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雖已去世23年,依然光彩奪目,絲毫未因時間衝洗而褪色

2020-12-26 歷史國學智慧

王小波的一生就像翻版的梵谷,文筆與思想領先當代作家30年,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雖然他已經去世23年了,「王小波熱」卻依然存在。

我個人覺得王小波的作品魅力至今仍能迷倒很多人的關鍵在於,他的雜文裡面透露出來的觀點在當下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思考意義。

無論是個人尊嚴還是智慧的思索對現代城市生活、社會治理和人權平等都有著指導和借鑑意義。

對不起,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變得更糟真的慚愧,有時候在睡不著的時候偶爾會拿出手機讀王小波老師的文章來催眠。

他寫的那些雜文真的好深刻,這種有點點需要思考的東西我看了立馬睡,說王小波老師也算老一輩的公共知識分子了,指出來很多社會的問題都非常辛辣和深刻。

可惜這些問題到現在還沒有解決。沒準之後我讀魯迅也會覺得,現在的中國與晚清民國的中國並無不同。

這個世界會變好嗎?會的。什麼時候變好?不知道。

看了《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後,說實話,我有些淪陷,並徹徹底底與他共振。昨晚我在思考下一篇文章的立意,有一種深刻悲壯的浩瀚之情擊中了我,我在這種情緒中浮浮沉沉,在那個當下,悄無聲息,伴隨著一些日與夜交替之時的獨特存在感,只有我獨自面對的無垠之境,哪怕記錄下來,哪怕妄自闡述,都是對它的褻瀆。

我在宏大與渺小之間復又領悟了一些事情,並決定將這些幾近迸開的感知留在那裡,這感知並不屬於我,我只是捕捉到了萬物存在和時間鴻流中的一個個小小的碎片,觸碰到一些皺褶並有了感知。作為一個見證者,我再一次領會了沉默和敬畏的巨大意義,時間仿似為這一刻的而暫時停滯,連一隻鳥的鳴叫都使我顫動不已……

最後夜晚終於結束了,在我送走沉默的黑暗以後,這個世界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王小波的小說,看似荒誕無稽,卻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很多地方,怎麼看,都是在寫讀者自己。比如,有些人物言語粗俗,其實現實中,我們經常內心粗俗,到嘴邊說出來,就是一番恭維的話,說完轉身又在評論對方是粗俗的。並且運用了帶著韻律的黑色幽默,耐人尋味,哲理深刻。

現在很多作者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三十年前王小波玩過的。

王小波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在王小波的所有作品中,不得不提就是他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

看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最初是很迷茫的王小波是一個敢於談論性的一位作家,他的書裡的確沒有隱藏這些事情,也因為這些部分更顯真實初讀時認為也確實只是關於性而已,於是第一本《黃金時代》,也就草草的讀了過去。

等讀到第二本《白銀時代》時,才大致領悟到他的篇章。絕不僅僅是談論性,也不只是,為了性而有的這些故事。

我們都活在這樣一個滿是白銀的時代,是否有更多的意義呢?

在時代三部曲裡,王小波把道理最簡化,在字裡行間,他用這時代三部曲討論他對這個世界某些點的看法,他創造出來的人物很有辨識度,這些主角是就一個特點放大後再去填充而構造出的這樣的人。

不盡其然,他們身上還有許多相似的細微處,大抵是王小波身上的某些特質吧文風詼諧,文章不長,讀來不覺冗長煩躁,讀後很有想和王小波討論某些地方,但是可惜了。

《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依然光彩奪目,絲毫未因時間衝洗而褪色。他有超人的藝術感受力,表現力,敏銳,深刻,再有一點,他的整個身心通過寫作得到最大的滿足。

89元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影響,但這部領先文壇30年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推薦給你。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去世4年卻大賣20萬冊
    王小波在中國當代作家裡,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沒有組織,不混圈子,朋友也很少,被稱為「文壇外的高手」。23年前的一個凌晨,王小波猝然離世,但他的離開並沒有驚起什麼巨大的水花,因為當時的他還沒有出名。王小波離世時,他寫了二十年的《黃金時代》更是銷量慘不忍睹。在這本書剛剛寫完,被他投進各大出版社,編輯們看到裡面大量描寫性的文字後都紛紛退稿,一時間誰也不敢出版這本書。王小波不甘心,得到的回覆卻是:你寫得很好,就是內容不太適合出版。
  • 王小波逝世紀念 | 21年,又一個「黃金時代」?
    這是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下的經典段落,直到如今依然被許多文藝青年倒背如流。留在讀者記憶裡的王小波,永遠都是年輕而生猛的模樣,文字與為人都是如此。儘管,王小波已經去世20周年了。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於北京,享年45歲。他已經離開了20年。
  • 王小波與弟弟在兩年間相繼去世,兄長心肌梗塞,愛弟遭黑人割頸
    1997年和1998年,對於王小波的母親來說是悲痛的兩年,兩年中85歲的老人接連痛失兩位愛子,怕母親再受刺激,家人努力隱瞞了5年王小波弟弟遇害的事實。1998年7月,王晨光在途經某黑人集結區時,不幸被劫持。一名黑人歹徒持刀搶劫,王晨光不幸在期間被歹徒一刀割頸。後來,根據現場監控顯示,他並沒有當場死亡,他還有意識地為自己止血,並盡力求救。雖然他被一位好心的白人青年送醫,但是已搶救無效回天乏術。
  • 1997年王小波突病身亡!生前作品被稱「死囚車」,死後與魯迅齊名
    王小波在沒有寫作之前,是一位大學老師,有著一份人人羨慕的好工作,而他,卻不甘願這樣過一生,於是,他選擇了辭職,當一名自由撰稿人。在之後很長時間內,他創作了一本《黃金時代》。也正是因為許倬雲的極力推薦 在1992年,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獲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他的書並沒有因為獲獎而拉動市場銷量,定價12.80元的《黃金時代》直到作者去世前都沒賣完。
  • 王小波去世後,遺孀李銀河愛上「跨性別者」,真愛與性別無關!
    如今的我們依然無法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來定義它。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神秘,且不可控的存在。你不會知道將來你遇到的那個人,有怎樣的膚色國籍,更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時代的變遷,讓社會越來越開放。大家對婚姻的理解脫離了低級繁衍,取而代之的,是靈魂的契合。現代的年輕人,不在乎社會的看法。
  • 王小波推薦《黃金時代》:有趣的靈魂獨行,但思想的火炬從不熄滅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許多人以顏值掃出一片天下,但在中國文壇,憑著「有趣的靈魂」多年立於不敗之地的,王小波算是頭一個。今天是他生日,1952年的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1992年,40歲的王小波從中國第一代程式設計師改行成為作家,由此開創了屬於他的「黃金時代」。後來,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 王小波: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作家余杰在接受一次訪談中說過:溯時間之流而上下,如果我遇見王小波,我會告訴他:你寫得最好的東西不是小說,而是你寫給妻子的那些信。談及對李銀河火熱的愛,王小波這樣說:你可以說我賤,但你不能說我的愛賤。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王小波身上「離經叛道」的東西太多,難以讓正統的家庭所接受,怕女兒跟著他受人白眼。事已如此,一般人也就放棄了。可王小波不放棄,軟磨硬泡,死不放手。而李銀河也是有情有義,苦勸父母。最終兩人恢復了交往。
  • 王小波逝世23周年:他勇敢、坦蕩,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他去世23年後的今天,我們從他的10個人生側面來懷念他,懷念這個特立獨行的王小波。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對計算機技術的熱愛,最初的知音是舅舅王小波。王小波不僅是姚勇的舅舅,更是他的人生導師。1996年,清華大學機電系的姚勇,留著一頭長髮,他白天上課,晚上彈吉他,忙得沒時間睡覺。大一時姚勇便組建了自己第一支搖滾樂隊「泡沫」,任主唱和主音吉他。那時的清華幾乎是華語音樂人的搖籃,校內各種樂隊組合層出不窮。清華校園裡,看誰都像未來的高曉松。
  • 王小波因長得醜被李銀河分手,王小波一句話,讓李銀河再次淪陷
    李銀河初見王小波,看到王小波的長相,結果卻是糟糕極了!不但長得醜,還帶點兇相。幾天之後,王小波便找了一個藉口去找李銀河問到:"你有男朋友麼?""你看我怎麼樣。"有人說,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實在太少,而像王小波這樣的睿智有趣還極具浪漫感的人,恐怕遇不上第二個。1997年4月10日,年僅45歲的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過世。生前寂寞潦倒,死後嘈雜熱鬧,說的就是王小波。
  • 王小波:深夜發病掙扎而死,葬禮無一作家送行
    王小波已經去世多年,可他的文字依舊活躍在我們的世界裡。第一次接觸王小波的作品,是在高中的時候,當語文老師在教授文言文閱讀技巧後,我則偷看他的《黃金時代》。作為王小波長篇小說的代表之作,《黃金時代》獲得了無數榮譽,可我們似乎忘卻了王小波那令人扼腕嘆息的去世過程。
  • 王小波: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
    1980年,兩人喜結連理,不過期間差點因王小波的長相而分手。用當下網絡用語來形容王小波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當然王小波屬於後者。李銀河與王小波第一次見面時,對眼前長相醜陋,卻很有才華的王小波沒有一點興趣,雖妾無意,但郎有情,王小波對李銀河一見鍾情。
  • 王小波:寫了29年的「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最近一段時間,王小波這個人突然火了,很多關於他的故事也都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對於王小波這個人,我算不上有多了解,但我知道他的故事。1952年5月,王小波出生了,他的家境很好,父母在社會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一般情況下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早期教育肯定差不了,但王小波是個例外。
  • 40年後,李銀河給王小波回了一封信:我仍然愛著你
    我們這一代人心中最好的情書,大約是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那一系列,以「你好哇,李銀河」為開頭的情書。時隔40年,李銀河給王小波回了一封信,她說:小波,我愛過你,我仍然愛著你。先容我驕傲一小下。2007年,王小波過世十周年時,我寫過一篇。之後把那篇修改了下,寫了一篇。承蒙李銀河老師青眼(雖然她不知道是我寫的,也完全不認識我),在她的博客引過次。
  • 王小波45歲貧疾而死,一生孤獨而自由,生前寂寞、身後聲名鵲起
    ——王小波1997年的4月11日,王小波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這個有趣的靈魂走了,卻點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種。王小波走了,走得很落寞。被人發現時,王小波身邊還有未完成的著作,牆壁上還留著牙齒刮過的印跡,看上去死得特別痛苦。
  • 梵谷37歲自殺,王小波45歲病亡,為何生前潦倒死後被封神
    在此之前的那段日子,王小波過得大概也不會比梵谷好。但是,1978年王小波迎來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他參加了高考,並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了。2年後,王小波與著名的性學家李銀河結婚了,並在畢業後追隨妻子去了美國,在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假期夫妻倆遊歷了歐美多個國家。1988年回國後,王小波成為了北京大學的一名講師,並繼續寫作他的小說《黃金時代》,期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
  • 王小波與李銀河:最好的愛情是懂得
    銀河在生活上極為素樸,從不在乎穿衣打扮,她與小波一樣,忽略物質,看重精神。在行走的過程中,他們在精神上汲取了許多養分,相伴在一起走過的每一個城市,每一處風景,都成了銘記彼此一生的念想。1992年,40歲的王小波選擇了辭職,準備安心寫作,他對母親說:「如果人總是瞻前顧後,就永遠不可能做成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親朋好友都不贊成王小波的做法,唯有一個人支持他辭職,她就是李銀河。她是他的靈魂知己,是他寫作的堅強後盾。銀河鼓勵小波:「好好寫,將來諾貝爾文學獎就是你的。」
  • 23歲女子因不孕遭婆家虐死,婚前體重160斤去世時不到100斤
    方洋洋家屬代理律師認為,三被告人虐待行為持續時間長、手段殘忍,性質惡劣、影響惡劣,並且沒有任何悔罪表現,應依法嚴懲。此案將於11月19日在禹城法院重審開庭。餓肚子、木棍抽打,冬天屋外罰站因「不能懷孕」女子遭夫家人多次虐打方洋洋出生於1997年1月12日,系德州市平原縣前曹鎮方莊村人。
  • 「我不是破鞋」展開了王小波《黃金時代》,高曉松稱他神一樣存在
    23年前,有一個叫王小波的作家突然發病,在地板上掙扎,捲曲著身體,最終孤獨地死去,享年45歲。這本書短短三萬多字,王小波從二十歲時就開始寫,到將近四十歲時才完篇,其間多次地重寫,打磨了二十年的作品,機密精巧,又渾然天成。
  •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1997年4月11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可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天對中國文壇來說,是多麼大的遺憾。因為這一天,中國文壇上一個有趣的靈魂因心臟病突發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就是——王小波。當時他的妻子李銀河還在英國訪問。
  • 王小波的倨傲與狡黠
    作為一個文科生,一直沒有讀過王小波,我是有些底氣不足的。可是當我利用這個特殊的假期,一口氣讀完了王小波大部分小說之後,不得不說,依然還是沒有讀懂王小波。我上大學,是在2004年,那個年代,或許那是某種理想主義最後的塵埃年代吧。索性記住了一些名字,諸如顧城、海子、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