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歌詞小清新,作者卻領導了新文化運動

2020-12-23 蔣秋心

嗨,我是蔣秋心。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實在太過熟悉,甚至跨越了年代,老一輩的耳熟,年輕人也經常聽得到,似乎現在還是灑水車自帶的背景音樂了。

歌詞如下:

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可能大家看出來了,這整齊的結構,表達的方式,不是詩詞嗎?確實如此,這首歌是後人創作的,而歌詞改編自胡適的《希望》:

希望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好多地方都做了改動,可以看出歌詞加了篇幅,寫得更加細膩了。孰優孰劣不做評價。今天主要是講胡適的原作。

這首詩歌,雖然用了傳統的格律規則,但內容上,頗有現代風格。這跟胡適本人的個人經歷、思想理念有很大關係。

胡適領導了新文化運動,並倡導「白話文」。但因為幼年就讀私塾,青年留學的經歷,對古文化的繼承比現代人優秀得多,又受西方國家影響,渴望著思想解放。同一時期的文學家,大部分都有著相似的經歷,比如魯迅、鬱達夫等等。寫舊體詩詞都是信手拈來的事,之前我還分析過魯迅寫的《我的失戀》,就是古詩詞的寫法。

詩詞格律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熟悉的、好用的工具。他們更多還是想從語言上、內容上做出突破。所以會給人以「舊瓶裝新酒」之感。甚至還有一些調侃意味。

這首詩有著非常明顯的那個時期的創作特點。胡適的白話詩歌集《嘗試集》,今天的《希望》就是出自於此。裡面還有一些很有趣的詩,比如:

兩隻蝴蝶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這完全就是現代白話的詞語結構和表達方式了。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嘗試集》,胡適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這樣的詩詞創作理念被現代人繼承了下來,網絡詩詞也有一類是專門寫這種風格的,叫作「實驗體」,就是古今碰撞,做出更好玩的搭配。也許他們不少靈感就是來源於此。

說回《希望》。創作背景其實非常簡單,好朋友送了蘭花草給胡適,他帶回家好生照料,結果遲遲未開花,心情十分鬱悶。但是這個題目,卻讓平淡的背景變得頗有深意,這株一直不肯開花的蘭花草,又何嘗不是新青年呢?

詩歌本身也很有看點,一波三折。從滿懷期待的悉心照料,到不見花開的萬分焦急,最後秋天來了,百花凋零,今年再也不可能開花,原本應該是傷心的吧?但是他並不傷心,他想著,明年春天的時候,一定會花開滿盆。這就是「希望」。

短暫的失敗無法打敗個人意志。哪怕付出很多,哪怕沒有回報,也不能喪失希望啊。

也因為有著這種希望,才能面對任何絕境也毫不畏懼吧!

相關焦點

  • GAI《蘭花草》:莫欺少年窮
    《我是唱作人2》第四期,GAI周延唱了《蘭花草》,希望所有和自己一樣有著「蘭花草」的人,都可以堅持下去。01蘭花草出自胡適的一首小詩。1921年夏天胡適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他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了這首小詩《希望》。《希望》作者:胡適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 難忘那盆蘭花草——讀胡適
    因此胡適,連同其他好多人和事,之於我,經歷了這樣一個失而復得的過程。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這是很多人從小就常聽到的一首歌,小時候,就這麼一遍一遍咿咿呀呀的唱了過去,直到後來才了解到這首歌不平凡的身世。
  • 一首《蘭花草》為何炸裂《姐姐》全場
    《乘風破浪的姐姐》蘭花草《蘭花草》原是胡適先生寫的一首詩名曰《希望》,借蘭花隱喻自己遠大的理想終會實現。《乘風破浪的姐姐》新改編的歌詞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蘭花草》原版歌詞,中間部分是一段rap,最後一段是改編後的歌詞。而之所以這首歌在舞臺上如此出彩,和歌詞是分不開的。
  • 「姐姐」們唱的灑水車BMG《蘭花草》,竟然這麼有故事
    寧靜、阿朵和袁詠琳合唱的經典老歌《蘭花草》技驚四座,雖然許多網友表示,聽這首歌的時候,腦子裡全是灑水車開過的畫面,但並不妨礙她們憑藉這首歌獲得碾壓性票數優勢。仔細一聽,這首《蘭花草》還別有用心改了歌詞,比如——「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不願居暖房,迎風曬月光。我慕天地廣,花語亦鏗鏘。」「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
  • 寧靜和姐姐們唱的這首《蘭花草》,竟然這麼有故事
    寧靜、阿朵和袁詠琳合唱的經典老歌《蘭花草》技驚四座,雖然許多網友表示,聽這首歌的時候,腦子裡全是灑水車開過的畫面,但並不妨礙她們憑藉這首歌獲得碾壓性票數優勢。仔細一聽,這首《蘭花草》還別有用心改了歌詞,比如——「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不願居暖房,迎風曬月光。我慕天地廣,花語亦鏗鏘。」
  • 藍花草|我從山中來
    就是第一眼覺得它很符合藍花草的氣質——清新低調,淡雅迷人。 還有一首廣為流傳的名詩,出自胡適的《希望》。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 趙麗穎粉絲指責浪姐《蘭花草》歌詞抄襲,網友:一句話也要爭?
    但是,寧靜、阿朵、袁詠琳在第一次公演時表演的《蘭花草》仍舊在很多人心中久久迴蕩。「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不願居暖房,迎風曬月光。我慕天地廣,花語亦鏗鏘。」這幾句歌詞尤其唱出了女性的堅韌和迎難而上的決心,深得大眾的喜愛。
  • 「浪姐」《蘭花草》涉嫌抄襲?十字詩句有版權嗎?
    某網友指出,由寧靜,袁詠琳,阿朵組成的Vocal三人團演唱的《蘭花草》這首歌的改編詞涉及抄襲@空山花眠博主寫給某明星文章裡的一句話: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節目中出現的歌詞:筆者認為,「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相較於「五朵金花」、「舌尖上的中國」這種字、詞彙的簡單組合還是有些許獨妙匠心的,在作品的認定上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脫離@空山花眠寫給「趙姑娘」的文章具體內容來看,這十字短句還是能夠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個性及創作風格的,是體現作者情感的外在表達,或作為文字作品進行保護。《蘭花草》新改詞能否構成抄襲?
  • 真正的蘭花草,原來長這樣!
    聽到蘭花草這個名字,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兒時的那首兒歌「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蘭花草和兒歌中的蘭花草不是同一個哦。歌中其實是指蘭花,而生物學上的蘭花草又被稱之為竹葉草、鴨蹠草。蘭花草主要生長在山坡蔭蔽並且溼潤的草地、疏林下或是林緣草地。
  • 為什麼99歲的蘭花草不僅是一部澆水的神曲
    說實話,寧靜、阿朵和袁詠琳唱「蘭花草」真讓我吃驚,無論是演唱還是風格,甚至是連歌詞的微調變化,我覺得這是「蘭花草」的升華。皇后範兒加上袁詠琳和阿朵的袁詠琳和表現的水平,給了這首歌壓倒性的票數,就連伊能靜在連現場也感到震驚。
  • 燃爆舞臺的《蘭花草》,歌詞涉嫌抄襲,是粉絲寫給趙麗穎的?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的時候,寧靜,阿朵,袁詠琳三個人一組表演的曲目《蘭花草》。而且,很多細心的觀眾也發現了,這首《蘭花草》不同於之前的版本,似乎改動了一些歌詞。比如其中有一句「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讓很多女性觀眾在看到之後都覺得深有感觸。所以,網絡上不僅對三位姐姐的表現表示肯定,也對這首歌新改編的歌詞讚賞有加。只不過,最近這首歌好像遇到了一些問題,其中的歌詞涉嫌抄襲了,而且正是這一句「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
  • 新文化運動105周年|新文化運動與亞東圖書館
    陳獨秀8月25-26日,為紀念新文化運動105周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在藝」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聯合舉辦「陳獨秀、胡適與他們的時代——紀念新文化運動105周年」主題學術研討會。陳獨秀《科學與人生觀序》集合陳獨秀 《科學與人生觀序》外觀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現而今就坐落於北大紅樓。而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亞東圖書館與北京大學亦有著深厚的淵源。亞東圖書館由汪孟鄒於1913年在上海創辦,其前身為蕪湖科學圖書社。亞東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圖書,創造過諸多「第一」,帶來了中國出版史、文化史乃至思想史的轉型與進步。
  • 浪姐JDC組合解散令人惋惜,《蘭花草》絕了!有句歌詞寫的趙麗穎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的時候,寧靜、阿朵和袁詠琳的《蘭花草》驚豔了無數人,一開場就把整個舞臺氣氛帶動了起來! 《蘭花草》一直在我們心中 雖然JDC組合沒有了,但我們還可以無數遍地聽她們的《蘭花草》。
  •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附12種香草の神奇妙用
    這次我們跟隨她,從美食、健康、美容、家居四個方面,來了解如何實踐健康環保的香草生活吧。查閱後才發現,原來市面上的產品大多會加入化學添加劑來達到上色、乳化、發泡、保存的目的。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呼吸時會慢慢吸收體外物質,所以如果化妝品含有害物質,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 《新青年》100年:新文化運動的內涵到底是什麼?
    最初紀念的時候,只是紀念學生愛國運動;後來漸漸將「新文化運動」也作為「五四運動」的一部分來紀念;再後來,紀念「五四」,主要紀念新文化;紀念新文化,又主要紀念「民主」與「科學」。「五四」運動其實是兩場「運動」的組合:一場是政治運動,亦即學生愛國運動;一場是文化運動,習稱「新文化運動」。
  • 超燃的姐姐版《蘭花草》竟唱哭網友?!打破偏見才能洞見未來的女性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3期《蘭花草》改編的歌詞,順利出圈。很多人說,看哭了: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山間風雨大,懸崖亦開花。不願居暖房,迎風曬月光。我慕天地廣,花語亦鏗鏘。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風雪點過妝,歲月方留香。無需誰在旁,裙裳亦飄揚。我慕天地廣,花語亦鏗鏘。
  • 寧靜要唱《蘭花草》傳唱度最高的兩句歌詞,誰留意袁詠琳的表情?不...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剛播出一期節目,就讓觀眾對這個節目的知名度提高了,而節目中30個姐姐也將分成好幾個組,演唱曲目,當然分組都是按照第一輪考核的標準來分配的,不過,雖然分組的時候,產上了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姐姐們還是披荊斬棘的成團了,而作為裡面大姐大的演員寧靜來,節目一播出,就讓人很期待。
  • 周月峰:五四後「新文化運動」一詞的流行與早期含義演變
    (76)在不同的人、不同時期、不同方案中,新文化運動的內涵外延本不相同,且多「混沌」:文學改良、思想革命、社會改造,甚至政治運動等等,均可歸屬於「新文化運動」的範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種運動混流並進」(77),同時又言人人殊。這也致使當時任何革新主張似乎都可以冠以「新文化運動」之名。同時,指導運動的思想又是「紛歧」的。
  • 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胡適首次提出「白話文」的重要歷史意義
    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一群受過新式教育的人發起了一次中國文化的革新運動,史稱新文化運動。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站立在時代的潮頭,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當時的新文化運動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文化內容的革新,一是文化形式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