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裡欺負鯨魚和海龜的藤壺,到底有多可怕?

2020-12-26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對於一些遊泳速度較慢的海洋生物而言,沒有什麼比藤壺更可惡了。在海洋中,很多生物都深受藤壺的毒害,別看它們的個體不大,但它們憑藉著數量優勢在海裡欺負海龜和鯨魚,一些海龜甚至因為全身長滿了藤壺而死。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藤壺

藤壺雖然看上去像貝類生物,但其實它們是節肢動物門下蔓足亞綱藤壺亞目目的一種生物。它們的形態有很多種,但鵝頸藤壺並不是藤壺,雖然它們和其他藤壺一樣,也是寄生在其他生物身上,或者是木樁以及船底下。但鵝頸藤壺屬於圍胸目茗荷科,和我們常見到的藤壺並不是一類。

達爾文曾經花費了整整八年時間研究藤壺,它發現藤壺和蝦以及蟹的親緣關係更近。而且藤壺都是雌雄同體,不過在繁殖後代時,它們每次只能選擇一種性別。

雖然我們見到的藤壺都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事實上,它們在剛出生時也會四下移動,此時的它們就像是小蝦小蟹一樣,會隨著水波流動尋找未來定居的地點。

它們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它們會選擇粗糙不平的地方作為附著地點;還要要求這裡水流不太快;以及這裡食物要足夠多。多說一句,不同的藤壺對環境的要求不同,有些喜歡寄生在礁石周圍,有些喜歡在食物豐盛的地方定居。

能夠滿足它們要求的地方除了礁石、船底、木板之外,還有海龜,鯨魚等生物的身上。之所以不選擇鯨魚以及烏龜等生物作為附著地點,是因為其他生物要麼遊泳速度過快,要麼皮膚光滑,要麼是群居生活,同伴之間能夠幫忙清理身上的藤壺。

藤壺的寄生

當藤壺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生存時,此時它們身體會向外分泌一些黏性物質,此時這些物質黏性不強,如果藤壺覺得寄生的地方不太適宜生存,它們還會離開,重新選擇寄生的地方。

如果它們覺得這裡適宜生存,它們會分泌更強的黏液將自己固定在這裡,之後慢慢發育,並擁有石灰質的外殼。

藤壺以浮遊生物為食,藤壺石灰外殼中有一個小孔,它們身體會露出一部分,而露出的這部分會像網一樣,網住流經這裡的浮遊生物,然後以此為食。

藤壺雖然看起來人畜無害,但實際上如果它們寄居在生物身上,會給生物帶來較大的影響。

首先,藤壺並不是像膠水一樣黏在生物皮膚表面,而是鑲嵌在生物的皮膚之中,如果石灰質外殼深入的較深,會引起生物的不適,此時生物可能會通過拍打海面,拍打礁石,甚至是船隻等擊落寄居在身上的藤壺。

據《每日郵報》報導,加尼福尼亞州蒙特利港一艘正在行駛的船隻遭遇座頭鯨的攻擊,不過座頭鯨只是狠狠地撞擊了一下船隻,並沒有攻擊人類,事後人們發現座頭鯨攻擊之後留下了一大堆的藤壺。據漁民猜測,座頭鯨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清理身上的藤壺。

除了鯨魚之外,海龜也是藤壺寄生的重點對象,一些海龜甚至因為身上寄生的藤壺較多導致遊泳速度下降,捕獵以及躲避天敵的速度均有所下降,並因此而死亡。

想要幫助海龜清理龜背上的藤壺,並不能直接將藤壺摘下,也不能用刀子撬開,這是因為藤壺已經寄生到龜背的內部,稍有不慎會弄傷烏龜。

想要清理烏龜身上的藤壺,需要用淡水浸泡一段時間,等到烏龜身上的藤壺死亡之後,再對海龜進行拔除藤壺工作,以及進行藥物救治。

藤壺的危害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藤壺是一道美味,但對於漁民來說,藤壺是一個噩夢。藤壺不僅會寄生在生物身上,還會附著在船隻、船槳上,甚至還會在沿海的管道內生存,使得當地人不得不花大價錢來清理藤壺。

而藤壺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分布區域也非常廣,目前全世界並沒有較好的方法能夠徹底消滅藤壺,這意味著我們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治理藤壺。

不過,對於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們而言,藤壺確實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雖然僅憑吃貨們的力量無法徹底解決藤壺的問題,但也能為當地漁民帶來一定的收入。

總結

很多人會難以想像,海洋的大型生物居然會害怕小小的藤壺,但這確是事實,藤壺除了會增加它們的重量之外,還會使它們感覺到皮膚不適,甚至讓它們的行動能力下降,捕獲不到足夠的獵物,而這才是鯨魚為什麼討厭藤壺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在海裡欺負鯨魚和海龜的藤壺,到底是何方神聖?
    針對一些遊水速率比較慢的深海生物來講,沒什麼比藤壺更可恨了。在深海中,許多生物都備受藤壺的危害,別以為他們的個人並不大,但他們憑著總數優點在海底欺壓海龜和海豚,一些海龜乃至由於全身上下爬滿了藤壺而死。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為什麼不建議私自祛除海龜身上的藤壺?
    藤壺:是一種生活在淺海區域的有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幼年期可以隨意遊動,但成年之後會附著在堅硬物體的表面。例如:鯨魚、海龜、巖石、船底、船槳等。當藤壺附著在海龜或鯨魚背上時,它們會用巖石將身上的藤壺蹭掉,使藤壺數量始終處於一個較小的範圍內。但有時,海龜因為生病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及時清理身上的藤壺,導致藤壺大量附著生長,這些藤壺對海龜來說是個嚴重的威脅。它們會增加海龜的重量,破壞海龜的流線造型,增加海龜遊動時的阻力,消耗更多體力。
  • 藤壺:心機算盡,「奴役」海龜和鯨魚,只為「宅居到底」?
    對航海者來說,藤壺會附著在船艙底部,增加了航行阻力,自然也不受待見。對於海龜、鯨魚來說,藤壺的寄生就更讓寄主們「抓狂」了——怎麼甩也甩不掉,活生生成了藤壺的「自助餐廳」。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藤壺為什麼不是貝類呢?單純從外形上來看,藤壺和史氏背尖貝、嫁磩等單殼貝類的相似度確實很高,但它們的生活史卻大有不同。
  • 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鯨魚身上為何都是附著物?
    在海洋裡,我們常常會看到鯨魚把身體高高拋出海面,又結結實實扎入海裡的畫面。鯨魚這樣做可不是因為「開心到飛起」,而是在試圖擺脫寄生在它們身上的惡魔——藤壺。這種頑固的寄生蟲附著在鯨魚體表,遠看像一片密密麻麻的「疙瘩」,讓鯨魚苦不堪言。然而海洋中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會被藤壺寄生,比如大白鯊的身上就是乾乾淨淨的,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人類沒有招惹鯨魚,它會撞擊船隻?別誤會,它也是有苦衷的
    很多漁民也不明白為什麼鯨魚要這麼做,直到知道真相後才知道原來它們並非以人類為目標,而是想通過撞擊來緩解身上的不適感。那麼,對於站在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鯨魚來說,有什麼會使它們感到不適呢?答案並非是鯊魚、水母等兇狠角色,而是一種名為「藤壺」的寄生生物。這種寄生生物名不見經傳,卻常常能夠使得鯨魚「痛不欲生」。
  • 拳頭大小的生物是這樣讓鯨魚瘋掉的
    筆者-小文鯨魚雖然名字裡帶有「魚」,但卻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罕見的哺乳動物,因為鯨魚用肺呼吸,它們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浮出水面,並噴出巨大的水柱,但除此之外,鯨魚有些時候也不得不浮出水面,甚至不惜「襲擊」船隻。
  • 藤壺,你吃過沒?
    藤壺跟牡蠣很像,都有自己的石灰質海邊獨棟別墅,一房一戶。兩者的區別在於牡蠣房扁平狀,有門可閉可開;藤壺房如小山聳立,只開頂樓天窗呼吸。房內的原住民那就差別大了,牡蠣豐腴肥美,明末清初的文人周亮工說它是太真之乳;藤壺就略顯醜陋,有點像馬的牙齒,所以海邊的漁民有稱其為「馬牙」或者「老婆牙」。
  • 為什麼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今天終於知道了
    如果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海邊的話,應該熟悉甲殼動物。那是藤壺。因為藤壺在許多沿海巖礁中被發現,在海洋漁業中,藤壺附著在漁船底部,降低了船的航行速度,不僅增加了燃料消耗,還影響了機器設備的正常工作。不僅如此,藤瓶連海洋動物也不能放過。
  • 鯨魚在海裡怎麼哺乳?雌鯨魚有乳房嗎?
    在海裡怎麼哺乳啊?鯨魚表面光禿禿,看不出有乳房,難不成把奶擠到海裡,那也太浪費了吧,今天,我們以座頭鯨為例,來談談鯨魚哺乳這件事。 海裡怎麼餵奶?座頭鯨:我有獨特的吃奶姿勢 首先,鯨魚是有乳房的,只是它的乳房不像其它動物一樣飽滿突出,它的一對乳房隱藏在生殖裂兩邊的細縫裡,這兩條裂縫被稱為乳溝,在哺乳時,鯨魚媽媽浮到水面附近,緩慢遊動,細長的乳首從溝口伸出,鯨魚寶寶從後方靠近,因為沒有靈活的四肢,也沒有突出的乳房,鯨魚寶寶的喝奶就顯得尤為困難。
  • 大型鯨魚身上基本都有附著物,為何大白鯊身上乾乾淨淨?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些附著物到底是什麼東東,先拿藤壺說說。藤壺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無柄目甲殼綱藤壺科,它們的種類也比較多,在成年之後才會寄生到相對穩定的目標物體之上,而在此之前的幼體狀態時,活動能力很強,在海水中自由運動,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得以「寄託」的對象。
  • 人間走筆 | 沙爽:藤壺
    在海洋——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流體世界中,沒有哪一隻藤壺能夠在漂泊中完成它的全部發育——這簡直類似於某種信仰,或者隱喻。沒有人知道這一設定的起因。為什麼一些人必須有信仰才能活下去,而另一些人並非如此?造物的設定從未給出理由。為什麼有的人福澤綿長,而有的人命運多舛?同樣沒有答案。這些在波浪中尋找家園的幼小藤壺,究竟有多少能夠按時完成它們的諾曼第登陸,又有多少註定消泯在茫茫浪濤之中?
  • 海龜最大的天敵,龜殼上一旦有了這東西就完蛋,甩都甩不開
    海龜,在大家印象裡就是長壽的象徵,它相當於是自然界裡面的活化石,它的生命力很頑強,生存條件也很簡單,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無敵了,如果海龜沾上了這個天敵,也很容易死亡。對於藤壺這個物種,大家應該都有耳聞,它一般寄生在巖石或其他海洋生物上面,是一簇簇灰白色的有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也是最主要的海洋汙損生物之一。因為海龜外殼比較硬,像巖石一樣,所以藤壺特別喜歡寄居在海龜身上。一旦海龜在遊動過程中碰到了藤壺,藤壺便會賴上你了,甩都甩不開,甚至可恥地把自己的外殼嵌入到動物皮膚之中。
  • 藤壺:生來就是訓練有素的現實主義者
    在海洋——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流體世界中,沒有哪一隻藤壺能夠在漂泊中完成它的全部發育——這簡直類似於某種信仰,或者隱喻。沒有人知道這一設定的起因。為什麼一些人必須有信仰才能活下去,而另一些人並非如此?造物的設定從未給出理由。為什麼有的人福澤綿長,而有的人命運多舛?同樣沒有答案。這些在波浪中尋找家園的幼小藤壺,究竟有多少能夠按時完成它們的諾曼第登陸,又有多少註定消泯在茫茫浪濤之中?
  • 海龜最大的天敵,甩都甩不開,龜殼上一旦有了這東西就完蛋了
    自然界生態系統比較完善,絕大多數生物都有天敵存在,這些生物相生相剋,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物鏈。不過也有一些入侵物種,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其他地方沒有它的天敵,最後導致泛濫成災,這種現象也很是常見。成年的海龜天敵極少,海龜最大的天敵,甩都甩不開,它的龜殼上一旦有了這東西就完蛋了。
  • 海龜最怕的不是鯊魚,而是這種「東西」,遇見就只有等死!
    海龜最怕的不是鯊魚,而是這種「東西」,遇見就只有等死!在海洋中,不僅僅只有鯊魚是最大的威脅,有的時候,甚至連不起眼的小生物也能威脅其它動物的生命,海龜具有堅硬的外殼,一旦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會立刻縮進自己的龜殼中,但是,有一些動物偏偏對海龜的外殼下手,那就是藤壺,海龜一旦遇到藤壺,那可是一生的傷害,藤壺會吸附在海龜的身上。它的根部會慢慢地伸入到龜殼當中,繁殖速度非常的快,無論海龜如何搖晃自己的身體,都無法掙脫藤壺的束縛,這些藤壺越長越大,會導致海龜遊泳的速度,在捕食的時候,也會非常困難。
  • 漁民從虎鯊嘴裡奪下海龜,轉手又把它扔回海裡,還自詡「救助」
    國外一網友和他的朋友在巴哈馬群島的阿巴科(Abaco)海岸附近駕船釣魚,意外遇到一條虎鯊正在捕食海龜,於是「好心」的網友和朋友上演了一場「救助海龜」的行為藝術,網友興衝衝把自己拍下的珍貴視頻發上網,卻收穫了一大堆觀眾的批評。
  • 海馬VS鯨魚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
    海馬VS鯨魚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以上是螞蟻莊園6月2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海馬和鯨魚哪種動物是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 :原標題:考驗你腦細胞的時候到啦
  • 鯨魚母子向人類求救,當人們看到鯨魚身體後,眼眶瞬間溼潤了
    鯨魚母子向人類求救,當人們看到鯨魚身體後,眼眶瞬間溼潤了鯨魚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雖然在平時的時候和人類接觸的較少,但是據研究表明,鯨魚非常聰明並且極具靈性。這天老外和朋友一起乘船到海上垂釣,但是卻突然看見了一頭大鯨魚和一頭小鯨魚,很顯然就是一對鯨魚母子,它們不停的在遊船旁邊徘徊著,人們還以為是鯨魚餓了,於是便向它們投餵食物。此時的鯨魚卻對這些食物一點都不感興趣,但是鯨魚母子始終不願離開,突然有個男子發現在小鯨魚身上好像有什麼東西纏繞著,於是趕緊下海查看。
  • 鵝頸藤壺怎麼吃? 鵝頸藤壺的正確吃法了解一下
    鵝頸藤壺怎麼吃? 鵝頸藤壺的正確吃法了解一下時間:2018-12-04 15:0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鵝頸藤壺怎麼吃? 鵝頸藤壺的正確吃法了解一下 鵝頸藤壺怎麼吃?鵝頸藤壺有很多別名,佛手螺、海雞腳、鬼爪螺、九爪螺但在中國他就叫做狗爪螺。
  • 鯨魚和海豚有多聰明?
    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人類並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 我們仍需要繼續探索,才能完全理解鯨魚和海豚到底有多聰明。鯨魚的大腦比人腦重5倍一些潛水員和科學家們在大海上與鯨魚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常常發現,自己無法想像這些海洋中最大的居民,它們的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知道,在動物界裡,鯨魚擁有最大的大腦,它們的腦重是人類大腦的五倍。寬吻海豚的大腦與身體大小的比率,僅次於人類。智慧是它們成功的一大原因。藍鯨是迄今已知的最大生物,重達14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