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一本我花了好大決心才開始閱讀的書。這個決心難下,一個是因為實在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去啃一部大著作,另一個是聽說其中科技含量超高生怕自己的知識積累不夠腦不夠燒:)等到《三體》在我的視野裡越來越近,直至下個月佰仕會就要請作者來開讀書會,才發現必須得去好好讀讀,不然真的沒法和小夥伴們好好相處了。
沒想到,我用了一個半天就把第一部《地球往事》給讀完了,這書如同魔咒,一旦開了頭就不能停。讀完第一部,加上之前看過一個牛人做的超級壓縮版的劇透視頻,大致就知道《三體》在講什麼了。除了惡補了一下自離開校園後就未觸碰的科技理論,拋開那些科學術語,我發現《三體》講的其實是人性。這才是我們熟悉又吸引我們讀下去的原因。
將《三體》中描述的場景和敵對雙方做一個置換,我們會發現這故事其實並不陌生,尤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三體世界是一個被惡劣環境苦苦折磨的文明,為了生存不斷對自己的文化進行修正,以至於將生存置於一切之上。地球上與之處境接近的國家是日本,如同三體世界會擔心自己總有一天會被毀滅一樣,日本人一度假想自己有朝一日會面臨滅頂之災(比如《日本沉沒》)。地球世界對於三體人是一個天堂,只有恆紀元,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生存在上面的人類有大把的精力用於「無用」的精神追求上(比如文學)。與之類比的國家恐怕就是中國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給了中國人(尤其南方)一個極其適宜生存的富饒土地,也因此人文旺盛,生出璀璨的文明。三體人對地球的覬覦,豈不就如同當年日本對中國大陸的垂涎?
其實這樣的故事在地球上已上演了千年,文明總是從水草豐美氣候宜人的地方萌發,卻最終都會被毀譽為生存而奔跑的蠻族。《三體》中賦予三體人雖然是需要腦洞大開才能想像的處境,但卻是與地球人一樣的人性。甚至在只有冷酷才能生存的三體人中也有和平主義者,這就如同在所有的侵略者中總有人性的光輝,會讓人們對這個世界有一絲安慰,讓我們覺得自己畢竟是人類而非簡單動物,不會僅僅為了「適者生存」去完成對彼此的消滅。雖然《三體》中也有一句話叫「失去獸性我們將失去一切」,雖然據說最終的大結局是人類終於像被拍死蟲子一樣被二維化了,但我想相比科學的進步,人性的這一點點不同其實是最寶貴的,它讓滅絕即使到來也沒什麼可以恐慌。
將中日來對比《三體》中的世界還有一點是可以類比的,就是當三體人終於要統治地球消滅地球人時,地球人聰明的將三體世界的坐標暴露給更高級的文明,最終先遭受毀滅性打擊的居然是三體世界,這就如同美國用兩顆原子彈丟在了日本結束了二戰一樣。高級文明的邏輯是降維打擊,用我遠遠高出你的科技去秒殺你的努力,就如同當年蒙古鐵騎去摧毀宋朝,英國人的堅船利炮去摧毀清朝一樣,「落後就要挨打」,落後者想要還擊只能靠學習、趕上、超越!最近習大大訪英,段子手們編排了一個歷史輪迴的段子,好像還蠻提氣,根子上其實是你夠強了。
在第一部的最後作者是給這個世界留有一絲希望的。他借一個貌似粗魯的警察說出了這樣的道理:低級文明也不是沒有任何生存機會的,蟲子一樣頑強的存在著,生為人類怎能因為人為設置的障礙而喪失信心?這恐怕是所有處於落後狀態的民族都需要聽到的勵志聲音。我想既然在書裡給三體人賦予了人性的假設,那麼就也一定有人性的弱點。比如三體人對地球人做的種種處心機謀,包括洗腦,包括瓦解,包括迷惑,包括那代表恐嚇的五個字「你們是蟲子」,無一不意味著他們的恐懼,一種擔心被逆襲報復的恐懼。
回到人類世界,我們看到人性時而為善時而為惡,總有一些偉大和堅持令我們淚流滿面,也總有一些懦弱和妥協令我們自覺卑微。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蹟,它從虛無中產生,就不會再回歸虛無。地球總有一天會走到末日,人類也許真的會有一天會不復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所做的一切是沒有意義的。就如同我們每個人都難免一死,但不意味我們會因為這遲早會來的一天而放棄好好的活著。我想人類終究不會是蟲子,無論處於低級文明還是高級文明,科技改變不了人性,只要人性仍然保存善之花的土壤,這個世界就不會輕易的被毀滅。世界末日都不怕的話,還有什麼好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