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車沒變,但奧迪雙鑽已不再是我的夥伴

2021-12-22 軍武次位面


致童年——衝啊!旋風衝鋒龍捲風!

很久以前,曾經有那麼一段時期,有些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有著些許偏差。那個時候一些普通人眼中普通的詞彙,在他們那裡都有著不一樣的詮釋:

那是一個屬於四驅車的時代。許多個巷子裡都縈繞著唦唦的齒輪轉動聲;許多個抽屜中都靜躺著粘著潤滑油的髒髒的軸承和底盤;許多個操場上都迴蕩著「幹掉他巨無霸」「旋風衝鋒龍捲風」這樣爽朗的呼喊。

如今,這些個地方乾淨了平靜了,四驅車已不再昔日的輝煌和盛況,你可能也再沒有心氣去擦那輛躲在旮旯中的旋風衝鋒身上的灰。

但它們或許沒有離開我們太遠。

前幾天還看到有人曬出他們群裡的一個有趣話題,看到答案後,大家都瞬間「秒懂」,爭相轉發。

▲「兩個綠點間的最短路徑是哪條」

即使四驅車這種東西早已不被大家時常提起,關於它的種種還一直藏在許多人心底的某個角落,每當再次出現,還能掀起人們心中的陣陣波瀾。

也許你還記得一句曾經的宣傳標語:「奧迪雙鑽,我的夥伴」。

它是當時許多小朋友內心中的真實感受。

1992年,一個搞了7年小喇叭作坊的土老闆蔡東青準備去香港見見大世面。

行程安排好了,汕頭出發。結果臨走那天,颱風來了。12級的颱風,雨下的很大,交通全部中斷,汕頭去不成,旅行團卻準時走了。

蔡老闆不甘心這個去香港的夢想就這麼涼了,第二天跑去跟導遊疏通。對方說,行吧,下午兩點之前能到深圳就想辦法讓你過。最終,輾轉了幾百公裡,成功抵達了香港。

在那裡,他在貨攤上一眼就相中了那個對中國玩具行業影響深遠的玩意:四驅車。

回去之後,蔡老闆從深圳找了個廠子做齒輪這種高端點的東西,自己在老家澄海開了些模子做外殼,最後還給這個廠牌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奧迪雙鑽

蔡老闆取這個名的時候,有沒有借鑑四個圈的奧迪咱不好說,但是Logo應該向迷你四驅車真正的開發商日本田宮(TAMIYA)做了一些參考。

▲不知同時見過這倆LOGO的朋友

當時有多少人覺得奧迪雙鑽才是正版

此外,雙鑽不管是四驅車模型本身,還是包裝盒說明書這些輔料,當時的整個產品線幾乎都與田宮的產品看不出什麼差別。

這就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即雙鑽到底有沒有拿到過田宮四驅車的授權呢?

關於雙鑽是否拿到過田宮四驅車模具的授權,一直以來大家都眾說紛紜,而雙鑽官方到現在也一直對此閉口不談。除此之外,像百科的詞條、蔡東青的傳記新聞等文獻資料但凡涉及到雙鑽四驅車發家史時總是遮遮掩掩。反倒日本的Nico百科上,對奧迪雙鑽的描述頗不近情面:

「映入眼帘的是方框中一紅一藍的兩個鑽石LOGO,誰看都知道是那個公司的山寨。不僅是LOGO,他們曾經因為山寨迷你四驅、旋轉陀螺等日本玩具商品而臭名昭著。」

這種觀點並非Nico的一家之言,後來也有網友聲稱就此事向田宮官方進行了詢問,得到的回答是:「田宮與奧迪雙鑽從未進行過任何形式的合作」。

▲勝者為王

雙鑽能在四驅車市場打下這麼大的江山,既有公司上下努力的成分,也有時代因素,且很難說清楚到底哪個佔的比重更大。

在雙鑽進入市場前,當時在中國模型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是另一家公司——福萬。

福萬是一個開在福建的中日港合資公司,通俗來講就是日本模型玩具廠商萬代在中國的馬甲。1984年底福萬成立後,憑著萬代本身相對國產玩具碾壓式的製作水準,迅速佔領了市場。

所以那時說起四驅車在大陸的正品行貨,當然也是這個福萬。

▲左下角印著萬代的英文名BANDAI 1991

右下角是福萬的LOGO

然而福萬在90年代初攤上了大事,有一次他們出品的德國裝甲模型上真實反映了納粹十字的塗裝,被指控為「宣傳法西斯主義」而遭到相關部門的掃蕩,還進行了集中的公開焚毀,最終導致停產。

這件事令日本模型界頗為震動,相關企業對於模型入華一事也開始變得謹慎和保守。

就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雙鑽入場了,一方面彌補了巨鱷倒下的空檔期,一方面又拉低了四驅車的價格,雙鑽的體量在就在此期間得以迅速膨脹。

此後,雙鑽搖身一變成了大陸四驅車市場的主人,開始從各個方面為自己的「正統身份」正名。

1995年的國慶節,雙鑽聯合廣東省電視臺辦了一個全國四驅車大賽,央視還做了轉播。次年,這個比賽升級成了「奧迪杯全國少年四驅車冠軍賽」。當時全國24各省市近80萬學生參加了比賽,總決賽在北京西城區體育館打了三天。頒獎會上,中國奧委會秘書長、新華社副社長、團委教委的領導們都到場講了話。

這個時候距雙鑽的四驅車投放進市場剛剛過去沒幾年,但他們在國內四驅車方面的地位已經很難撼動。

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

「全國四驅車大賽」後沒過多久,一個以四驅車為主題的動畫片——《四驅小子》陸陸續續在各個電視臺開始播放,成為了真正引爆全國四驅車熱潮的一個重要標誌。

時間點上看,《四驅小子》在國內熱播那會兒已經是距今20多年以前了,《還珠格格》都還沒上映。如今大家對這部動畫片的印象也已經非常模糊了,但幾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應該不會陌生:

衝刺流星、燃燒太陽、大炮特使、舞蹈天使……

當然還有那個車頭畫著496的天皇巨星。

當年很多人一定會好奇為什麼這輛車前面會寫著一個496,其實是因為這部動畫的日文原名是《DASH!四驅郎》而日語中「496」正與「四驅郎」同音

動畫上映沒過多久,以「496」為首的《四驅小子》周邊車型就迅速佔領了市中心商場、街邊小賣部、學校前零食攤的各個角落。

▲點擊上方即可觀看視頻

在相當一部分玩家的心目中,這個時期形成了他們對四驅車這種玩具的最初啟蒙。如果沒有這樣一部家喻戶曉的動畫,四驅車不可能達到如此的普及程度,這是當時的小學生們都知道的道理。

於是,雙鑽四驅車的流行經常被人歸功於投放時間的巧妙——正好趕上了電視臺四驅車相關動畫的熱播期。雙鑽好像是因此正巧撿了個大便宜,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但事實正相反,《四驅小子》正是雙鑽主動從日本花巨資引進的,而大家更為熟悉的可能是他們引進的另一部作品:《四驅兄弟》。

《四驅兄弟》在大陸的上映時間大約是在2000年左右,各地區首播時間有別。相比《四驅小子》中那種拿著曲棍球棒引導著四驅車前進方向的土玩法,《四驅兄弟》裡那些「聲控」的制導方式、高科技魔改等等更加的天馬行空,似乎也更能啟發起觀眾們的燃點。

《四驅兄弟》的原名是《爆走兄弟Let's&Go!!》,這裡的Let's&Go也是一個雙關,主角星馬烈的烈日語諧音是Let's,星馬豪的豪日語諧音是Go,而「星馬」的日語諧音單詞現在許多朋友應該都很熟悉——Saber

與此同時,已經發展了整整20年的四驅車的機能有了進一步的進化,競技方式也從之前的鄉間越野變成了標準化的賽道競速。

▲這些車你還能認出幾個?

於是,一部人氣動畫,加上國內經過多年積澱逐漸成熟的四驅車市場,相輔相成著創造了中國四驅車那個空前的輝煌時代。

▲至今難忘那句:

衝啊!旋風衝鋒龍捲風!

這玩意兒當時有多火?

進了學校,能聽到廣播裡放著:「各班參加航模船模四驅車比賽的同學,下課後可到傳達室購買領取模型,四驅車型號包括眼鏡蛇,巨無霸,旋風衝鋒……」

出了校門,能看到那個經常推著三輪車擺零食的大爺擺起了四驅車的專用套件。放學後的夕陽之下,三輪車車鬥扶手上掛著的山寨版田宮透明盒子裡,金色的巨無霸閃著白光。

小孩子並不是不懂,當時我望著那粗糙模糊的盒子印刷直琢磨:「這兩個星的就是不如兩個鑽的厲害。」

就算到了今天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年代,持有我當時那種觀點的人並不在少數,翻看前幾年關于田宮雙鑽的討論帖時還是能看到這樣的言論:

由此可見,彼時奧迪雙鑽在人們心中的「正統地位」已經難以撼動。

到了這個時候,雙鑽在四驅車方面的多線布局的終於進化成了完全體,四驅車的功能性也開始從娛樂層面向競技層面轉變。小到校門口、少年宮的小打小鬧,大到電視臺的比賽直播都圍著它做足了文章,全國陷入了一股四驅車的狂歡之中,奧迪雙鑽自然是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當年雙鑽的一大吸金利器:馬達

記得黒殼馬達是可以防水的

但不管是競技化,還是四驅車周邊零件的進階零件售賣,繼而動畫+玩具的商業模式,都是田宮在日本幾年前已經趟好的路。

在四驅車市場空前繁榮的背後,或許沒人來得及去想,行業霸主雙鑽的輝煌是建立在別人的技術基礎之上。

1998年,雙鑽推出了原創的 「夢之隊」系列,其實更像是靠著強大慣性向前滑行的產物,雖然標榜著原創,但有很多型號不過是對田宮的車型進行一定程度的微調。

到了2004年,源動力不足的奧迪雙鑽終於漸露疲態,不但產品質量上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與此同時其他的四驅車仿冒品牌也越來越多,而另一方面被引導出四驅車模型熱情的人們隨著研究的深入,也都漸漸發現了田宮這個四驅車真正的背景。

雙鑽用10多年建立起來的業界威信從這時起漸漸分崩離析,為了繼續踐行他們深諳的「動畫+玩具」的商業模式,也是在2004這一年,蔡東青註冊了另一家公司:奧飛動漫。

這樣的思路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不管是田宮、孩之寶、萬代亦或是迪士尼都從這種模式中發過財。不過這個模式在雙鑽手裡又多加了一點「中國特色」。

不久之後,2006年,奧飛終於推出了第一部玩具產品的護航作:《火力少年王》。但這個國產的新生兒並沒有收到太多國內觀眾的祝福,火力少年王不但被吐槽滿屏尬味,還總被人指詬病參考了日本動畫《超速YOYO》。

▲說真的,這個我沒看過

然而,《火力少年王》最終在中國的表現倒是說不上差,因為巧的是,就在這部片子上市的同一年,中國的動漫產業發生了件大事:

據當時新出臺的相關規定,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國各級電視臺所有頻道在每天17:00——20:00之間,均不得播出境外動畫片和介紹境外動畫片的資訊節目或展示境外動畫片的欄目。

於是這次雙鑽(奧飛)好像又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借著政策的春風,奧飛動漫這些年一直在中國動漫行業中混得不錯。

時至今日,雖然「奧迪雙鑽」已經漸漸從人們視野中淡出,但奧飛一直以「中國動漫第一股」的姿態出現,非常風光。

這幾年蔡東青和他的奧飛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總是顯得非常高調,他們買下了有妖氣,入股鬥魚、暴風影音,也是A站將死不死之時抬過一手的大佬之一。《大聖歸來》火了,就買下了它的的製作公司大千陽光。喜洋洋火了,就買下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版權。2016年的《刺客信條》電影也是由奧飛牽頭拍攝的。

▲前段時間奧飛公開了2017年的的財報

《刺客信條》電影為他們帶來0.92億元虧損

2013年面對媒體採訪的時候,蔡東青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孩之寶。」。到了2015年,奧飛動漫的CEO曹永強還表示:「我們就是要成為新世代的中國迪士尼。」到了2016年,奧飛動漫改名為「奧飛娛樂」。

但顯然,這個布局中沒有四驅車。

分界點出現在2009年左右。雙鑽的新一代四驅車產品戰龍系列上線之後,為其保駕護航的國產動畫《戰龍四驅》也上線了。然而這部中規中矩的動畫在即使有著一定的播片量保障下也並沒有在國內引起太大波瀾,戰龍系列宣告了雙鑽傳統四驅車項目的終結。

巧的是,據日本的維基數據顯示,同期的日本正經歷著第三次四驅車熱潮的爆發期,田宮還在此期間重啟了日本杯的全國賽事,一直延續至今。

反觀如今的國內,四驅車曾經的輝煌已經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是一些屈指可數的堅守者和時不時回來懷舊的老玩家,現在的孩子們已經很少玩這個了...


▲最後必須要說一句:

軍武菌當年喜歡的是蜘蛛王!

所以,時代的更迭可能並不是令四驅車在中國衰落至此的直接原因,更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最根本則是:中國從來就沒有一家真正的四驅車廠商。

但是它們陪伴我走過了那段最美好的童年,謝謝你!

▲致童年

-作者簡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遊戲研究社(ID:yysaag)作者:雨上。只為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參與活動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軍武優選商城每日秒殺活動開啟啦!本次秒殺的將於7月02日晚21點開啟。僅需1元的格洛克9mm子彈耳機在等你!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預約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預約

為自己買一份外星入侵地球保險吧

相關焦點

  • 沒倒閉的奧迪雙鑽,還在承包中國人的童年
    在國人記憶裡,四驅車幾乎等同於一個紅藍色的標誌——奧迪雙鑽。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奧迪雙鑽,我的夥伴」,也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很多人都以為這位曾經的夥伴早已沉落在時代的浪潮中,但現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產品涉及玩具、動漫、影視、遊戲、綜藝節目、虛擬實境、人工智慧……想要繞過他們,幾乎不可能。很多時候你不經意間看到的事物,背後可能都有這個「悶聲發大財」公司的參與。
  • 沒倒閉的奧迪雙鑽,還在承包中國人的童年
    飛馳在跑道上的四驅車,其炫酷程度和大黃蜂、擎天柱相比也毫不遜色。在國人記憶裡,四驅車幾乎等同於一個紅藍色的標誌——奧迪雙鑽。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奧迪雙鑽,我的夥伴」,也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奧迪雙鑽的多代四驅車模型與田宮的四驅車相差無二,甚至連包裝盒和說明書,都像是將日本田宮直接漢化——但相比於進口價80元以上的田宮,奧迪雙鑽極大地壓低了價格,以20元一輛打開了國內市場,真正做到人手一輛。作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奧迪雙鑽和田宮四驅車是什麼關係?
  • 四驅車、悠悠球...支配90後童年的玩具公司居然這麼野
    現在,這些地方安靜了乾淨了,小天才手錶成了小學生社交新的至尊,我也再沒有心氣回老家撿起那輛傾注了一學期零花錢,帶我稱霸實驗小學榮華小賣部的改裝衝鋒戰神。即使早已不提起,關於它的種種還潛藏在我心中的角落,一旦被喚起還是會心潮澎湃。並喊出那句「奧迪雙鑽,我的夥伴」。雖然他們的四驅車,貌似不是正版。
  • 奧迪雙鑽收了90後幾個億的零花錢,如今說沒就沒,令人又愛又恨
    不只是和著名汽車品牌奧迪的名字有些相似,作為一個玩具品牌,奧迪雙鑽的LOGO,也的確拿迷你四驅車真正的開發商日本田宮(TAMIYA)做了參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把奧迪雙鑽的成名歸功於《四驅小子》和《四驅兄弟》這兩部日本動畫片的播放,其實並非如此。1992年,在小作坊裡做了七年小喇叭的鄉鎮企業家蔡冬青準備去香港見見世面。
  • 「奧迪雙鑽」背後故事:山寨起家,開創「動畫+玩具」商業模式!
    那麼好吧,拾部君在今天的這期內容當中就給大夥好好的介紹一下,那一家曾經陪伴無數8090後童年成長的四驅車廠商「奧迪雙鑽」的發家史,以供大夥能夠更深入的了解當年的「真實市場情況」,以及後續的商業演變。如果大夥記性還是不錯的話,那一定還會記得在當年的四驅車市場當中是曾經同臺出現過兩個品牌的,一個名叫「奧迪雙鑽」品牌如下,而另一個則是看似低檔一丟丟的「雙星」,如下圖所示。如果拾部君問你們究竟哪一家的四驅車質量更為優異呢?拾部君相信有超過80%的網友都會一致認同「奧迪雙鑽」這個牌子,但事實真如你們所「認為」的那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一款玩具四驅車拍出三萬高價的背後
    近日天貓在線上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淘寶ID為「買嘢要俾錢」的買家,拍下了一款奧迪雙鑽限量版四驅車玩具,成交價為30041元。玩具車搞拍賣,玩的哪招?奧飛娛樂公共關係副總監王蘭表示,他們希望藉此機會,把80、90後的四驅車的粉絲點燃集體回憶。從奧飛娛樂的四驅車拍賣,聯想到樂高的角色扮演、歡樂客網上直播等等,看中的不外乎是現今流行的粉絲經濟。
  • 男孩子的浪漫,從奧迪雙鑽軌道小火車開始
    是這樣的,我老公是一個賽車迷,不喜歡籃球、也對足球不感冒,整天就說「賽車才是男人的浪漫」,這不,他今天回來之後神神秘秘的,帶著寶寶一起進了寶寶房間,都待了快一個小時了,還沒出來,我是不是應該進出看看他們父子倆在搗鼓啥?
  • 用奧迪做了28年玩具名稱,奧迪不僅沒有告他,反而還要謝謝他!
    用奧迪做了28年玩具名稱,奧迪不僅沒有告他,反而還要謝謝他!80後90後的朋友可能都玩過一個四驅車,而這個四驅車的品牌是奧迪雙鑽,若是不了解這個品牌的,可能還以為是奧迪汽車單獨打開的種類,可實際上它並不是屬於奧迪旗下,全都來自一場奇妙的緣分。
  • 我捧著自己的四驅車覺得還是這個帥……
    但四驅車的時代僅僅持續了幾年,很快便被孩子們遺忘,它們或在書架上成為了陳列品,或被丟在了玩具箱的最底層,不再有人記得它們曾經帶給我們的快樂。去年無意間發現了田宮拍攝的這部四驅車廣告短片,童年的記憶也隨之被喚醒…..於是我重溫了《四驅小子》,也可以說是第一次完整的再看一遍,內容蠻可笑幼稚的,但是我很喜歡。
  • 四驅兄弟要出手遊,還記得那些年組裝的四驅車嗎?
    據稱,該手遊將收錄最新最全的四驅車資料,擁有田宮監修的3D賽車零件模型,能讓「四驅戰士」們不在賽道也能和「旋風衝鋒」們來次全接觸,雖然暫時還沒公布上架時間,但玩家們卻早已經曬出了自己多年的收藏,同時也有玩家回憶起當年各種詭異跑法
  • 還記得小時候的四驅車麼?來找找你曾經的戰車
    五星戰士,就是勝利衝鋒的輕化版強棒音速,過去叫非凡超音,現在奧迪還有改裝版的非凡超音在賣。當初也是我的最愛機槍掃射,前置馬達和雙尾翼是他的特色四驅皇帝,或叫皇帝號、天王巨星,當時因四驅小子的播出而走紅的車子,後來才知道這是日本80年代四驅車的水平,奧迪只不過巴最原始的三孔底盤換成超1底盤又翻新賣的。不過這部車的經典地位不容否定。
  • 旋風衝鋒、三角箭、巨無霸,那是在記憶中馳騁的四驅車
    「小船過河」聽起來很幼稚,可現在想想確實是個十分有意思的遊戲,我和夥伴們需要在各種各樣的植物上尋找不同形狀的葉子或是枝條並進行「人工」改造,然後我們會在之前設置好的水溝起點放下「小船」,一路上小船會遇上各種各樣的麻煩,有的會因為體積太大而被一些垃圾卡主,而有的卻會因為太小而偏離了「賽道」的主線。
  • 奧迪S7變輕混2.9T,四驅底盤雙差速,不再買帕拉梅拉代步了
    導讀:奧迪S7變輕混2.9T,四驅底盤雙差速,從此不再買帕拉梅拉代步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追憶四驅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四驅車
    關於你童年時代不可抹滅的回憶——四驅車 還記著這部動畫片嗎?這部熱血滿屏的動畫片,曾近霸佔了多少幼兒、動漫頻道,還有孩子們的假期,相信80後、90後都不會陌生,手機屏幕前的你,柜子裡是不是還留著當年買的四驅車呢?馬達還能用嗎?
  • 積極籌備首款產品 奧迪與合資夥伴達成多項共識
    12月23日,網通社從官方獲悉,奧迪、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上汽奧迪也在積極籌備2022年初上市的首款產品。此前,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計劃投入41.3億元對工廠進行改造升級。
  • 一部叫做《戰龍四驅》的國產版四驅車動漫
    童年的你可能印象最深的四驅車動漫應該就是日本的《四驅兄弟》吧,反正我一提起四驅車這個詞第一印象就是那兩個奔跑的兄弟。其實大陸也出過一部四驅車動漫叫做《戰龍四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印象呢?我覺得在小學時看過這一部,劇情我覺得和炫烈獅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