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計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4 騰訊網

一個只能賣一兩元的葫蘆,搖身一變,可值一兩百元;原本無人觀賞只能任其凋零的鮮花,規模化發展後為當地農戶帶來每年約400萬元額外收入;傳統沒落的竹家具,加入創意技術,煥發生機,從偏遠鄉村走出來……

三明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依託學校國家級「設計+」眾創空間等服務平臺,結合「三創」教育與實踐優勢,充分發揮「設計」這一金手指的作用,將設計理念帶到鄉村,服務當地發展,助推脫貧攻堅。

一個葫蘆巧打扮,設計賦能重塑農業價值

金秋十月,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上官燦丁的葫蘆作坊裡,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小葫蘆懸掛在木架上。「以前種葫蘆都是拿來當菜吃,不值錢,現在這葫蘆成地裡結出的金疙瘩了!」上官燦丁說。

葫蘆大變身的秘密,在於設計賦能。因諧音「福祿」,作為蔬菜的葫蘆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經過採摘、修坯、打磨、刷漆、拋光等多道工序後,文創產品葫蘆誕生。

「將葫蘆與漆藝結合,把藝術+技術+文化三者融為一體,增加了產品附加值。」三明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邱國鵬介紹。此外,學院還建立了集種植、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葫蘆文創產品產業鏈,發展一批高附加值農產品商業項目,推動當地創新型「三農」經濟發展。

「原先農民種出來的葫蘆,每個只能賣一元多,現在一個能賣到一兩百元。」上官燦丁說,當地百姓不光可以種植葫蘆增加一份收入,還可以在作坊裡做漆藝葫蘆,就近務工再增加一份收入。作為學院設計服務「三農」實踐教學基地,他的葫蘆作坊提供了近百個崗位給附近村民。

「一個月可以賺四五千元,就在家附近,很方便。」村民鄧水香對自己的「作坊工人」新身份頗為滿意。「上官老師會手把手教我們上漆。」2018級產品設計專業學生羅靜怡說。上官燦丁還是三明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他將漆藝葫蘆生產技藝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有所成。

一片花海遙駐足,持香有道助力美麗鄉村

從引進來到留下來再到發展起來,三明學院設計服務「三農」團隊依託清流縣賴坊鎮花卉產業做起了文章。

「老家的花海很漂亮,但花期短,很快就敗了。」加上村裡留守老人多,耕地嚴重荒廢,柏瑞司芳香產業園負責人吳火德對家鄉芳香產業有所期待,希望帶動家鄉發展,給鄉親們增收。

因緣際會,吳火德與三明學院團隊碰撞出了火花。從單一品種的櫻花發展到豐富品種、延長觀賞季,從精油加工廠、芳香產業園到精油製作體驗及花衍生產品,再到深化內涵、橫向合作,團隊在「花」的主題設計上給了吳火德很大的信心。

如今,柏瑞司芳香產業園儼然成為賴坊鎮芳香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示範點。

「學院團隊秉承『設計+』發展理念,從各個方面替產業園精準把脈。」邱國鵬介紹,從芳香生態康養基地的規劃與設計、芳香產業延伸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到宣傳推廣品牌及網紅帶貨銷售渠道拓展,再到帶動鄉村農戶增收扶貧,團隊為芳香產業園打造了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

「芳香產業不僅是美化鄉村、香化鄉村的綠色生態產業,也是振興鄉村的朝陽產業。」吳火德說,2012年產業園入駐賴坊,現在每年給當地農戶帶來約400萬元收入。同時,通過種植、採摘、交友、賞玩、食宿等多樣化方式,實現了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一山綠竹引清風,創意竹燈扮靚千家萬戶

針對永安本地居民,三明學院設計服務「三農」團隊以竹為媒,做竹元素的創意設計引來「金鳳凰」築巢致富鄉村。

「以竹為主要元素,以燈為創作對象,成為我們設計團隊主要思考的內容。」邱國鵬帶領團隊忙開了。打造一個全新品牌,市場研究、品牌定位、產品規劃以及市場渠道、供應鏈管理和影響力等方方面面,都要思考到。

「傳統竹製品對於年輕的消費群體吸引力不夠,要製造符合現代人審美消費的竹製品,必須加入符合消費時尚的創意設計。」福建天昊公司(竹產品)技術負責人張松說。同時,通過向農戶收購原材料,產品部分構件交由農戶閒散勞動力組裝,增加了農戶收入,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

將「產業優勢+專業發展」緊密結合是藝術與設計學院努力拓展的另一方向。2018年,2015級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在小陶鎮的實踐基地完成了他們的畢業設計作品,100多件竹製燈具設計方案讓企業眼前一亮,其中,朱晶晶的作品《竹之十二生肖》從紙上走進了現實生活。未來,學院將繼續推動與企業開展校企協同3D列印與竹、木等材質結合的產品設計創新研發中心,建立產品創新設計產教融合實踐示範基地。

「『設計+』通過引導創意設計與鄉村振興、傳統工藝再設計、區域品牌建設深度融合,帶動了區域文旅、特色產業發展,彰顯了高校人才與科技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獨特作用和實際價值。」三明學院院長潘玉騰說。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02日第3版

作者:本報記者 龍超凡 陳梅燕 通訊員 王婷

相關焦點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版式設計:趙偲汝脫貧攻堅中的設計創新,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上的亮點,凸顯設計獨特的社會價值,感召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走進鄉村,致力於用設計讓鄉村生活更加便捷、舒適、美好。為鄉村設計,還要發揮設計整合、協同創新的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用設計將鄉村的發展資源轉化為生命力,繪就鄉村美好圖景。巧用鄉土資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在安丘市石埠子鎮西殷民村鄉村賦能分紅大會上,15戶繼續享受扶貧政策的村民,每戶獲得分紅295元,這筆分紅來自該鎮的鄉村賦能電商平臺。一位村幹部曾這樣說:「鄉村賦能讓農戶特別是貧困戶成為「微商」,坐在家中就能賺錢,破解了無勞動能力人群收入難問題,是我們助力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又一重要抓手」。
  • 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聚焦潛江...
    12月21日下午,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研討會暨粵鄂對話現場交流會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該活動邀請廣東、潛江兩地代表團圍繞「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雙循環背景下的農業合作機遇」為主題,進行深入研討。
  • 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峰會現場小暑將至,農忙正盛。7月5日下午,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共同指導,新華日報主辦,江蘇銀行聯辦的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峰會隆重舉辦,逾百位專家學者、金融機構高管、企業家共同參會,聚力三農發展,聚焦綠色融合,聚心鄉村振興。江蘇第一融媒雁陣 深入宣傳鄉村振興
  • 舊廠房變身藝創小鎮:青年團隊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
    你很難想像在5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廢舊廠房,附近都是鄉村農田。近日,記者走進殷港藝創小鎮,探訪這裡的「90後」青年團隊如何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解說】汪斌是入駐在藝創小鎮的一家鄉村文創團隊負責人,在他的工作室內擺滿了各類鄉村文創的品牌產品,設計師正在為鄉村環境進行美化包裝。
  • 「菁彩青農」陝西青年鄉村振興論壇: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
    央廣網西安10月21日消息(記者舒隆煥)10月20日,在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前夕,團陝西省委、省農業農村廳、楊凌示範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舉辦「菁彩青農」陝西省青年鄉村振興論壇,行業專家學者齊聚楊凌,共話陝西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 臨邑農商銀行:黨建引領 為鄉村振興賦能加速
    為助力鄉村振興,滿足村級黨組織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中的資金需求,著力解決村集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臨邑農商銀行把黨建共建作為重要抓手和切入點,黨委書記帶頭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研,依託「強村貸」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推動產業興旺發展,把基層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金融服務和市場競爭優勢
  •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振興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振興
  • 改革賦能鄉村振興需要科學把握五個關鍵詞
    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將全面轉向鄉村振興。在此背景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面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求,深化相關改革,推進改革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有利於更好地為鄉村振興積勢蓄勢謀勢,也有利於鄉村振興更好地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突出實效。筆者認為,推進改革賦能鄉村振興,需要科學把握以下五個關鍵詞。一是「國家戰略」。
  • 浙江傳媒學院:紅色舞劇賦能鄉村振興
    當柔軟舞姿與悅耳歌聲在鄉村文化禮堂交匯,現代舞劇與紅色文化在禮堂呈現,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這座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的村莊,再次讓人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 清廉文化進「村晚」 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麗水作為全國村晚的發源地、排頭兵,已創成鄉村春晚示範縣6個,形成「村晚紅利」達10多億元。為發揮好清廉文化涵養政治生態、助力清廉建設的積極作用,有力推動清廉文化進機關、進村居、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一步服務保障麗水高質量綠色發展,2019年,麗水市紀委市監委機關依託「麗水村晚」這一全國知名的文化金名片,借勢借力打造「清廉文化進村晚」這個麗水獨特的清廉工作金字招牌,讓清廉文化引領清廉村居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 廈門:同安區汀溪鎮打造「隘頭村—頂村村」旅遊動線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最美休閒鄉村」頂村村不斷豐富鄉村旅遊內涵,助推產業興旺。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靈秀汀溪,有著「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美稱。當前,同安區汀溪鎮正在加緊打造和完善「隘頭村—頂村村」鄉村旅遊動線,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主題,串聯轄區歷史文化和現代產業資源,勾勒出一幅「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鄉村振興圖景。  據悉,「隘頭村—頂村村」動線項目總投資約2200萬元,注重要素聚集和內涵發展,旨在實現鄉村振興「面子」「裡子」的雙提升。目前,大部分項目已進場施工,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 聚合文創力量 讓鄉村「活起來」2020文創賦能鄉村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30日下午,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發展研究院指導,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杭州文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杭州喜牛文化有限公司執行,浙江省服務業聯合會、浙江省華夏民生與公益研究會協辦的2020文創賦能鄉村新發展論壇暨第二屆新農人創新論壇於在杭州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B館4樓論壇區成功舉辦。
  • 選拔網絡人氣主播 浦東惠南鎮為逐夢青年「搭臺」 為鄉村振興賦能
    原標題:選拔網絡人氣主播,浦東惠南鎮為逐夢青年「搭臺」,為鄉村振興賦能   今天,首屆「創夢青春」惠南鎮網絡主播大賽迎來了決勝的舞臺。
  • 研究|優秀的門票,是如何為鄉村景區賦能的?
    在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時代,鄉村景區可以從傳統景區設計創意中汲取營養,今天中景智業帶您一起來探索「門票」這個作為這個傳統旅遊景區必需品,是如何為鄉村旅遊升級、鄉村景區化賦能的。1日本景區門票的創意在設計行業,有一種風格稱之為「極簡」。
  • 數字賦能助力鄉村建設 2020江蘇數字鄉村發展論壇在豐縣舉行
    中國江蘇網12月30日徐州訊(記者 彭頌珂 通訊員 石培明)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
  • 提出新思路,碰撞新觀點,千島湖論壇數智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掀起...
    12月20日至21日,2020千島湖論壇數智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舉行。論壇上,130餘名政府、高校和行業代表圍繞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通過主題演講分享、研討互談以及現場考察等方式提出新思路,碰撞新觀點。淳安,是浙江首創、全國唯一的特別生態功能區,也是浙江典型的山區縣,「八山半田分半水「的地貌結構,給鄉村振興戰略破題增添了難度。近年來,淳安聚焦數字變革,積極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助推「三農工作」提質增效,加快生態、生產、生活空間轉型,取得初步成效。此次論壇的舉辦順勢應時。
  • ​【 兩岸專家共話鄉村振興】「2019海峽兩岸鄉村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福州舉辦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之下,本次研討會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探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元力量賦能鄉村的創新模式和路徑。以《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引導》為題,將中國鄉村頂層規劃設計做系統講解,著重講述產業振興的路徑和方法;他認為「鄉村振興戰略為全球鄉村可持續發展共享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涇縣:提質升級 旅遊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民宿旅遊是鄉村旅遊的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涇縣加大扶持力度,盤活資源,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用旅遊民宿增色美麗鄉村,助力涇縣全域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眼下冬意漸濃,是旅遊的淡季,可蔡村鎮月亮灣村芝屏山莊老闆大浪並沒有閒著,他正在為策劃已久的年豬宴做最後的準備。
  • 鄉村振興:如何運用好鄉村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鄉村文化振興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對鄉村文化振興不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