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響?彈響髖原因以及康復訓練!

2021-02-23 瑜伽人
彈響髖就是髖關節在運動時,發生嘎嘣嘎嘣的彈響聲。彈響髖一般分為外側型彈響髖和內側型彈響髖。彈響髖一般沒有痛感,但患者始終自覺髖部不舒適,尤其是在髖關節運動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彈響聲。

患者會有意識地避免某個角度的運動,產生代償性的疲勞與損傷,而這些慢性損傷在很大程度上很難痊癒,比如韌帶髖臼,即使無上述影響,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甚至有患者用髖關節脫位來描述自己的主觀感受, 有學者將其稱作 「假性半脫位」假髖。

 彈響髖分型

彈響髖一般被分為兩類:外側型和內側型。目前學術界已將關節內損害視為一種病因,因此對關節內型彈響髖的研究也逐漸受到了重視。有日本學者將彈響髖類型進行了細化,分為外側型,內側型,後側型和關節內型。所以在日本有很多的彈性髖是通過徒手矯正進行治療。

彈響髖易發人群

外側型彈響髖的易發人群(產後對年的媽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的病發部位均有高頻率使用或反覆性損傷史,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類:

1) 有長期注射史

2) 臀部外傷或勞損

彈響髖若得不到及時處理,或病情嚴重時,會發展為髖關節屈曲、外展、外旋畸形等甚至疼痛,這些都是彈響髖的典型表現。患者在站立與行走時,還會出現骨盆前傾,代償性脊柱側彎,前突增大,可引起姿勢性下腰痛,甚至還有可能出現髖關節脫位。

屬於最常見的類型,由髂脛束摩擦股骨大轉子引起,或是臀大肌纖維化。

症狀表現:

髖關節在屈伸、 內收外展等動作時可發出彈響聲,或伴有疼痛,嚴重時可影響關節活動。

影像檢查:

可進行骨盆X線正位片檢查有無骨性異常,鈣化或其他病變;動態超聲可觀察彈響現象,並可發現合併病變,如肌腱炎、滑囊炎和肌肉撕裂;MRI可確診髂腰肌滑囊炎和外展肌撕裂。

誘發原因:

長時間的重複運動,常見於運動員、芭蕾舞演員等;長期肌內注射史、臀部外傷或勞損,可使臀肌組織痙攣或攣縮,可牽拉髂脛束過度緊張,使其與大轉子更為貼近,反覆摩擦損傷,最終使髂脛束後緣增厚,形成束狀帶而產生彈響。

那麼,外側型彈響髖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

1) 影響髖關節活動度

2) 引起髖關節周圍肌肉失衡

3) 產生疼痛,例如:髖關節本身疼痛,臀部疼痛,膝蓋疼痛,腰痛

4) 影響體姿、體態

5) 影響正常的運動表現,如:步行,體育運動,等等

內側型彈響髖在患者中所佔的比例較少,是髂腰肌的肌腱與髂恥隆凸或股骨頭的摩擦引起。

臨床表現:

有症狀的內源性彈響髖常表現為腹股溝區疼痛,並伴隨彈響。在從屈髖至伸髖過程中可引出彈響。

影像檢查:

X線平片多正常,部分病例可見凸輪撞擊;腰大肌滑囊造影可動態觀察彈響現象;髂腰肌肌腱超聲造影可顯示彈響現象,同時顯示髂腰肌肌腱及其滑囊的病理改變。

誘發原因:

病因機制尚不能確定,有研究推測骶髂關節紊亂、髂股韌帶滑過股骨頭、髂腰肌在小轉子前內側的骨性突起部位處受到摩擦都可引起彈響。

內側型彈響髖即非典型彈響髖,與外側型彈響髖機制類似,都是由於緊張的肌肉肌腱在髖關節活動時,與骨性突出產生摩擦與卡壓,進而發生一過性彈響。內側型彈響髖在患者中所佔的比例較少,但也需要引起注意。

不良影響與危害

在臨床上發現,大部分患者僅有內部彈響症狀,有時疼痛也不明顯,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內側型彈響髖所帶來的健康問題:

1) 影響髖關節內旋與外展活動

2) 影響腹部核心肌群的穩定

3) 產生疼痛:髖關節內側,大腿內側,腹部,腰部

4) 影響運動表現:屈髖肌被抑制無力,步行受到影響

5) 影響體姿體態:骨盆前傾

關節外彈響的拉伸主要是以拉伸闊筋膜張肌、髂脛束、臀大肌為主。


做此動作時要注意上面的大腿儘量內旋,膝蓋朝向地面方向,體會大腿外側伸展。

1、掃碼關注公眾號

2、對話框回復 張惠蘭 獲得35首惠蘭音樂

3、回復 電子書  獲得13本瑜伽電子書

喜歡本文請分享,感恩!

相關焦點

  • 跑步時髖部彈響,不用擔心!讓我們先了解原因,後進行康復訓練!
    今天我們就髖關節彈響問題進行了解康復什麼是「彈響髖」彈響髖也稱臀肌攣縮症,是指在主動屈伸髖關節或行走時,在臀部後外側可以聽到或者感覺到的彈響,多發生在青壯年身上。這種彈響一般分為關節內彈響和關節外彈響兩種,前者比較少見,後者相對常見。
  • 頸、肩、髖、膝彈響合集!
    >且不影響關節活動那麼這種就屬於生理性彈響此外還有一種病理性關節彈響響聲清脆、沉悶或磨砂樣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是連續發生的什麼樣的關節彈響需要就醫病理性彈響主要是關節軟骨、關節滑膜等結構發生異常所引起的但這類原因導致的彈響只是臨床表現的一部分
  • 彈響髖(擴筋膜緊張症)
    診斷和鑑別  患側髖部彈響不適,同時伴有一條緊張的纖維帶可觸及;髂脛束攣縮試驗陽性;經局部X線攝片排除骨關節病變後,即可診斷為本病。  在臨床上應與關節內彈響作鑑別:關節內彈響主要來自股骨頭與髖臼上方摩擦而發生彈響。對於此病可通過髓關節X線攝片以資鑑別。
  • 假胯寬、大腿外側疼痛、彈響髖?三招解決它!
    圖|來源於網絡 假胯寬、大腿外側疼痛、彈響髖?三招解決它! 1.假胯寬是什麼? 彈響髖:當你從坐姿站立起來時,髖部發出很清脆的響聲。 3.當你在大腿伸直時或者大腿屈曲狀態時,大腿外側疼痛明顯。 如果有上面一種或者幾種情況存在,那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闊筋膜張肌緊張。 一、什麼原因造成闊筋膜張肌緊張?
  • 髖咯噔彈響是否讓你也「咯噔」一下
    不用怕,這個在我們醫學上叫做彈響髖又稱【髂脛束攣縮症候群】。彈響髖,是指髖關節在主動伸屈活動和行走時,出現聽得見或感覺得到的響聲即髖關節活動,髂脛束與股骨大粗隆相互摩擦產生彈響。彈響髖的危害髂脛束攣縮症候群會造成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的過度摩擦,從而導致韌帶損傷或滑囊炎症的發生,會增加關節損傷的風險,甚至有的人會伴有疼痛或不適。
  • 髖屈肌 康復視頻
    在康復訓練中經常聽說「髖屈肌」如何,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髖屈肌在哪裡,也有人認為髖屈肌是一塊肌肉,其實髖屈肌是肌肉群。 而且很多大家想做很多的動作,尤其徒手訓練動作,髖屈肌都是主力。 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什麼是髖屈肌? 屈髖的肌肉有: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
  • 關節嘎嘎嘎響,是不是得了重病啊?
    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關節周圍韌帶刮過骨頭表面突起的地方,形成類似於撥動「琴弦」的效果,就會出現彈響,這種響聲通常響而清脆。另外一個原因是關節腔內的氣體,在關節活動過程中被擠破了,大氣泡變成小氣泡,就會產生類似「氣泡破裂」的聲音。
  • 從髖到膝,這條肌肉不能忽視
    當情況相對嚴重、時間較長的時候,髖前外方會有麻木感,疼痛常常沿著大腿外側放射到膝蓋部位。當闊筋膜張肌緊張時,患者在站立時為了保持髖部輕度屈曲,很難將自己靠在牆上並使髖過伸。髖部屈曲移動時不會有疼痛。當用支撐物行走時,疼痛消失。       如果發生髂脛束攣縮變性,則會在伸屈髖關節時與股骨大轉子相絆產生彈響,形成「彈響髖」。
  • 9個運動可以幫助40歲以上女性和男性消除膝蓋彈響,預防緩解疼痛
    你是否在蹲下時或下樓梯時聽到膝蓋發出「咯咯響」的可怕聲音,是否需要去醫院看醫生呢?下面貓老師健身分享引起彈響的原因和如何預防。一、膝蓋發出彈響的原因:首先應該明確膝蓋發生「咯咯響」時是否伴隨疼痛、刺痛或腫脹情況。
  • 髖!伸髖!伸髖發力!
    所以在伸髖訓練中對於膕繩肌和臀大肌的訓練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對於伸髖的訓練動作,我相信各位都有大體的認識,比如深蹲、硬拉、臀推、固定器械上的伸髖運動等等,平常我們概念中的伸髖運動都能夠鍛鍊到其相應肌群,但是即使是同一類動作也存在著細微的差別,我們今天就看看哪種方式能更好的練習伸髖。
  • 做深蹲動作時,膝關節總是嘎吱響一下?原來是這種原因
    深蹲的時候需要多個關節的共同參與,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膝關節以及腿部和臀部的肌肉,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會認為:深蹲對於膝蓋的損傷很大。 通過本文章你能夠學到: 1. 深蹲時膝關節嘎吱響的原因有哪些? 2. 針對不同原因的預防以及改善方法。
  • 肩胛骨響該怎麼康復?
    這個時候你的肌肉張力或者是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你的主動肌以及拮抗肌相互之間的協調也會出現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會引發你的肩胛骨出現彈響。我們都知道肩胛骨與胸廓沒有任何一個關節連接,所以都稱之為假關節、肩胛胸壁關節。既然沒有任何關節連接,那它是怎麼產生運動的呢?
  • 跑步的提腿動作並不是送髖,送髖的核心是異側送髖
    導言:送髖是跑步的高級技術,掌握送髖技術可以讓跑者突破跑步瓶頸,短期內讓跑步成績提升一個臺階。但是在學習送髖技術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走了彎路,甚至出現學來學去最終沒有學會的情況。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很多人把提腿送胯當成了送髖,以至於練來練去根本沒有涉及到送髖,更不要說掌握了,下面結合個人經驗談一下其中的原因。如果你在網上搜索一下,有關於送髖的訓練,很大部分都是提腿的訓練,其實提腿動作並不是送髖,但是為什麼會有很多人會把提腿動作當成送髖呢,可能有如下2個原因。
  • 你的膝蓋也會響嗎?-捻發音知多少
    本公眾號將持續推送膝、踝、髖、肩、肘、腕等部位運動損傷或慢性疼痛的運動醫學知識。
  • 髖關節彈響的原因
    彈響髖可由髂腰肌腱或其下滑囊的結構紊亂引起。髖屈曲時髂腰肌腱移向股骨頭中心的外側,而伸髖時該肌腱越過股骨頭滑向內側,髂腰肌腱在股骨頭上的這種來回移動可產生彈響。有人證明髂腰肌滑囊造影是鑑別髖內側彈響原因的最為有用的放射學檢查方法。對這種病人,MRI可有效地排除關節內病變。3、關節內因素
  • 肩胛骨「咔嚓響」的3大原因,這3個動作可以幫您改善~
    ▼ 原因二:肌肉異常肩胛周圍肌肉萎縮、肌肉纖維化、異常的肌肉粘連等造成肌肉力量異常,也會導致肩胛骨彈響。薄弱的前鋸肌導致肩胛骨前傾並誘發彈響,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日常生活中肩胛骨肌肉力量失衡導致的圓肩駝背,菱形肌、前鋸肌、斜方肌中下束無力造成的「翼狀肩胛」都有可能造成肩胛骨彈響。▼ 原因三:骨異常骨異常造成的肩胛骨彈響並不常見,最常見的原因是肩胸間軟骨瘤。此外日常中比較常見的姿勢異常,如脊柱側彎或後凸也會改變肩胸關節位置,導致肩胛骨彈響。
  • 很多跑步小白在學習送髖,可到最後卻不知道送髖是什麼
    對側送髖是相對於同側送髖而言,是指在跑步的過程中,邁右腿送左髖,邁左腿送右髖,即蹬地發力腿一側送髖,提腿一側不送髖,如圖:一順走路就是同側送髖有朋友一定會問為什麼網上流傳著很多同側送髖的資料和視頻,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把「胯」當成「髖」,由於胯的下端可以彎曲,這讓人產生了送髖的錯覺。
  • 開髖:快就是慢,慢就是快!髖關節:我喜歡溫柔的被打開!
    開髖,老生常談,我個人覺著不需要心急,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成年人的髖不是那麼好開的,也不需要非要橫叉,瑜伽經記載:瑜伽是以舒適為主。也就是這個動作要讓你舒服,漂亮的體式固然奪眼球,但是,瑜伽為健康而生。我個人橫叉豎叉都OK,但是有何意義?我右側髖彈響,髖關節撞擊,一做外旋的動作,髖就疼。
  • 是什麼原因?醫科大專家教你如何處理?
    在臨床上,彈響髖是一種常見的病症,我們通常把彈響髖理解為髂脛束摩擦。什麼是彈響髖?一、定義彈響髖就是髖關節在運動時,發生嘎嘣嘎嘣的彈響聲。彈響髖一般分為外側型彈響髖和內側型彈響髖。彈響髖一般沒有痛感,但患者始終自覺髖部不舒適,尤其是在髖關節運動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彈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