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院前醫療急救的團隊建設

2020-12-16 洪德急救

院前醫療急救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包括多名急救人員共同完成的合作性非常強的工作,是一個醫療急救團隊,這個團隊中,的每一位院前醫療急救人員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這個團隊救治病人成功與否,都會影響到急救隊伍在居民心中的形象,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院前醫療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網絡醫院(以下簡稱急救網絡醫院)按照統一指揮調度,在患者送達醫療機構救治前,在醫療機構外開展的以現場搶救、轉運途中緊急救治以及監護為主的醫療活動。院前醫療急救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包括調度員、急救醫生、急救護士、急救司機、急救管理人員在內的一個醫療急救團隊,我們的行為是團隊醫療急救的行為,每一個院前醫療急救人員都是團隊中的一員,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這個團隊救治病人成功與否,都會影響到急救隊伍在居民心中的形象,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我們要牢記: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同心才能走得更遠,同德才能走得更近;最偉大的精神是團隊精神,最偉大的力量是團隊的力量!我們心願一致、情同手足、彼此協調、共同拼搏,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為病人提供最有效的救治。讓生命之花永不凋謝,為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保障。

團隊文化需要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作為精髓,「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應該成為團隊文化建設的精髓。

1、仁義禮智信的意思是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

2、溫良恭儉讓的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

3、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謙恭、廉潔。

「仁義禮智信」指的是人應崇尚、追求的五種高尚品德,「溫良恭儉讓」指的是人應培養、陶冶的五種高尚品行,而「忠孝勇恭廉」指的是人應信守、踐行的五種高尚品格。品德之於品性,側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對人的為人處世原則的概定;品性之於品格,側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對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於品德,側重的是風格、人格,更多的是對人的持家理政風格、人格的概定。三者中,品德是基礎,品性顯現的是品德自身的外現形態,品格顯現的是品德表象化後的典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實為裡、表的關係,多種美德實際上統籌於一個核心,分野為三個方面、三種層面,它們相互拱戴、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孟洪德)

相關焦點

  • 山東12部門印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需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關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省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聯合制定了《山東省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有關要點如下
  • 院前醫療急救病歷資料怎樣管理
    院前醫療急救病歷是指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在院前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影像、切片等資料的總和。是院前醫療急救專業技術人員診療的證明,是防止醫療糾紛,保護急救醫療機構和急救人員的證據。院前醫療急救病歷的管理和應用不同於醫院內的病歷管理和應用,那麼如何進行院前醫療急救病歷的管理哪?
  • 清遠腦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 院前急救擇院精準導航
    卒中急救地圖的建立,將從各環節減少院前院內延誤,從而大大縮短患者發病至用藥或血管內治療時間,實現快速高效再灌注治療,降低腦卒中致死率和致殘率。所以,卒中急救地圖堪稱一張「救命地圖」。  清遠市人民醫院院長林學壬表示,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目的是方便大家準確地找到最專業的醫療機構和搶救團隊,實現腦卒中的精準高效救治。
  • 急救站點分布是否合理?五問院前急救
    本次常委會上,市政府做了《關於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北京今年新建急救工作站32個,部分新建站點由於缺乏醫護人員,尚無法實現24小時運行。按照規劃建設要求的2021年底完成70%、2022年全部完成的總體目標,全市還將新建200餘個急救站點。
  • 北京市密雲區:建立不大於12分鐘的院前急救服務圈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建立不大於12分鐘的院前急救服務圈 今年急救車將增加至24輛,新車即將投入使用密雲北京市密雲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昨日舉行。記者獲悉,「十四五」期間,密雲將建立平均反應時間不大於12分鐘的院前急救服務圈。
  • 魚躍醫療:AED全覆蓋還需輔以急救建設
    急救設備加速部署、好人法提供救助保障、急救知識普及有了質的飛躍……   畢竟,心臟急救的容錯率為零,成敗在轉瞬之間。核心技術是否「久經考驗」成為所有購買單位的首要考量。   以魚躍醫療旗下的專業除顫儀品牌——普美康為例,其為擁有近50餘年除顫儀研發製造歷史的德國品牌,不但以技術享譽國際專業市場,更以數十年的應用經驗備受信賴。
  • 副中心將建北京急救中心通州部!佔地1.5公頃,就在這個地
    通州將新設北京急救中心!近期,市衛生健康委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印發了《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設施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0年—2022年)》,這也是北京首次對院前醫療急救設施進行統一規劃。據了解:該專項規劃明確全市共規劃院前醫療急救設施465處。包括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站和急救工作站三大類。其中,通州將構建「一體兩翼多支點」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一體」,即北京急救中心通州部。
  • 榮科科技:醫療迎來「數字革命」,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對醫療的需求越來越強,如何通過金融產品解決醫療訴求和醫療效率將成為核心問題。在特殊時期的推動下,健康無疑將成為爆發點。經2019年中國人口高頻醫療數據顯示,醫療支出約為5.1萬億元,其中一年平均每人接受6次門診治療,中國的大量醫療支付實際上發生在高頻低額產品上。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
    12月5日,在崇禮區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大學·崇禮冰雪運動醫學峰會上,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市政府、崇禮區政府、籤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運營協議。2018年9月,北醫三院與市政府、崇禮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採取「人財物全託管」合作模式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按照「大專科、小綜合」的總體思路打造崇禮院區,建設以運動創傷為特色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提升北京2022年冬奧會醫療保障服務能力。
  • 魚躍醫療攜急救方案亮相全國急診會議
    由於除顫監護儀、AED、無創呼吸機、高流量呼吸溼化治療儀等是急診科必需的醫學裝備,魚躍醫療攜核心解決方案受邀參加。在除顫監護儀之後,為了應對院外的心臟驟停事件,自動體外除顫儀(俗稱AED)應運而生。從某種意義上說,AED與除顫監護儀的核心技術、可靠性處於同一基準線。只是為了便於普通人進行「傻瓜式」急救操作,才在功能上有所區分。所以行業人士稱,評價AED品質首先看兩點:1是除顫監護儀在臨床中的應用案例;2是品牌歷史。
  •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調度系統順利通過三級等保測評
    近日,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調度系統順利通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這標誌著南寧急救醫療中心的急救調度系統在安全技術體系和安全管理體系方面達到了國家新的安全等級標準,具備三級安全保護能力。在嚴峻的形勢下,南寧急救醫療中心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的標準對急救調度系統進行強化管理,對信息系統的網絡防安全、主機防護、應用設置、數據備份恢復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和改造。
  • 鄭州人民醫院融並鄭州十院,河南醫療格局正在悄悄起變化
    鄭州人民醫院以黃河路院區為核心,擁有文化路院區、鄭東院區、南部院區、宜健醫院等分院區,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中部中部是鄭州人民醫院發展的核心,在這裡布局兩個院區:一是醫院總部(黃河路院區),一是文化路院區(原省委黨校部分舊址)。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診管理|缺血性卒中|急診|管理|急救|卒中|-健康界
    1.1 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系統  急救醫療服務(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系統涉及到卒中院前處理的各個方面,包括撥打急救電話120、急救醫療系統的響應、派遣、現場診療處置和轉運以及與接診醫院的銜接。
  •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2020年廣西院前急救培訓班(南寧站)暨基層醫療...
    由南寧市衛生健康委主辦,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承辦的「2020年廣西院前急救培訓班(南寧站)暨基層醫療骨幹急救專項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班」於2020年12月11日至15日在南寧順利舉辦。來自南寧市36家急救網絡醫院、49家基層衛生院標準化急救示範點共170餘名急救骨幹醫護人員參加。
  • 我市120急救網絡又添新成員!市區急救站增至18個
    儀式上, 葉賽曉局長要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和急救站的全體職工,要牢固樹立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爭分奪秒、急民所急,苦練應急救護技術,不斷提升「120」服務能力,使患者能及時、有效、迅速得到救治。 儀式結束後,吳尚斌副主任等一行領導對急救站點進行參觀和指導。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記者了解到,全省通過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含建設)60家,它們聯合區域內高級卒中中心、卒中防治中心和具有急性腦卒中救治能力並達到要求的醫院等作為地圖醫院成員,目前共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
  •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開展「腦卒中」公益宣傳
    日前,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卒中多學科團隊(急診內科、神經內科、介入科)開展了一場「腦卒中」公益宣教活動。活動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向社會普及用醫療幹預加體育鍛鍊相結合的方式來防治卒中。宣教活動後,還開展了專家義診和急救知識培訓,吸引了不少患者,患者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心肺復甦術的操作方法。「這次活動,很有意義,感謝專家們的講解,讓我知道在家裡怎麼防治腦血管疾病,希望以後能多多舉辦這種宣教活動。」一位參加活動的老年市民說到。
  • 心肺復甦、止血包紮——急救 守護生命之花
    北京市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醫療急救工作可以分為院內和院外兩大部分,院內搶救中人員、設備及工作流程相對固定,而院外急救要面臨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雙重壓力,患者和家屬心情也不平穩,院外急救的工作環境更為複雜。   「院前急救和院內搶救的本質區別在於時間。」
  • 湖北農村醫療急救系統裝備近150輛全新救護車
    湖北農村醫療急救系統裝備近150輛全新救護車   中新網武漢9月13日電 (謝珊珊 徐金波)為改善湖北農村醫療急救系統裝備條件,湖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採購的第二批62輛東風御風救護車13日在武漢正式交車。
  • 強化醫療知識以專業化救人,新橋街道成立「陽光新橋」醫療急救志願...
    5月29日晚上,寶安區新橋街道「陽光新橋」醫療急救志願者隊正式成立,首批20名醫療急救志願者參加了醫療急救知識的培訓。在當晚的培訓現場,來自萬豐醫院的醫生王慶華用專業的知識講解醫療急救的定義、如何充分有效利用醫學定義的黃金急救時間對病人進行施救,以及在急救時心肺復甦方法的胸外按壓步驟等,並且在人體模型上為大家示範操作講解,一同前來的朱美文護士就在旁邊進行示範,倆人相互配合,力求讓參與培訓的志願者能清楚掌握操作要領。