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動態:餘杭屯裡遺址考古發掘結束

2020-12-23 騰訊網

【考古動態:餘杭屯裡遺址考古發掘結束】關注餘杭屯裡遺址位於餘杭區屯裡社區北部約450米,東鄰廠房,西、南部為蓮花港河道,北部為五洲路西段。在遺址內發現遺蹟現象41處,包括牆基5處,井、缸各1處,瓦礫堆23處,石塊堆11處。出土青花瓷、青釉瓷器和泥質陶、夾砂陶器殘片及銅錢等遺物2500餘件,其中可復原的有青花瓷碗、杯、盤、青瓷碗、褐釉瓷罐、銅錢等文物30餘件。該建築群遺址對研究當地古代的歷史,尤其是明清時期民間建築史具有一定的實物參考價值。

來源:杭州發布

相關焦點

  •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公布最新成果 將來,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12月16日下午,黃巖舉行沙埠窯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沙埠窯遺址考古發掘的重要收穫及其重要意義
  • 中哈聯合對絲路上重要遺址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2日)透露,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 浙江沙埠窯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 兩宋年代序列基本確定
    醬釉執壺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工作組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7日電(記者 範宇斌) 記者17日從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最新獲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州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之一的沙埠青瓷窯址經主動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
  • 我在宏都拉斯科潘遺址參加考古發掘,關於瑪雅文明和中美洲考古,問...
    我在宏都拉斯科潘遺址參加考古發掘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4
    11 餘杭李家塘遺址考古發掘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楊金東 匯報人:楊金東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本文回顧了石峁遺址的發現歷史及考古調查、發掘收穫,對研究進展及取得的成果進行了述評,重申了考古發掘、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三結合的大遺址工作模式,以期反思不足,進一步推動石峁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走向深入。
  • 滿面塵土的史前考古人,王惠民,追尋著寧夏的考古遺址!
    在寧夏就有這樣一位考古專家,他完成了中國目前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的水洞溝遺址的第五次、第六次考古發掘;他發現並完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鴿子山遺址的考古和發掘工作。如今滿頭銀髮的他仍會每天伏案鑽研。他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寧夏史前考古的第一代專家王惠民。
  • 昌吉一處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完成申報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29項,已實施27項;配合自治區惠民工程建設開展考古發掘24項;出土文物近1000餘件(組);初步完成5部考古報告整理與撰寫工作。 奇臺石城子遺址 新疆地區唯一經考古發掘的 漢代遺址
  • 秘色瓷考古發掘的重大發現
    上林湖後司岙窯址發現瓷質匣缽與秘色瓷2015年10月,浙江慈谿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的考古發掘啟動,帶來了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這一懸而未決的千年之謎,很可能由此而揭曉答案!隨後,經過歷時1年半的持續發掘,考古隊員們在窯址發現了30多種秘色瓷。2017年2月25日,全國重量級文物考古專家集聚慈谿,確認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就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燒造地。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3
    11月起,對位於雲溪鄉孟姜村的三座土墩墓進行考古發掘。寧波北侖新四顧山遺址考古發掘-東周發掘單位: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項目負責人:王結華匯報人:付琳為配合寧波北侖區黃山路西延(富春江路-目前,考古發掘單位已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對採樣遺存進行科技檢測與研究,以便為遺址性質的準確判定提供更多佐證。9.
  • 圓明園考古發現皇家稻田遺址和「田字房」,遊客可近距離觀看考古全...
    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本次在圓明園發現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其文化內涵與三千多年前周原遺址中祭祀土地的「社」一脈相承,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
  • 嚴州古城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近期開工 系列考古成果為嚴州「千年古...
    杭州日報訊 日前,記者從市運河集團了解到,為更好地保護好、展示好嚴州古城的歷史文化遺產,近期啟動了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28根混凝土灌注樁澆築及鋼結構施工圖紙二次深化設計,計劃9月底完成施工。
  • 山西離石信義遺址考古研究獲新進展
    2020年3—8月,為配合國道209改線工程呂梁新城區段建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呂梁市文物調查考古勘探隊,對遺址進行了發掘。  為深入研討離石信義遺址的最新發現。8月27日,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專業委員會、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山西省呂梁市共同舉辦離石信義遺址現場研討會。
  • 彭山江口沉銀三期考古發掘成果公布,這件寶物世間罕見!
    文物發掘現場重磅消息今日上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通報會在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工作站舉行。江口沉銀髮掘歷程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明末戰場遺址(以下簡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項目。
  • 武漢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2圖)
    武漢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我國重點遺址保護項目之一,總佔地面積4.85平方公裡,已經建成盤龍城遺址核心區本體保護展示、遺址博物院等相關配套項目,集文物保護展示、科研教育、休閒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盤龍城是商代中期距今3500多年的古城遺址,它是商朝在南方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迄今保存有完整的城牆和壕溝。位於長江流域的盤龍城遺址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商文化只存在於中原地區」的觀點。2017年12月,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考古探秘之鄧州八裡崗遺址
    八裡崗遺址位於鄧州市東郊湍河南南岸,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八裡崗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距今4000~6800年,面積近9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5米,自下而上依次分為4個文化層: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嶺文化,石家河龍山文化。
  • 華西都市報:讓考古走出學術「象牙塔」——評《中國考古大發現》
    齊魯書社新近出版的《中國考古大發現》(增訂本)所涉及主體內容屬于田野考古學範疇。在考古調查基礎上進行的田野發掘,一般分為搶救性發掘和主動性發掘。搶救性發掘一般是因為非法盜掘或各種建設施工行為,意外發現古代地下遺蹟或遺物而被迫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則主要是為解決考古學的某個或某類課題而進行的。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遺址考古發掘項目領隊王社江在遺址現場進行解說 遺址中出土的早期現代人化石,打破了學界曾普遍認為的「夏娃理論」,即現代人都來源於距今
  • 中俄阿爾泰考古探秘
    張良仁告訴記者,2015年南京大學與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聯合考古隊,在阿爾泰山脈西北側發掘了一座青銅時代的冶煉遺址——卡勒望湖I號遺址。2016年之後,該聯合考古隊在阿爾泰山脈西側的草原地帶,三次發掘了另一座青銅時代的冶煉遺址——蘇聯路I號遺址。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下)
    《考古公開課》前兩期節目為大家介紹了「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的七處遺址,本期《考古公開課》將繼續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為大家奉上「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最後三個遺址,各遺址的考古項目負責人也將在考古現場為大家做深度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