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沒動肚子漲?吃飯要吃七八分飽,這個感覺要這麼把握

2020-12-16 騰訊網

今日驚蟄,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

第三個節氣,

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冬天從這裡奪走的,

春天會交還給你。

疫情形勢向好,

但並未結束,

堅持住,別鬆勁!

待疫情結束,

相見春暖花開時。

所以,我們還需繼續「蟄伏」。

在家辦公已有些日子了,

除了同事換成了熊孩子,

但這一日三餐,

一樣讓人腦仁兒痛。

感覺才吃了早飯,

就該到吃午飯時間。

不吃吧,肚子不答應...

繼續吃吧,腰圍不答應!

但抗疫在家,健康最重要。

吃飯忌過飽或過飢,

每餐七八分飽為最佳。

可是,這七八分飽

到底有沒有一個標準?

今天小編就和你聊一聊

對於我們的肚子,

七八分飽

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

首先......十分飽

你自己都不想吃了吧?

九分飽

就是還能勉強吃進去幾口,

但是每一口都是負擔,

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八分飽

就是胃裡面感覺到滿了,

但是再吃幾口也OK。

七分飽

就是胃裡面還沒有覺得滿,

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

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

習慣性地還想多吃,

但如果撤走食物,

換個話題,

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的事情。

最要緊的是,

第二餐之前不會提前餓。

可見,

七八分飽既有助控制體重,

又有益健康。

七八分飽,

大部分人找不到這個點,

經常把胃裡感覺滿的八分飽

當成最低標準,

甚至到了多吃一口

就覺得脹的九分飽。

甚至大多數人

都習慣邊吃邊說笑,

邊吃邊談生意,

邊吃邊上網看電視,

分散注意力後,

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

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那如何才能做到,

每頓都吃到七八分飽呢?

專心致志細嚼慢咽,

放慢速度是關鍵。

從第一口開始,

感受自己對食物的急迫感,

每吃一口後

感受飢餓感的逐漸消退,

胃裡面逐漸的充實,

體會這些不同飽感程度的區別。

然後,

找到七八分飽的那點,

把它作為自己的日常食量,

就能預防飲食過量。

很多民間養生理念都涉及

節制飲食、適可而止的

「七八分飽」現象,

但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

如何用科學研究

來解釋成了一個難點。

編輯:海棉叔叔 來源:生命日報、食話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之處,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在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七八分飽到底是吃多少???
    要不要節食要不要忌嘴要不要運動?那麼我很明確的告訴你可以不要運動但是……如果你真的想瘦下來你一點點都不忌嘴,那是不可能的。只是這個忌嘴,不是讓你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只是少吃多餐,七八分飽。那麼又會有人問什麼叫七八分飽我怎麼知道七八分飽是什麼樣子的?
  • 吃飯吃到七八分飽才是好的養生方式,這些飲食常識要牢記
    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要講究細嚼慢咽。當人在特別飢餓或者趕時間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狼吞虎咽的吃飯,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我們應該讓食物在嘴巴裡充分法咀嚼,這樣食物也會因為咀嚼的比較細膩而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較為硬質、大塊的食物通過充分的咀嚼也不會對身體的消化系統造成損傷,做到充分的細嚼慢咽才是人體健康的基礎。
  • 小兒推拿楊曉:吃飯要吃「八分飽」,但是究竟怎樣才是八分飽?
    小兒推拿楊曉:吃飯要吃「八分飽」,但是究竟怎樣才是八分飽? 每次吃完飯,總會有人拍著肚子哀嘆:又吃撐了,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其實,吃撐可不僅僅是影響減肥,可能會引起其他更嚴重的後果。
  • 「吃飯要吃八分飽!」但吃多少才算八分飽?
    不是說讓大家不吃,而是七分飽。一般來說這種感覺就是「七分飽」:覺得胃裡還沒有裝滿,但可吃可不吃。當然,依靠感覺判斷的前提是:不要吃太快!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
  • 為何吃飯要吃七分飽?吃到七分飽是什麼感覺?飽食有何危害?
    所謂喝酒三分足,吃飯七分飽,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以前的時代,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但現如今,人們基本不關心溫飽問題了,更關注如何吃得好。吃好不是非得吃飽飽的,吃到七分飽才是最好的,那麼,吃到什麼程度才算呢?吃飯七分飽,對身體健康有何好處?吃得太飽會怎麼樣?
  • 跟師父學吃飯:吃八九分飽
    【節量食不過飽,舍一口給眾生】當我們在吃飯要達到量的時候,還要留一口,你可以七八分飽,也可以九分飽,總得留一點,不要過分滿足自己的食慾,抵制食物對你產生的吸引力。我們不講三皈依嘛?對這個大家的感覺恐怕不太深。什麼樣能感覺出來呢?我有一次感覺,就是在九五年,到人家去乞食,當乞到食物的時候我生起極大的慚愧心。什麼慚愧心呢?就是我覺得吃日中一食,就一頓飯我也生慚愧心。我覺得我的修行不配,你何況兩頓飯、三頓飯,那我連想都不敢想。就一頓飯,就要飯吃,乞食吃,我都生慚愧心。
  • 如何三餐照吃,不用餓肚子,也能減肥?這個必須要知道一下!
    一天比一天吃得少還堅持運動卻始終不見成效?其實減肥真的不需要餓肚子只要控制飲食搭配適當運動每餐都要確保攝取優質澱粉 蛋白質 纖維 油脂這四大營養素這樣才能健康減肥不易復胖千萬不要餓肚子餓得了肚子但是餓不了脂肪!
  • 如何三餐照吃,不用餓肚子也能減肥?這個必須要知道一下!
    一天比一天吃得少還堅持運動卻始終不見成效?其實減肥真的不需要餓肚子只要控制飲食搭配適當運動每餐都要確保攝取優質澱粉、蛋白質、纖維、油脂這四大營養素才能健康減肥不易復胖千萬不要餓肚子餓得了肚子但是餓不了脂肪!
  • 減肥就要吃七分飽?為什麼你照做了,卻還是不瘦
    文/七月在減肥的初期,總會有人跟我們傳授各種自己的減肥經驗,說得最多的就是少吃多運動,最好只吃七八分飽。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真正實施起來,很多人都發現,這個"七八分飽"太難掌握了。要精確的做到,每餐只吃七八分飽,著實是難以掌握,因為如果當天的飯菜很合自己的胃口,難免就會吃多,再加上很多人吃飯的速度特別快,當大腦接收到"我飽了"的信息時,肚子很可能已經吃撐了。因此,那些說吃七八分飽就能瘦下來的經驗,還是不要完全相信的好。
  • 為什麼吃飯要吃「八分飽」?
    其實,吃得過飽危害很多,不僅會撐壞胃腸,嚴重的需到醫院進行胃腸減壓或手術「保胃」,而且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或加重。 過飽招病來 平時身體健康,就可以大吃大喝?事實並非如此。過飽尤其是長期過飽或者晚餐過飽,容易引起以下問題。
  • 拜託了冰箱郭敬明分享抗衰老秘訣,建議吃七八分飽,多吃這種食物
    拜託了冰箱郭敬明分享抗衰老秘訣,建議吃七八分飽,多吃這種食物!作為一個吃貨,高小仙不喜歡看電視劇,最喜歡看的就是美食紀錄片和美食綜藝節目,最近這幾天高小仙一直在看《拜託了冰箱:第六季》,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檔美食綜藝節目。
  • 有人問我:早午餐吃八分飽,晚上只吃一個蘋果,減肥效果怎樣?
    早餐吃雞蛋與蘋果,午餐只吃八分飽,晚上只吃一個蘋果。這樣的食譜,非常不合理。可以預見的結果,有兩種可能,①餓的太痛苦,堅持不了幾天。②辛辛苦苦忍受住飢餓,幾個月後瘦下來了,是那種病態的虛弱的瘦,然後恢復飲食,幾個月後體重回到原點,你會懷疑人生,為何當初要這樣減肥。
  • 都說減肥要吃八分飽,到底什麼才是八分飽?
    即便你放棄了運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一點點改善的生活小習慣:如何吃到八分飽。「吃飯要吃八分飽」,這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吃飯只吃八分飽,不僅能控制熱量攝入、有助減肥,還能減輕我們的腸胃負擔。但我們的胃又沒有刻度,也沒有報警器,怎麼判斷自己吃到了八分飽?難道是把食物平均分成十份,然後吃掉其中的八份?
  • 「吃飯只吃八分飽」,原來是這個意思,你真的懂了嗎?
    那麼老祖宗傳下來的「吃飯只吃八分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可而止」,才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吃飯只吃八分飽,倒茶七分即為滿。明明腸胃不好還大魚大肉無所顧忌地吃,認定了它們能補身體更健康,但長期下來,身體肯定會受不了,因此吃夠八分即為飽,有所選擇地吃適合自己的食物,才能保持健康。
  • 碗碟這麼小真的吃得飽嗎?藉由「日式定食」走進日本的飲食文化
    每個月總要有那麼一天,放下沉重的減肥的心理負擔,放肆地吃些甜品和油炸食品,畢竟女孩子對這種高幸福感的美食是完全沒有辦法抗拒的。於是秉持著這种放縱的心理,我和小夥伴早早就來到了之前心動已久的日料店,企圖用行動來表達對美食的渴望。
  • 七八分飽很舒服了
    我再也不是可以吃一條街小吃攤的少年了。經常在B站上刷吃播視頻,看多了更感覺自己的不能吃,特別是懷孕後。去年我爸爸還在醫院躺著時,他天天喊肚子脹,白天醫生叫多去走動他說走不了,一個多月沒吃東西了頭暈沒精神,迷迷糊糊地睡著吊能量水,到了晚上卻睡不著咿咿哎哎地呻吟,肚子越來越痛,後來靠止痛針才得半夜安睡。我和妹妹都說他肚子脹是心理作用,又不肯聽醫生的話。
  • 吃了這麼久的減脂餐,是「好」還是「不好」呢?
    人們長期吃「減脂餐」是「好」還是「不好」呢?今天,吃減脂餐吃瘦40斤的我就把自己的體會與感受分享給大家!沒吃「減脂餐」前總覺得它很神奇,吃了這麼久「減脂餐」後,原來「減脂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任何一個人都能輕鬆完成「減脂餐」的製作。「減脂餐」的結構:碳水+蛋白質+果蔬,只要遵循這個結構,減脂餐就能夠輕鬆完成。
  • 過節吃太撐不少人腸胃扛不住了 醫生教你吃八分飽
    ,導致假期過後不怎麼想吃東西,整天沒有胃口,這種感覺你出現過嗎?他初六回到南寧後,發現自己一點也不想吃飯,也感覺不到餓,還有腹脹、腹痛的症狀,同時放屁增多,還拉肚子。2月7日,李先生前往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就診。脾胃病科門診主任醫師陳國忠診斷認為,李先生是在春節假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導致胃腸負擔加重,引發了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胃腸不適症狀。
  • 吃飯七分飽竟這麼多好處,七分飽到底怎麼吃才好?
    英國倫敦大學也曾做過類似的研究,他們的結論是,如果每頓飯少吃40%,可以有效預防各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乃至癌症,至少可以延壽20年。這兩個研究其實都說了一件事,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每頓飯少吃一點,吃的久一點,這不就是剛才我們早年間就說的那句話的意思嘛!這麼說靠譜嗎?至少在排除意外因素,遺傳因素,環境影響等致病因素影響外,單說飲食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 「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的含義是什麼呢?
    看了這麼多俗語,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俗語都是古人的生活智慧和經驗總結而成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俗語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有的俗語就已經過時了。那今天要講的這一句「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