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後果然氣溫開始有較大幅度下降,氣溫越低魚扎堆取暖的現象越是明顯,進食範圍也會變得更小,所以才有先找魚窩再下竿的說法。找到魚窩還需要有比較實用的打窩手法,這樣才能有長效而且持久的誘魚效果,所以冬季釣魚不但找魚窩不能湊合,打窩手法也不能湊合。
一、窩料組成有變化
釣鯽魚最為常用的窩料就是酒米,酒米的配方中以丁香就米製作作為簡單。20克丁香泡一瓶白酒,一周以後可以使用。丁香酒放半年以上效果更好,丁香中的芳香物質慢慢溶解到白酒中,味道會非常具有附著性。半斤小米文火炒出香味,加丁香酒一兩,如果有蜂蜜或者維生素也放上一點,一周後就可以使用。這款酒米配方是全年都可以使用的,在野釣中釣鯽魚效果非常不錯。
入冬之後雖然酒米依舊可以作為打窩的主力來使用,但是窩料本身的擴散性較差,所以入冬之後往往會採用粉狀窩料加酒米的方式來打窩,此時小魚已經比較少了,不用擔心小魚鬧窩。凡是很招小魚的窩料或者打窩方法,其實在冬季就有更好的誘魚效果。粉狀窩料誘魚效果好,能夠加速鯽魚進窩。此時鯽魚進食量比較少,只需要少量酒米的佔比就能起到很好的留魚效果。
如果使用的全部都是粉狀窩料,這個就有點接近打虛窩了,所謂的虛窩是更注重誘魚效果,但是窩點中並沒有實實在在的食物。虛窩往往只適合冬季使用,原因是冬季鯽魚不太愛遊動,遊動範圍也開始變小,導致冬季發窩比較慢。虛窩良好的誘魚效果可以快速發窩,但是此時不鯽魚不愛進窩,進窩之後也不愛離窩,有足夠的時間把進窩的鯽魚請上岸,所以虛窩還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從窩料的組成來看,粉狀餌料加酒米,或者完全粉狀窩料的使用,會比單純使用酒米效果好太多。但是需要注意這個打窩方法適合靜水,尤其適合有水草的區域。虛為主,實為輔,是冬季的特點。
二、打窩手法的變化
釣鯽魚打窩的時候基本都是打窩器中放上窩料,精準的打到窩點就可以了,注意窩料量要少,動作要輕,然後坐等發窩就可以了。到了冬季各種「奇葩」的打窩手法就全都出現了,因為發窩太慢,要注重長效的誘魚效果。比如香精、蜂蜜放到很小的塑料瓶中,鑽一個小洞後打窩就可以形成一個虛窩,鯽魚進窩後長時間受到味道的「刺激」,久久不願離去。把粉狀窩料裝瓶打窩,粉狀窩料加酒米用紗布包起來打窩,都有同樣的效果,是提前打窩,持久誘魚的好方法。
酒米或者粉狀窩料並非萬能的,有的小水面由於食物比較豐富,對部分窩料完全沒興趣。這時候就可以把蚯蚓碾碎,加一點黏土弄成泥團,用來打窩也是可以的,這個虛窩無添加劑味道全自然。或者酒米加泥土成團打窩,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也可以讓誘魚效果更佳持久。
冬季聚魚的原則就在於虛為主,實為輔,誘魚效果和持續效果放在首位。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冬季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