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大全伴隨您的孩子一起啟航,前方雖有荊棘,但更有詩和遠方
「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炎熱會逐漸遠去,但同時讓人備受煎熬的秋燥也會隨之而來。
不少人會感到咽鼻乾燥不適,那麼這8種香甜水果,立秋後可以多食用~讓孩子在秋天少生病。
人體在經歷了炎熱潮溼的夏季後,體內內熱重、身體睏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適當多吃一些,可以幫助人體消除內熱。
因為香蕉潤腸,促進腸胃蠕動,所以便秘吃香蕉就對了。
此外香蕉還是抗抑鬱的良果,香蕉所含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夠減輕壓力,解除憂愁。
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的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
1、生吃:龍眼肉既補心脾,又益氣血,甘甜平和,有較好療效,可以達到治療和預防貧血的功效。
2、桂圓:把龍眼焙乾後為桂圓,桂圓是滋補中的佳品,適合心脾兩虛、氣血兩虛的人作進補之用,對於心慌、失眠者也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可助睡眠。
3、桂圓羹:具有健脾補血、養心安神之功。可用於心脾兩虛之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頭暈失眠等症。還可作為婦女日常保健食品。
立秋後,西瓜漸漸淡出人們視野,哈密瓜挑起了「當家瓜果」大梁。哈密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效果,是立秋解暑的佳品。
生吃:哈密瓜性涼,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引起腹瀉。
患有腳氣病、黃疸、腹脹、便溏、寒性咳喘以及產後、病後的人不宜多食。
哈密瓜含糖較多,糖尿病人應慎食。
檸檬有著「檸檬酸倉庫」的美譽,除了含有大量的檸檬酸外,還有煙酸和有機酸,有很好的殺菌作用。
1、檸檬水:飯前一杯檸檬水有開胃效果,飯後一杯檸檬水能夠幫助消化,睡前一杯檸檬水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
2、蜂蜜檸檬水:用鹽搓洗檸檬,去蒂後切片,取一個乾燥的可以密封的瓶子,按照一層檸檬一層蜂蜜的順序放置在瓶中,直到全部裝滿就可以放置在冰箱保存了。喝的時候取適量檸檬片和蜂蜜水用涼白開衝飲。
石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還有花青素和紅石榴多酚兩大抗氧化成分,還含有維生素C、亞麻油酸以及葉酸等,能夠為我們的肌膚迅速補充水分。
1、生吃:小孩卻不宜多吃,老人和腸胃功能弱的人亦不能多吃,一天最多吃半個。正常人一天最多吃1個石榴,因為石榴中果酸含量很高,吃多了對牙齒和腸胃都會造成傷害。
2、石榴汁:將石榴搗成汁或者煎湯飲用,能達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吃水果?
1、白天吃水果比晚上吃好
晚上孩子的代謝活動相對比較少,代謝量也比較小,而有些水果的含糖量並不低,儲存起來可能會導致發胖。
可以的話,還是推薦孩子上午吃水果,因為這是人體營養需求最旺盛的時候。
2、兩餐之間吃水果最好
其實水果在兩餐之間吃是最好的,飯前吃水果會影響食慾;飯後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尤其是腸胃不太好的人,建議飯後1小時再吃水果。
因此水果在兩餐之間吃,既保證了營養的吸收,又避免了空腹對脾胃的刺激。
3、控制好量
寒性水果攝入過多引起胃寒、拉肚子;熱性水果容易造成上火;即便是溫性的水果,攝入過多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4、水果爛一點都不能吃
水果放久了忘記吃,會有一點點腐爛的部位,許多人會把腐爛的部分剜掉再吃,以為這樣沒什麼問題。
但這樣完全是錯的,因為爛了的水果產生的展青黴素能擴散到果實的其他部位。所以,把黴變部位去除再食用也不安全。
立秋這樣養生
立秋後,暑氣一時還很難消,天氣逐漸轉向乾熱。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有人說:「秋後一伏熱死人」不是沒有依據的。
因此這個時節,要注意防暑降溫,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
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可以把空調開除溼或者避免正對空調直吹。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
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立秋之時降雨增加溼度大,天氣 悶熱,食品、衣物很易發生黴變。
一般來說,如果氣溫達到35℃以上,而相對溼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產生黴變。食用黴變的食物後會發生胃腸疾病,如腹瀉、嘔吐、腸炎和痢疾等。
易黴變的水果有:桃、香蕉、甘蔗等。衣物、床單、被褥發生黴變,同樣會導致皮膚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