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過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中拍了4部戲。
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太多東西痛苦不已。這時,她幸運地讀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她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得到了很好的鬆弛與排毒」。
通過斷舍離,陳數走出了那段「無法與人分享,但又找不到解決辦法的艱難時光」,也讓自己獲得了重生。
她在為《斷舍離》作序時還提到,用「斷舍離」梳理身心,就能按照心跳的節奏去做事。
「斷舍離」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斷舍離》中最精闢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書中有最精闢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斷舍離是一種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由內而外的,並不是單純的花一天,去整理雜物,而是捨棄那些拖累自己的生活節奏,影響生活健康的不良方式。
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節奏,養成良好的習慣,讓生活過得有意義,更專注人本身,對自我的開發,而不是被生活、工作、家庭綁架,而失去自我,失去對自己的關注。
書中還告訴我們,不要以「總有一天會用得上」之類的藉口,就那樣把東西放在一邊不去處理。而是讓它們去到此時此刻最需要它們的地方,要有意識地不斷把物品送出去,「捨棄」掉。
物品處於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工作中也是要有這種精神,只有思想不斷進步,你接觸到的教育信息才是最新的,最棒的。
斷舍離最核心的概念並不是單純地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進則出,出則進的循環反覆,二者缺一不可,在實踐過程中儘可能地做壓縮生活的減法運算。
比如「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為不需要的「雜物」減肥;在考慮物品是否應該被留下時,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
山下英子出生於東京,是顛覆歷史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邊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它就像這社會中的一股清流。
看書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能在《斷舍離》中找到平靜,讓自己的心回歸安寧,但是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就是一本自我反省,看清自我,以及重新認識自己的書籍。放下,或許是一種解脫,有舍才有得。
《斷舍離》一直備受各界名流推薦,宮崎駿父子曾推出《來自虞美人之坡》詮釋斷舍離精神。
也曾受到楊瀾、素黑、張怡筠、毛丹青、王人平等知名學者和媒體人認同推薦,知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也曾為老版《斷舍離》作序推薦。
斷舍離,實則是幫助我們剔除泛而無用的「物品價值觀」,積極甩掉惰性,採取行動,促進生命中物質和精神的新陳代謝,迎來嶄新的輕盈人生。
斷」和「舍」就像閘門的入口和出口,如果入口松、出口也松,就意味著物品的大量流入與流出,那叫做浪費。如果入口松、出口緊,就意味著只進不出,會造成囤積。
餘生,懂得豁達一點,通透一點,該斷的要斷,該舍的要舍,該離的要離,只有如此,你才能夠生活更輕鬆,更幸福。
一套書的價格是69元,也就平時吃一頓飯的價格,就能讓你獲得更加輕盈幸福,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