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十年前,網路遊戲的推廣還需要電腦作為載體,雖然有很多網遊十分火爆,但玩家也不可能隨時隨地的玩網遊。而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網遊的主要載體突然已經變成了手機,玩家們無需再時刻守在電腦旁就可以玩遊戲。
所以,現在手遊的受眾群體非常大,而且玩遊戲所受的限制也非常低,而手遊的這種廣泛的推廣和發展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11歲男孩玩遊戲花光家裡積蓄40萬:缺乏金錢觀念的孩子,該怪誰?
說起受手遊影響最大的群體,那一定是未成年人。孩子的自制能力差,分辨能力也差,非常容易因為遊戲而犯下錯誤。而孩子們犯的錯誤除了因為玩遊戲耽誤學習以外,還可能會因為玩遊戲而給家庭造成很大的財產損失。
11歲的強強是個小學生,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他一直跟著奶奶生活。強強有一部爸爸留給他的智慧型手機,爸爸的本意是想讓強強方便查找學習資料,也方便他和妻子與兒子聯繫。但強強卻把這部手機當作了遊戲機,沉迷於手機遊戲。
夫妻二人回家過節的時候,強強的爸爸驚訝地發現自己留在家中的銀行卡裡的錢全部被消費完了,他立馬就懵了,要知道那卡裡是他和妻子這十幾年辛辛苦苦打工攢下的錢,整整有40萬呢!後來迫於壓力,強強說出了實情,原來,他在知道銀行卡密碼的情況下全部充值到了自己玩的手遊之中了。
由於父母並未開通簡訊功能,也沒有綁定那些社交軟體,所以即便卡有支出,父母也不知道卡裡的錢究竟如何。孩子將錢取出後,通過第三方的方式,委託別人幫忙進行充值,一次又一次,終於花光了父母小半輩子的積蓄。
得知是自己兒子的所為之後,強強爸爸後悔不迭,也怒不可遏,狠狠打了強強一頓,立馬和遊戲官方進行聯繫,問能不能把這錢退回。對方要求強強爸爸出示強強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證明,然後再確認錢能不能退。
有網友說,40萬,對於小孩子來說可能不知道這究竟是多少錢,家長需要花多少心力和時間才能夠掙到這筆錢,孩子缺乏金錢觀念,能怪誰?難道就僅僅怪孩子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因為缺少金錢觀念而做了不少錯事了。
那麼,父母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玩遊戲時不亂充值呢?
1、不要把家中關於錢的信息透露給孩子
其實像強這一事件,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責任。不管是什麼原因,父母都不應該讓還在上小學的孩子知道家中銀行卡的密碼,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隱患。因為孩子年齡小,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家長不應該把任何關於家中財物的信息告訴孩子。
2、不要把綁定自己身份信息的手機拿給孩子玩
大部分的遊戲在提供充值服務時都需要確認充值者的身份信息,很多遊戲是可以通過關聯支付寶或者微信的方式直接確認玩家信息的。所以家長再把手機給還玩的時候要確認關於自己身份信息的內容已經加密,或者就直接不要把綁定自己身份信息以及銀行卡信息的手機拿給孩子玩。
幾十萬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幾乎都是家中的全部積蓄,所以一定要對孩子做好監管,不然孩子只要動幾下手指就可能散盡家財。雖然一些遊戲方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返還充值的錢的,但是比起相信遊戲方,家長們更要做的是做好監管工作。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孩子花40萬充值遊戲的事情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