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節目中,歸亞蕾朗讀了一封張學良夫人于鳳至寫給趙四小姐的信,信中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哀怨,言辭平和而含蓄。隨後,引發網友關注這一驚天動地的三角戀。
于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出身名門,是大家閨秀。在父親救了張作霖的命之後,兩家也因此結成了好秦晉。于鳳至家人好,養育好,相貌好,愛新覺羅·溥傑見過鳳至後,曾誇耀她像「雨後的荷花」,張作霖對這位媳婦也很滿意。
但是這段感情的男主角並不買帳,那個時候雖然還流行包辦婚姻,但是受過新式教育的年輕人已經從心裡抵制了這種封建陋習,張學良也不例外。看著兒子對這樁婚事作出的激烈反抗,張作霖作出了妥協:只要接受這樁婚事,結婚後你可以再去找別的女人。
所以這個「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在束縛張學良一生的同時,也害苦了鳳至。張學良自結婚以來,就在外面放縱放縱,流連忘返。然而,對於家中這位正室夫人,張學良卻一直以「大姐」稱呼,連「夫人」都沒有稱呼,更別提夫妻間的溫情了。
很快,張學良遇見了16歲的趙綺霞,即趙四小姐。就像天雷勾動地火,兩人很快陷入愛河,一敗塗地。
趙四小姐也是名門貴女,見到張學良時已有婚約。但是為了和張學良相愛,她不但冒著眾叛親離的危險強勢退婚,更是隻身一人從天津跑到瀋陽與張學良見面。
張學良帶著趙四小姐進了大帥府,遭到了鳳至的強烈反對。于鳳至想起了蔣介石的老夫人,一個被宋美齡莫名其妙地頂替的可憐女子。所以一向恭順的于鳳至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勢,堅決不讓趙四小姐進門,更不提給她任何名分。
但是于鳳至也注意到了趙四小姐與張學良之間的糾纏,如果沒有轉機堅決反對他們的餘地,只會使張學良離自己越來越遠,所以她最後的妥協是,允許張學良在外面再找個住處安頓趙四小姐,而且對外只能說他是張學良的秘書。于鳳至或許以為,張學良並不長性子,與趙四的感情自然就淡了下來,那時他也自然會回到大帥府。
趙四小姐和張學良心滿意足地答應了,從此,張學良白天在大帥府工作,晚上回到安置趙四小姐的北陵別墅休息。根據當時在北陵別墅服侍的下人的回憶,每天早晨離開北陵別墅,張學良和趙四小姐都是難捨難分,而且多年來都是熱情洋溢,於鳳到最後估計是錯了。
一九二九年冬,趙四小姐為張學良生下了兒子張閭琳,名義上還沒結婚,對她來說,這個孩子實在不知是福還是禍。此時于鳳至拿著奶粉等物品,冒著大雪第一次登門拜訪。他倆相見很融洽,都顯示出貴族女子的風度。于鳳至不但用語言安慰趙四小姐,更主動提出幫助撫養張閭琳,趙四小姐感動得流淚,大帥上下更是無言的誇獎于鳳至的寬厚。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結束內戰,統一對外,為建立抗日戰爭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西安事變」結束後,他陪蔣介石回南京後,便立即被關押起來。
張學良入獄50多年,這段時間都是趙四小姐陪著他,不斷地鼓勵他、溫暖他,讓張學良居然能活過百歲。同時,于鳳至先是在貴州被幽禁,後因乳腺癌被宋美齡安排去美國治療。張學良在出遊前囑咐說,到了美國就不要再回來貴州,還要教育幾個從英國來的孩子,免得蔣介石斬草除根。
一九六四年,張學良應邀撰寫《西安事變懺悔錄》,並在媒體上發表。于鳳至在美國得知此事後,認為寫這樣的懺悔信是不可能的,一定是蔣介石和其他人誣陷、陷害、陷害了張學良,於是在美國政壇大聲疾呼,多家主流媒體發表文章抨擊蔣介石長期囚禁張學良。
于鳳至到美國遊說,引起蔣介石警覺,他知道只要于鳳至和張的孩子還在美國,張學良仍對美國懷有幻想,如果他死在張學良之前,那麼張將赴美與家人團聚,最後回到大陸。
那時許多人懷疑蔣介石可能要把張學良當作第二個楊虎城,張大千的朋友張群、張大千等都認為張學良和于鳳至必須斷絕關係,以保全張學良,張大千更直言不諱:「一定要給趙四小姐一個名分。」為此張群專門奔赴美國,為鳳至曉以利害,終於在鳳至寫下了那封有名的「離婚信」。
"緹妹,我只陪了漢卿三年,但你卻在牢裡陪了他二十多年,你的意志力是一般女人無法比擬的……二十多年的苦惱生活,你已成了漢卿最真摯的知己和伴侶......為了對你和漢卿多年的苦惱表示敬意,我同意與張學良解除婚姻關係,並衷心祝願你的知己結盟,伴老百年!"于鳳至對張學良的這份情義,無論是真情流露,還是逼不得已,都讓人動容。張學良在勸于鳳至離婚時,曾讓人帶話給于鳳至,要不要離婚你自己作決定,但「我們還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