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比釣魚人最喜歡用什麼打窩,我想酒米肯定是名列前茅的。關於酒米其實很多釣友都研究得比較透徹了,配方也是五花八門,釣友們也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招。不過還是有很多新釣友對自製酒米比較疑惑,因為自己製作的酒米總是沒魚進窩。那麼同樣都是泡酒米,為啥誘魚效果會有這麼大區別呢?路人甲覺得,這些新手釣友可能在泡製酒米時進入了這幾個誤區。
一,沒有針對性
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窩料和餌料都沒有針對性,所以誘魚能力自然會大打折扣。所以你在泡製酒米的時候,一定要清楚你所選用的配方裡面的這些材料和添加劑是針對什麼魚的。這些添加劑和材料之間到底起到什麼作用,什麼比例最好。這樣搭配出來的窩料才有針對性,不然你看到這也想加,那也想加,都不知道這些材料是做什麼的,只會起到反作用。甚至做出來的窩料會死窩。
二,各個材料之間的味道不能起衝突
在泡製酒米時要對自己的材料的味道比較熟悉,比如說小米,碎玉米渣,以及其他的五穀雜糧,白酒,和常用的蜂蜜,小藥等材料,它們都有自己的味道。但是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後,你有沒有想過,你想突出什麼味道呢?如果你覺得酒味在水底傳播的範圍比較廣,穿透力比較強,那其他材料的味道就不能掩蓋過酒味。
三,泡製酒米的味道並不是越濃越好
很多釣友都喜歡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來代替水中的魚兒。所以,在泡製酒米時,千萬不要有味道越濃越好的想法。任何東西都是有個度的,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會起到反作用。尤其是魚和人是兩種生物,魚兒在水中覓食主要是靠嗅覺,它們的嗅覺是我們的好幾百倍。這時候我們聞起來的味道不錯,可能會讓魚兒感覺到不舒服,甚至感到恐慌。所以很多釣友都奇怪,我的窩料這麼香,怎麼打窩了也誘不到魚?多半就是這個問題造成的。路人甲建議,寧可淡一點,也不要能因為過度濃鬱而刺激到魚。
四,配方並不是越複雜越好
配置酒米的配方有無數種,有麝香味的,有加了維生素B2的,有腥的,香的等等。其實這些味道都是通過添加劑來實現的,在製作酒米時如果只貪圖多,那麼很可能造成反作用,從誘魚變成驅魚,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製作酒米的配方並不是越複雜效果就越好,知道把握主次,掌握添加劑和酒量的配比,問題就不大了。(一般添加劑包裝上都有說明,按說明書配比就好了)路人甲覺得,一款誘魚給力的餌料不一定聞起來很香,配比很複雜,關鍵是要做到材料之間主次分明,均勻平衡就可以了。
總之呢,在泡製酒米的時候,各個材料之間的搭配要有憑有據,不可胡亂猜想,甚至看人家加了什麼自己也跟著加,這樣做出來的窩料肯定是不會好的。最後提醒一下,現在很多地方買的「蜂蜜」都不是真蜂蜜,價錢還貴,還不如乾脆加點糖進去,效果不會比蜂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