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只有真正走下「輸贏」牌桌,貨拉拉才會發生質的改變。
根據貨拉拉的整改計劃,再一個星期,它將落地第一個安全功能,升級安全事件處理流程。
對貨拉拉來說,過去一個星期一定是黑色的。發生在今年春節期間的23歲女乘客跳車案,將它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月25日,交通運輸部也針對貨拉拉事件表態,強調應當牢牢堅守安全發展的底線,決不能打著創新的旗子,打著網際網路的牌子走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發展路子。
貨拉拉的問題在哪?此次事件是個例還是隱患的爆發?這個平臺的發展路徑是怎樣的?貨拉拉備受質疑,其創始人周勝馥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3年,周勝馥在香港創立貨拉拉,並將其做到了同城貨運網約車行業的top1。
周勝馥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他是香港新界史上第一個十優狀元,並於史丹福大學就讀物理學和經濟;從2002年開始,他做了七年職業賭徒,靠打德州撲克了實現財富自由。他身上貼著各類標籤——香港學霸、澳門賭神、創業精英。
這不禁讓人好奇,是什麼塑造了如今的周勝馥?創始人的風格,又是如何注入了公司,由此有了現在估值百億美金的貨拉拉?
獲得香港新界「十優會考狀元」的周勝馥,出生於中國內地。1979年,3歲的周勝馥隨家人從廣東揭陽搬遷到香港新界。
上世界80年代的新界,有點像曾經的「浦東」,這個內地人大量湧入的地方,經濟、教育等各類條件都比不上九龍和香港島。
在新界接受教育的周勝馥,原本並不是班級裡的尖子生,但因為一次考試,他的學霸潛力開始顯現。
在香港的教育系統裡,所有初中學生都要參加「香港中學會考」。考生需要在官方提供的39個科目中報考6-8科,最多可報考10科,10科全部拿到A就是「狀元」。此前,獲此殊榮的都是九龍和香港島的學生。
從小爭強好勝的周勝馥,決心要做這個「十優會考狀元」。
他努力的過程如今已經很難考證,但1995年,周勝馥真的成為了史上首位在會考中取得10優成績的新界學生,此後更是延續學霸優勢,考入了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物理學學位。
如果當時的周勝馥在物理道路上繼續向前走,或許就沒有現在的貨拉拉了。
隨著學習的深入,周勝馥感覺到枯燥無聊。「理工科只有唯一標準答案,每一道題都有model answer。」這種固化的套路讓周勝馥覺得沒有挑戰,於是跑去參加了經濟學的轉學考試,並順利成為一名經濟系學生。
1998年,周勝馥從斯坦福畢業,拿到了與麥肯錫齊名的貝恩諮詢的offer,年薪百萬。但沒過幾年,「不安分」的基因,又讓他按捺不住了。
2002年,因工作關係,周勝馥第一次接觸到了德州撲克。這個既有運氣成分,也有技術成分,需要精於計算的遊戲,一下就讓喜歡挑戰新鮮事物的周勝馥著了迷。
很快,他辭去了人人豔羨的諮詢工作,做起了職業賭徒。為了最快速度提升牌技,周勝馥曾一次開8局線上德撲,在同樣的時間內拿到8倍的經驗值。
在澳門的數年裡,周勝馥將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花在德州撲克上。為了提高勝率,他還專門用軟體統計牌局數據。他曾在採訪中表示:「我可能是那段時間全世界最關注於打德撲的人。」
一開始,周勝馥在牌桌上還是有贏有輸的「普通人」,要靠著以往工作的積蓄才能繼續遊戲。但量變引起質變,第五年,他的打牌技術有了變化。
「每個月能贏上十萬港幣,到了第七年,我已經在德撲牌桌上贏了3000萬港幣。」周勝馥在自述時這樣說道。
這時,德撲對周勝馥而言已經算不上一種挑戰了。
「打牌本身和贏錢已經讓我提不起太多興趣。德撲是一個零和博弈,自己贏,別人就要輸,在德撲上沒有進步空間後,我想做一些創造價值的事。」
他想了很久,終於得出一個結論:唯一能永久滿足自己這種冒險基因的事情就是創業!
2009年底,在牌桌上實現財富自由的周勝馥回到了香港,當時正值金融危機尾聲,周勝馥在行情不被看好時,出手拿下了香港十幾處房產。經濟回暖後,他的財富直線飆漲。
在結束賭徒生涯後,周勝馥曾有一個重要領悟:對於你的盈利,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技術,可以贏很多錢的是選擇你的市場,是在哪一個市場去玩這個遊戲。
2009到2013年間,周勝馥看了很多市場,觀察「遊戲」的可行性。最終,uber的成功讓他選擇了移動網際網路創業。
但那時,滴滴、快的已經在國內網約車市場拼得你死我活,進入這個行業,顯然是不利的。周勝馥想了很久,終於想到,還有一個不載人的汽車市場——載貨麵包車。
2013年,周勝馥賣掉名下所有房產,並加上其他領域投資的利潤,all in創業,成立了貨運對接匹配平臺EasyVan。這個平臺的使用邏輯與載人網約車相似,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一鍵呼叫到附近貨車,完成同城貨運。
剛開始,EasyVan很難吸引到司機。周勝馥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從「地推」開始做起。
善於總結分析的周勝馥很快發現了地推的訣竅:貨車司機幾乎都是男性,工作路途很少有接觸異性的機會,女員工做推廣,效率會高出很多。逐漸地,貨拉拉將地推主力更換成了年輕女性,教司機下載安裝貨拉拉App,如何用App接單。
在累積一部分原始司機後,他們將重點轉向了運營效率,有專門的數據分析師對司機、用戶、訂單數據做不同維度的分析判斷,還會每周進行實地探訪,做詳盡的用戶調查。
周勝馥也是實地探訪用戶的一員。他發現了一個巨大漏洞:雖然用戶和貨車司機的匹配是經過線上平臺,支付過程卻是在線下,如果強行按單收費,司機們往往會選擇「跳單」。
他設計了一個新的收費模式:月費模式,也可稱為會員模式。司機每月需向平臺繳納一定費用,而平臺也不再從每個訂單中抽取提成,司機能賺多少錢,全憑自己能完成幾次拉貨。
EasyVan在香港地區一炮而紅,並在成立次年進入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市場,其中內地版本就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貨拉拉」。
內地的競爭遠比香港激烈。當時,最大的貨運平臺是58同城旗下的貨運品牌58速運,不少小的貨運平臺也在爭奪市場,直到2015年1月,貨拉拉才拿到1000萬美元的融資。
此後,同城貨運平臺越戰越烈。58速運、雲鳥配送、速派得、藍犀牛等平臺打成一片,資本快速湧入,行業進入了焦灼的「燒錢」階段。
因為用戶補貼和司機補貼的投入,包括貨拉拉在內的所有貨運平臺都迎來了訂單的大爆發,看起來市場蛋糕似乎又大了一圈。但很快,周勝馥發現不對勁——在貨拉拉平臺上,假訂單、刷單行為大量出現,停止補貼後,平臺訂單量迅速下降。周勝馥不得不思考:難道沒有補貼,平臺就做不下去?
幸運的是,在貨拉拉停止補貼經歷了一段低谷時間後,對手們後繼無力,「補貼」成了「催命符」,貨拉拉則迎來了意外的二次增長。
而依靠算法,貨拉拉煥發了第二春。
貨拉拉將「新型物流人才」定位為公司最需要的人才。貨拉拉稱,公司技術研發團隊碩士、博士研究生人才佔比達到30%以上,來自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清華、北大等名校的人才比比皆是,還不斷挖來自微軟、Uber、LinkedIn、埃哲森等國際知名企業精英加入。
2020年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貨拉拉CTO張浩對外公開貨拉拉打造的「智慧大腦」系統。通過這個系統,貨拉拉能夠分析用戶和司機的精準畫像,並對司機接單意願和車貨供需情況實時進行數據分析,從而實現更精準的即時智能調度。
今年年初,貨拉拉技術總監石立臣參與的成果榮獲了「吳文俊人工智慧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個獎項被譽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高榮譽象徵」。
資本、人才以及周勝馥的判斷,讓貨拉拉在進入內地的7年間獲得近25億美元的融資。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樹立「技術、算法拔尖」形象的貨拉拉,用戶跳車身亡,且事發後因缺乏車載錄音錄像等設備,無法提供任何證據。
「要做得長,口碑很重要,」周勝馥曾在2019年的一次採訪時說。
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他還稱,對用戶來說,貨拉拉最大的價值就是「有快好」,有就是能找到車,快就是能快速找到車,好就是通過司機提供很好的物流服務。
事實卻並非如此。
對貨拉拉,乘客和司機各有各的抱怨。在《天下網商》此前的採訪中,不少用戶聲稱自己遭遇司機亂收費、謾罵、性騷擾等不良行為,要求其作出改進。
而司機則表示,貨拉拉將原本屬於平臺和司機之間的利益分配矛盾,轉移到了司機和客戶頭上,本質上,貨拉拉是在「剝削」司機,「這份工作並不比在外打工好到哪去」。
種種負面評論,周勝馥卻仍自豪宣稱「有快好」。雖然,周老闆很可能知道貨拉拉的問題所在。他曾2018年的一次發言中表示,最讓自己難受的,「是網上那些用戶抱怨貨拉拉的貨車司機態度不好的帖子,這說明我們還沒把這個事情做好。」
時隔兩年,貨拉拉改進了算法,改進了盈利模式,卻仍未改進用戶服務,甚至出現問題後反應遲緩、流程滯後。
創業之初,貨拉拉曾經主要靠年輕女員工做地推招攬司機,這大概說明周勝馥其實比較了解人性。但當貨拉拉一路狂奔、不斷做大,這家精於算法的公司卻在安全問題上選擇性地忽略了某方面的人性。
據悉,周勝馥如今仍未放下牌桌上養成的習慣,在聽取員工匯報時,他習慣拿著幾張撲克牌把玩,旋即給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當他以賭的心態對待貨拉拉時,或許就註定了問題的發生。畢竟,創業不僅需要運氣,需要技巧,更需要敬畏心,尤其是對用戶的敬畏心。
回望周勝馥的人生,似乎每段旅程都是一場巨大賭局,賭局結果非「勝」即「負」。或許只有這位曾經的「賭徒」真正走下「輸贏」牌桌、聚焦「價值」時,貨拉拉才會發生質的改變。
編輯 徐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