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詞」裡|宋仁宗|宋詞|唐圭璋|清平樂|晏殊|唐...

2020-12-13 騰訊網

正在熱播的古裝劇《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該劇原名「孤城閉」,後改為「清平樂」,強烈暗示了宋代的文化風雅。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宋詞」,以及「太平宰相」晏殊——

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詞」裡

清平樂,是一種歌的曲調,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也用作詞牌名。

詞,最早產生於唐代,又叫做「曲子詞」,「詞」是簡約的稱呼。

王國維說: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此可謂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宋元戲曲考》)

詞,就是宋代「標誌」的「一代之文學」

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詞」裡。

詞,在唐末五代時期,風行一時,產生了大詞人溫庭筠李後主馮延巳等,產生了收錄500首作品的《花間集》,但是,在宋代立國之初的五十年中,它卻處於停滯狀態。直到宋真宗(第三任皇帝趙恆,在位22年)、宋仁宗(第四任皇帝趙禎,在位42年)的時候,宋詞開始興盛,湧現出了晏殊柳永張先歐陽修等眾多耳熟能詳的大詞人。

「詞」在誕生之初,是一種與音樂相伴生的文學,詞調就是它音樂的標記。詞調規定了「詞」中長短句讀和平仄四聲。

寫一首詞須先創製或選用一個詞調,然後按照它對字句聲韻的要求填之。這樣寫出的歌詞方能協音合律,可以歌唱。所以做詞叫做填詞,或稱倚聲。

「詞」有許多種詞調,每種詞調都有其特定的名稱——也就是詞牌名。

龍榆生先生的《唐宋詞格律》是一本總結「詞」格律的經典之作。該書共收詞牌150餘調。

每一詞牌都說明它的來歷和演變情況。

每一詞牌標有「定格」、「變格」等詞格,並標明句讀、平仄和韻位。

每一詞牌附有一首或數首歷來傳誦的唐宋詞人的作品作為例證。

以《清平樂》為例:

清平樂,又名《憶蘿月》、《醉東風》。《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恐不可信。茲以李煜詞為準。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按:(平),平加括號,表示該字可平可仄。詞中的字,嚴格說起來還應該講究四聲,但後來詞也逐漸與音樂分離,不再能歌唱,四聲的講究便也不那麼嚴格了,但平仄仍頗講究。

《清平樂》是宋人愛用的詞調。宋仁宗時的「太平宰相」晏殊就有兩首很有名的作品。

其 一

紅箋小字。

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

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

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

綠波依舊東流。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抒情,下片寫景,一氣舒捲,語淺情深。「紅箋」兩句,述思念衷曲。「鴻雁」兩句,悵無從寄箋。

下片,但寫遙山綠波,而相思相望之情,其何能已。「人面」句,從崔護詩化出。(崔護詩謂「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其 二

金風細細。

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

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

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

銀屏昨夜微寒。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以景緯情,妙在不著意為之,而自然溫婉。「金風」兩句,寫節候景物。「綠酒」兩句,寫醉臥情事。

「紫薇」兩句,緊承上片,寫醒來景象。庭院蕭條,秋花都殘,痴望斜陽映闌,亦無聊之極。「雙燕」兩句,既惜燕歸,又傷人獨,語不說盡,而韻特勝。

順帶說一說「太平宰相」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14歲以「神童」應舉,受真宗嘉獎,賜同進士出身。1022年,年僅12歲的仁宗登基,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晏殊提出劉太后「垂簾聽政」的建議,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因此,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屢次升遷,官樞密副使。後因反對劉太后升張耆任樞密使的旨意,故意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擊打侍從,以失禮被御史彈劾,貶黜外任。1042年,官拜宰相。

晏殊的詞,後來編集為《珠玉詞》,他受「花間」詞和南唐馮延巳影響,絕大部分作品的內容是抒寫男女之間的相思愛戀和離愁別恨。但是他寫男女戀情,過濾了五代「花間」詞所包含的輕佻豔冶的雜質,顯得純淨雅致。他的詞,基調雍容和緩,淡淡的憂愁中時而透露出自我解脫的氣度,語言一洗脂粉之氣和濃豔色彩,清麗淡雅,溫潤秀潔。

《清平樂》劇照

劇中,晏殊(喻恩泰飾)預知自己將會被貶離京,便提前收拾行裝。時天微雨,他在小院裡吟念自己的《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小詞:

小閣重簾有燕過。

晚花紅片落庭莎。

曲闌幹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

幾回疏雨滴圓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池閣景物,清圓宛轉,筆無點塵。……此詞二、三、五、六句之第五字皆用入聲,其他用雙聲之處亦頗多,如閣、過、幹,花、紅、好、回、荷,簾、落、闌、涼,莎、疏、散皆是,可見大晏嚴究聲音之一斑。

晏殊的詞清雅、乾淨。他是太平宰相,富貴豪門,但是他的詞中幾乎沒有金玉財寶這種的「富貴」。有一次,他讀李慶孫《富貴曲》,其中寫道:「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晏殊說,這是「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因此,他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唯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楊柳池塘淡淡風」之類。他對人說:「窮兒家有這景致也無?」 ——這種生活和審美情趣當然不是窮兒家所能有的「富貴氣象」。

有宋一代,詞學大興,經典之作歷經數百年淘洗沉澱,如明星璀璨,與唐詩雙峰並峙。檢閱品鑑,我們推薦以下三種好的版本:

《唐宋詞簡釋》

唐圭璋 選釋

本書由近現代詞學泰鬥唐圭璋先生編選簡釋,共精選唐宋詞各種風格代表作品232首。每選一詞,接以解說串講、體會心得,既對詞之起結、過片、層次、轉折等組織結構條分縷析;又將詞中「描繪自然景色之細切,體會人物形象之生動,表達內心情誼之深厚,以及語言凝練、聲韻響亮、氣魄雄偉」等藝術特點一一闡釋,言簡意賅,文辭雋永,初版三十年以來,已成讀詞選本之經典。

唐圭璋(1901-1990),江蘇省南京市人。早年入東南大學,從曲學大師吳梅先生學習詞曲,後專治詞學,先後編纂了《全宋詞》、《詞話叢編》等,為一代詞界宗師。解放前曾任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教授。解放後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詞彙箋》、《宋詞紀事》、《宋詞四考》、《校注詞苑叢談》、《唐宋詞簡釋》等。在《詞話叢編》、《全宋詞》外,尚編有《全金元詞》、《宋詞鑑賞辭典》等。

《宋詞三百首箋注》

上彊邨民 選;唐圭璋 箋注

詞的創作極盛於兩宋,歷代宋詞的選本眾多,清末朱彊村(上彊邨民)先生編選的《宋詞三百首》更是青出於藍的選本。該書於宋詞大家代表作品俱已入錄,次要作家也廣泛採及,不棄遺珠,具有量多、面廣、精闢等特點。該書面世後即風行天下,與《唐詩三百首》一起成為我們接受唐詩宋詞的啟蒙圖書。

《宋詞三百首箋注》即是近現代詞學大師唐圭璋先生對《宋詞三百首》的箋注。書中的註解部分詳盡紮實、明白曉暢;評箋部分集歷代詞評,廣博精審;還包括每一位詞作者的生平小傳和相關品評。這些內容不僅能讓讀者理解和欣賞宋詞,更能領略到唐圭璋先生對宋詞的獨到心得,感受這位詞學大師的文化風致。

《唐宋詞選釋》

俞平伯 選釋

唐、五代、兩宋,是詞這種文學體式的由濫觴而發展至極盛的時期,大批傑出的詞人前後相繼,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之作,確立了詞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唐宋詞選釋》選錄了自唐迄南宋,共251首詞作,分為三卷,詳加注釋,作者將詞中真義盡數挖掘,兼及作者情況與時代的背景,讀者藉此對詞可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對詞可有更進一步的品鑑。這是喜歡中國古典詩詞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一本好書。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銘衡,字平伯,祖籍浙江德清,出生於江蘇蘇州,曾祖是晚清樸學大師俞樾,父親光緒戊戌科考探花俞陛雲。俞平伯是是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中國白話詩創作的先驅者之一,作品有《冬夜》、《雜拌兒》、《燕知草》、《古槐夢遇》等。他也是與胡適並稱「新紅學派」的創始人,論著有《紅樓夢辨》(後曾改名《紅樓夢研究》再版)、《脂硯齋紅樓夢輯評》、《紅樓夢八十回校本》等。其古典詩詞論著有《讀詞偶得》、《清真詞釋》、《唐宋詞選釋》等。

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部

相關焦點

  • 《清平樂》中王凱扮演的宋仁宗 竟然是一位精通詩詞音律的皇帝
    下面挑選幾首最有名的官員與他們《清平樂》,不知道這部電視劇裡,這些人會不會都能出場。二、富貴宰相 晏殊晏殊自幼以神童出身,在整個宋朝有分量的詞人中,他的官位最高,是真正的富貴宰相詞人。在這部電視劇中請了「呂秀才」來扮演晏殊,導演的眼光真不錯,喻恩泰這個演員選的真合適。
  • 清平樂:歐陽修的豔詞寫得好,那晏殊的怎樣?讀了才知是「絕豔」
    前言:電視劇《清平樂》非常真實地還原了歷史中的很多場景,再現了大宋的盛世之下人才濟濟,文壇湧動。雖然劇中帝後CP讓很多網友不贊同,因為在歷史原型中,宋仁宗是一個比較好美色的皇帝,而最寵愛的是張貴妃。今天我們不聊皇帝,我們看看歷史中的晏殊。
  • 電視劇《清平樂》落幕,這15首經典《清平樂》詞,一定要讀一讀
    古裝劇《清平樂》已經落下帷幕了。簡潔素雅的布景、端正持重的扮相,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劇中穿插的吟唱詞作,獨顯宋詞的典雅和優美。《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為宋詞所常用,歷代文人以此作詞者甚眾。
  • 追《清平樂》就為裡面的絕美宋詞,當出現晏殊詞時,放心了
    江疏影飾曹皇后《清平樂》播出後,出現了兩極化的評價,不過這倒不影響悅華追劇,因為悅華的注意力在裡面的宋詞上。換句話說,悅華追《清平樂》就為裡面的絕美宋詞,而這次果然沒讓人失望。這不,才追了五集,就發現了兩首詞晏殊的詞,下面分別說說。01第一首:《浣溪沙》這首詞出現在第二集中。
  • 「紅杏尚書」宋祁:詞寫得好,宋仁宗都甘願給他當紅娘
    宋仁宗時期,才人倍出,除了晏殊、範仲淹和歐陽修,還有個「紅杏尚書」。紅杏尚書有多出名呢?我們先來看一首詩:「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清平樂》少年宋仁宗01宋祁這人很有才,曾因為一首詞,讓宋仁宗都心甘情願給他當「紅娘」。
  • 太平宰相晏殊: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寫盡了相思意
    想起與皇帝相處的時光,一點憂傷一點無奈一點蒼涼湧上心間,宰相晏殊雙眼淚目,屏幕外的我們亦是無比感慨。我們都知道,清平樂是個詞牌名,光晏殊一人,便寫有六闕《清平樂》小令,寫的都是情思愛慕的閒適生活,倒也情深意切。
  •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這詞這麼美,為何會被笑話
    熱播劇《清平樂》,讓不少人對北宋的文人們有了更深的認識,其中晏殊也頗受大家關注。身邊不少朋友問小美,喻恩泰扮演的晏殊與歷史上的晏殊像不像?個人覺得,還真不太像。晏殊並不似《清平樂》中演得那麼唯唯諾諾,他其實是一個挺有個性的文人。5歲時,他就有神童之稱。
  • 《清平樂》來了,你讀對了音嗎?
    《清平樂》是由正午陽光、中匯影視等聯合出品的古代傳奇大戲,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由朱朱編劇,張開宙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該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北宋仁宗時代經濟繁榮、名士輩出的清明盛世,既展現了仁宗作為國朝君主一生勤政愛民、為政以仁,為北宋開創了「仁宗盛治」,又以不同以往的視角呈現出趙禎上敬天命、下畏人言的溫柔隱忍與舐犢情深。
  • 一位鐵腕名相去世,後人卻多記得他柔美如女子的詞
    沒錯,這位在這天與世長辭,深深引發感懷,至今仍是無數文學青年大愛的北宋詞壇牛人,正是這句詞的作者——晏殊!但是,現代人讀到的晏殊,常是滿篇詞作撲面而來的風雅,那怦然心動間,幻想裡的風雅俊男。但是在宋朝人的記憶裡,寫得秀美詞章的晏殊,非但毫無柔美做派,相反堪稱正氣浩然的鐵漢。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當人們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的時候, 刷劇就成了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最近,王凱的新劇《清平樂》開播了, 這是一部講述宋仁宗一生的古裝劇。因為大家都知道,「樂」是一個多音字。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 《清平樂》熱播刷屏,「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因為大家都知道,「樂」是一個多音字。 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清平樂就是其中之一,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同時又是曲牌名,屬南曲羽調。 可以說,宋詞的發展與曲譜格律,是分不開的。中國的詩詞(尤其是詞),本來就是能夠配樂歌唱的文學。
  • 晏殊此詞抒寫富貴閒愁,其中二句更是傳頌千古的名句,人人皆知
    熱播劇《清平樂》主要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仁宗少年登基,勵精圖治,直至開創了宋經濟文化盛世的故事。在此期間,大批後人所熟知的文人雅士諸如晏殊、範仲淹、歐陽修、蘇軾等如閃耀巨星般逐一登場,他們或成熟老練,或青澀質樸,或耿直爽朗,或溫文爾雅,著實滿足了我們一波大眾對這些文豪大家的仰慕之情。
  • 一首《清平樂》,感悟北宋詞人晏殊的人生態度:及時行樂很重要
    北宋時期曾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文人,如晏殊、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蘇軾等,但是在這些人中,晏殊經歷的磨難最少,運氣也最好。在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仕途之路便像開掛一般,平步青雲的做到宰相位置,這對於其他文人而言簡直不可想像。
  • 深度解析《清平樂》:收起愛恨嗔痴,囿於四方孤城,換得盛世清平
    下朝之後,和友人一起走遍酒肆茶鋪,關注大宋民生。歷史上真實的韓琦不僅長得帥,人聰明,(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宋史》)而且還是一位三朝宰相、名列孔廟的大賢臣。3、宋詞之美:反映北宋社會文化、風俗世情和文人生活的獨特風景。《清平樂》當中的「背誦默寫天團」,可謂是全劇的一大亮點。唐宋八大家,宋仁宗時期就佔了六位: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 晏殊最著名的兩首《清平樂》詞,一首語淡情深,一首貴氣十足
    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具影響力的詞壇大家之一,擅長小令,長於表現富貴生活的閒情雅致,語言清麗柔美,詞中多能引出哲理思考。在晏殊的詞作中,向來以《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最為人稱道,被譽為是「諧不鄰俗,婉不嫌弱」。但晏殊其他的一些作品,也同樣值得一提,比如他的《清平樂》詞。
  • 《清平樂》有著怎樣迷人的魅力?填詞名人無數,最好的還是這首
    這幾天有個熱播電視劇叫《清平樂》,近期在網絡上也是非常火的。這部電視劇是改編自小說《孤城閉》。電視以北宋時期的一段歷史為背景,敘述了宋仁宗初年,主幼母壯、太后攝政,一段兒女情長之事。但是,我不知導演為何要將該劇的名字改為《清平樂》,其劇情與這首千古流傳的詞牌(曲調)到底有何聯繫?我實在是沒有看出來,也許是因為它太美麗了、影響太大了,沾沾名氣吧。「清平樂(yuè)」為曲調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 盛世皇帝的苦,王凱一個側臉就有內味兒了
    王安石變法,手撕三蘇、韓琦、司馬光,新舊兩黨你方唱罷我登場,撕的昏天暗地,單是這些歷史級大文豪、名臣的故事,凹叔看個20、30集都不嫌多。宋仁宗?雖然是個好皇帝,可比銳意改革的神宗、開國的太祖終究少了點氣魄,甚至比亡國的藝術家徽宗都少了些個人色彩。
  • 「Mirror頭條」《清平樂》:離經叛道的「反派角色」
    一切都變了,除了宋仁宗筆下的飛白體,和《清平樂》急暈一眾觀眾的不慌不忙。劇情已然行過三分之二,《清平樂》的步調依然徐徐緩緩,正是在這份「從容」中,「慢」開始與《清平樂》如影隨形,許多觀眾在溫吞的行進中漸漸入睡,導演張開宙也因此喜提「人間褪黑素」的「美名」。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清平樂》劇美歌也美,三首主題曲詩意十足,快來品品
    近日,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其精緻、傳神的「服化道」引發觀眾好評。這個從劇名、劇情到場景都充滿濃濃詩意的古裝大戲,讓我們不得不去關注。不過,今日,我們不談劇情,我們來品品這部劇的三首主題歌曲——《願歌行》《尋光》《雙飛燕》!
  • 《清平樂》裡的「背誦並默寫全文」有了英文版本
    大家最近有沒有追電視劇《清平樂》(Serenade of Peaceful Joy) 呢?這部改編自暢銷歷史小說《孤城閉》、講述北宋皇帝宋仁宗一生的電視劇,近日收視率已連續多日登上榜首。圖源:@電視劇清平樂微博宋朝燦爛的文化藝術成就在宋仁宗時期達到了巔峰,我們熟悉的名臣名相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大宋文人天團」成員晏殊、範仲淹、蘇軾、蘇轍、曾鞏等大量「唱作人」也通過「默背營」的方式組合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