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龍參與發布「高校校園關閉期間的彈性教學指南」 助力全球教育戰疫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2020年4月17日,主題為「教育的未來:高校校園關閉期間如何確保高質量的教育」(Futures of Education: How to Assure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University Closures)的國際網絡研討會如期召開。會議圍繞教育的未來、高等教育、智慧教育等議題展開討論,全面分享各國經驗,積極尋找教育對策,創新發展智慧教育。研討會上,項目組核心成員代表分享了由網龍網絡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劉德建,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黃榮懷帶領學術團隊正在研製的手冊——《高校校園關閉期間的彈性教學指南:如何確保高質量的高等教育》(Guidance on Flexible Learning during Campus Closures: Ensuring Cours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OVID-19 Outbreak),以幫助海內外高校在校園關閉期間,維持基本教學,並通過多種創新方法來保障課程質量。

網龍網絡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劉德建

探索線上教與學 網龍分享中國經驗

本次國際網絡研討會由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共同發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阿拉伯教科文組織、國際智慧學習環境協會聯合舉辦,網龍網絡公司旗下全球在線學習社區Edmodo提供支持。

據了解,這也是網龍繼參與發布《彈性教學手冊:中國「停課不停學」的經驗》(Handbook on Facilitating Flexible Learning During Educational Disrup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Maintaining Undisrupted Learning in COVID-19 Outbreak)和《學校關閉期間學生居家主動學習指南:如何提升自主學習技能》(Guidance on Active Learning at Home during Educational Disruption:Promoting Student’s Self-regulation Skills in COVID-19 Outbreak)之後,再一次同權威教研機構、國際組織合作發布研究成果,以幫助海內外師生共同探索線上教與學,發揮網際網路教育協作優勢,打造「雲端課堂」體驗,同時也分享了網龍通過線上教學模式支持「停課不停學」的實踐經驗。

《高校校園關閉期間的彈性教學指南:如何確保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手冊從彈性教學的課程設計、混合式學習的彈性策略、數字學習資源及學習工具、多樣化的彈性教學活動、在線學習評價等方面展開,反思了當前教育信息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現狀,指出了教育者角色在信息化進程中發生的變化,探討了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有效融合,研究了如何彌補學生之間的成就差距、如何通過新興技術實現教學法的變革等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黃榮懷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黃榮懷教授在會議中指出,《高校校園關閉期間的彈性教學指南:如何確保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手冊不僅是為了應對新冠疫情下的停課危機,更是在「教育的未來」全球倡議下,分享實踐經驗,展望教育未來,其理念、舉措和手段必將會給全球高等教育的「未來」產生諸多啟示。

技術+內容 網龍探索「3E未來教育」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受新冠疫情影響,截至2020年4月15日,全世界191個國家超過15億大中小學生停課,約佔世界總數的91.3%。疫情的衝擊將學校教育推向了網絡平臺,亦讓教育難題走進了公眾視野。

自今年2月初正式開展在線教學以來,作為面向全球的網際網路教育企業,網龍旗下教育信息化綜合平臺網教通,依託優質課程內容以及技術支持,升級直播、網課、AI授課等功能,充分調動了用戶活躍度,最新公布的網龍業績報告顯示,今年初以來,網教通的月活躍用戶已增長逾20倍。此外,網龍旗下多款產品,Edmodo、101教育PPT、101虛擬實驗室、馳聲聽說在線等也在停課期間,通過拓展功能、新增精品資源等方式助力海內外師生共同實現「停課不停學」。其中,Edmodo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還獲埃及教育部選為K12教育體制的指定遠程學習平臺,埃及教育部將把Edmodo推廣至埃及全國2200多萬學生和100多萬教師。作為中國教育出海的先行者,網龍針對海外的教育產品也在此次停課戰「疫」中獲得了高度肯定,網龍正通過遍布全球的產品與渠道優勢,向世界輸出中國智慧。

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網龍CEO熊立博士

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網龍執行長熊立博士表示:「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聚焦公平的優質教育和終身學習,這也是網龍做教育的初心與願景。」近年來,網龍將AI、大數據、VR、AR、全息影像等新技術與傳統教學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全球用戶的創新教學產品。熊立說,網龍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和服務,圍繞內容為用戶構建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價值體系,打造更有體驗性(Engaging)、更有效率(Efficient)、更有效果(Effective)的「3E未來教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助力高校落實「復學防控指南」細則 企業微信打造「全鏈路」解決方案
    《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編寫組專家在線進行了專業的解讀;騰訊智慧高校聯合企業微信正式發布高校智慧化防疫解決方案,覆蓋了校園內外、校園生活、教學辦公、招生就業等四大核心場景,為後疫情時期師生無憂返校保駕護航。
  • 網龍執行長熊立:網龍致力於建立服務全球的數字教育生態圈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網龍目前已與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達成合作,主動對接各國需求,成為輸出數字教育「中國方案」的踐行者。對於未來規劃,網龍執行長熊立曾公開表示,網龍的目標是致力於建立服務全球的數字教育生態圈。
  • 福大師生設計抗疫表情包、校園戰疫指南來支招!
    「疫」情當前,「藝」不容辭 福大廈門工藝美院師生原創 《致敬抗疫英雄》微信表情包 「校園戰疫指南」近日上線 用設計傳遞溫暖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從3月份開始,新冠疫情開始全球大流行,COVID-19深刻改變了今年的社會和經濟生活。大學校園,雖說是「象牙塔」,也受到影響。根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大約有12.77億學生因為疫情遭遇過校園關閉的情況。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截至9月14日仍然有49.9%的學生被疫情殃及,教學活動受到影響。
  • 「雲端」潤「心田」奏響戰疫「最強音」
    線上主題黨日、團日活動,線上主題班會、組織生活會……各基層黨總支積極打造「雲端黨建」平臺,以「線上思政」助力「三全育人」。據不完全統計,疫情封城期間,學院共有122名黨員同志下沉到社區一線戰疫,300餘名在校學生請戰抗疫做志願者。2、巧用「雲宣傳」,傳遞戰疫正能量。
  • 高校在線教學STEP by STEP簡易指南
    圖片來源:unsplash為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很多高校推遲了開學時間,並採用在線教學方式,實現「停課不停學、不停教」,保證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數位化閱讀實驗室撰寫了本指南,通過提供簡單的Step by Step步驟和實施工具,幫助高校快速開展高質量的在線教學。STEP1 區分不同的課程形式,針對性選擇在線教學模式和平臺開展在線教學的第一步,是對所承擔的課程形態,進行初步分析,以選定合適的在線教學模式和平臺。
  • 「戰疫助學盟」獲211家企業支持,賦能教育 為愛而戰
    當教育部辦公廳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這一通知後,國內教育人紛紛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對這場特殊的「戰鬥」。 作為連結各方資源的第三方專業會展機構,如何助力業界度過此次危機,是SmartShow國際智慧教育展組委會一直在思考的當務之急。
  • 河南高校如何做好師生返校前安全教育及開學準備工作?
    河南省高校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向師生宣傳防護知識、方法,引導大家理性認識疫情,科學進行個人防護,做好開學前準備工作,確保開學後師生健康進校園。鄭州大學鄭州大學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科普知識宣傳》《疫病傳播期間心理防護指南》《致鄭州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的慰問信》等,幫助師生提高防範意識、了解防治知識,做好心理疏導,引導師生理性認識疫情,科學做好個人防護。
  • 網龍(00777)「101教育PPT」獲選福州市教師評職稱指定軟體
    智通財經獲悉,近日,福州市教育局首次將網龍(00777)面向教師備授課的旗艦軟體「101教育PPT」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信息技術能力演示考核操作的指定軟體之一。本次入圍不但標誌著網龍搶佔福州數字教育市場先機,也將推動普羅米休斯、101教育PPT、智慧教室等多種核心產品在福州的落地及市場份額擴大。作為一款專業服務教師的備授課一體化教學軟體,101教育PPT提供PPT課件製作與教學所需的資源、互動工具、學科工具等多元化功能,並提供多端錄課、雲端存儲等教學常用功能,能輔助老師輕鬆備課、高效授課。
  • 編程貓校園編程普惠方案發布 助力公立校編程教育普及
    這句摘自梁啓超《少年中國說》的歷史之音在120年間被無數仁人志士解讀,更指引著當今教育行業的核心前進方向。10月23日,在教育、IT行業的廣泛關注下,「常思將來·編程貓校園編程教育戰略發布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現場邀請眾多來自網際網路、IT、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及從業者,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國內少兒編程教育的先行者「編程貓」最新校園編程普惠方案發布。
  • 助力教育全球化發展 開創民間教育交流新未來
    一、以國家外交戰略為指導,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助力教育全球化發展  以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為引領,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交流互鑑。  三、以服務教育改革發展為目的,堅持提質增效,推進民間教育交流內涵式發展  調研和發布行業權威報告,開展教育服務認證。發布年度《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為高校國際化戰略制定和實施提供有益參考。
  • 網龍執行長熊立博士受邀出席「福建金融高峰論壇」
    網龍網絡公司執行長熊立博士在沙龍對話中表示,希望與業內精英共享網龍的技術、內容、工具、平臺以及市場渠道,釋放數字教育行業的巨大潛能,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了繼續保持在數字教育的領先地位,實現教育願景,網龍制定了生產好內容、提供好工具、搭建好平臺、形成終生學習社區的『四步走』教育業務發展戰略。」第一是生產好內容,做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內容。第二是提供好工具,開發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應用工具,真正服務於廣大師生。第三是搭建好平臺,搭建一個面向全球的教育生產、分發平臺。最終一步,形成終生學習社區。
  • 華為胡厚崑:推進TECH4ALL數字包容倡議,科技助力教育普惠
    6月23日,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在題為「科技助力教育普惠」的全球教育在線論壇上闡述了TECH4ALL數字包容倡議在教育領域的理念與行動計劃,指出「聯接學校與數字技能發展是促進優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塞內加爾國家教育部、高校與教育機構以及科技企業等專家代表共同參與了本次論壇。
  • ——戰疫期間,打造線上思政教育「金課」
    在戰「疫」的關鍵時期,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山東教育系統優秀基層黨組織-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黨支部,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貫徹落實省委、省教育廳、學校部署安排,積極應對、提前準備、廣泛動員,在線上教學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戰「疫」固初心、使命勇擔當!取得了優秀教學效果。
  • 華南理工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需要內生驅動力
    信息化給教育行業帶來的價值當然不止於此。在華南理工大學,智慧網絡的布局營造出更加數位化、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環境,極大地提升了校園服務、治理、教學、科研的效率,也加速了因材施教、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使其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典範,為中國高校向智慧化時代躍進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示範。
  • 四大融合,助力高校優教育人的新基建建設
    其中技術能力發展與教學模式轉型形成雙驅動發展引擎,校園信息環境與教師信息素養形成雙提升發展要素,全面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發展。面對教育信息化新時代轉型發展的檔口,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新能力的打造、新平臺的建設,構建現代化教育信息基礎環境、智慧化校園管理能力平臺、多樣化教育教學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機制產業化融通,全面成為高校領域的信息環境新基建。
  • 開放合作中臺 騰訊教育構建智慧高校信息化生態圈
    9月10日,騰訊教育在2020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發布「騰訊智慧高校解決方案」,並宣布開放中臺與眾多教育產業公司合作。李峪指出,當前智慧高校建設有三點需求亟待實現:首先,信息化需要支撐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其次,需要轉換思路,從「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務」進行轉移,以用戶為中心;第三,信息化需要支撐更加高效的協同,疫情期間,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大大提升,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遠程交流、辦公、教學,對協同效率提升的巨大優勢充分體現。
  • 媒體解讀丨華南理工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需要內生驅動力
    信息化給教育行業帶來的價值當然不止於此。在華南理工大學,智慧網絡的布局營造出更加數位化、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環境,極大地提升了校園服務、治理、教學、科研的效率,也加速了因材施教、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使其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典範,為中國高校向智慧化時代躍進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示範。
  • 新風口 | 搶食校園市場,看巨頭如何布局智慧教育
    在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繼續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鼓勵學校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對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行為數據的收集、分析和反饋,為推動個性化學習和針對性教學提供支持。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上半年,教育部準確研判、果斷決策,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學。百萬高校教師傾情投入,千萬大學生受益,體現了對學生的大愛。此次在線教學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促進了高等教育領域學習方式大變革。總書記的點讚進一步增強了高等教育戰線做好復學工作的信心和幹事創業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