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想了解一個地方
就去逛逛當地的農貿市場
那裡是最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地方
作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
近些年,萍鄉有不少農貿市場
都完成了升級改造
你腦海裡能想到的畫面是
換新姿、亮美顏、展智慧
小編告訴你還不止這些
最近很多萍鄉市民,都留言表達了對萍鄉這家農貿市場的喜愛之情:
現在都不點外賣了,要好好大練廚藝,樓下的農貿市場環境太好了,忍不住天天都想逛一圈!一年回來一次,沒想到家門口的農貿市場居然成了「旅遊景點」,OMG!不敢想像...聽說,這是萍鄉首家集「農產品+文化+旅遊」於一體的農貿市場,必須點個讚!哇,聽著都很吸引人,等下就去打卡吧!要得,要得!
作為經營大半年的新東門農貿市場
為何頻頻贏得市民口碑
小編準備帶著好奇
去這家農貿市場一探究竟
東門智慧農貿市場
「乾淨、整潔,滿滿的人性化」
當小編走進這家農貿市場時,
不由發出這樣的讚嘆。
▲東門智慧農貿市場佔地面積約2100平方米,市場入口寬闊,通道寬敞,光線明亮,防滑地磚潔淨如新。
▲電梯、貨梯、樓梯一應俱全,排水排汙設施完善,還設有46個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設備……
▲整個市場裝修風格沿襲南正街古香古色的風貌,牆上畫著與飲食文化有關的彩繪,在「煙火」氣中透著幾分文化氣息。
農貿市場是最具城市「煙火氣」的一角,
居家過日子,家庭主婦、
主夫們少不了和菜市場打交道,
家住安源區鳳凰街東門
甘家巷2號的「資深」家庭主婦
秦靜最有發言權。
市民 秦靜:
從前的菜市場地面汙水橫流,時時要注意腳下怕滑倒,髒兮兮,亂鬨鬨的。自從這裡重裝改造後,買菜就像逛超市一樣,環境好了,品種多了,現在搞得這麼好,我們都願意到這裡來買。
小編逛了一圈後
發現有變化的不單是農貿市場的整體環境
還採用了智慧付款等先進技術
為老百姓帶來了便利
智能、安全,只需掃一掃
食品檢測室內,
檢測員正專注地用
食品安全檢測設備檢測抽檢蔬菜,
並將檢測結果輸入電子屏上公示。
▲為全力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檢測員都是經過專門培訓後才上崗的,一旦發現有農藥殘留成分不達標的蔬菜,會立即通知攤主下架問題蔬菜,並向有關部門上報,以追蹤菜的來源。
乘著電梯來到專售蔬菜的二樓1號島位,
攤主馮遠玲夫婦正在熟捻地售賣蔬菜。
這對夫妻檔在這兒賣了二十年的菜了,
對農貿菜場的改頭換面,
他們深有感觸。
▲顧客在馮遠玲夫婦攤位買完菜後,用手機掃碼付款。
攤主 馮遠玲夫婦:
現在跟過去比,那真是一個天,一個地,每天都有專門的保潔員打掃衛生,地面保持得和家裡一樣乾淨,每個攤位都配備垃圾桶,大家都養成了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的習慣。環境好了,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據市場負責人王熠介紹,為了讓市民放心買菜,東門農貿市場採用了大數據分析技術。所有食品的檢測和交易數據都會實時顯示在市場服務臺上方的大屏幕上,一旦發現數據異常,市場管理方會及時處理。
▲每個商戶都統一配備包括數據電子秤、pos機一體機等硬體,確保每一筆交易都進入後臺大數據處理中心,實現了「智慧採集、智慧分析、智慧應用智慧發布、智慧交易」五大主要功能。
▲同時還設置了一臺觸摸查詢機,方便顧客了解市場整體經營狀況、整體菜價情況、商戶經營信息、農殘檢測信息等,顧客還可以拿著紙質小票,在觸摸查詢機上體驗掃碼知溯源的樂趣。
▲為鼓勵商戶優質服務,東門農貿市場還設置了誠信優秀商戶評比紅榜黑榜,上紅榜的商戶除了能得到流動紅旗和獎勵金,還能享受來年租金優惠。
菜場成景點,市民慕名來打卡
小編據悉,東門智慧農貿市場是安源區人民政府與萍鄉中合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提升改造的」菜籃子「工程,是萍鄉首家集「農產品+文化+旅遊」於一體的農貿市場。
住在東門農貿市場周邊的黎先生,
帶著5歲的小孫子買完菜後,
發現右邊有一間「食物由來」展覽室,
牽著小孫子信步進入。
▲在一架老式風車前,小孫子好奇又開心地用手轉動起了風車。黎先生高興地說:買菜之餘可以帶著他學點農業知識,還能喚起兒時的鄉村記憶。」
現在的萍鄉城區,已升級改造完成流萬市場、礦區市場、東門市場,濱湖市場、金陵市場、鳳凰山市場,春風市場等多家綜合農貿市場,「低小散、髒亂差」這些農貿市場曾經普遍存在的詬病,早已翻篇,被「整潔、亮堂、舒適、放心」所代替。農貿市場再也不是只滿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而是飛躍到「超市式」的服務,為市民提供舒適安全的一站式購物體驗,讓市民的菜籃子一天比一天拎得舒心放心。
這家保留了市井氣息,
卻又那麼「高大上」的農貿市場,
你不想逛逛嗎?
來源:萍鄉發布、江西晨報網、萍鄉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