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發兵南下,不斷蠶食金國領土,這個時候的金國已經無力阻擋蒙古人的鐵騎,不斷南遷。
可就算是遷都到汴梁,也抵擋不了蒙古人的鐵騎了,成吉思汗甚至到了後來,都沒有把金國當成一個什麼了不起的對手,直接派了自己的心腹木華黎去做這件事。
窩闊臺繼位後,延續了成吉思汗的政策,再次伐金,並包圍了金國都城汴梁,當時的皇帝金哀宗已經無力回天了,只能提前跑,不想做俘虜,可是天下之大,竟然沒有一個安身之所,眼看一個個城破,金哀宗只能選擇自縊。
留在汴梁的皇族也沒好到哪裡去,反而倒了黴了,蒙古人在城破後,也是無惡不作,燒殺搶奪,不僅搜颳了大量的民脂民膏,還俘虜了眾多金朝宗室,以及醫官、卜士、工匠和繡女。如此場景,與百年前的靖康之難如出一轍。
在俘虜中,包括了金哀宗的哥哥荊王完顏守純、梁王完顏從恪和一大幫皇室貴胄子弟。女子包括了皇太后王氏、皇后徒單氏以及金朝後宮所有受封過的妃嬪。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在走出汴梁後沒多久,蒙古人就忍不住了,尤其是對於宗室的男人,將他們殺得一個不剩。
雖然在滅金的過程中,蒙古和南宋聯合起來了,但是顯然,蒙古這麼做絕對不是為了替南宋報仇。畢竟在北宋滅亡時,金兵俘虜了徽欽二帝以及一眾王室大臣北上,造成了靖康之恥。這也是大宋的巨大屈辱。
那麼,既然不是為了南宋,金國到底做了什麼事,在滅國後,皇室竟然遭到蒙古人屠戮?
金國是一定要滅的,這是蒙古的崛起和擴張中必然要做的事。雖然金國早已不復當年,但是留在那實在是礙眼,也是蒙古入侵南宋的最大障礙。
可是,消滅一個國家,和屠殺宗室並不是一個概念,也沒有必要吧。
這就不得不說,金國和蒙古有著數不盡的淵源和仇恨。
蒙古人非常痛恨金國人,這兩方勢力有著解不開的死結。我們知道蒙古崛起於金國的後院,那麼顯然在百年間,蒙古各個部落一直被金國所統治。
不過就像金國對待漢人那樣,金國採取的是民族壓迫,蒙古人受盡了屈辱。為了防止蒙古崛起,金國採取了一個沒有人道的政策,那就是「減丁」,非常簡單粗暴。
所謂減丁其實就是金國會定期去蒙古部落,屠殺蒙古人,控制蒙古的人口數量,削弱他們的力量。
另外,金國還曾把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釘在木驢上殺死,可以說這是世仇。所以成吉思汗後來在討伐金國時曾說,討伐金國是為了報仇。
說起蒙古和南宋,其實就沒有多大的仇恨,蒙古人只是想擴張,而南宋是殊死抵抗罷了。畢竟南宋也沒有統治過蒙古,談不上關係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