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時期,才人倍出,除了晏殊、範仲淹和歐陽修,還有個「紅杏尚書」。
紅杏尚書有多出名呢?
我們先來看一首詩: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是不是很熟悉?
這首詩叫《玉樓春.春景》,詩人名叫宋祁。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成為眾人爭相傳頌的佳句,而宋祁曾當過工部尚書,因此得名「紅杏尚書」。
01
宋祁這人很有才,曾因為一首詞,讓宋仁宗都心甘情願給他當「紅娘」。
事情是這樣的:
說話有一天,宋祁走在汴京街上,恰好遇見幾輛馬車駛過,原來是宮內的嬪妃、宮女。
宋祁來不及迴避,只得站在街邊。
卻見其中一輛馬車掀開了帘子,一個姑娘探出頭來,對著宋祁輕輕喚道:「小宋。」
宋祁「驚訝不已」,一時也看呆了。
等恍過神來,車隊已經遠去,麗人消失於茫茫人海。
宋祁悵然若失,回家便寫下這首《鷓鴣天》。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櫳,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咱們先不討論這首詞裡用了多少前人的佳句,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故事。
宋祁為街頭偶遇的宮女寫了一首《鷓鴣天》的故事,很快在京城流傳開來。
宋仁宗聽說後,便召宮人尋到了那個小宮女,見她姿色清麗,人也玲瓏,便想了個主意。
第二天,仁宗便叫來宋祁,不動聲色地說:聽說宋學士寫了一首《鷓鴣天》,「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宋祁一聽,大驚失色,心想:這下完了。
仁宗卻笑道:「其實,蓬山也不遠。」
當下,將那位宮女許配給了宋祁。
一段萍水相逢,就在仁宗的撮合下,成就了一段良緣。
宋仁宗果然配得上這個「仁」字,換作某些皇帝,知道臣子覬覦宮中美色,不知道要幹出什麼邪惡的事情了。
02
宋朝重文輕武,但凡是肚子有點墨水的都去參加科舉了。所以,出現了很多兄弟官員組合,或者是父子組合。比如震驚詩詞界的「蘇洵蘇轍蘇軾」父子組合。
宋祁也有一個做官的哥哥,叫宋庠。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兄弟倆同舉進士,本來宋祁是第一,宋庠是第三,但是章獻皇后覺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於是定宋庠為頭名狀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人稱「雙狀元」。
其實,宋祁可比宋庠有才多了,歷時17年的《新唐書》,就是宋祁和歐陽修一起主編的。
據說,這宋祁編書時的待遇可好了,精美茶點果脯就不說了,連研墨,翻書都得幾個美女在一旁幫忙。這絕對是個頂好的差事啊。「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原來是這個意思。
不過,宋祁這人也喜歡折騰,好日子也沒過多久。
宋仁宗允許官員直諫,所以宋祁也時不時刷下存在感,沒事就寫幾個撘子諫言幾句。有一次,他上書列舉了張貴妃幾處不是,可把皇帝惹毛了。張貴妃可是官家心尖上的人啊,一怒之下就把宋祁貶了。
好在宋仁宗的優點是不記仇,沒過幾年,便又把宋祁召回來了。
《清平樂》中名人太多了。
宋祁這麼有才,不知道《清平樂》中會不會有戲份呢?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