹集開啟「門店+產品」模式,推出線上精品速溶咖啡產品,上線半年時間月銷量增長10倍。
鷹集對標採用「線下門店+快消產品」模式發展的美國高端咖啡品牌——Blue Bottle Coffee。其業務分布於美國、日本、韓國等市場,2017年被雀巢以4.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68%的股權。鷹集咖啡創始人張宇凡介紹說,Blue Bottle Coffee通過具有生活美學的高端門店向消費者傳遞高品質的品牌價值,同時通過快消咖啡產品快速擴大規模。
自去年開始,線上咖啡產品迎來紅利期,率先推出精品速溶咖啡的三頓半2019年成為首個登頂天貓雙十一咖啡榜首的國貨品牌。天貓咖啡衝調類目負責人在咖門的採訪中提到,「疫情期間,天貓整個咖啡類目中,增速最快的是精品速溶品類,銷售同比增長超1000%」。三頓半、時萃、永璞等品牌在今年先後完成融資。
品類的爆發式增長吸引越來越多品牌進入市場,工藝的成熟導致產品向同質化發展,中低端品牌間的價格戰不可避免。鷹集從2019年6月籌備到10月上線產品僅用時三個月左右,快速完成轉型的關鍵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也是鷹集相比其他品牌的差異點所在。
(圖片來自鷹集)
在經營線下門店期間,鷹集積累了上遊供應鏈端資源,以及咖啡豆品控和產品研發方面的經驗。公司設有專門的團隊在世界範圍內甄選優質咖啡豆,並為咖啡豆量身定製不同的加工方法。
咖啡豆在品牌自建的上海烘培工廠裡通過多重測試後才能被送進門店,嚴格的賞味期限保證了門店咖啡的新鮮和口感。而鷹集的快消產品則使用低溫冷萃+冷凍乾燥的全程低溫萃取技術,呈現咖啡的立體風味,突出香氣,保留新鮮度。
區別於常規網際網路品牌的產品邏輯,鷹集的產品設計思路是「門店經典飲品復刻+創意產品延伸」。團隊複製線下門店熱門產品的配方,研發出線上產品。目前鷹集50%的線上產品與線下門店的產品名稱重合。拿線上小罐咖啡「貓頭鷹」舉例,產品採用 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證的精品咖啡豆,風味中含有濃鬱的巧克力和堅果香氣,在被搬到線上前,門店消費杯次已超過150萬杯。
在復刻產品的基礎上,鷹集圍繞創意咖啡進行品類延伸。團隊篩選和咖啡元素匹配的茶元素,推出「茶咖」產品如「茉莉鴛鴦」、「玫瑰茶咖」等,並延伸為系列。另外,在產品形態方面,鷹集創新推出了「棒棒咖啡」,木棒上有50%研磨咖啡粉和50%凍幹咖啡粉,為用戶解決攪拌問題。接下來,團隊的目標是每半年推出一款具有行業創新性的差異化產品。
在產品工藝越來越成熟的趨勢下,打造品牌,給消費者提供增值體驗,成為形成差異化的關鍵。基於線下+線上模式,鷹集希望像Blue Bottle Coffee一樣,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線下體驗感,打造門店的傳播屬性,將品牌調性輸出給目標消費者。鷹集的門店均位於上海核心地段。空間設計走質感路線,希望通過專業咖啡體驗和極致的視覺設計表達品牌對於咖啡美學的思考。
(圖片來自鷹集)
在營銷傳播方面,鷹集的門店曾與潘多拉、夢龍、戴森等高端品牌,以及海賊王等熱門IP進行過聯名合作;品牌還通過與天貓合作的「天貓理想生活club咖啡館」等一系列活動,獲得了新增流量;今年,鷹集成為了電影《一點就到家》的咖啡聯合營銷合作夥伴。電影上線後,雲南咖啡成為淘寶熱詞,鷹集也專門推出的雲南咖啡豆產品,並與李佳琦進行了直播合作。
在《一點就到家》中,主角李紹群在雲南種植、烘焙的咖啡豆獲得了國際大獎。張宇凡認為,國內消費者需要自己的咖啡文化,中國也有可以與國際媲美的咖啡豆。作為新品牌,鷹集將持續深化中國本土的咖啡供應鏈,圍繞精品咖啡進行產品創新,嘗試將國產咖啡豆產品化輸出到更多地區。團隊還計劃在雲南咖啡產地進行布局。
團隊方面創始人張宇凡是廣告人出身,曾策劃和設計過多個消費品牌,出版過書籍《看見和發現》;首席戰略官蘇成是歐遊集團創始人、自嗨鍋天使輪戰略投資人,2年內幫助自嗨鍋實現30倍估值增長。
本輪投資方歐遊集團擁有豐富娛樂流量賦能資源和專業消費品操盤團隊,曾助力江小白、良品鋪子、桃花醉、自嗨鍋等十餘個消費品牌的成長。本次,歐遊集團幫助鷹集咖啡完成了戰略重組,並引入了新的團隊和供應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